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证是白肺病吗

时间: 阅读:8103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证是白肺病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5-10-18 15:57:4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宝宝肺透明膜病,主要表现宝宝出生不就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平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适当加强营养,建议立即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跟据结果进行治疗,母乳喂养建议宝妈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合理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4-05-15 11:11:14

    “白肺”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其次是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专家治疗组根据“白肺”的不同类型,深入探索全新的治疗模式,他们在查阅大量国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临床经验,提出了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如低潮气量、低气道压、控制过快呼吸频率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床旁持续血液净化、积极控制感染、控制并发症及多器官衰竭为一体的综合治疗方法等。
    “白肺”的病原学诊断非常重要,湘雅医院呼吸科重症监护学组在常规的痰液检查、支气管分泌物和灌洗液检查的基础上,采取支气管黏膜活检、肺活检等手段明确病原学,使得原本需要4-5天的确诊时间缩短到仅需1-2天,为下一步对症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大大提高了诊治率。
    对于何时用哪种药物治疗,以及何时插管、何时吸痰、何时给氧等都有非常多的讲究。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尿量、尿色、排便、体重等变化。对于儿童和老人治疗难度和风险则更大。患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多年,2010年12月在一次感冒后,通过治疗出现休克性血压,当即被送到急诊科。初诊后发现其严重呼吸衰竭,继而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床旁照片双肺呈白色,诊断为重症肺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病情及其危重。由于患者平时营养状态不佳,加之病情危重复杂、年龄偏大、多器脏衰竭,在经口气管插管治疗1周后,一方面用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严重细菌感染,另一方面改善血液循环、调整机体微环境、加强营养支持。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5 11:11:14

    体征:患儿呆钝,面色灰白或青紫,四肢松弛.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及吸气性三凹征.心率先快后慢,心音由强转弱,胸骨左缘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呼吸频率60-100次/分或更快,呼吸节律不规则,间有暂停,两肺呼吸音减低,早期肺部罗音常不明显,以后可听到细湿罗音,叩诊可出现浊音.肝脏可增大. 辅助检查:羊水泡沫试验,胃液振荡试验均呈阴性;羊水卵磷脂和鞘磷脂(L/S)<2∶1;血pH值,PaO2,HCO3-降低而PCO2,BE增高,呈代谢性酸中毒.血钾早期常增高,恢复期利尿后可降低.肺部X线检查早期两肺有细小颗粒阴影,最后两肺均不透明变白,伴有黑色“支气管充气征”.X线检查应在用正压呼吸前进行,否则萎陷不久的肺泡可以重新张开使胸片无阳性表现.

  • 泠青沼
    回复
    2024-05-15 11:11:14

    ?发病率高
    多见于早产儿,胎龄愈小发病率愈高。糖尿病孕妇的小儿,发病率也高。
    ??症状及时
    生后6小时内出现症状,最晚不超过12小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及青紫,伴呼气性呻吟。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PaO2降低,PaCO2增高,BE减少,代谢性和呼吸性酸中毒,血钠偏低,血钾、氯偏高。胃液泡沫稳定试验(一)
    ?X线检查
    X线检查:生后24小时X线有特征性表现:两侧肺野普遍性透明度减低,内有均匀细小颗粒和网状阴影,支气管充气征,伸展至节段细支气管,类似秃叶分叉的树支,重者呈"白肺",心边界不清。

  • 龙葵
    回复
    2024-05-15 10:10:04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紧急情况,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可能面临进行性呼吸困难、皮肤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等症状。本文将为准妈妈们介绍预防这种病症的措施,帮助孕妇和新生儿健康成长。
    ????孕妇保健至关重要
    孕妇保健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定期的产检,可以有效降低早产的风险。对于糖尿病孕妇,及早治疗和控制血糖也是关键。
    ?注意早产儿的风险
    早产儿中易发生肺透明膜病,准妈妈们需要注意早产、刮宫产的历史,或者有窒息史,或者是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更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病理特征
    肺泡壁至终末细支气管壁上附有一层嗜伊红透明膜,这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理特征。
    ?注意剖宫产的影响
    如果必须进行剖宫产,尽可能推迟到分娩发作后进行,以减少对孩子的影响。

怀孕期间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肠绞痛表现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