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晕车有什么症状

时间: 阅读:11056
新生儿晕车有什么症状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5-09-18 16:55:11

新生儿晕车,也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情况。宝宝晕车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如果宝宝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考虑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可以给宝宝口服一些健脾胃助消化的药物进行治疗,用手逆时针和顺时针给宝宝按摩腹部,也能起到一定的止泻止吐的作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离亭燕
    回复
    2024-05-15 07:07:18

    宝宝坐车晕车是很常见的现象,这是因为宝宝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对于车辆的颠簸和摇晃比较敏感。本文将为大家揭秘宝宝坐车晕车的原因,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帮助宝宝舒适出行。
    ?视觉与平衡系统不协调
    宝宝的内耳和眼睛信号不同步,导致大脑混乱,当车辆颠簸、转弯或加速时,宝宝会感到极度不适。
    ???运动感知敏感
    宝宝的运动感知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轻微的颠簸和摇晃都能引发晕车。
    ?车内刺激
    噪音、光线、气味等都可能给宝宝带来不适,还有长时间坐在一个位置也会让宝宝感到厌烦。
    ?情绪因素
    宝宝紧张、焦虑或害怕都可能引发晕车。
    ?个体差异
    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些宝宝天生就容易晕车。
    ???????解决方法
    为了宝宝舒适出行,家长可以选择前排或中间座位,减少颠簸;维持车内舒适环境,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用玩具、音乐等分散宝宝注意力,减轻晕车症状;避免宝宝空腹或过饱,保持消化舒适;循序渐进,让宝宝逐渐适应乘车过程。

  • 木槿
    回复
    2024-05-15 07:07:18

    当下父母带孩子外出旅游很流行,但是在舟车劳顿之中,宝宝比大人还要容易晕车,故出游以前务必先行了解防止晕车的事宜。那么孩子晕车有什么表现症状,怎么办?

    造成孩子晕车原因晕车年龄差异:四岁以前的婴幼儿,其前庭功能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四岁以后才会慢慢臻于完全,约至十六岁左右才会发育成熟完善。所以,孩子产生晕车的情况会比大人来的严重,而且也较为普遍。宝宝身体内部:如果小孩本身即存有内在因素,例如:睡眠品质不好或不够、胃肠功能失调、生病头痛感冒等等,都容易引起晕动症。假若车辆行进时颠簸明显,更会提高宝宝前庭器官兴奋程度而致使晕车。孩子晕车表现症状儿童行为反常: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如果晕车,基本上都会说出感到不舒服的身体状态,然后静默地蜷缩在一边,眼睛可能无神空洞或紧闭皱眉,然后两只手紧握著坐椅,且有恶心、呕吐或烦乱暴躁的情况出现。宝宝举动异常:婴幼儿因为年龄幼小无法用言语清楚表达,所以只能藉由某些特殊的举止来表示。例如:手舞足蹈、哭闹不安、烦躁喊叫、出汗呕吐、脸色发白、紧抓爸妈不松手等等,这时即要想到可能与晕车相关。如何预防孩子晕车注意饮食状况:在坐车以前,别让宝宝吃得太饱或太油腻,但也别让孩子饿肚子,只要给孩子吃一点能够供给葡萄糖的食品即可;此外,乘车以前可以于孩童的肚脐周围贴上生姜片,能纾缓晕车情形。选择乘坐位置:父母带著孩子乘车出游,尽量挑选前面且路面颠簸状况比较轻微的座位,如此才可以使震动减轻,并记得将车窗打开,以保持空气流通疏畅。按摩穴道减缓:一旦发现孩子有晕车情况,可以适当使力按摩并搓揉合谷穴,可以改善晕车不适感;或者用大拇指按压内关穴,也能够有效减轻晕车症状准备洁净物品:家长要辛苦一些,随身携带塑胶袋、纸巾或小方巾,万一宝宝呕吐后,可以以方便擦拭清洁。在呕吐以后,要让孩子喝点开水或饮品,以消除嘴里头的呕吐物异味感。备用晕车药品:晕车情况较为严重的小孩,在坐车以前可以服用口服晕车药,但剂量务必要以孩子为主,且按照处方叮嘱服用。但是一岁以内的婴幼儿不可以使用口服晕车药。孩子晕车怎么办桔皮:乘车前1小时左右,将新鲜桔皮表面朝外,向内对折,然后对准两鼻孔两手指挤压,皮中便会喷射也带芳香味的油雾。可吸入10余次,乘车途中也照此法随时吸闻。鲜姜:行驶途中将鲜姜片拿在手里,随时放在鼻孔下面闻,使辛辣味吸入鼻中。也可交姜片贴在肚脐上,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好。风油精:乘车途中,将风油精搽于太阳穴或风池穴。亦可滴两滴风油精于肚脐眼处,并用伤湿止痛膏敷盖。食醋:乘车前喝一杯加醋的温开水,途中也不会晕车。伤湿止痛膏:乘车前取伤湿止痛膏贴于肚脐眼处,防止晕车疗效显著。

  • 半夏
    回复
    2024-05-15 07:07:18

    1 宝宝可以用晕车贴吗

    建议不要用。

    药物型的晕车贴,一般是小小的圆片型,药物棕色,盒上会标示贴在耳后使用,7岁以上的儿童才能使用,这种就是含东莨菪碱的晕车贴,是不能给宝宝使用的,误用会伤害宝宝娇嫩的神经系统哦。

