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乙肝疫苗注射部位

时间: 阅读:3696
新生儿乙肝疫苗注射部位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5-09-21 02:17:57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到右上臂三角肌外侧。新生儿在出生以后,24小时以内,在出生的医院就给注射乙肝疫苗,宝宝出生以后主要是注射卡介苗和乙肝疫苗,一般卡介苗注射到左侧的三角肌外侧。乙肝疫苗需要注射到右侧的上臂三角肌外侧部位。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泠青沼
    回复
    2024-05-15 04:04:26

    乙肝疫苗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疫苗,但是在注射乙肝疫苗之前,我们也需要了解乙肝疫苗注意事项的情况,如果您是过敏性体质或是有严重皮肤湿疹是不可以注射的。另外在注射疫苗前,如果有发热的情况,也要暂缓注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具体的看看注射乙肝疫苗注意事项的情况吧~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按时注射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这样基本上大大降低将来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不接种乙肝疫苗,因为乙肝的传染性非常强,所以患病率相对其他的疾病来说比较高。

    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一般在8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

    此方案称为0、1、6方案。

    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应该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是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为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为2年以上,接种者应该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

    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1、凡发热、严重感染及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者,应暂缓接种。

    2、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若超过48小时后注射。则预防效果降低。出生后一个月仍未行注射者,则应先检测有关乙肝指标,证实未被感染者,可与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合用。

    3、乙肝疫苗与其他疫苗如白百破;卡介苗、乙脑疫苗等同时接种,互相之间无干扰作用;但有人认为若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有可能降低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故二者最好分开接种。

    4、注射后局部应保持卫生,最好三天内不要擦洗,以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

    5、注射第3针疫苗后的1-3个月,应到医院检测保护性抗体(抗-HBs)水准,

    以判断免疫效果。若无效者,需行加强注射一次。

    6、成人注射前需先检测乙肝病毒(HBV)指标,已有感染,或感染后已痊愈并产生保护性抗体者,不需注射疫苗。

    接种禁忌症

    1、发热者暂缓注射。

    2、患有急性或慢性严重脏器畸形等病人。

    3、早产低体重(

    4、严重皮肤湿疹。

    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1)注射前必须半安瓶内的疫苗摇匀,变成透明乳白色。

    2)接种前询问过敏史和病史,过敏性体质和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者慎用。

    3)接种时间: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越早越好。如出生后48小时以后注射,预防效果降低。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5 04:04:26

     一、成人注射乙肝疫苗:

      (1).接种乙肝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一定要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化验结果显示乙肝这三系统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才可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自身乙肝抗体不足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

      (2).乙肝疫苗的全程免疫需3针,在半年内完成,即分别在0、1、6个月注射乙肝疫苗10微克。但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单项阳性的新生儿、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者及医务人员应首次注射30微克,那么要分别在0、1、6个月注射乙肝疫苗30微克、10微克、10微克。

      二、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

      (1)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

      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8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

      (2)新生儿的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

      单用乙肝疫苗就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乙肝疫苗使用的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报导认为第一针可打2支(10微克/l毫升)效果更好。

  • 半夏
    回复
    2024-05-15 04:04:26

    新生儿免疫接种乙肝疫苗程序,按“0、1、6月三针间隔接种法”接种。“0”指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第1针(对其他儿童或成人为第1针起始时间),“1”为间隔1个月打第2针;“6”为小孩子满6个月,即第1针后的6个月打第3针。

    接种剂量则根据母亲血清检测结果而异。在老少边穷地区,无化验能力的,可每次注射乙肝疫苗10微克,共3针。

    能筛查的地区,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之新生儿第1针使用30微克,第2、3针用10微克。对表面抗原及e抗原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每毫升含200~400μ)注射1针(在出生24小时内),第2~4周后按0、1、6间隔,每次注射乙肝疫苗30微克。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下缘,肌肉注射,注射前将药摇匀。

  • 冉冉云
    回复
    2024-05-15 03:03:16

    1、新生儿在出生后应立即接种首针乙肝疫苗,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时打第二针,6个月后再打第三针,一共3针。
    2、15岁以下儿童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接种史不详者,应进行全程补种。
    3、HBsAg阳性者的同配偶及家密切接触者,应进行HBsAg筛查,HBsAg阴性者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即按照0、1、6个月程序,接种三针,(20微克/针)。
    4、医护人员(含护工)及其它高危人群,应全程接种乙肝疫苗(20微克/针)。发现表面抗体阴转后应进行加强免疫(1针20微克)。其它高危人群主要包括: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易发生外伤者、多性伴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新生儿发育迟缓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值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