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在必要的情况下是需要做腰椎穿刺来采取提取脑脊液进行化验的,但是这个对于孩子,没有伤害所以家属也不需要太过担心,通过这项检查来判断,孩子是否有脑炎,脑膜炎,脑脊髓炎等脑部方面的疾病,所以对于孩子有类似情况的,必须要做这个检查。
新生儿是一个小小的生命,每个器官都在悄然成长。本文将为您介绍新生儿的成长和发育情况,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个特殊的群体。
?大脑发育
新生儿的大脑相对较大,但脑沟、脑回还在努力形成中。因此,足月的小宝贝们往往显得特别安静,大部分时间都在甜甜的梦乡中度过,每天醒来的时间仅有2-3小时。
?原始反射
在新生儿期,您会看到他们展现出一些特有的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等。这些反射一般在新生儿期后的几个月内逐渐消失。如果发现这些反射异常,那可要高度警惕,可能是小宝贝的大脑受到了损伤。
?可爱的小动作
新生儿的中枢系统对下级中枢的抑制作用还不够强大,所以您会看到他们常常做出一些可爱的、不协调的小动作。而他们的脊髓也相对较长,末端达到了3、4腰椎,所以在进行腰穿时,医生们会特别小心地在4、5腰椎间进针,以确保不会损伤到小宝贝的神经。
?早产儿的特殊情况
对于早产的小天使们,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可能会更加不成熟。胎龄越小,他们的原始反射就越不容易被引出或可能表现得不完全。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细心地呵护他们,确保他们能得到最好的照顾。
?定期检查
新生儿还可能出现一些大孩子才可能出现的病理征。但别担心,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有问题。只要我们及时观察、定期检查,就能确保小宝贝们的健康成长。
大家对静脉抽血、静脉注射并不陌生,而且也可以接受,其实腰穿也是一样,只是扎一针而已。腰穿,是将一个很细很长的腰椎穿刺针通过皮肤肌肉穿入腰椎间隙,穿刺硬脊膜达到蛛网膜下腔,取出少量脑脊液做生化及细胞学检查。
由于腰穿的部位在脊柱的第三、第四腰椎间隙,而在人的发育过程中,脊髓跟脊柱的长度是不一样的,到这一节段时,已经没有脊髓了,所以家长们不必担心穿刺时会损伤脊髓。
还有一些家长认为腰穿就是“抽脑脊髓”,会让孩子变傻,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腰穿,抽的其实不是人们认为的“脑脊髓”,而是“脑脊液”,脑脊液不过是循环流动于脑和脊髓表面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每分钟就有0.3~0.4ml的脑脊液产生,可见,按照它的生成速度,当医生一次腰穿时抽出3ml脑脊液后,大概10分钟,它们又可以重新产生了,因此,“抽一点脑脊液”并不会给患儿的健康带来危害,也不会损害大脑而产生后遗症。
既然腰穿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那么,腰穿,是不是很有必要做的一项检查呢?回答是肯定的。首先来看看脑脊液的性质,脑脊液是一种细胞外液,脑和脊髓浸泡在脑脊液中,当脑、脊髓、脑脊髓和血管等组织发生病理改变时,均可以使脑脊液压力及成分发生改变,因此,在儿科的一些疾病诊断中,我们常借助腰穿来采集少量脑脊液拿去化验以帮助诊断,以便让医生可以尽早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果因为家长的错误认识而拒绝这些看似可怕却非常必要的检查时,无疑是将患儿推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以化脓性脑膜炎为例,通过腰穿抽脑脊液检查可以及早诊断并有针对性地用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是非常关键的,错失诊治良机,后果将不堪设想。
