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颗粒的主要功效就是清热解毒,利湿退黄。该药的主要不良反应就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如果宝宝在服药的过程中出现吐奶,可以给宝宝吃些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两种药物搭配着吃,不良反应会明显减轻。天气好的话尽量让宝宝多晒晒太阳。
怀孕的时候总以为生完孩子就可以卸货了,生完了之后才发现,原来生孩子才是真正困难的开始。累不是从怀孕开始,是从生孩子开始。和带孩子相比,怀孕的那段时间真的是人生中还比较幸福的阶段。婴儿的难带大部分集中在小月龄宝宝,也就是半岁前的宝宝身上。我女儿已经快6岁,对于她半岁前生活我记忆犹新,对于半岁后的生活反倒忘记了很多,就是因为半岁前的孩子真的是太难带为了。
半岁前的宝宝会遇到这几个棘手问题黄疸带来的腹泻大部分的婴儿在出生后会遇到生理性黄疸,这属于正常情况,很多宝宝会在半个月左右黄疸消失。我女儿13天去抽足底血的时候,被医生告知因为黄疸需要服用茵栀黄,因为茵栀黄本身有腹泻的副作用,加上孩子体弱服用后带来的问题更让人头疼。
本身体重偏轻,频繁腹泻导致孩子长得非常慢;频繁腹泻导致孩子红屁股严重;正是这两个后果让我决定停止服用茵栀黄,后来自己才知道生理性黄疸是可以自己消失的。因为母乳本身就有轻微的腹泻作用,只要让孩子多吃,孩子自然会不停的排便,黄疸自然消失。
?
早在2016年,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就发布公告禁止茵栀黄注射剂用于新生儿、婴幼儿、孕妇。在2017年CFDA又对茵栀黄口服制剂的说明书进行修改,明确了该药口服制剂会引起腹泻、呕吐和皮疹等不良反应。作为过来人的经验,不建议妈妈们给孩子服用茵栀黄,作为中成药,对于婴儿没有严格的计量,所以并不建议给孩子盲目服用。
生理性黄疸怎么办?生理性黄疸属于婴儿常见的生理现象,妈妈们只要坚持母乳喂养,让孩子多去排便,黄疸自然会消失。吐奶吐到让人崩溃我女儿小时候吐奶,吐到让人崩溃的那种。有时候刚刚吃完,拍过嗝,放到床上,吐奶会呈喷射状,而且吐奶的时间特别长,一直到半岁左右偶尔还会吐奶,因为孩子吐奶,每次吐奶后都是胆战心惊,甚至晚上不敢睡觉,要一直盯着孩子。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宝宝的吐奶情况十分严重,大部分宝宝都属于溢奶,偶尔会吐奶。宝宝吐奶怎么办?
①坚持拍嗝,如果拍不出,最好可以竖抱20分钟;
②让孩子一直保持侧睡的习惯,不要仰卧,小心呛到;
③准备干净的衣服,随时要进行更换;
④如果实在严重,最好可以抬高宝宝的上半身30?;吐奶在月子里通常是最频繁的,随着婴儿月龄增加,吐奶也会逐渐减少,不过吐奶严重的宝宝可能需要等到半岁之后。
?
肠绞痛最让人痛苦婴儿肠绞痛也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有,但是如果不幸碰到,那么爸爸妈妈就要做好十足的准备,以避免崩溃。肠绞痛虽然属于婴儿生理性疾病,但是这真的是最难度过的一个阶段。肠绞痛通常出现在婴儿出生后的4-6周,出生后的第二个月最常见。
一旦出现肠绞痛,婴儿会出现频繁的哭闹,尤其是在黄昏和凌晨,很难安抚,哭闹时间持续几个小时,对于新手父母来说,一听到孩子无休止的哭闹,会感到十分的无助,心烦不已却没有办法。婴儿肠绞痛只有缓解方法没有治疗方法,作为新手妈妈生孩子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缓解肠绞痛的方法
①飞机抱,可以缓解肠绞痛;
②蹬自行车,进行排气;
③趴着睡,成人最好在旁监督;
④家里人最好可以换着安抚,避免一个人太累;⑤是在哭闹严重,可以去医院看医生;
?
分离焦虑带来的频繁夜醒孩子4个月的时候,我开始回去上班,这个时候我女儿开始分离焦虑,每天白天都不睡觉,晚上半夜吃完母乳会玩2个小时,即使是关了灯依然会自己清醒甚至哭闹,因为要哄孩子,几乎天天睡眠不到6个小时。很多妈妈以为分离焦虑到8个月才会出现
并非如此,即使是几个月的小婴儿,依然会有分离焦虑,只是孩子表现的方式不一样,大一点的婴儿会哭泣,小婴儿可能会生活规律突然改变,比如晚上不睡觉;或者孩子会出现增长缓慢,吃奶量减少等症状。为什么小婴儿会出现分离焦虑?
①主要抚养人的突然变更,比如妈妈变成奶奶;
②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比如搬家;
③家里发生重大变故,家长的情绪会传染给孩子;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妈妈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度过这段时期。
?
?新手父母做好这些准备很重要做好心理准备提前开始学习养育孩子的道路长且艰难,因为天使宝宝很少,每个孩子会或多或少遇到各种难题,作为新手父母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心中有数。所以提前开始学习如何做好新手父母;准备好新生儿都会遇到的问题,让自己心里有底,才不会遇事慌乱。学会建立战队养孩子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当一个人受到太多挫折就会精神不佳,所以养育的路上一定要让夫妻两人一起参与,两个人一起分担,才不会太累,学会彼此依靠。
做好过度避免分离焦虑妈妈作为婴儿的主要抚养人,不管是出门还是上班,尽量提前做好安排,让代替者提前介入婴儿的生活,避免抚养人的突然更换让孩子提前进入分离焦虑。当了妈之后才知道养育孩子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看到孩子幸福的成长,是每一位妈妈最幸福的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