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心肺复苏按压频率

时间: 阅读:5347
新生儿心肺复苏按压频率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5-09-22 05:44:58

新生儿的心肺复苏与大人是相同的。应该是按压15次,做两次人工呼吸,但是这种操作您可不要在家自己操作,操作不当的话可能会引起肋骨骨折,再说新生儿的各脏器没有发育成熟,如果不是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很难正规操作,您要是感觉孩子有问题最好带他去看看医生。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5-14 23:23:06

    2017护士资格考试考点:心肺复苏护理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氧、缺血。临床表现为扪不到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继之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若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一般认为,心脏停搏5~10s可出现眩晕或晕厥,超过15s可出现晕厥和抽搐,超过20s可出现昏迷;若心搏停止超过5min常可造成大脑严重损伤或死亡,即使复跳也往往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危重的急症,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心肺复苏护理的'知识,欢迎阅读。

     初期复苏的三个步骤:临床常以A、B、C表示。

      (1)气道开放A:有的患者昏迷之后或溺水等,发生呼吸道堵塞,为保证人工呼吸有效,首先要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取净呼吸道内的异物,吸净呼吸道内的液体,患者仰卧,护士位于患者的左侧,以左手托起患者的颈部,右手按压患者的前额,使头后仰。

      (2)人工呼吸B:方法很多,口对口人工呼吸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当前应用最多。患者仰卧,护士一手托下颌使头后仰,张开下唇,另一手捏鼻孔,护士吸气后对患者口内用力吹气,然后放开鼻孔,待胸廓回缩呼气,首先连吹四次,之后每分钟均匀吹气16~20次理。口对口人工呼吸可使患者潮气量达800ml,每次吹气要见胸廓有明显起伏才表示有效。电击的患者张口困难,可对鼻吹气。

      (3)人工循环C:可有胸外心脏按压和胸内心脏按压,在初期复苏阶段以胸外心脏按压实用。方法是患者仰卧在硬板上,下肢可稍抬高以利回流,护士立于患者一侧,将一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下段,另一支手掌根部压在前一手背,两臂伸直,以上身的重力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4~5cm之后放松,胸骨复原,但手掌始终不离开患者的胸骨下端,如此反复按压,每分钟80~100次,按压时要稳而有力,速度要均匀,按压时能使大动脉搏动方才有效。胸外按压无效或胸部严重创伤无法按压的,要进行胸内按压,但需要一定的条件。

     注意事项:

      (1)人工呼吸与人工循环必须同时进行,并且要配合默契,二者的比例为15:2,即心脏按压15次,吹气2次。

      (2)操作时要用力,胸廓起伏,胸骨下端下移都有一定的要求,力量要均,并要稳,不可粗暴而引起损伤,如肋骨骨折。

      (3)对小儿进行抢救时力量要小,心脏按压用单手掌根按压胸骨中段,每次下压2~3cm;对新生儿,双手环抱胸廓,两拇指按压胸骨中点,下压1~2cm,按压频率每分钟l00~120次。

      (4)对口人工呼吸时,护士要深吸一口气以保证吹出气体的含氧量。

      (5)抢救不可轻易间断,要组织好人力,做好分工,并积极准备二期复苏。

     针对练习 心肺复苏

      1、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 )

      A 至少80-100次/分; B 至少100次/分; C 至少 120次/分; D 至少60-80次/分

      2、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 )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3、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5-6次/分钟 D 12-20分钟

      4、 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 )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5、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 )

      A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D 至少6cm

      6、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 )

      A 500-600ml; B 600-700ml; C 400-500ml; D 800-1000ml 8、 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

      参考答案:1,B 2.A 3.A 4.A 5.C 6A

    ;

  • 景天
    回复
    2024-05-14 23:23:06

    初期复苏
    1.人工循环(circulation,C) 方法是病人仰卧在硬板上,护士立于病人一侧,将一手掌根部放在病人胸骨下段(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另一支手掌根部压在前一手背上,两臂伸直,以上身的体重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5cm,每一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但手掌始终不离开按压部位。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如此反复按压,每分钟至少100次。
    2.气道开放(airway,A) 判断有无颈部损伤。检查气道有无阻塞,舌根后坠和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见的原因。若有气道阻塞,应先去除气道内异物(包括口、鼻)。若无颈部损伤,用仰头抬颏法打开气道;若有颈部损伤,用双手托颌法。
    3.人工呼吸(breathing,B) 气道通畅后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病人仰卧,护士一手托其下颌使头后仰,张开下唇,另一手捏鼻孔,护士吸气后对病人口内用力吹气,然后放开鼻孔,待胸廓回缩呼气。首先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要见胸廓有明显起伏才表示有效。
    4.注意事项
    (1)成年病人人工循环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不论单人抢救还是双人抢救,人工循环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即心脏按压30次,吹气2次。
    (2)心脏按压操作时用力要适当,避免用力过大引起肋骨骨折。
    (3)对小儿心肺复苏,心脏按压用单手掌根按压胸骨中段,每次下压2~3cm;对新生儿,双手环抱胸廓,两拇指按压胸骨中点,下压1~2cm,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4)复苏操作不可轻易间断,要组织好人力,并积极准备二期复苏。

  • 景天
    回复
    2024-05-14 23:23:06

    【答案】:B
    新生儿窒息复苏胸外按压:使新生儿仰卧于硬垫上,颈部轻度仰伸,用拇指法或双指法,有节奏地按压胸骨下1/3部位,每分钟按压90次,按压深度为前后胸直径的1/3。每3次胸外按压后,正压人工呼吸1次,共计每分钟30次人工呼吸和90次胸外按压。

  • 龙葵
    回复
    2024-05-14 22:22:56

    正确答案:D
    解析:参见“2016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核心考点全攻略(上册)”P161:新生儿心肺复苏按压频率120次/分,婴幼儿及儿童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为胸腔前后径1/3~1/2,以产生大动脉搏动为准,按压通气比新生儿为3∶1。

新生儿脑震荡的症状

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了还会有问题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