另外,腰穿能否成功,还与患儿及家属的配合程度密切相关。其实在腰穿的时候,医生都会给孩子局麻,孩子所承受的痛苦与平常的肌肉注射是差不多的,所以对于家长来说,首先应该要自己平复好情绪,减轻焦虑感,以免对孩子产生不适的暗示。然后要多点鼓励孩子,安抚孩子,让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腰穿的时候,要让患儿的身体尽可能地呈屈曲体位,膝关节尽量靠近前胸,充分暴露脊椎之间的间隙,以便让医生可以顺利进针,一旦腰穿针进入患儿体内后,要让患儿尽量避免咳嗽和作出体位的改变,以免腰穿针因为触及脊椎旁神经而引起不适,患儿做完了腰穿后,一般要平卧6个小时左右,平卧的目的是防止腰穿后由于颅内压的改变而引起头痛。
总之,只要医生合理掌握适应症,按正常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细心谨慎,而且患儿及家属也积极配合的话,腰穿是一项安全而无明显副作用和后遗症的,家长应该正确地认识并接受它,以免错失了诊治的最佳时机。
新生儿一般不做,如果必须要做就一定要在腰4~5间隙。要不容易损伤脊髓引起截瘫,穿刺要用小号细针,要不容易引起脑脊液漏。
婴幼儿在第4~5腰椎间隙,因为因幼儿的脊髓相对长一些,较成人更靠下,所以一定是第4~5腰椎间隙,过高进针容易伤及脊髓。
成人以髂棘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交会处为穿刺点,通常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也可在上一个或下一个椎间隙进行。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操作名称4概述5腰椎穿刺术的适应证6腰椎穿刺术的禁忌证7准备8方法9注意事项 1拼音
yāo zhuī chuān cì shù
2英文参考lumbar puncture
spinal puncture
3操作名称腰椎穿刺术
4概述腰椎穿刺术是肿瘤学上常用的一种诊断治疗技术。
5适应证腰椎穿刺术适用于:
1.了解脑脊液的性质,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外伤、感染和脑血管病。
2.行脑脊液动力试验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梗阻。
3.向蛛网膜下腔注入空气,行气脑造影。
4.注入 *** ,施行蛛网膜下腔神经根阻滞麻醉。
5.向蛛网膜下腔注入抗癌药或抗生素,起抗肿瘤、抗感染的作用。
6.对开颅、脊髓手术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通过腰椎穿刺适量放出脑脊液,可以预防粘连,减轻病情。
7.测定颅内压力。
6禁忌证1.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头水肿或有脑疝者,禁忌穿刺。
2.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者均禁忌穿刺。
3.腰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者禁忌穿刺。
4.颅内占位性病变,已有严重颅内压增高者或脑疝症象者禁忌穿刺。
5.脊柱结核、严重腰椎畸形、出血性疾病者禁忌穿刺。
6.颅底骨折或其它原因引起脑脊液漏者禁忌穿刺。
7准备1.器械准备
(1)治疗车上层放治疗盘、腰穿包、手套2副、口罩、帽子、消毒测压管,下层放中单或棉垫、消毒液及穿刺过程中用过的物品。
(2)消毒腰穿包(包括带针芯腰穿针、镊子、无菌瓶数个、棉球、纱布、5ml针管)。
(3)治疗盘中有2.5%碘酊,75%乙醇,2%普鲁卡因。
2.患儿准备? 患儿侧卧,膝髋屈曲,双手抱头,充分低头弯腰。应由助手协助患儿,以取得最大程度的脊椎弯曲,充分暴露检查部位的椎间隙。
8方法1. *** 病人侧卧硬板床上,嘱其头部向前胸尽量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胸部,其目的是使棘突间隙增宽,以利穿刺。
2.穿刺点的选择 穿刺可在腰椎第3~4间隙进行(约在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必要时可选腰椎2~3或4~5间隙。4岁以下的儿童,因其脊髓下端止于2、3腰椎水平,故应选腰椎4~5棘突间隙做穿刺点,以防伤及脊髓。
