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早产儿脑病

时间: 阅读:10791
早产儿脑病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10-15 09:17:40

不足37周之后出生的宝宝称早产儿,早产儿容易发生智力和运动方面的发育障碍,出生孕周越早,发生异常的可能性越大,也会更严重。为了预防早产儿发育异常,在宝宝出生后就要开始做早期教育,能有效降低病残儿的发生。如果已经发生了发育障碍,要到专业的康复训练机构做康复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冉冉云
    回复
    2024-05-14 19:19:2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首先是支持治疗。维持良好通气功能是支持治疗的核心,维持脑和全身良好的血流灌注,严重者可以选用呼吸机通气、一氧化氮吸入。低血压可以用多巴胺。同时注意维持血糖,以提供神经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能源。

    如果伴有惊厥发作,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先用负荷量,12-24小时后给维持量,顽固性抽搐的话可以加用地西泮

    预防和治疗脑水肿,避免输液过量。颅内压增高时可以用利尿剂

    可以在发病6小时内给予压低温治疗,持续48-72小时

    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智能和体能的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脑功能恢复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4 19:19:20

    误区1.脑病就是弱智。小宝宝刚出生一年很难判断智商,医生是通过发育商来判断孩子的发育水平。严重的脑病的确会导致残疾或者智障,而轻度只是发育水平较正常的孩子慢,需要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才能把差距慢慢缩小。误区2.保健品可以修复脑功能。目前医学研究证实唯一可以帮助脑部修复的方法就是尽早康复训练。康复和大脑的修护是相辅相成的,康复给大脑良好的刺激,促进大脑加速修护,大脑的修护过程中加速康复的效果。

  • 紫苏
    回复
    2024-05-14 19:19:20

    早产儿多久能发现脑瘫

     早产儿多久能发现脑瘫, 早产儿和一般新生儿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更脆弱,因而他们也需要更多的呵护。那么,日常生活中,对于新生儿护理要重点注意了,以下早产儿多久能发现脑瘫。

      早产儿多久能发现脑瘫1

     一般情况下脑瘫的早期表现,大概在生后6个月左右才可以逐渐显现,对脑瘫的诊断相对比较慎重,大部分孩子能在1-1.5岁左右诊断脑瘫。

     脑瘫的确诊需要一定时间,建议从孕40周开始给孩子做定期神经测评,神经测评会从多个方面来评估孩子的神经发育情况,比如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交、适应能力等评估孩子的发育情况,综合后可以去确认孩子有没有脑瘫。一般情况下脑瘫的早期表现,大概在生后6个月左右才可以逐渐显现。

     如果是特别严重的孩子,可能很小的时候会有明显肌张力增高,预后很差。大部分孩子可能在生后6个月开始逐渐出现脑瘫相关的表现,比如大运动发育落后等,一般一岁左右可以比较确认孩子有比较明显的脑瘫。

     早产儿本身因为生长发育不健全,所以本身是脑瘫儿的高危人群。除此之外,早产儿可能在出生过程中会有些缺氧的过程,出生之后往往又会因为各种疾病,比如感染性疾病、黄疸或各种相关问题的影响,对孩子神经发育造成影响。

     对脑瘫的诊断相对比较慎重,大部分孩子能在1-1.5岁左右诊断脑瘫。当然,在之前就可以做积极的跟进,尽早做定期的监测,争取早发现问题早管早干预。

     早产儿的器官系统发育不是很成熟,所以在护理方面主要是注意喂养,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在饮食方面建议母乳喂养,母乳喂养能够提高宝宝的抵抗力,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早产儿多久能发现脑瘫2

      喂养早产儿

     任何胎龄小于37周(小于259天)的新生儿,不管其出生体重如何,都被称为早产儿(或不成熟儿)。

     早产儿的营养与喂养:目前,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越来越重视。一般来说,提倡早期喂养以缩短时间或降低生理体重减轻程度,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和降低血胆红素浓度。一般来说,在出生后6-12小时喂糖水,出生后24小时喂乳。对于体重轻或身体情况比较差的妈妈,如以前发生紫绀、呼吸困难或手术分娩的妈妈,可适当推迟喂养,并可对宝宝进行静脉输液。

     喂养方法:根据早产儿的成熟程度而不同。对于出生体重比较重、吮吸反射好的人,可以直接喂食,否则,可以用滴管或胃管喂食。摄入量取决于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和成熟度,可以参考计算早产儿摄入量的公式:

     出生后10天内早产儿的每日哺乳量(毫升)=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天)*体重(克)

     出生10天后的每日哺乳量(毫升)=体重的1/5-1/4(克)

