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手足心热便秘

时间: 阅读:8014
手足心热便秘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过山龙

过山龙

2025-09-18 09:38:19

手足心热便秘,可能是上火引起的。如果平时饮食不规律,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较少,可能会使身体出现上火的情况,引发以上症状。

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清热去火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黄连上清丸片、牛黄解毒片等。也可以遵医嘱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的益生菌类药物缓解便秘的症状。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泠青沼
    回复
    2024-05-15 06:06:13

  • 龙葵
    回复
    2024-05-15 06:06:13

    手心热
    证名。两手掌心有发热感觉。一名掌中热。手三阴经是动、所生病证之一。详见掌中热条。又为劳倦内伤及五心烦热的症状之一。《内外伤辨惑论》卷上:“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病手心热,手背不热;外伤风寒则手背热,手心不热,此辨至甚皎然。”参见掌中热、五心烦热条。
    应请①从饮食上注意,少食油炸,油腻食品含脂肪和胆固醇高的动物内脏和肥肉等,多食蔬菜、水果和清淡的饮食,如绿豆百合汤,忌酒和烟。②可用金银花、野菊花、芦根泡水代茶有清火作用,少吃可口可乐及奶制品冷饮.
    此外,
    梨、葡萄吃着正当时: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具有祛痰止咳、利咽,保护心脏,减轻疲劳和通便的作用;葡萄,有抑制癌变细胞扩散、抗动脉硬化、调节心搏次数的功能。但是对于老人孩子,食用的分量不宜过多。
    便秘、痔疮者可多食菠菜、芹菜、竹笋等多纤维食物以及猪、羊的大肠、黑芝麻、蜂蜜等。
    手心发热——几种疾病的征兆
    肺结核
    :为最常见的手心发热原因
    ,特别是青年人
    ,同时伴有盗汗、乏力、咳嗽、精神萎靡不振等。照胸片或化验检查一般可以发现病变的存在。
    慢性肾盂肾炎
    :大多数中青年女性
    ,慢性活动期一般有持续性或间歇性手心发热
    ,或伴有全身发热。仔细回忆在当时或以前有腰酸、乏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尿液检查发现异常。
    肝病
    :病毒性肝炎
    (乙肝等
    )、肝硬化、慢性胆道感染等
    ,均可能有手心发热现象。这些病一般还伴有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腹胀、肝区隐痛、失眠等。肝功能或肝炎免疫学检查通常能查出病情。
    结缔组织疾病
    :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虽可引起手心发热
    ,但发生率不高
    ,而且一般伴有明显全身发热症状。

  • 龙葵
    回复
    2024-05-15 05:05:03

    手心发热,其实跟自身的体质有关。

    肝肾阴虚

    中医认为,阴虚会引起手足心发热,手心发热多见于肾阴虚或肝肾阴虚。其特点是腰膝酸软,手脚发热,咽喉干涩,舌红少液。此类患者可选择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滋阴清热等药物。

    血虚

    血虚引起的手心热在女性中较为常见,但在冬季,手足冰冷。更有甚者,是由于平时身体虚弱,或大病或发烧后,因阴血亏损,益气恢复而得不到休养。此部位常表现为手足发热、身体消瘦、无精打采、咳嗽少痰、头晕耳鸣、口舌干涩、下午潮热、颧骨红肿、盗汗、尿频、便秘。

    预防结核病

    肺结核是引起棕榈热的最常见原因,尤其是年轻人,伴有盗汗、疲劳、咳嗽、精神萎靡等。胸片或实验室检查一般能发现病变的存在。

    孩子们积攒食物

    如果孩子的手很热,可能是食物堆积造成的。这个婴儿的胃是先天性的。一些家长总是给孩子一些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等难以消化的食物,这进一步加重了脾胃的负担,导致食物停滞、热量积聚。儿童会出现手足热、腹热和腹胀。这类孩子常有这样的问题伴有厌食、大便干燥、舌苔发红、味觉异常等症状,但体温测量一般正常。

    想要调节手掌的燃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节:

    1平时饮食中多吃蔬菜和水果,尤其是一些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如芹菜、卷心菜等。不过,有些比较油腻的食物或烧烤等食物需要少吃。因为这类食物对人体肝胃损害很大,但平时也需要多喝水,这样才能促进人体的排毒和新陈代谢。

    2情绪尽量处于放松状态,情况不能波动太大,不能太暴力,也不能太喜怒哀乐,人的情绪变化会影响人体器官。

    三。晚上11点,最好尽量多睡,这样身体的各个器官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也能保证精神饱满。此外,长期有规律的睡眠时间也能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4经常运动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手心热的发生,如果有这样的情况,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四岁小时候有吃手习惯

宝宝下巴上这是怎么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