2.常规消毒,用拇指固定第3腰椎棘突,沿棘突下方用1%普鲁卡因局麻,边进针边推药,深至韧带,用消毒纱布压迫,拔针后稍等片刻。
3.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在穿刺点皮肤处,右手持针由穿刺点刺入。穿刺时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持针,食指持于针芯柄上,针尖切面向上,穿刺方向与床面平行(即垂直于脊柱方向)。
4.成人进针深度约为4~6厘米,儿童为2~4厘米。如遇骨质可退出少许,更换方向再刺。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减小,有“落空感”,提示针尖已进入蛛网膜下腔。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5.脑脊液流出后,立即接上测压管测压并记录脑脊液压力数,即脑脊液的初压。正常情况下侧卧时的脑脊液压力为70~180毫米水柱或一分钟为40~50滴。
6.移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毫升,分送常规、生化、细胞学检套,必要时送细菌学及血清学检查。然后再接上测压管,测定脑脊液的终压。
7.若要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及阻塞的程度,可做动力试验。方法是:在测定初压后,由助手压迫病员一侧颈静脉10秒钟。在正常情况下,脑脊液压力立即上升至原来的一倍左右,压力解除后,脑脊液压力在20秒钟内又降至原来的水平,称为该测动力试验阳性,提示蛛网膜下腔通畅。如果压迫一侧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不上升,称为动力试验阴性,提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压迫后又缓慢下降或不下降,则该侧动力试验阴性,表示该侧有不完全性阻塞(如小脑窝内肿瘤或横窦内血栓形成)。脑出血的病人或颅内压增高明显的病人不做此试验。
8.蛛网膜下腔给药 最常用的药物是甲氨喋呤(MTX),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预防和脑膜白血病的化疗。
(1)药物剂量及用法:一般是MTX 0.25~0.5mg/kg/次或12mg/m2/次(极量20mg)鞘内注射,每周两次,直至症状缓解。其后再于6~8周间以同药同剂量鞘内注射以防止复发。
(2)具体操作方法:放出脑脊液约5~10毫升(注意放出量与注药量相同),将用生理盐水(约5~10毫升)稀释后的甲氨喋呤药液缓缓注入鞘膜腔。
9.手术结束,重新插入针芯,再一并拔出穿刺针,盖上消毒纱布后用胶布固定。
10.嘱患者去枕平卧4~6小时,以免出现腰穿后头痛等症状。
9注意事项1.在穿刺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脉搏、面色等情况。一旦出现瞳孔散大、意识不清,呼吸深慢或病理呼吸等症象时,说明有脑疝形成,应立即停止放液,并向椎管内注入空气或生理盐水10~20毫升,或者静脉快速注入20%甘露醇250毫升,并采取其它相应的抢救措施。
2.针头刺入皮下组织后要缓慢进针,以免用力过猛损伤马尾神经或血管,以致产生下肢疼痛或使脑脊液中混入血液影响结果的判断。
3.鞘内注药时,应先放出等量的脑脊液,然后再注入药物。
4.穿刺针要细,脑脊液采取量要少于10毫升,以免引起腰穿后疼痛。
5.如采取脑脊液过程中发现流出鲜红色血液而持续不断时,可能是蛛网膜下腔继发性出血,患者多有脑血管疾病。此时应停止操作并做相应的处理。
6.当患儿有颅内压增高、视 *** 水肿,若病情需要,应先用脱水剂,降颅压后再穿刺,并且患儿放脑脊液时应用部分针芯堵在针口上,以减慢滴出速度,以防发生脑疝。
7.由于患儿年龄和胖瘦的不同,达到脊髓腔的深度也不同,对瘦小者穿刺时应多加小心,刺入后徐缓前进,以免进入过深引起出血。
8.新生儿可用普通注射针头进行腰穿,较用常规腰穿针容易。
9.术后患儿至少平卧4~6h。有颅内高压的患儿,腰穿后平卧时间可适当延长。
10.穿刺部位皮肤有化脓性感染者,禁忌穿刺,以免引起感染。
11.穿刺应在硬板床上进行。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