    2 宝宝晕车的原因视觉引起

    宝宝看到车外的东西的时候,由于车外静止的东西和车发生一个相对运动,则相对运动越快,会导致宝宝晕车,但此晕车的症状比较轻。

    前庭功能过于敏感

    “晕动症”与耳朵中有平衡功能的前庭器官的兴奋性有很大关系。行驶中的车辆颠簸,容易导致宝宝的前庭器官兴奋性增高,进而影响神经、消化、迷走神经等功能,引起烦躁、恶心、呕吐、多汗等晕车症状。3岁以内宝宝的前庭功能正处在发育阶段,4岁后不断趋于完善,16岁时才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小孩的晕车症状比大人重,也更普遍。

    身体状况

    宝宝睡眠不足、胃肠不好、头痛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时,也容易诱发“动晕症”。

    3 坐车前吃什么可以不晕车1、晕车前可以吃苏打饼干

    首先第一个主要推荐的就是苏打饼干,在上车之前吃点苏打饼干,苏打饼干可以有效的消除恶心以及可以不让你坐车时候那么疲惫,有效缓解疲劳。另外还可以喝苏打味的汽水对部分晕车的人也是有效的。

    2、晕车前可以吃酸味食物

    对于不喜欢姜汁的朋友们,可以在上车前咀嚼一点柠檬或者橘子等酸性食物都是可以的,然后在车上的时候带点柠檬皮或者橘子皮,当你感到很晕的时候拿出来闻下,就会神清气爽了。

    3、晕车前可以吃橄榄

    如果上车的时候总是会感觉很恶心,然后就很想吐的朋友们可以在上车前吃点橄榄。因为橄榄会使得你的口中比较干燥,从而就会减少你恶心的感觉。还有晕车必备佳品——话梅就更适合了。

    4、晕车的人在上车前不应该空腹

    上车前最好是要吃点东西的,因为如果有呕吐症状的人,如果肚子里没有东西吐,就会吐酸水,这样会伤胃,但是上车前最好不要吃太多,就是别吃饱吃撑了,一般建议三到四成饱就可以了。因为一方面吃的多了,会导致恶心更严重;另一方面如果你吐的话,那就吐的更多了。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15 06:06:08

    宝宝晕车的症状:烦躁不安,哭闹

    宝宝晕车的症状,小孩子会感到烦躁不安,手舞足蹈,易哭闹,从而面色苍白,就会开始抓紧父母不松手,此时应想到是晕车了。这些症状一般在下车后会得到好转。

    护理:可以开窗呼吸新鲜空气,开私车的不妨停车让孩子休息一下,或下车活动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挑选位于交通工具最稳处的座位,孩子一定得坐在后座,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发挥固定的功能,避免孩子因外在 *** 因素而晃得太厉害。

    宝宝晕车的症状:精神差,嗜睡

    宝宝晕车的症状,小孩会静静地蜷缩在一旁,眼睛紧闭,双手紧抓座椅,精神差,想睡觉

    护理:让孩子在旅途中入睡,是最理想的,如果孩子不愿意睡觉,父母可讲故事或者聊天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宝宝晕车的症状:恶心、呕吐

    宝宝晕车的症状。婴幼儿一般不会说话,大一点孩子晕车会诉说不舒服,静静地蜷缩在一旁,眼睛紧闭,双手紧抓座椅,并有恶心、呕吐的表现

    护理:在旅途中,爸爸或者妈妈握住宝宝的一只手,让他手掌伸平, *** 食指到小拇指第一个手指节的中间,顺着一个方向转圈,然后在反过来朝着另一个方向转圈。另外,用大拇指和食指 *** 宝宝位于大拇指和食指指尖的合谷穴,恶心和呕吐的现象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消失。

    注意:旅途中,不要让宝宝喝带汽的饮料,不要吃薯片、汉堡以及高脂肪、高盐的食物,这些食品不好消化,会使宝宝出现腹胀和消化不良。

    注意:宝宝晕车比大人更重

    4岁以前孩子的前庭功能正处在发育阶段,4岁后不断趋于完善,16岁时才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小孩的晕车症状比大人重,也更普遍。孩子本身的内在原因,如睡眠不足、胃肠不好、头痛感冒等,都易诱发晕动症。如果车辆颠簸得厉害,就有可能导致宝宝前庭器官兴奋性提高,引起晕车。所以,带宝宝乘车外出,需要做一些预防晕车的准备。

    预防小孩晕车小妙招

    带孩子坐车前不要吃得太饱:如果宝宝吃的零食过多,食物在胃中膨胀,最容易使孩子血液循环缓慢,从而影响脑部供血和供氧,也会是导致孩子犯晕的原因之一。

    在车上少吃零食:上车前就为宝宝准备了许多零食,这虽然是一个减少宝宝哭闹的好办法,但更容易加速宝宝晕车。这样的情况是可以避免的,比如,途中给宝宝介绍沿途的风景,在途中给宝宝讲故事。

    带孩子坐车前,也不能空腹:最好提前2个小时用餐,食物要清淡。给孩子吃一些可提供葡萄糖的食物,千万不能因为要赶着出门候,就随便买点早点或者为宝宝冲一杯牛奶,吃个鸡蛋就完事。

    乘车前喝一杯加醋的温开水,途中也不会晕车,乘车途中,将风油精搽于太阳穴或风池穴。亦可滴两滴风油精于肚脐眼处,并用伤止痛膏敷盖。

新生儿喝茵栀黄口服液的副作用

茵栀黄颗粒新生儿用量多少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