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奶老是哼唧乱动,造成这种症状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宝宝的肠道消化功能不完善,在吃饭时为了使肠胃更好的吸收,因此会出现有乱动的症状。也有可能是由于家长抱的不舒服,从而所造成出现的乱动现象。同时还有可能是由于母亲的奶水过于充足,造成了宝宝在吃饭时吞咽过于猛烈,也是会出现有乱动的症状。
正常吃奶的宝宝应该是安静而且很投入的,但是有些宝宝吃奶时总是扭来扭去、手脚乱动、难以安定下来,有些宝宝还总喜欢一边吃奶一边拽着妈妈的衣服玩,玩着玩着吃奶时间变久......到最后,大人小孩都觉得吃奶真费劲!事实上,我们只要了解清楚宝宝背后传递的信号,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赶紧来看看
信号一
宝宝饿急了
如果宝宝喝奶前表现出很急切的模样,比如一看见奶瓶或者妈妈就很激动,扭来扭去,脸上的表情也很用力......这是宝宝在表达“我好饿,快给我喝奶”,并且特别饿的时候宝宝喝奶动作也会更激动一些,不仅整个小身体会扭动起来,嘴巴也吸吮不停,不然怎么会有“狼吞虎咽”这个词呢,并且这也是在表达“我吃到奶了,好开心哦”~
对于这类情况,建议家长注意观察宝宝每顿奶量是否吃饱,或者喂奶间隔是否太久。对应做法是:如果母乳喂养,可以缩短喂奶间隔时间,如果母乳不够吃,可以适当增加一两顿奶粉。如果奶粉喂养,可以给宝宝适当增加喂奶量。
信号二
奶流量不够
前面说了宝宝饿急了吃奶动作会更“激动”,那如果宝宝又饿而且吸奶时乳头或奶嘴流量跟不上宝宝需求,比如奶嘴孔比较小、不好吸,那宝宝吃奶时就会很着急,一着急就会挣扎表达抗议。或者妈妈母乳流量是一阵一阵的,宝宝在不容易吸到奶的情况下就极易“手脚并用,使出吃奶的劲”。如果吸空奶,宝宝很容易吸入空气,可能导致吐奶、胀气的发生,这种连锁反应也容易造成宝宝哭闹不安哦
建议哺乳妈妈在每次喂奶前,先用手按摩乳房,等奶阵来临再给宝宝喂奶,如果吃到中途感觉没奶了可以哄哄宝宝转移注意力,等有奶了再继续喂宝宝。另外,奶瓶喂养的宝宝要注意随着宝宝月龄增加,奶量需求增加,吮吸能力增强,及时更换成相应孔型的奶嘴,奶嘴上的孔对应着不同流速:小圆孔 多孔 Y字孔。
信号三
喝奶的姿势不舒服
宝宝是很敏感且情绪化的生物,如果妈妈喂奶姿势不对,宝宝吃奶不顺畅,很可能会通过一些小动作来表达不满,例如挣扎、乱蹬腿、一喂就哭闹等。所以妈妈在喂奶时要选对哺乳姿势,及时的纠正错误喂奶姿势,让宝宝吃得舒服,吃得顺利。
若宝宝采用母乳喂养,则应保证宝宝斜躺在妈妈怀中,不要让宝宝平躺在床上。宝宝吸吮时候要含住的是妈妈的乳头和乳晕,如果仅仅吸吮乳头的话,不但宝宝吃着费劲,也容易导致妈妈的乳头皴裂。
若使用奶瓶喂奶,通常采用坐姿,要让宝宝处于斜坡状态吸奶瓶。如果奶瓶角度不当会压到舌头,使宝宝喝不到奶,所以最好将奶瓶以45度角轻轻放到宝宝嘴里,瓶底位置要高过奶嘴的位置,这样可以防止空气进入而导致呛奶。
信号四
不想吃或不饿
与前面讲的宝宝饿急了相反,如果宝宝不饿、不想喝奶,但是家长不顾宝宝真实需求,硬要塞给宝宝乳房或奶瓶,宝宝当然会表现出拒绝姿态,对喝奶总是一副兴趣不大的样子,总喜欢边吃边玩或者吃一会玩一会,最后把吃奶弄成一场“持久战”。
对于这类宝宝,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强迫喂奶”,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进食节奏,家长要学会正确判断和把握喂奶时机,如果不知道什么时候给宝宝喂奶,可以查看奶粉智库这篇文章:《奶粉喂养的宝宝多久喂一次?不同阶段差异太大了!》。
