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怎么分辨母乳性黄疸

时间: 阅读:4119
怎么分辨母乳性黄疸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5-10-13 03:22:25

如果是母乳性的黄疸,可以考虑暂停母乳,一般暂停后两三天黄疸就会慢慢好转,如果是暂停后黄疸并没有好转趋势,那么考虑就是病理性黄疸,正常生理性黄疸应该是在两周之内就消退的。你现在可以考虑先不用母乳喂养,观察两天看看。如果还是不退,可以蓝光照射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离亭燕
    回复
    2024-05-16 06:06:38

    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继续代谢和排泄,出现了皮肤和巩膜的发黄。黄疸现于出生1周后,2周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延续4-12周方消退;若停母乳喂养,黄疸在48~72 h明显消退。先不说停不停母乳的问题,要知道黄疸不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说白了都是因为体内的胆红素无法排出体外造成的。那为什么我们正常人可以排出体外呢?主要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肝脏,它可以通过代谢,将胆红素从我们的肠道排出体外。

    其实这主要就是吃的少,肠胃蠕动就少,胎粪排的就慢,而胎粪里有胆红素,排不出去,就又通过肠吸收进血液里了。一种是母乳性黄疸,大部分母乳性黄疸的孩子健康,生长发育正常,黄疸值也不很高,只是排的时间比较长。一般来说,如果是生理性黄疸,也就是正常的黄疸,是没有必要暂停母乳的。甚至有些宝宝是因为喝母乳不够多才引起的黄疸,妈妈没有尽早开奶或者喂宝宝吃母乳的次数时间太少。宝宝吃到足够的奶水可以帮助消除黄疸,而且初乳能促进宝宝尽快拉出胎便,减少黄疸的产生。

    如果病情严重,可以停止喂母乳,等到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后,可以继续喂母乳。如果患上的病理性黄疸,家长要带小孩去医院做光照治疗,但是不用停止喂母乳,母乳会更好地让小孩获取营养成分。

    可以看一下是不是母乳性的黄疸,你可以停几天母乳观察一下是不是黄疸指数会降低,如果停了母乳以后,黄疸指数明显降低的话就是母乳性的黄疸了,这个时候就应该停止母乳了,如果不是母乳性的黄疸,就没关系,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的。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6 06:06:38

    1 母乳喂养相关的黄疸——生理性黄疸

    一般出现在新生儿生后一周之内,由于喂养姿势不当等原因导致母乳摄入不足,引起新生儿肠蠕动减少、胎粪排出延迟,使得胆红素排泄减少、吸收增加,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这种情况可见于约13%的母乳喂养儿,属于生理性黄疸。

    治疗方法

    尽量增加母乳喂养的量,勤喂奶可有效减轻黄疸,促进黄疸的消退。

    2 母乳性黄疸——病理性黄疸

    是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酐酶影响了胆红素的代谢,增加了胆红素的肠道重吸收,并抑制了肝脏中代谢胆红素的某些酶类的活性,是和母乳本身有关的黄疸,多出现于出生一周后,在第2周或第3周多会逐渐退黄,但是胆红素水平仍旧会在某个低水平持续一个月或以上,母乳喂养儿中约有2%会出现这种情况。

    治疗方法

    1、当血清胆红素超过256.6μmol/L(15 mg/dl)时,应停止母乳喂养2~4天,改用人工喂养。

    2、当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20 mg/dl)时,需要用光疗。

    备注

    一般轻度母乳性黄疸的孩子,其精神状态、饮食、睡眠方面通常是正常的,无须停喂母乳黄疸就能逐渐消退。

    3 如何判断宝宝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根据黄疸出现和消退的时间判断

    1、生理性黄疸

    在宝宝出生后的第2—3天出现,在4—6天会达到一个黄疸最高值,之后无需医治黄疸便会慢慢下降,7—10天明显消退,通常在宝宝出生后的2周左右黄疸便会完全消退,早产儿不会超过3周。

    2、病理性黄疸

    在宝宝出生后的24小时之内或一到两周出现,之后2—3周持久不退,甚至加重或治疗后反复发作。一般足月的宝宝如果黄疸2周后不见消退,即可立即就医诊治,可能就是病理性黄疸。

