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体检项目很多,如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胸部透视,彩超,CT,生化全项,听力检查,声带检查等。需要看看孩子发育情况,是否有什么先天性疾病。是否有鸡胸漏斗胸等,是否有贫血和营养不良。是否有听力异常。做点容易配合检查的项目。
婴幼儿时期的体检项目:
1、体格检查的对象儿童体检的对象是7岁以下儿童,重点是婴幼儿。
2、体格检查的次数年龄越小,体检次数越多。体检后要进行发育评价,发现缺点进行矫治,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一般可按以下时间进行。
1)新生儿:应在出生2、7、ll、28天进行体检,共4次。
2)婴儿期:应在3、6、9月龄和满1周岁时各检查一次,共体检4次。
3)1—3岁儿童每半年检查一次。
4)3—7岁儿童每年检查一次。
3、体检时的注意事项
1)使用统一体检表(卡、册);统一测量方法;统一评价和诊断标准。
2)体检时要耐心仔细地了解被查儿童的全面情况,重视询问与检查,并做出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3)筛查出体弱儿童立专案管理,针对疾病及时治疗。
4、体格检查的内容儿童体格检查内容包括问诊、体格发育测量及全身备系统的检查。
1)问诊询问出生年月日(公历),计算实足年龄。
2)各年龄段问诊重点新生儿问诊重点:母亲妊娠期健康情况,分娩情况,小儿出生后一般健康状况。重点为有无窒息、黄疽轻重、呕吐及惊厥史。婴幼儿期间诊重点:喂养情况(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辅食添加情况,断奶时间;有无佝偻病早期症状;小儿会坐、爬、站、走的月龄;小儿视力、听力、语言发育情况;是否患过某急性传染病及预防接种完成情况。学龄前期间诊重点:小儿神经精神发育情况,食物内容,饮食习惯;家庭或托幼机构教养情况。
3)儿童体格发育测量
体重测量:用标准人体磅测量,小儿是穿裤头、背心,冬季可穿衣测量,但要除掉衣服重量(孩子母亲可在晚上孩子脱衣睡觉后称衣服的重量)。
身长测量:让孩子靠墙直立,用皮尺测脚跟(脱鞋)至头顶的距离(头顶用一直尺平压与皮尺交点处读数字即为身长)。3岁以下小儿平卧测量,以厘米为单位。
头围测量:皮尺过两眉弓、枕骨凸绕头一周即头围,以厘米为单位。
胸围测理:皮尺过两乳头及两肩胛骨下缘绕胸一周即为胸围,以厘米为单位。
4)全身各系统检查请内儿科医生给孩子做全身各系统检查。
1岁以内宝宝的体检项目主要有: 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发育情况。
1岁以内的宝宝影响身高体重的更常见的原因是喂养、疾病、睡眠等因素。
有时,虽然宝宝的身高、体重按照月龄来说是正常的,但已经几个月没有增长或长得不够,生长曲线偏离了正常曲线。
智力筛查用于评估宝宝的智力发育水平
听力筛查的目的主要是发现可疑听力异常。对于听力损失,越早发现,及早进行干预,对宝宝的未来说话能力影响就越小。
血红蛋白、微量元素检测一般会在宝宝8~9个月大时进行,主要是看宝宝有无贫血、微量元素是否缺乏,有无血铅高。缺锌、缺铁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消化功能、智力发育等都会有不利影响。
孩子的身体一般都比成年人的脆弱,小小的疾病就可以将他们的身体打垮,所以孩子的健康预防工作一定要做好,那么儿童体检必须得做的项目有哪些\ 下面就由泉州180医院体检中心专家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补种疫苗
疫苗接种集中在婴幼儿时期,孩子一旦上学这方面往往被忽视,有些疫苗需要打加强针。
?弱视治疗
孩子弱视的治疗必须在低龄,如果错过治疗的关键期将无法挽回,而父母很难在生活中发现孩子弱视,只有通过体检才能发现。
?脊柱侧弯治疗
脊柱侧弯是儿童常见病,如果发现早可采取非手术疗法,可减少孩子的痛苦。
?肥胖儿体重控制
现在家长都知道孩子太胖了不好,可是孩子怎样才算超重,如何把孩子体重降下来,还是需要医生来指导的。
?心理问题早发现
通过心理体检可以发现"问题儿童"的问题所在,对那些只是有些心理苗头的孩子通过心理咨询与沟通,可以还给孩子健康的心理。
?学龄前
对这个阶段的儿童应注重营养方面的检查,如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等。另外,慢性病(如咽炎、中耳炎)和先天性异常也是重点检查项目。
?小学生
这一阶段要注重检查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不良习惯与身体健康是否有关。
???初中生
处在青春发育期,青春期身体发育情况和青春期心理健康是检查重点。
1岁半的宝宝从母体带来的抗体基本快消耗完了,但是自身的免疫系统又还没有建立好,所以非常容易生病,像咳嗽、咽炎等病毒入侵型的疾病都很容易找上宝宝。因此,家长要按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体检,观察宝宝发育是否正常,身体是否存在疾病隐患。
第八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18个月。
体检项目:称体重、量身高、量头围,检查脖子、耳朵、眼睛、牙齿、腹胸部、生殖器等,心肺与心率检查、大便和血红蛋白。
温馨提示:1—2岁,宝宝体检变为每半年一次,并应进行全面体检。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