     以上摄入量为最大摄入量。如果早产儿不能吃完,其余的可以通过静脉补充,以确保蛋白质、卡路里和水的供应。

     喂养间隔:可根据喂奶配方和婴儿体重进行安排。对于体重不足1000克的人,应该每小时喂一次。1001 ~ 1500克的宝宝,应每1.5小时喂养一次;1501 ~ 2000克的宝宝,应每2小时喂一次;2001 ~ 2500 克的宝宝,应每3小时喂一次。对于其他具体情况应另行处理。

     维生素:早产儿缺乏维生素E,容易发生溶血性贫血。早产儿对脂肪的吸收率比成熟婴儿低,并且可能缺乏脂溶性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早产儿到底应该用配方食品还是母乳喂养,这是还需要研究的问题。简而言之,早产儿的营养应该因人而异。因不同的情况和个体差异,营养应结合个体情况仔细考虑。

     早产儿的营养需求是一个一直在讨论和研究的问题,其中包括如下几个因素:

     无机盐:早产儿需要的比成熟婴儿多,因为胎儿的最后阶段是无机盐增加的阶段,如钙、磷和铁,早产儿如果不到一个月就会体内缺乏无机盐。

     热量:一般认为早产儿比成熟婴儿需要更多的卡路里,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110到150千卡。因为早产儿肺呼吸的做功大于成熟婴儿,但吸收能力低于成熟婴儿,所以最好从稍低的热能供应开始。根据情况逐渐增加。

     蛋白质:成熟婴儿从母乳中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6 ~ 7%,而早产儿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高于成熟婴儿。

     氨基酸:正常婴儿有9种必需氨基酸,早产儿则为11种。因为早产儿缺乏相关的转化酶,从而蛋氨酸不能转化为胱氨酸,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而胱氨酸和酪氨酸是必需氨基酸,因此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早产儿多久能发现脑瘫3

      为什么早产儿难养

     早产儿,顾名思义即早于预产期就出生的婴儿,这样的婴儿在还未发育成熟的时候就离开了赖以生存的母体,离开了熟悉的营养、温度环境,因此也面对着隐病、致残、死亡的危险。早产儿之所以难养,因为他们生来就有九个方面的不足:

      1、维持体温

     早产儿由于发育未成熟就出世,所以体内并未形成良好的体温调节机制,脂肪薄,难以保存体温,而且早产儿自身新陈代谢慢,肌肉活动较少,也导致他们不能有效产生热量,从而体温偏低。早产儿的汗腺又没有良好的发育,外界温度过高的'时候,早产儿又不能正常排出体内热量,导致发热。

      2、正常呼吸

     早产儿体内呼吸系统发育不良,呼吸过浅,节奏过快,有间歇性停止呼吸的现象。早产儿哭声无力低弱,肺叶扩张不完全,早产儿会出现皮肤青紫的症状。由于呼吸较弱,气管中的粘液也不容易通过咳嗽排出,容易反吸入胃中导致肺炎。

      3、消化功能

     早产儿的胃部较小,胃容量也相对较小,喂奶时会出现吐奶和呛奶的现象,容易引起肺炎。早产儿吮吸,消化能力都比较弱,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4、肝脏功能

     早产儿的肝脏功能还不够健全,肝脏合成代谢所需要的酶和蛋白含量较低,易导致低蛋白血症,水肿。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的时间较早,持续时间长,消退慢,情况较严重。凝血因子所需的维生素K较少,导致早产儿容易出血,出血后血液不易凝固。另外,维生素D和肝糖原也缺乏,易患低血钙、低血糖。

      5、免疫功能

     早产儿的免疫功能也不如正常生产的婴儿,对抗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所需的血浆丙种球蛋白含量底下,这导致即时是很细微的感染也能蔓延至全身。而且早产儿皮肤薄嫩,更易感染皮肤疾病。早产儿在生产时使用急救工具,如输气管,也可能导致感染。

      6、肾脏功能

     早产儿的肾脏功能不健全,过滤率低,尿浓缩能力差,导致体重下降。腹泻一脱水,补水过多易水肿。早产儿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也比较低,容易致使药物中毒。

      7、血液

     早产儿的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等均低于正常生产婴儿的含量,而且出生时体重越轻,则上述指标含量越低。所以早产儿易患贫血,也容易出血。

      8、神经系统

     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因此常常伴有脑部发育不健全的情况。早产儿会因缺氧、感染、出血等情况造成脑细胞的损害,严重时会出现胆红素脑病,中枢系统感染。

      9、生长发育

     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较快,要配备相应的营养和正确的喂养方式,否则会导致早产儿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等疾病,最终会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和智力发育。

      如何护理早产儿?

