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偏食有哪些因素引起的

时间: 阅读:3558
偏食有哪些因素引起的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食养人

食养人

2025-08-05 21:44:15

偏食患者可能是由于心理原因等因素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身体缺锌等因素造成的。

偏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饮食要多样化,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促进新陈代谢。应多参与户外运动,消耗身体能量,从而提高食欲。并多喝水,促进肠道蠕动。并避免零食的摄入,加重病情发展。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龙葵
    回复
    2024-05-15 20:20:27

    A、心理疗法治疗偏食

    这是最根本的矫正方法,要求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使用好以下方法:

    1.榜样示范法

    老师、家长以身作则,不偏食、不挑食,要带着孩子吃,吃饭时总要对每种食物表现出很香、很满意的神色。同时,幼儿最喜欢得到别人的称赞,可以在挑食的孩子面前,大大称赞不挑食的孩子,从而使孩子因羡慕而积极地效仿。

    2.亲身体验法

    鼓励孩子做餐前服务,家长、老师可以利用他们好奇、好动的天性,让他们帮忙摆桌椅、端菜碟、分碗筷,甚至在做菜时让他们帮忙洗菜、拿佐料。在制作过程中,让孩子充分发挥其创造力,面对自己参与劳动所得的成果,孩子自然会大开胃口。

    3.气氛营造法

    不管是什么原因,家长、老师切忌在孩子进餐时恐吓、责骂或以其他方式惩罚孩子,影响其食欲。要善于营造就餐时的快乐气氛,使孩子心情愉快,乐于进食。

    4.理想激励法

    孩子都有这样那样的理想,我们要因势利导。例如看到媒体上的足球运动员时,可以对孩子说"你看,这些叔叔的身体多棒,因为他们经常吃胡萝卜、白菜、鱼和肉,你长大了不是想当一名足球运动员吗?你可要从现在起开始吃这些菜呀!

    5.期待奖励法

    孩子都渴望得到奖励。当一些孩子不爱吃蛋黄时,我们就许愿给他们买某种玩具,或者带他们到公园去玩,鼓励孩子吃下去。孩子吃了后及时表扬,并且一定兑现诺言,绝不失信。

    6.兴趣抑制法

    全面了解偏食孩子的需求心理,当他不吃某种食物时,就停止他认为最有兴趣的活动,如看动画片、逛动物园等,这样孩子就会勉强忍受不愿吃的食物,时间一久,就能收到成效。

    B、生理疗法治疗偏食

    这是一些辅助性的矫正方法,运用起来也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1.控制点心与零食

    许多孩子偏爱吃点心、零食,等到了正餐时间又吃不下去。古语说:“饥不择食。”饥饿时对过去不太喜欢吃的食物也会觉得味道不错,所以对点心和零食的给予要严加控制。

    2.安排丰富的户外活动

    家长、老师合理安排骑小自行车、玩球、跑步比赛等户外活动,以消耗其能量,促进其食欲。同时禁止孩子刚刚做完剧烈运动后进食,因为此时是没有食欲的,要让他们洗洗手,安静一会再吃饭。

    3.及时预防治疗疾病

    及时预防治疗幼儿的龋齿、寄生虫病及其他疾病。因为有病也可以改变嗜好,容易引起偏食。

    宝宝偏食的原因

    儿童偏食的根源在家庭,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1)受父母饮食偏好的影响

    如果父母自己挑剔食物,或在孩子面前说这种食物不好吃,那种食物味道不好,孩子就会受到直接影响。另外,如果父母不喜欢吃某种食物,家里往往就很少买这种食物,这也会使孩子很少吃到这种食物,从而间接造成孩子的偏食。

    2)日常饮食比较单调

    如果父母不注意烹调方法,不注意颜色搭配和形状的多样化,或饮食比较单调,也很容易使孩子形成偏食和挑食的习惯。比如,有的父母天天给孩子吃蒸蛋,很少换花色品种,孩子自然不爱吃。

    3)父母过于迁就和纵容孩子

    有些父母生怕孩子营养不够,对孩子的饮食要求,总是有求必应,从而使孩子的口味越来越高,专挑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吃。

