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溶血多久能治好

时间: 阅读:2867
新生儿溶血多久能治好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5-09-19 14:43:41

对于溶血患者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患者的溶血病因,如果患者的溶血是因为药物所导致的,那么患者首先明确溶血的药物,患者需要停止服用该药物。如果是溶血病因无法明确,患者是可以采取换血疗法、光照方法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补充白蛋白、纠正酸中毒。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紫苏
    回复
    2024-05-15 11:11:40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本文将深入探究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和预防,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疾病。
    ?治疗方法
    主要控制或减缓溶血的过程、降低血中胆红素含量、纠正贫血等。具体治疗方法可以很多,但总的来说不外乎以下三种:药物治疗、蓝光治疗、换血治疗。
    ?新生儿抢救准备
    分娩时,就要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
    ??三关把握
    对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要把住三关:第一关(生后1天内),立即用浓缩红细胞换血以改善胎儿水肿;第二关(第2-7天),降低胆红素防止核黄疸;第三关(2周-2月),纠正贫血。
    ????孕育注意事项
    医生指导Rh阴性妇女孕育应该注意,尤其不能轻易人工流产。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5 11:11:40

    新生儿溶血症,需要怎么治疗呢?

    一、新生儿溶血症是怎样一种疾病?

    新生儿溶血症是一种发生在新生儿身体上的疾病,一般情况下是由于刚出生的孩子和母亲之间血型不合所引起的免疫系统的疾病,新生儿溶血病一般发生在刚出生的婴儿以及胎儿的身上,这也是很多的新生儿在出生的时候出现黄疸和贫血的主要原因,患有新生儿溶血病的患者会出现贫血黄疸以及水肿这样的症状。

    二、这种病需要怎么治疗呢?

    一旦胎儿或者是新生儿被诊断为患有新生儿溶血病的话,那么对于胎儿或者是新生儿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危害,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刚开始会通过新生儿的症状去进行对症处理,然后会用光疗或者是换血这样的措施来保持新生儿现在的身体状况,避免更严重的情况发生,最后会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使用的药物有免疫球蛋白或者是白蛋白等等,通过三到五天的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是完全可以被治好的,但是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后遗症,比如脑瘫运动障碍或者是听觉和智力障碍等等。

    三、怎么预防新生儿溶血症的出现?

    新生儿溶血症是完全可以进行预防的,因为在在新生儿刚出生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一些监测来判断新生儿是否患有溶血病,在孕妇还没有分娩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查看肚子里面的胎儿是否会花发生新生儿溶血病,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的话,就可以通过一些治疗手段来进行预防,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多次妊娠或者是曾经有过多次流产,经历的孕妇,在产前检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检查胎儿是否可能会出现新生儿溶血,病因为这一类人群是最容易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群体,所以产前的检查是预防新生儿溶血症出现的最主要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15 11:11:40

     新生儿黄疸分为很多种,像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阻塞性黄疸。不同的黄疸应当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那 abo溶血性黄疸一般多久能治愈?

    abo溶血性黄疸一般多久能治愈

     溶血性黄疸是ABO溶血病的主要症状,主要由于妈妈与胎儿的血型不合,且造成的黄疸较重。以妈妈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其他如妈妈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妈妈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大部分半个月就可以消失。溶血宝宝的症状有轻有重,有的不需要治疗可以自愈。一般情况下ABO血型溶血症状很轻,孩子出生后大多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及时进行蓝光照射和药物治疗,孩子病情都可以缓解。当溶血比较严重时,孩子会出现贫血,甚至?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这是最严重的后果,需要在医院确诊治疗。

     abo溶血性黄疸怎么治疗

     多数可用光疗即可达治疗目的,当血清胆红素达到光疗标准时应及时进行光疗,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个别病情严重者,胆红素增高过快或>340?mol/L,亦需换血治疗。贫血明显者可酌情输血。而药物治疗早期应用临床效果较好。

    新生儿黄疸原因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2、母乳性黄疸

     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对于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伤害。对于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3、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早期可进行换血疗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4、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5、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这种黄疸一般B超检查即可确诊。

     此外,还有药物性黄疸。如由维生素K3、K4、新生霉素等药物引起者。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也可引起黄疸。

    精彩推荐: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新生儿拉肚子怎么办婴儿打嗝怎么办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湿疹最佳治疗方法溶血性黄疸能吃母乳吗宝宝拉肚子屁股红怎么办新生儿能睡摇篮吗 怎样选择宝宝按摩油

    ?

  • 龙葵
    回复
    2024-05-15 10:10:30

    出生时的重点是防治贫血和心衰。有贫血、全身水肿腹水、心衰者,在抽腹水脐静脉放血30~50ml后、立即换浓缩血。生后2~7天的重点是防治黄疸和胆红素脑病2个月内应注意严重贫血。   对于黄疸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处理用光疗法及中西药物后能缓解大多数病例,但尽快移去抗体、减少红细胞继续破坏降低胆红素浓度、纠正贫血改善缺氧和防止心衰等,还是需要换血其效果比光疗、药物好,但人力物力花费较大,并有血栓和空气栓塞、心脏停搏等危险和感染的可能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新生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新生儿彩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