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打了预防针哭闹

时间: 阅读:4728
新生儿打了预防针哭闹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佩兰

佩兰

2025-10-26 14:30:59

打疫苗后会出现发烧,还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反应也会引起恶心呕吐个体差异的不一样,随着时间的变化也会逐渐消失。如果只是哭闹的话继续进观察,多喂他一些水,注意体温的变化,如果出现高烧的情况是需要吃退烧药的,还要看看有没有什么不良的反应发生有呼吸困难的情况是需要及时就诊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空青
    回复
    2024-05-15 10:10:42

    给孩子打疫苗情况下,一般情况下孩子都是会哭的,是正常反映。由于对于打疫苗的孩子,基本是2岁以前打得多,大约隔一个月打一针。2岁后打得预苗针就少了些。对于小月龄小宝宝,6个月以前的小宝宝,注射情况下,有些孩子哭一下,有些孩子哭的时间长点。母亲略微安抚一下孩子就行了。略微再大点,懂得了注射,还没有打呢,见到注射大姐穿的白色长衫,就开始哭了。

    了解是准备要打针呢。针对,略微大点的小宝宝,注射以前可以和孩子说,小宝宝,今天我们要去打防疫针了。注射情况下孩子很有可能会哭,外出走的时候,带一个孩子喜爱玩的玩具,孩子痛哭能够给孩子玩会。注射情况下,父母尽可能不要欺骗孩子说,注射不痛,不许孩子哭;也别诱骗孩子,说打完针如何怎样什么的,如果同意了孩子就要做到。医师、护理人员,都穿著护士服,戴着口罩,自身便会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想一想大家在医院的情况下看到医生和护士,来来去去、匆匆忙忙是否会心里紧张呢?

    孩子也是一样的,尤其是孩子平日里触碰医生和护士的机会很少,所以当他害怕、焦虑不安、焦虑的情况下,哭是最正常反映。待打疫苗的一个过程也是十分煎熬的,看见前边的小朋友一个一个被医生用细细针扎了一下,然后就开始嚎啕大哭,孩子的内心也会更加担心,所以很多孩子还没有开始打,就先开始哭,因为她担心呀。

    家长应该接受孩子这时的情绪变化。孩子世界和成年人的世界是很不同类型的,她们可能觉得摔一下自身就会死了,所以他的担心比我们所能体会到的害怕要多得多。告知孩子有一点疼,提早和孩子沟通交流,这次的预苗是预防什么疾病的,打的过程当中很有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额体会,打过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提早和孩子沟通交流好,孩子有了一个预估,那样它会更容易接受紧急事件。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5 10:10:42

    不可以,打预防针就有它的作用,以后每个月宝宝都要打预防针的
    打完预防针多少都会有些不适应的,如果出现低烧属于反应比较大些
    尽量的给宝宝多喝水可以缓解,记得不要给宝宝洗澡。

  • 半夏
    回复
    2024-05-15 10:10:42

    所谓预防接种就是把疫苗接种在健康状态下人的体内,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简单理解,就是把一种病毒或细菌放到你的体内,机体对其进行识别和激发打败它们的能力,当下次遭遇该病毒或细菌等入侵的威胁时,机体会本能地进行识别和对抗,以保护自己。下面我带大家来看一下婴儿打针哭闹怎么办?这些错误方法不要用。
    婴儿打针哭闹怎么办
    01 别妖魔化打针这件事

    日常生活中一定别用:不听话就带你去打针,坏孩子才去打针,再不乖给你打针了之类的话来吓孩子。孩子犯了错,要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育或惩罚,借其它事情来恐吓的手法非常不可取。平时家长提到医院或打针,一定要用客观平和的语气来描述,千万别胡说!