     早产儿与足月出生的婴儿相比,许多地方都发育不完善,所以更加需要精心护理,到能保证早产儿健康,茁壮地成长。

      1、温/湿度

     家长们要将早产儿生长环境的温度控制在:24摄氏度~26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55%~65%之间。家长们可以在房间里放置一个装有水的水盆,这样能够让室内空气更加洁净,有利于早产儿呼吸。给早产儿穿盖的衣物要求轻、暖、软,每4~6个小时为早产儿测量一次体温,减少不必要的移动、翻转动作,更不可任由他们逗玩。

      2、补充维生素

     早产儿生长发育比正常生产的婴儿要快,由于自身体内储备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因此要为其补充维生素A、B、C、E、K,以及微量元素:钙、镁、锌、铜、铁等。以母乳喂养为佳,倘若没有母乳或母乳不足,则需选用专为早产儿定制的奶粉。

      3、预防感染

     若早产儿出生后在医院的早产儿室内由专门的医护人员看护,家长便无需过多担心,谨遵医护人员的嘱咐就好。若在家中,则避免他人过多与早产儿接触,避免亲吻,抚摸。看护人需勤洗手,戴口罩。

      4、喂养

     因早产儿的吮吸能力不如足月产儿,那么在喂养时就要有更多的耐心,一般喂养时间在半小时左右。如果早产儿刚刚从医院搬回家,则饮食方面还需与在医院时一致,环境变迁会对早产儿肠胃产生影响,让早产儿有个适应的过程,过几天便可根据家庭情况,选择喂养食物。

      5、检查

     定期回医院检查,确保早产儿健康成长。

  • 半夏
    回复
    2024-05-14 18:18:10

    胎儿的预产期在怀孕后就能计算出来,但由于受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的影响,往往有些胎儿在预产期较早之前就出来了,早产儿在出生后出现了脑损伤的症状,家长要对症状进行了解并及时让医生进行确诊。

    早产儿脑损伤的症状

    早产儿脑损伤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脑部发育,产生极为复杂的脑部症状。

    1、运动障碍。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2、姿势障碍。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3个月仍不能头部坚直,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孩子不喜欢洗澡,洗手时不易将拳头掰开。

    3、智力障碍。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

    4、语言障碍。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

    5、视听觉障碍。以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最为多见。

    6、生长发育障碍,矮小。

    7、牙齿发育障碍。质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

    8、情绪和行为障碍。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

    9、有39%~50%的脑瘫儿童由于大脑内的固定病灶而诱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

    早产儿脑损伤如何确诊

    早产儿脑损伤现在的治疗效果还非常有限,但及时发现对治疗还是有帮助的,那么首先就要知道早产儿脑损伤的症状。

    1、新生儿或2-6月内婴幼儿易惊、易吐、啼哭不安、厌食和睡眠障碍。

    2、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等困难,有流涎、呼吸障碍、气管炎样哮鸣。

    3、感觉值低,对噪声或体味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

    4、到了90余天仍扶站差、迈步者,要怀疑小儿脑损伤(脑瘫)。

    5、过了105天,婴儿还不能抬头,4-5个月头仍然摇摆不定。

    6、4个月时仍有握拳、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是小儿脑损伤(脑瘫)。

    7、婴儿应4-5个月时看见物体会主动伸手抓,若5个月后还不能者怀疑是小儿脑损伤(脑瘫)。

    8、痉挛型脑瘫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脑瘫儿呈愁眉苦脸的面容。

    9、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双下肢伸展交叉。

    10、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时,大腿不易外展(掰开)。

    11、脑瘫儿可出现“过早”翻身,是一种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木样,而不是有意识的节段性翻身。

    12、痉挛型脑瘫儿,坐稳前可出现双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员那样的足尖或交叉站立。

    早产儿脑损伤严重吗

    早产儿脑损伤对孩子的脑部发育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给一生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有脑损伤的宝宝发育风险更大,更要做好早期干预,应从出院后开始,才能预防和减轻伤残的发生。早产儿愈早出生,发育愈不成熟,新生儿期发生疾病愈多,脑损伤越严重,最常见有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窒息、感染、低血糖和营养不足等等,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早产儿脑损伤典型表现为脑室旁白质软化,容易引起对称性痉挛性下肢瘫,严重的早产儿脑病,可引起上下肢脑瘫和智力低下,并可有视听障碍和癫痫。

    而胎龄较大的早产儿或出生以后疾病较少的宝宝,如果没有明显的脑损伤,发育风险将较小,如果进行早期干预,绝大多数能发育得更好。

新生儿喉软骨软化

新生儿能闻艾熏味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