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28天内的宝宝称为新生儿。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属于微生态的药物,具有调解肠道菌群的作用。一般新生儿口服,一次半袋,一日两次,一岁以内的小婴儿可给予一次一袋,一日两次。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平日要合理喂养。
一、口服补液盐Ⅲ
成分:含氯化钠0.65克、枸橼酸钠0.725克、氯化钾0.375克、无水葡萄糖3.375克。
功能主治:治疗腹泻引起的轻、中度脱水,并可用于补充钠、钾、氯。
用药注意:
1、临用前,将一袋量溶解于250ml温开水中,随时口服。儿童开始时50ml/kg,4小时内服用,以后根据患者脱水程度调整剂量直至腹泻停止。
2、婴幼儿应用本品时需少量多次给予,当剂量超过每日100ml/kg时,需给予饮水以免发生高钠血症。
3、重度脱水或严重腹泻应以静脉补液为主,直至腹泻停止。
4、腹泻停止后应立即停用。
5、不能用牛奶或果汁代替水溶解。
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如妈咪爱)
成分:屎肠球菌、枯草杆菌、维生素C、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维生素B6 、维生素B12 、烟酰胺、乳酸钙、氧化锌。
功能主治:适用于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便秘、胀气、消化不良等。
用药注意:
1、2岁以下儿童,一次1袋,一日1 ̄2次;2岁以上儿童,一次1 ̄2袋,一日1 ̄2次,用40℃以下温开水或牛奶冲服,也可直接服用,但应注意避免呛咳。
2、本品为活菌制剂,切勿将本品置于高温处,溶解时水温不宜超过40℃。
3、本品与抗菌药同服可减弱其疗效,应分开服用。
三、蒙脱石(如思密达)
蒙脱石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是其失去致病作用;此外对消化道粘膜有保护、修复、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
成分:蒙脱石
功能主治: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用药注意:
1、儿童1岁以下每日1袋(3g),分3次服;1-2岁,每日1-2袋,分3次服;2岁以上每日2-3袋,分三次服,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升)中混匀快速服完。
2、治疗急性腹泻时首次剂量加倍。
3、儿童急性腹泻服用本品1天后、慢性腹泻服用2-3天后症状未改善,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少数人可能产生轻度便秘。
四、布拉氏酵母菌散(亿活)
成分:布拉酵母菌
功能主治: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腹泻,及肠道菌群失调所引起的腹泻症状。
用药注意:
1、三岁以上儿童:每次1袋(0。25g),每天2次;三岁以下儿童,每次1袋,每天1次。
2、药可以同时与抗细菌药物一起服用,但不可与抗真菌药物同时服用。
3、不应与开水(超过50度)、冰水混合后服用。
4、婴儿服用时,可将小袋的药粉放入少量水或糖水中,混合后吞服,也可将小袋内的药粉拌在食物中,但食物不宜太冷或太烫。
5、对于严重腹泻,需补充足够液体。
婴儿拉稀该吃什么药
婴儿拉稀该吃什么药?我们平时都会特别在意婴儿的身体健康问题,我们有时候在照顾婴儿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婴儿有拉稀的问题,这时我们都希望婴儿的这种症状能快速好转,那么婴儿拉稀该吃什么药呢?
婴儿拉稀该吃什么药11、止泻类药物
保儿安颗粒:健脾消滞,利湿止泻,清热除烦,驱虫治积。用于食滞及虫积所致的厌食消瘦,胸腹胀闷,泄泻腹痛,夜睡不宁,磨牙咬指。
小儿腹泻宁合剂:补肾安神,健脾和胃,生津止泻。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泄泻,腹胀腹痛。
2、止泻辅助药物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腹泻,便秘,腹胀,肠道内异常发酵,肠炎,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肠粘膜损伤等症。
蒙脱石散剂: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用于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引起的相关疼痛症状的辅助治疗,但该品不作解痉剂使用。
3、肠胃调理、健脾类药物
小儿肠胃康颗粒:清热平肝,调理脾胃。用于小儿营养紊乱所引起的食欲不振,面色无华,精神烦忧,夜寝哭啼,腹泻腹胀。
小儿香橘丸:健脾和胃,消食止泻。用于小儿饮食不节引起的呕吐便泻,脾胃不和,身烧腹胀,面黄肌瘦,不思饮食。
4、丁桂儿脐贴丁
桂儿脐贴具有健脾温中,散寒止泻的功效。适用于宝宝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用法用量:外用。贴于脐部,一次1贴,24小时换药一次。
5、益生菌的调理药物
益生菌的调理药物一般是用于因疾病、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导致的儿童及婴幼儿抵抗力下降;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营养消化吸收差;腹泻、腹痛、腹胀、便秘;饮食不当;水土不适。用法用量:每日1—2次,每次一包。
6、小儿功劳止泻颗粒
小儿功劳止泻颗粒有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的功效。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五周岁以下一次2.5克,五周以上一次5克,一日3次。
7、健儿止泻颗粒
健儿止泻颗粒有固脾止泻的`功效。用法用量:开水冲服,周岁以内一次6克,一至五岁一次6—12克,五岁以上一次12—18克,一日3次。
婴儿拉稀该吃什么药2初生婴儿拉稀是怎么回事呢