    02 家长的情绪要平静

    要带孩子去打针,父母或家中长辈的情绪首先要平静,别把它当成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平常心对待就好。已经进了医院,妈妈更要镇定,否则孩子通过肌肤接触或呼吸频率、气味感受到你的紧张不安,他的情绪也会马上绷紧。

    03 提前告知孩子

    从第一次打针开始,就要如实告诉孩子。因为宝宝生病了,妈妈要带你去打针,所以咱们要去医院。打完针宝宝的病会好得更快。别因为孩子小你就骗他,明明去医院打针,非要说去公园玩或亲戚家。如此一来,被欺骗的愤怒和对医院的恐惧交织在一起,他怎么能不歇斯底里?

    04 如实描述打针的疼痛

    打针的疼痛是真实存在的,不会因你骗孩子说“一点不疼”它就真不疼了。还是那句话,要想让孩子坦然接受,就不能说假话。当宝宝问你,妈妈打针疼不疼的时候?明确告诉他:会疼。如果他接着问,到底有多疼?你可以说,跟宝宝上次摔跤把腿磕破了的疼差不多,可能还要轻一点,描述时尽量别夸大也别缩小疼的程度。这样做,孩子对将要到来的“疼痛”会有更清晰的预知。人都对未知的事情更恐惧,他摔破过腿知道是什么感觉,自然对打针的害怕会减轻不少。

    05 激发孩子的勇气

    孩子做任何事儿,都需要来自父母的鼓励,打针也一样!当我们明确告诉他,为何要打针,打针是怎么回事,会产生怎样的疼痛之后,孩子肯定还有点小担心。这都没关系,多鼓励孩子:打针可以治病,就疼一小会儿,我相信宝宝可以的。上次腿破了,宝宝表现的就很好。多给他加油鼓劲,但别说什么:男孩要勇敢,不能怕打针,一定要坚强之类的话。这样只会给孩子增加压力,别总上纲上线。

    06 别哄骗收买

    有些家长特别是祖辈,想让孩子接受打针这件事,老喜欢用哄骗的方式。“来,乖,咱们去打针,之后我就给你买遥控车。宝宝听话去打针,要不警察叔叔要来抓你了!”好啦好啦,这些说了几十年的谎话,能不能别念叨了~警察叔叔没辣么闲,遥控车?买来了再夸口,否则别总骗小娃娃。

    07 理解孩子的脆弱

    就算上面这几条你做的都很好,给孩子各种心理建设,知识普及都做到了位。可他毕竟还小,难免还是会哭两声。不要感到沮丧,更别拿这事说他:都跟你说清楚了咋还哭?就不能勇敢一点吗?敢情我说了半天是废话……之类的。没错~你说的这些就是废话。脆弱是人类正常的情感,成人尚且做不到凡事都坚强,更别说几岁小孩。要把孩子当成孩子来看,接受他的脆弱,而他感受到你的包容与理解,会更有信心和勇气,下次打针可能真的就不哭了。

    这些错误方法不要用
    蒙眼睛

    很多宝爸宝妈不管宝宝多大,一打预防针就蒙住宝宝的眼睛,认为这样宝宝就不会害怕,孰不知“黑暗”更让宝宝产生恐惧心理。正确的做法是:让宝宝正面面对,引导宝宝要坚强。

    顾上不顾下以及过于信任

    孩子打预防针难免会动,会害怕,特别是大孩子,有些家长们将孩子的上半身往死里拽,不顾孩子下半身的两条腿乱窜。而有些孩子表面看起来很乖,家长放松警惕,轻轻搭着胳膊,不用力抓住,谁知一打针孩子就乱动;或者有的家长只抓住孩子的腕关节,打预防针的时候,孩子肘关节就可以“放肆”地动,这样都容易伤到孩子。正确的做法是:如果在儿童左上臂打针,儿童应坐于家长腿上;家长左臂抱紧儿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右臂置于家长身后;家长用右臂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程中乱动。