    4)不愉快的进食经历

    如果以前吃某种食物后肚子痛或生病,或者在愉快的环境下被迫吃了某种食物,都会令孩子对这种食物产生抗拒的心理。

    保健专家指出,偏食、挑食本身既是不良的饮食行为,又是形成另外一些不良饮食行为的直接因素,尤其是对于生长发育正处在旺盛时期的儿童,偏食、挑食所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孩子一旦偏食,父母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纠正,如果一味顺从,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

    宝宝偏食的危害

    1)显性危害

    抵抗力差,成医院"老主顾"

    一些营养素的缺乏会影响宝宝免疫功能,感冒等"小疾小病"易反复出现,严重的还可能发生贫血、佝偻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块头小,智慧也"小"

    偏食宝宝的体重、身高,甚至智力发育指数可能都比不偏食宝宝低。除对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外,偏食对儿童的认知功能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一项英国研究比较了偏食和不偏食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两者智力发育指数相差14分。

    2)隐性危害

    隐性危害不易被家长察觉,偏食宝宝的轻度营养缺乏和不平衡,特别是宝宝顽固的偏食行为和妈妈焦虑的喂养行为对宝宝心理健康的影响,会给宝宝长远的健康成长带来潜在风险。

  • 紫苏
    回复
    2024-05-15 20:20:27

    宝宝偏食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偏食的原因是什么,许多宝宝在吃饭的问题上让家长头痛不已, 宝宝长大后会出现挑食这种情况。 这会导致宝宝营养补充不全面,让家长很是担心,看看宝宝偏食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偏食的原因是什么1

     1、受家长饮食偏好的影响。如果家长自己也有偏食、挑食的习惯,或者宝宝面前说不喜欢吃这种食物,那么宝宝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另外,有些家长不喜欢吃某种食物时,一般就不会买这种食物来烹调,这也会使宝宝很少吃到这种食物,从而间接造成宝宝偏食。

     2、日常饮食较为单一。如果家长给宝宝做菜时,不注意烹调的方式,不注意颜色的搭配和性状的多样化,或饮食比较单挑,经常吃同一种食物,这也容易使宝宝养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

     3、父母过于迁就和溺爱。有些家长生怕宝宝营养不够,对宝宝的饮食要求总是有求必应,久而久之,就会使宝宝的饮食口味越来越挑剔,只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4、不愉快的进餐经历。如果宝宝曾吃过某种食物后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或在愉快的环境下被迫吃了某种食物,这都会使宝宝对这种食物产生抗拒的心理。

      为什么会出现挑食

     孩子味觉敏感,对不同的食物表现出不同的好恶,这应该是人的个性的一种表现,因此不能笼统地把这种表现都归于偏食。真正的偏食或挑食是孩子有选择性地摄取食物,只喜欢吃某几种食物,只接受某几种味道,而对另一些食物或味道明显地拒绝。

     孩子喜欢接受他熟悉的食物和味道。如果从小父母只给他提供单一食物,到了4~6个月没有及时添加泥糊状食物,添加泥糊状食物时没有注意品种的多样性和合理搭配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孩子只认或只吃自己吃过的食物的现象。这种挑食或偏食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父母的喂养行为不当。

     孩子一开始接受了的食物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不肯再吃了,这往往是家长“好心办了坏事”。这种食物常常是牛奶、鸡蛋、鱼虾等含蛋白质较多的',父母认为是营养丰富的“高档”食品。殊不知当这些强塞下去的食物消化、吸收不了时,孩子反而会被“吃伤”了,继之是对该食物的反感和拒绝。再好的东西也有一个适量的原则,我们一定不要强迫孩子进食。

     在孩子拒绝某一食物时,父母还要观察孩子吃过这一食物后有没有过敏的表现。如果孩子一吃这种食物就肚子痛,那么他会本能地拒绝这一食物。这种情况不能归在偏食之中。

     从营养学角度说,我们希望孩子能从食物中获得均衡的营养,偏食和挑食时间长了都会导致营养不良,必须纠正孩子这一不良的饮食习惯。父母应该以自身为榜样吃给孩子看;将孩子不爱吃的东西做得色、香、味、形俱佳,想办法引起孩子食欲;给孩子讲道理,让他参与制作;多带孩子做户外运动,增加饥饿感;平时讲些小动物的故事,帮助孩子用联想去解决对食物的好恶感。总之,不可强迫孩子接受某种食物,只可行为矫正。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尝试,孩子终有一天会喜欢他原来曾经拒绝过的食物。

