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儿童朗格罕治愈率是多少

时间: 阅读:2791
儿童朗格罕治愈率是多少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5-10-30 22:29:10

儿童朗格罕这个疾病治愈率非常低,基本上可以说是治愈率为零,因为目前医学上对这个罕见疾病还没有完全治愈的办法,一般多采用化疗进行治疗,不但费用昂贵,副作用也大,还容易复发,如果是单一病灶,可以通过做手术治疗,术后再简单化疗,复发率一般也不会很高。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紫苏
    回复
    2024-03-14 03:03:50

    不提供免费治疗。
    朗格罕病是一种罕见的、有侵袭性的儿童肺部恶性肿瘤。病常累及胸膜和肺,治疗难度较大。针对朗格罕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由于该病的罕见性和治疗复杂性,国家尚未提供免费治疗政策。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4 03:03:50

    根据不同的类型和分度(级),其预后差异很大,发病年龄越小(如小于2岁),受累器官越多,器官功能障碍越明显则预后越差。采用联合化疗后,长期存活率65%左右。部分患儿可出现一些远期后遗症,如肺功能不全、肝纤维化、脂肪肝、尿崩症、生长迟缓、性发育不良等,也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表现。

  • 芍药
    回复
    2024-03-14 03:03:50

    儿童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是比较少见的,但还是有儿童患有这种疾病,儿童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在治疗的时候需要对症治疗,本身儿童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是比较难好的,因此需要有耐心才行,接下来我们说下儿童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吧。

    朗格罕是什么诱发的

    朗格罕相对来说比较罕见,一旦发生比较严重,那么朗格罕是什么诱发的呢?

    朗格罕是一组原因未明的组织细胞增殖性疾患。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属于恶性肿瘤,以抗肿瘤化疗药物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法。很难治愈的。病情差异很大,因此治疗必须个体化。目前治疗措施有病灶局部手术清除、局部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

    朗格罕传统分为三种临床类型,即莱特勒西韦综合征,(Litterer-Siwe病,简称L-S病),汉-薛-柯综合征,(Hand-Schuller-Christian病,简称H-S-C病)及骨嗜酸肉芽肿(eosinphilicgranulomaofbone,EGB)。病因未明,近年来研究发现多与体内免疫调节紊乱有关。朗格罕发病率估计1/20万~1/200万.主要发生在婴儿和儿童,也见于成人甚至老人,不少报告提到男性患者居多。

    儿童朗格罕治愈率

    儿童朗格罕虽然不容易得,但一旦患有需要积极治疗,那么儿童朗格罕治愈率是多少呢?

    儿童朗格罕这个疾病治愈率非常低,基本上可以说是治愈率为零,因为目前医学上对这个罕见疾病还没有完全治愈的办法,一般多采用化疗进行治疗,不但费用昂贵,副作用也大,还容易复发,如果是单一病灶,可以通过做手术治疗,术后再简单化疗,复发率一般也不会很高。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原称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组原因未明的组织细胞增殖性疾患。传统分为三种临床类型,即莱特勒西韦综合征,汉-薛-柯综合征,及骨嗜酸肉芽肿,病因未明,近年来研究发现多与体内免疫调节紊乱有关。儿童朗格罕建议可以去医院做体格检查、血液学检查、X线检查,确诊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后再做治疗。

    朗格汉斯的早期症状

    朗格汉斯早期的时候就能被发现了,此时是有一些症状的,那么朗格汉斯的早期症状是什么呢?

    朗格汉斯全称为朗格汉细胞组织细胞增生,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组织细胞繁殖性的疾病。临床中因病程不同,个体情况不同,症状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为皮肤的皮疹,红斑,单骨或多骨组织损坏,伴或不伴有尿崩症,脾脏损害,脾功能亢进,血细胞减少,肺部感染,咳嗽全身造血系统损害,乳突外耳道炎,严重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反射亢进,吞咽困难,视物模糊等。

    朗格汉斯最为典型的症状就是出现皮疹,主要表现为在躯干或者头皮、耳后等处发生斑丘疹,随后出现渗出,可能会有出血现象,慢慢的会结痂,留下白斑色素,这种白斑色素比较难以消散。该症状通常是伴随着其他症状一同出现的,也可能作为单一症状出现。

    郎格汉斯细胞增生起因

    郎格汉斯的情况主要在于细胞增生,治疗起来比较麻烦,那么郎格汉斯细胞增生起因是什么呢?

    郎格汉斯细胞增生病因尚不明确,虽然其遗传特征尚不清楚,但有一定的家族性,在同胞兄弟姐妹中的发病率比普通儿童高得多。也有认为本病具有肿瘤的性质。临床表现本症起病情况不一,症状表现多样,LCH,皮肤、单骨或多骨损害、伴或不伴有尿崩症者为局限性;肝、脾、肺、造血系统等脏器损害,或伴有骨、皮肤病变者属广泛性。患者累及多系统、多脏器属广泛性郎格汉斯细胞增生。

    郎格汉斯细胞增生会导致肝脏、脾以及淋巴结病变。淋巴结病变可能会累及全身,出现全身性的淋巴结肿大,如果累及到肝脏和脾胃等,可能会出现黄疸症状。骨骼病变几乎是所有朗格汉斯症患者都会出现的,通常表现为单个骨病变,一般是溶骨性损害,头颅骨、下肢骨、肋骨等都会出现病变,通常能够在X线检查中发现。

  • 龙葵
    回复
    2024-03-14 02:02:40

    EBG是LCH中最常见的一型,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进展较慢,病程长。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偶见于老年人,有报道4岁以下的儿童占34%。男女之比为2∶1。全身骨骼均可发病,主要侵犯长骨、颅骨(额骨>顶骨>颞骨>枕骨)、肋骨、盆骨等。可单发,也可多发。
    发生于颌骨的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以单发者常见,多发者约占25%。颌骨中下颌骨较上颌骨多见,下颌磨牙区与下颌角是最常见的部位。其早期表现为局部轻度疼痛和肿胀、压痛,但一般无急性炎症表现。在某些患者,病变区牙槽黏膜糜烂,形成长期不愈合的溃疡;牙龈充血,形成很深的牙周袋。病变进一步发展,随着牙槽中隔的破坏加重,牙松动不断加剧,牙根陷入病变组织中犹如浮牙。病变区钝痛,进食时加剧,口臭明显。如拔除松动牙,拔牙创口可经久不愈,触碰牙槽窝时疼痛剧烈。如病变穿破骨皮质,可触及肿瘤样致密的新生物。由于骨质的不断破坏,被嗜伊红肉芽组织所取代,故可发生病理性骨折,但可自行愈合,较少发生严重并发症。少数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倦怠、低热等。辅助检查见周围血白细胞总数轻度增加,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血沉稍快,血钙、磷、AKP多属正常。
    典型的X线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透光区,直径自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边缘较囊肿模糊,并常延伸至牙槽嵴,牙像悬浮在空气中是其特征性影像。牙槽骨包括牙槽中隔呈水平向或垂直向吸收,牙根多数被吸收。如病情趋于好转或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可见到骨破坏影像减少;同时由于骨质增生,病变周围可出现硬化带。除侵犯牙槽骨的病例有黏膜侵犯外,一般病变不突破骨皮质。

儿童能吃巧克力吗

儿童肚子大怎么回事呀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