    哄骗,暴力

    怕孩子打预防针不配合,有些家长就骗孩子“阿姨不打针,是给宝宝吃糖”。但是孩子最后发现是打预防针情绪就会非常激动,不合作;也有的家长在家经常会以打针恐吓不听话的孩子,孩子就对打预防针越加恐惧。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孩子,告知打预防针是为了预防传染病,对身体是有益的,并鼓励孩子坚强面对,也可以举身边坚强勇敢孩子的例子,消除宝宝的恐惧心理。

    怕冻不脱衣

    春天天气变化无常,有时候天气还寒冷,妈妈们怕孩子着凉,不肯脱衣服,紧紧抱住孩子,只露出肩部的一点点皮肤。其实消毒部位要以接种点为中心消毒5厘米以上,如果露出部位太少,会影响消毒的效果,同时也不能找到准确的位置。一般接种室都有安装取暖设备,家长可以放心给宝宝脱衣服露出合适的接种部位。

    打完预防针,需要忌口么
    疫苗是由病原菌或病原菌的部分成分,通过灭活(灭活疫苗)或脱毒(减毒活疫苗)制成的。灭活疫苗是通过直接注射足够数量的抗原,使人体产生免疫力。接种1剂仅仅是“初始化”免疫系统,常需多次接种。减毒活疫苗是通过细菌、病毒在体内生长、繁殖达到一定的数量,完成抗原作用。可以用“如同生了一场小病”来形容预防接种。接种疫苗后,会模拟该种病原菌在体内的一次感染过程(但不会真的发病),从而使机体产生针对该种病原菌的抗体。当真正的病原菌来袭时,会用已有的抗体或激发记忆、迅速产生相应抗体,来抵抗病菌。不管哪类疫苗,都是通过一定数量的抗原,刺激身体,产生免疫力。所谓的“发物”,既不能使死疫苗中的菌量增多,抗原增加,又不会导致减毒细菌、病毒的大量繁殖,故接种完吃“发物”的说法是不科学的。要产生具有免疫力的抗体,就需要多种食物提供原料,所以,预防接种后的忌口,并无道理。相反,还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发育。但是,在儿童接种疫苗一周内,一些刺激性强的饮食,如浓咖啡、浓茶、带有酒精的饮料等还是不宜食用的。因这些食物会增加预防接种的反应,使症状加重。

    疫苗接种需注意事项
    1、宝宝存在过敏问题:当发现宝宝出现了过敏性皮疹的话,是不建议打疫苗的。

    2、患有皮肤性疾病:比如宝宝存在明显的皮炎、湿疹感染严重及皮肤出现化脓感染者,都应该在治愈后再打。

    3、患有脏器方面的某些疾病:比如存在心脏、肝脏、肾脏等方面的疾病以及肺结核病等,也不适合打疫苗。

    4、患有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比如癫痫、高热惊厥、颅内感染后遗症等均不适宜接种疫苗。

    5、疾病急性期:比如宝宝出现感冒、发热及急性传染性疾病等,都应在痊愈一周后再考虑打。

    6、免疫功能不全: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或免疫力低下的宝宝也不能打疫苗。

  • 芍药
    回复
    2024-05-15 09:09:32

    孩子打预防针时哭闹是很常见的现象,这是因为他们可能会感到害怕、疼痛或不适。以下是一些安抚孩子的建议:


    1.提前准备:在带孩子去接种疫苗之前,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关于疫苗的故事或者看一些相关的视频,让他们了解疫苗的重要性和好处。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减少对疫苗的恐惧感。


    2.分散注意力:在给孩子打针的时候,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玩具或者游戏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忘记疼痛的感觉。


    3.轻轻抚摸:当孩子感到害怕或者疼痛的时候,可以轻轻地抚摸他们的头部或者背部,让他们感到安慰和支持。


    4.给予奖励:在孩子完成接种后,可以给他们一些小礼物或者表扬他们的勇气和坚强,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总之,安抚孩子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还可以让他们更加愿意接受疫苗接种。

新生儿黄疸健康宣教

母乳性黄疸反复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