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是不用做手术治疗的,宝妈也不用过于担心,现在要带孩子及时看医生。这情况一般都是宝妈不注意孩子尿尿情况,才会导致孩子会出现尿路感染。平时要给孩子勤换尿片,尿片要保持干燥,不要长时间的包尿片像这样子的话很容易会引起尿路感染。
变化莫测的小儿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尿路是指尿排出的通道,上有肾脏(包括肾盂、肾
盏、肾实质),下有膀胱、尿道,中间由输尿管相连。
由于小儿尿感很少局限于上述某一部位,有时难以分辨,所以常统称为尿路感染。
小儿以急性尿感为多见,其表现不像成人尿感有典型的尿尿频、尿急、尿痛,其症状变化多端。新生儿患病时,轻重不一。
轻者可以毫无症状,仅在尿培养时有细菌生长;重者发热或体温不升,面色灰白,易激惹或嗜睡,有的还可以表现为黄疸、惊厥或消化道症状。婴幼儿患病时,全身症状明显,如发热、面色苍白、呕吐、腹泻、腹痛、腹胀、亦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嗜睡、惊厥、昏迷,泌尿道症状较轻时,仅表现为排尿时吠吵。
年长儿患病时与成人差不多,患
肾盂肾炎时,有发热、寒颤、两侧肾区(腰部)有叩击痛;膀胱炎时,有尿频、尿痛、血尿;尿道炎时,有烧灼感,尿道口红肿。
慢性尿路感染大多由急性尿感迁延不愈。也可由于泌尿道畸形引起,此点与成人不同,病程在6个月以上,或多次复发,肾实质损害显著,肾功能持久不恢复而转为慢性。病儿可表现为精神萎靡;乏力、消瘦、发充迟缓、进行性贫血等。
那么怎样判断小儿患有尿路感染呢?
(1)中段尿检查(即排尿开始的一部分弃去,取中间一段的尿),在显微镜下每个高倍视野中如果白细胞超过5个则认为异常,如果见到成堆的白细胞则更有价值。当膀胱炎时可以有血,蛋白为微量或阴性,
(2)中段尿培养和细菌计数,药物敏感试验,即清洁及消毒外阴和尿道口后,取中段尿细菌培养,这样可以明确尿内有无细菌。如有,属于哪一种细菌,然后根据菌落计数,细菌多于10万/毫升为感染。1000-10万/毫升为可疑,少于1000为污染。如果细菌接着阳性,要作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结果选用药物。中段尿培养最好在用药治疗之前进行,因为用药之后能药物将尿中的细菌杀死或抑制,得出阴性的培养结果而误认为不是尿感。
带小孩去医院看看吧!
这不是什么太难治的病...
祈福
望你的女儿早日康复..
一般尿路感染也会有小量蛋白,特别是分泌物较多的时候。不过经过治疗后,炎症控制后。蛋白会完全消失的。一般尿路感染口服药就可以了。可能是同时有支气管炎吧。幼儿比较少尿路感染。应该注意包皮过长的问题,平常要督促小朋友洗澡时要外翻清洗。
尿路感染是指尿路内有大量的细菌繁殖,而引起尿道某一部分的炎症反应,称为尿路感染,简称尿感。病原体在机体内尿路中生长繁殖,侵犯尿路粘膜或组织而引起的尿路炎症。细菌是最多见的病原体,真菌、病毒、寄生虫等也可引起感染。尿感包括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和肾盂肾炎等疾病。尿感按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主要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尿感还可分为复杂性和单纯性两种。复杂性尿感是指伴有尿路的功能或解剖的异常,如各种原因造成的尿路梗阻、糖尿病,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或在其它慢性肾脏病基础上发生的尿感。单纯性尿感则无上述情况。尿路感染临床上比较常见,发病率为1.1~1.8%,妇女患病率可高达10~20%,再发率也高。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尿感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在门诊初诊中,以尿感症状为主诉者为1~1.8%。在我国的一组人群普查中,尿感的发生率0.91%。据欧洲透析和移植中心的材料统计,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由慢性肾盂肾炎引起者占20%。妇女在一生的某一时期内曾患过尿感者约为10~20%,成年妇女1年内发生有症状的尿感者约6%,以生育年龄的已婚妇女为最多见,这可能与女性成年后开始了月经周期,以及性生活和妊娠有关。不满1岁的婴儿,其发病率约为1%,由于男婴有先天性尿路畸形者较多,故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10:1。1岁以后,则女多于男。在学龄儿童期,由于女性在尿路解剖和生理上有其特点,女性尿感的发生率为2%,而男性儿童仅为0.05%。在成年男性,除外尿路梗阻或畸形等诱因外,一般极少发生尿感,到50岁以后,极易患前列腺肥大的年龄,尿感才较多发生。少女的尿感发病率为2%;结婚后尿感的发病率增加可达5%,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尿感的发病率亦逐渐增加,到70岁时可达10%。可见,尿感的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积极预防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病因:引起尿路感染的因素很多,与尿感有关的病因可归纳如下:(1)上尿路感染在女性极为常见:①女性尿道短,细菌上行较男性更容易。②女性尿道口有大肠杆菌存在,性交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原因。③一般约有4.5%孕妇有细菌尿,其发病率较无妊娠的同龄女性组高,年龄大的孕妇和经产孕妇的发病率更高。因此妊娠是尿感的重要诱因。(2)尿路梗阻是诱发尿感易于上行感染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尿路梗阻者的尿感发生率较无阻塞者高12倍。由于结石、肿瘤、狭窄等原因,出现尿流不畅,细菌不易由膀胱排出而大量繁殖,易发生感染。(3)尿路畸形或功能缺陷,可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即排尿时尿液从膀胱逆流至肾盂的反常现象等,亦易发生尿感。(4)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机会较多,是由于尿中的葡萄糖为细菌提供了营养。这类患者一旦发生尿感,则容易并发肾盂肾炎,甚者可发生急性肾乳头坏死,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避免使用尿路器械。(5)膀胱内的器械检查时,插入导尿管或膀胱镜后,可发生上尿路感染。连续留置导尿10天后,尿路必然受感染。(6)滥用非那西丁者,可发生肾乳头坏死,病变的肾组织更易感染,可能是由于防御机能受损之缘故。(7)其它因素:①全身性疾病,如重症肝病、肿瘤晚期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等,使人体抵抗力下降,易于发生尿感。②妇科炎症、包皮炎及前列腺炎等,是尿感最常见的诱因。③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易于感染。④由于高血压和血管疾患引起肾血流量减少,易于感染。⑤低血钾、高血钙和滥用止痛剂等所致的肾损害,亦易于发生尿感。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