      如何预防小儿偏食

     1、在饭菜品种的多样化、多变及合理搭配上,在烹调制作的质量包括色、香、味及其造型上,在选用一些餐具器皿上,多下点功夫,使小儿保持旺盛的食欲进餐,每种饭菜都能吃得有滋有味。

     2、家长以身作则”不偏食,至少尽量不在小儿面前表现出偏食,防止对小儿的不当诱导;避免在小儿进食时批评训斥小儿,致使小儿情绪不快影响食欲;给小儿盛饭劝菜时要少量多次,使小儿增加进食信心;如小儿因一时进食兴致不高,尚未完全吃饱,宁愿等会儿再补吃些也不强令其吃下;细心照料病中小儿的饮食。

     3、对小儿吃零食的量、次数有所控制、节制,少量吃的品种既有精细的,也有粗茶淡饭式的如生吃蔬菜瓜果之类。

     4、用为小儿所便于、乐于接受的形式向小儿传授有关知识、道理,小儿在小儿园进餐,可在饮食上进行一些评比、比赛活动,利用小儿的好胜心来防止、纠正偏食现象。

      宝宝偏食的原因是什么2

      1、不爱喝水的孩子

     我们都知道,水参与了人体的所有代谢,所以它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一些家长可能发现了,孩子在上幼儿园或上学以后,生病的机会相对多了起来,因为孩子活动量多了,而孩子在外面肯定不如在家里护理的精心,喝水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让孩子养成下课喝水是很重要的。

     应对方法

     要经常告诉孩子喝水是很重要的事情,对上幼儿园的孩子,要让他们学会对老师说“老师,我要喝水”这句话。对上学的孩子,要提醒他们多喝水,孩子放学后,对孩子的喝水杯进行检查,看孩子是否喝水了。

      2、不爱吃菜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饮食结构不均衡,容易引起贫血和一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缺乏,所以就会引起反复感冒。

     应对方法

     不要依赖所谓的“成长快乐”,药补不如食补。我的孩子直到今天都不爱吃菜,我发现孩子主要是不爱嚼那长长的菜叶,为此我的母亲想了许多办法,比如给他蒸鸡蛋或炒米饭的时候,把菜切得很碎,这样孩子吃饭的时候,就尝不出来菜的感觉了。所以,要想让孩子不挑食,家长首先要把自己培训成一个好厨师才行,买一些儿童食谱,在吃饭方面多动脑子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变法子让孩子吃好。

      3、被加餐的孩子

     一些家长总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里吃不饱,傍晚回来后,不管孩子是否饿,就哄着孩子吃很多饭,晚饭里有还有很多肉。这样的饮食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造成孩子夜间睡眠质量差,久而久之,孩子就生病了。我见过一个孩子,很爱吃肉,长得人高马大,看上去很结实,却老生病,过一段时间就发高烧。我询问他吃饭的情况得知,他经常睡前都要吃一碗涮羊肉,这样的孩子体质很差,难怪总生病。

