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脑瘫以后有可能会出现目光呆滞、不会笑或者孕期以及吞咽能力会比较差,同时发育比较迟缓等症状。
引起新生儿脑瘫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能是宫内感染或者早产,以及颅内出血、外伤等原因引起的,最好去正规的医院,通过CT拍片或者核磁共振的方式来查明病因。
对于脑损伤的孩子,如果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往往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能尽量减少脑损伤所导致的后遗症。那么妈妈如何通过孩子的表现,及早判断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脑瘫,从而及早就医呢?
下面列出几项常见的脑损伤早期症状:
1、在新生儿期(一个月之内)的小孩不会吸吮或吸吮无力或拒乳;
2、小孩安静少动,哭声微弱或持续哭吵、难安抚;
3、小孩全身发硬,身体紧绷,头背屈或头偏向一侧。
4、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时,大腿不易外展(掰开);
5、小孩长到1~3个月时,还会出现紧握拳,拇指内收,不注意看人,面部表情淡漠,俯卧位不能抬头;
6、4~5个月时,眼睛不灵活,不会追视物件,不注意看人,表情呆板,不会翻身,俯卧位抬头小于90°,不主动伸手抓物或只用一只手抓物;
7、6个月后异常姿势明显如手仍握拳,足尖着地,双下肢交叉等,同时伴有明显的运动发育落后。
了解新生儿脑瘫的早期症状至关重要,因为及早发现和治疗可以大大改善孩子的预后。虽然不同原因导致的脑瘫症状可能略有差异,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期迹象。
?运动发育迟缓
孩子可能与同龄孩子相比,4-5个月时无法灵活翻身,9-10个月时不会爬行。同时,肌张力和姿势可能不正常,例如肌张力过高或过低、坐姿和爬姿与正常孩子有异。
?异常运动模式
孩子的运动可能显得刻板,例如反复的、不自主的动作。
?情绪不稳定
孩子容易惊恐、哭闹,睡眠质量差;全身乏力,四肢可能感觉发软或发紧。
?喂养困难
孩子的吸吮和吞咽能力较弱,甚至可能呛奶。
?反射异常
例如握持反射、允洗反射不正常。正常情况下,先天反射在6个月前会消失,若未消失则可能意味着问题。
新生儿脑瘫的症状,新生儿脑瘫是比较难察觉的,脑瘫在新生儿时期是没有太明显的.症状的,在加上父母不留心的很容易被忽视掉。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有一些迹象可以察觉到宝宝是否患有脑瘫,不过需要父母的多多留心观察。
1、宝宝不会吸吮
新生儿出生后,宝宝自己不会吸吮或表现为吸吮无力,吃奶欲望不大及吞咽很困难,极易导致呛奶的发生;
2、容易受惊
当宝宝听到一些外界噪音或帮宝宝改变体位时容易受到惊吓;
3、哭声无力
新生儿的哭声很微弱或不明原因的啼哭不止;
4、突然打挺
宝宝有时候会在休息时突然打挺,表现就是宝宝的身体会猛然向上窜出,头也偏向一侧,下肢很僵直或一屈一伸,很不对称;
5、运动量少
宝宝很安静,不爱动,自己主动运动的情况少;
6、全身无力
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无论成人还是宝宝即使在睡着后,机体也有保持一定的肌张力来维持整个身体的稳定,但是如果宝宝患有脑瘫的话全身总是软绵绵的,没有力气。
为了宝宝健康,父母一定要重视上面几种症状表现,这些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宝宝大脑的发育正常与否。
宝宝脑瘫是分成复杂的问题,越能够及早发现越能及早治疗,利于宝宝康复。
1、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
2、觉醒状态时不能注视物体,并追随物体移动方向。
3、感觉阈值低,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长伴哭闹。
4、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
5、5-6个月不能翻身、不能坐,不能深受抓物。
6、8个月时,不会爬、活动迟钝。
7、11-12个月时,还不可独立站立、行走。
8、身体僵硬,大腿不易外展。
9、不会走路,如脚尖着地、剪刀步态、跛行、不能下蹲等。
10、智力落后、语言发育落后或语言障碍。
11、患儿出现手足徐动、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及强直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