    根据宝宝出现黄的部位判断

    1、生理性黄疸

    黄疸发黄的部位在宝宝的脸部、眼睛和前胸比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属于生理性黄疸,家长可先观察,多喂宝宝喝水,促进排便,加快胆红素的排出。

    2、病理性黄疸

    黄疸发黄的部位除了眼睛、脸部发黄,宝宝的身体其他部位也很黄,家长们可通过按压宝宝身体的任何部位,若皮肤呈现是黄色的,那可能就是病理性黄疸了,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根据宝宝的大小便判断

    1、生理性黄疸

    如果宝宝是生理性黄疸的,其大小便颜色和拉便次数都正常,颜色是黄色的大便或黑绿色的胎便,每天拉大便次数8次左右,小便颜色淡黄。

    2、病理性黄疸

    如果宝宝是病理性黄疸,可能因为先天性胆道畸形,肝胆出现问题,导致大便颜色突然变白,而且颜色越来越淡,拉便次数也相对减少,小便颜色深黄。

    根据宝宝的病情判断

    1、生理性黄疸

    宝宝除了面部、眼睛较黄以外,其他各方面都表现正常,如吃奶、睡眠、大小便、体温等都不会出现异常的情况,少数宝宝会有轻微的食欲不振现象。

    2、病理性黄疸

    宝宝精神状态没有生理性黄疸的宝宝好,有时宝宝会出现无故哭闹,精神萎靡、嗜睡、吮奶无力、呕吐、拒绝喝奶的症状,双眼往一个方向凝视或惊叫或身体抽搐的反应等。

    根据黄疸的病因判断

    1、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每个宝宝出生后都会经历的一道坎,多是因为宝宝在妈妈体内的时候就已经遭受湿热侵袭而引起的,如孕妈妈怀孕期间吃了生冷、辛辣的食物,另外有时也会因为延迟喂奶(开奶晚)、宝宝呕吐、宝宝生时及生后缺氧、寒冷、胎粪排出晚而加重生理性黄疸。

    2、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ABO溶血、RH溶血、先天性胆道闭锁、婴儿肝炎综合症、败血病等,可造成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除可造成宝宝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家长如发现宝宝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根据宝宝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判断

    1、生理性黄疸

    如果给宝宝化验血清胆红素,新生足月宝宝的超过正常2mg/dl,但不超过12mg/dl,早产宝宝的话不超过15mg/dl的,则属于生理性黄疸的范围。

    2、病理性黄疸

    如果给宝宝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黄疸偏高,则应该考虑是病理性黄疸的情况。

    备注:12mg/dl:指的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应低于12.9毫克。

    4 小贴士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排除性诊断,也就是在排除了其他可能引起宝宝黄疸的病因后才能确诊。因此当宝宝出现黄疸时,首选措施应该是前往医院就医,由专业儿科医生判断黄疸类型,如果存在病理因素,应针对病因处理;如果确定是母乳性黄疸,再进行针对性治疗,而宝宝此时需不需要停喂母乳,具体还要看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决定。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16 06:06:38

    母乳性黄疸判断可以通过为新生儿做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肝功能检查等项目,可以比较准确的了解母乳性黄疸的病情,并且对母乳后血清胆红素进行测定,判断的会更加准确一些。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黄疸值在十五以下,精神较好,吃奶也正常,没有什么异常表现;停母乳以后黄疸很快消退,继续吃母乳则黄疸继续增高,这种现象称为母乳性黄疸。

    对于母乳性黄疸一般是不需要停母乳的,因为母乳性黄疸的黄疸值不是特别高,对孩子健康不会造成影响,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的。

    黄疸值高一点可以按医生的叮嘱吃一些茵栀黄颗粒或妈咪爱,同时多晒太阳也有利于黄疸的消退。

  • 半夏
    回复
    2024-05-16 05:05:28

    您好!新生儿是指出生28天的婴儿。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4天出现,即为皮肤、巩膜出现黄染,手心和脚心不黄。足月儿7~10天自动消退,早产儿延长到2~4周。新生儿黄疸期间出偶有食欲差外,无其他症状;大小便颜色无异常;一般多会自行消退,无需治疗;护理时多观察黄疸变化,如遇黄疸加深,较重且消退很慢则要去医院检查;有些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也会出现母乳性黄疸,,但一停止母乳喂养,黄疸就会消退。

新生儿钙片那种比较好

新生儿喉软骨发育不良什么症状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