     应对方法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啊,同时晚上那顿饭不要太油腻。

  • 紫苏
    回复
    2024-05-15 20:20:27

    【解答】偏食是生理和心理综合因素影响的产物。
    【名词解释】偏食是一种不良的摄食习惯,开始多发生在幼儿及儿童时期。偏食可导致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剩,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宝宝免疫力降低、个子长得慢、情绪异常、常常哭闹等等都或多或少与偏食有关。
    【成因】
    1、受父母饮食偏好的影响。如果父母自己挑剔食物,或在孩子面前说这种食物不好吃,那种食物味道不好,孩子就会受到直接影响。另外,如果父母不喜欢吃某种食物,家里往往就很少买这种食物,这也会使孩子很少吃到这种食物,从而间接造成孩子的偏食。
    2、不愉快的进食经历。如果以前吃某种食物后肚子痛或生病,或者在不愉快的环境下被迫吃了某种食物,都会令孩子对这种食物产生抗拒的心理。过度矫正或强迫进食,过分纠正孩子的偏食习惯,也会带给孩子压力,反而会增加幼儿对此类食物的厌恶。
    3、父母过于迁就和纵容孩子。有些父母生怕孩子营养不够,对孩子的饮食要求,总是有求必应,从而使孩子的口味越来越高,专挑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吃。或者过度溺爱孩子,使其零食不断,没有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4、微量元素缺乏。研究表明,孩子偏食与体内缺乏锌元素有关,尽管锌元素在体内属于微量元素,每天只需要38至100微摩尔,但它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味觉,同时还与伤口的愈合、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体内一旦缺乏锌元素就会出现味觉减退、舌炎、脱发、皮肤受损等诸多毛病。发现缺锌可以吃伊分子锌硒宝片及时补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吃含锌的食物,其中海产品、瘦肉类、蛋类等含锌较多。
    5、日常饮食比较单调。如果父母不注意烹调方法,不注意颜色搭配和形状的多样化,或饮食比较单调,也很容易使孩子形成偏食和挑食的习惯。比如,有的父母天天给孩子吃蒸蛋,很少换花色品种,孩子自然不爱吃。

  • 龙葵
    回复
    2024-05-15 19:19:17

    很多孩子这不吃、那不吃、不爱吃菜、不爱吃肉、甚至拒绝进食,把吃饭当成一件非常痛苦而可怕的事情,这让家长大伤脑筋,造成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很多,下面和家长具体分析一下:

    一、家长原因:

    1、就餐环境杂乱:不少家庭在吃饭时看电视、高谈阔论,孩子好奇心强,很容易分散吃饭的注意力。

    2、家庭娇生惯养:孩子少,生活条件过于优越,什么好吃的都能享受得到,所以引不起吃饭的兴趣。有的家长限制孩子活动,运动量太少,能量也消耗的少,缺乏饥饿感造成食欲减退。

    3、家长不恰当的使用一些“营养品”“保健品”使孩子的胃肠受到伤害,影响了孩子的食欲。

    4、家长喂养行为不正确:哄骗威逼或在吃饭时训斥孩子,造成孩子情绪不佳,产生厌恶吃饭。

    5、家长自身存在着偏食、挑食的问题,孩子耳濡目染来效仿导致厌食。

    6、饭菜单调、乏味,不能唤起婴幼儿的食欲。

    二、孩子原因:

    1、宝宝在1周岁后即出现自我意识,1岁半开始进入第一反抗期。拒绝吃饭和挑食是孩子向大人强调自己的存在,不希望大人干预他自由的一种表现。

    2、孩子过度的进食饮料、零食,使得孩子血糖升高,终日饱腹感,食欲中枢受到抑制

    3、偏食、挑食造成某种营养素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如铁、锌缺乏会出现厌食或异食癖。

    4、疾病:疾病或使用某些药物会影响孩子消化道腺体的分泌导致食欲减退。

    三、纠正的办法:首先要寻找厌食的原因。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且合理用药、正确使用保健品,孩子的食欲才会逐渐恢复。

    2、提供固定的、具有保护性、舒适的、安静的进餐外部环境,以使孩子注意力集中。不要在进餐时斥责和教训孩子,做到定时、定量、有规律地进餐。不随意改变孩子的进餐时间和进餐量。

    3、为孩子专门加工烹制,口味以清淡为好,少用调味品、不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选用深绿色、红黄色蔬菜和水果,做到色、香、味俱全,从感官上就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多采用蒸、煮、炖、煨,不用油炸、烤、烙等方式,并适当的照顾孩子对一些食品的喜好。

    4、鼓励孩子帮助大人作餐前的准备工作。鼓励孩子吃他不愿意吃的食物,并带头品尝,培养孩子吃多样化食品。

    5、教会孩子使用勺、筷子等自主进餐和进餐礼节。

    6、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安排适宜的户外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而且还可以进行日光浴,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7,合理的选择零食以增加孩子对饮食的兴趣,零食主要以乳制品和水果为主。控制糖果、甜饮料以及油炸和膨化食品。

    希望孩子健康、合理的饮食,让吃饭成为孩子的一大乐趣和享受。

宝宝头上有个包硬硬的

改善孩子偏食的习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