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贫血需要输血吗

时间: 阅读:2952
新生儿贫血需要输血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5-09-18 14:05:58

新生儿是指在出生28天以内的宝宝,您的宝宝现在已经超过了28天那么就属于婴幼儿,对于孩子的贫血要看贫血到什么程度,大多数孩子只是轻微的贫血。与他辅食添加不及时有关系,重度贫血要去血液科查明贫血的原因。比如说是排除是否有血液系统的疾病才能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泠青沼
    回复
    2024-05-15 04:04:58

    新生儿贫血是指新生儿体内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水平。造成新生儿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早产、胎盘剥离、母亲缺铁性贫血等。


    治疗新生儿贫血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病因:首先需要明确导致新生儿贫血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如果是由于母亲缺铁性贫血导致的,那么可以通过补充铁剂来改善母体和胎儿的贫血状况。


    2.输血治疗:对于严重的贫血病例,可能需要进行输血治疗。输血可以迅速提高患儿的血红蛋白水平,缓解症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过敏等不良反应。


    3.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摄入对恢复新生儿贫血非常重要。建议增加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红肉、绿叶蔬菜、豆类等。同时还要注意维生素C的摄入,因为它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利用。


    4.其他治疗: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其他治疗方法,如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


    总之,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新生儿贫血,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贫血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指导。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5 04:04:58

    一 肾脏的促红素产量不够。

    二 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严重贫血的,要及时地输血。

    三 其他原因及临床表现

    1、急性白血病贫血,看起病发展和特征性表现。

    急性再障起病较急,贫血是进行性发展。

    慢性再障、慢性溶血性贫血,起病缓慢,病程长。

    2、调查家族史,看看有无遗传因素。小儿时期发病的,遗传性的贫血较多。如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先天性红细胞酶缺陷,范可尼贫血等疾病。家族(或近亲)中常有同样患者。

    3、病人居住地区在血吸虫、钩虫、疟疾流行区,应该考虑寄生虫感染的贫血。做相应检查,明确诊断。

    4、看看年龄和营养史来鉴别诊断:

    早产儿出生一到两天内,发生黄疸和贫血,则早产儿溶血症可能性大。

    六个月到三岁婴幼儿以及青春发育期少年,是缺铁性贫血发病高峰年龄。

    长期单纯母乳喂养,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可能性大。

    人工喂养食物中缺铁或长期腹泻,有缺铁性贫血的可能。

    年长儿有消化性溃疡史,应该注意失血性贫血。

    5、季节、药物史。

    蚕豆病常发生在蚕豆收获季节,并有食蚕豆史。

    药物性溶血常有服药史。

    再障的发病经常与氯霉素等细胞毒类药物有关。

    一旦发现儿科贫血要积极的治疗。

  • 离亭燕
    回复
    2024-05-15 04:04:58

    儿童:110~160g/L。新生儿:170~200g/L。指导意见:如果孩子低于这个范围标志就属于贫血。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

    一般正常为120-160正常
    90-120为轻度:一般情况下可以不输血
    60-90为中度:看情况输血治疗
    小于60为重度:需要输血

  • 空青
    回复
    2024-05-15 03:03:48

    宝贝出生后出现贫血,是不是让新手爸妈很担忧?别急,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多半是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缺氧或胎盘功能欠佳造成的。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哦。那么,该怎么治疗呢?
    ?输血治疗
    对于严重贫血,医生可能会建议输血。这样能迅速提升血红蛋白,缓解症状。但输血也有风险,如感染、过敏等,要谨慎考虑。
    ?调整饮食
    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类等,帮助宝宝从母乳中摄取更多营养。
    ?补充铁剂
    铁是造血的关键元素,适当补充能促进红细胞生成。不过,过量铁可能对宝宝健康不利,所以务必听从医生建议。
    ?光疗促进维生素D合成
    光疗是一种促进维生素D合成的方法,有助于促进红细胞生成。但是,光疗也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其他疗法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刺激骨髓产生红细胞等手段。但是,这些方法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新生儿夜盲症的表现

新生儿兔唇是什么原因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