想要更好的解决新生儿的腹泻问题,我们还是要注意了解宝宝腹泻的原因,这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腹泻原因有很多种,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腹泻原因也是多样的。
1、肠胃发育不完善导致腹泻
新生儿孩子的肠胃功能还很弱,要是宝宝的肠胃受到一点刺激,也很可能出现腹泻的情况,这是需要多加注意的一点。
2、宝宝肠道内部消化酶太少
人的发育是具有阶段性的,因此人的每个阶段在生理方面都可能出现差异性。对于新生的宝宝,在内分泌的问题上和成人也是有差别的。对于消化酶,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消化酶的功效。在新生宝宝的肠道内部,消化酶的种类是比较少的,宝宝比较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因此就更加可能出现腹泻的情况。
3、肠胃负担过重,护理不当等导致腹泻
孩子的腹泻原因存在多样性,有的宝宝是由于肠胃的负担过重导致腹泻的情况。比如喂养不当,为给宝宝太过多的食物,肠胃都来不及消化吸收。又或者父母对于宝宝的腹部保暖不注意。
明白了新生儿出现拉稀的原因,就要在平时多注意新生儿腹部的保暖,而且还注意宝宝的饮食量要适当,这样就可以减缓宝宝拉稀的情况。如果宝宝拉稀比较严重的话,还要注意及时的带着宝宝去看医生,以免病情严重,导致小宝宝有生命危险。
妈咪爱只是商品名称,其通用名称是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该产品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是屎肠球菌和枯草杆菌二联的活菌,可以补充正常生理菌从,抑制致病菌,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抑制肠源性毒素的产生和吸收,达到调整肠道内菌群失调的目的。此外,还含有一些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微量元素,包括维生素C、 B1 、B2、 B6、 B12 、烟酰胺 、矿物质钙和锌,可以用来补充因消化不良或腹泻所致的缺乏。
对于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便秘和消化不良等症状,可以服用妈咪爱。
2岁以下的儿童,一次1袋(1g),一日1~2次。也就是说,2岁以下小孩子,妈咪爱的一天的最高剂量是2g。至于40d的宝宝建议用量可以是每次半袋,一天两次。用40°C以下温开水或母乳冲服(此处说明书用的牛奶,对于婴儿用适量的母乳冲服是个不错的选择)。(参考妈咪爱说明书)
对于益生菌制剂,需注意的:
溶解时水温不宜超过40°C。
与抗菌药同服可减弱其疗效,建议分开1~2小时。
铋剂、鞣酸、药用炭、酊剂、蒙脱石等能抑制、吸附活菌,不能合用建议分开1~2小时;
妈咪爱属于儿童专用药品,整体安全性能较高,按照推荐剂量副作用不常见,罕见腹泻次数增加,停药后可恢复。
本品成分过敏者禁用,如乳糖不耐受者,因辅料含有乳糖。
以上内容参考妈咪爱说明书。
用药无小事,服用本品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你买那种一条一条的呗,我是倒30ml热水,等温了之后再把妈咪爱倒进去,一天一次,我是小孩子拉肚子便秘就给他吃,平时就给他补AD钙的
人们在喂养宝宝的期间,对宝宝一些常见的身体症状,会自己用药来治疗,其中对宝宝的腹泻症状,家长朋友常会选择用妈咪爱来调节宝宝的身体症状,但要掌握科学的用量,那么一岁半宝宝妈咪爱一次吃多少?
一岁半宝宝妈咪爱一次吃多少妈咪爱一次吃半包就行。如果宝宝喝水的话就放在水里,但水温不能超过40度,否则会把那里的活性菌烫死,药吃下去也就没有什么作用了。如果宝宝不爱喝水,或者是纯母乳喂养的话,就把药调成糊糊状,用小勺子喂给宝宝。最好是饭后半小时左右喂。
对于不同年龄的宝宝,每天的服用量也是不同的:二周岁以下:一次1袋,一日1-2次。二周岁以上:一次1-2袋,一日1-2次。注意:1、冲服时的水温不得超过40℃。2、小于3岁的婴幼儿,不宜直接服用。直接服用时,注意避免呛咳。
妈咪爱是帮助宝宝调节身体菌群平衡的益生菌制剂,其菌株迅速定植形成生物屏障,阻止有害菌的定植、侵袭,并产生乳酸及多种抗菌物质,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杀作用,同时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生长,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由于乳酸主要是在大肠内调整肠内菌群使其正常化,因此长期服用时不会引起肠道菌群过度生长。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宝宝多吃水果和蔬菜,以及给宝宝做辅助的婴儿操,都对宝宝的排便是有好处的。
妈咪爱的作用妈咪爱通用名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作为小儿常见药,它是一种益生菌,抑制致病菌,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抑制肠源性毒素的产生和吸收,达到调整肠道内菌群失调的目的。
1、抵抗肠道有害菌:食欲不振或厌食、消化不良、黄瘦、感染性腹泻等是0-6岁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生率很高。经过近4年多来临床实践证明,妈咪爱是预防和治疗上述疾病中最有效的一种,是目前微生态制剂中活菌数量多,活性高,严酸能力强,在肠道定植后繁殖速度快,保质期长等特点,从而对肠道其他有害菌能起到很强的抵抗作用。
2、调节胃肠功能:妈咪爱能保持肠道生态平衡,增加各种消化酶的产生,并能促进肠道有害物质的分解和排泄,全面提高肠道对各种营养物质(包括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磷酯等必须的营养要素)的吸收,是小儿时期能够保持良好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抗病免疫能力,预防某些可能侵袭机体的疾病发生。
3、补充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妈咪爱对人工喂养的婴幼儿能及时有效地补充各种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减少或防止人工喂养所引起的消化不良或便秘等的发生。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