信号五
宝宝困了想睡觉
不少妈妈认为:宝宝一哭就是饿了,所以,宝宝一哭就喂奶,结果宝宝不领情,喝奶变成困扰,表现出明显的心不在焉,有时喝着喝着就开始眯眼睛、打呵欠了,如果宝妈继续让宝宝吃奶,他就会表示抗拒,不断扭动。
对于这类情况,建议家长在喂奶时注意观察宝宝是否真的饿了,如果宝宝有打哈欠、眯眼睛等行为那么可以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让宝宝安然入睡,等宝宝睡醒自然会找奶喝。
信号六
想拉粑粑或放屁/纸尿裤脏了
宝宝的大脑皮层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还不能自主的控制排便,当宝宝吃奶后,会很快的引起结肠反射,出现浑身紧绷、时不时还放屁、想排便等症状,尤其是3个月内的宝宝,对肛门括约肌控制能力不强,肛门括约肌是松弛的,容易出现边吃奶,边拉便便的情况。
对于宝宝出现这些情况,家长不用过于担心,这都是正常的。建议家长注意检查宝宝纸尿裤,如果宝宝尿了、拉了,一定要勤换纸尿裤,以免造成不适。
信号七
宝宝身体不舒服
如果宝宝身体不舒服,例如患有口腔溃疡、疱疹、鹅口疮等常见的口腔疾病会使宝宝因为进食时口腔疼痛而比较烦躁;除此外宝宝如果感冒鼻塞严重,吃奶时哭闹多是因为鼻子堵塞呼吸不通畅。家长要注意排除这些情况。
还有就是给宝宝喂奶时,宝宝总挣扎、蹬腿,可能是肠胃不舒服,出现了胀气或者积食等问题。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家长不妨摸一摸他的肚子,如果是胀胀的,就有可能是他在表达难受的信号。
另外,如果宝宝吃奶粉过敏(乳蛋白过敏)也会表现出肠胃道不舒服,宝宝易吐奶、哭闹不安,后续还会出现一系列如腹泻、便秘、湿疹等情况。因此,喂过奶之后,家长平时要多留心宝宝的不适症状综合判断。
信号八
没有安全感
宝宝出生不久,对这个世界还不熟悉,也还没有很好的适应,会缺乏安全感,而妈妈温暖的怀抱和吃奶的乳房是宝宝获取安全感最快的途径之一,所以一到喂奶的时候,宝宝就特别黏人,有时还会拼命地使劲发出“嗯啊”的声音吸引妈妈的注意,这些都是正常的。妈妈可以多抱抱宝宝,多和宝宝说说话,抚摸宝宝,宝宝会觉得更有安全感哦~
信号九
好奇心大/天生爱运动
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天使,有的天生属于“文静型”,有的就属于“好奇心重、爱动型”,如果你家宝宝在吃奶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其它的东西吸引,比如外界声音、有人走动等等都会让宝宝“心动难耐”,继而表现出吃奶不认真,吃奶时东张西望,吃奶时这里抓一抓那里摸一摸......在宝宝大一点之后视觉发育更好后,还会受外界画面吸引,比如注意到有人走动也会很容易分心。
对于这种情况,宝妈不妨找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喂奶,其他的人可以暂时回避一下,主动规避外界过多的干扰因素,这样妈妈喂奶也会更轻松一些。对于天生“爱运动”的宝宝,可以选择让宝宝舒适但手足受到一定限制的喂奶姿势:舒适而受限制的姿势能让宝宝具有安全感。
总之,每个宝宝都是有个体差异,不论宝宝吃奶时是爱哭还是爱闹,都是在传递自己独特的信号,尤其是在宝宝没有学会说话之前,常常会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表达,家长们和宝宝朝夕相处时要注意观察总结哦~
1、不够吃:因为母乳的流量是一阵一阵的,没有的时候宝宝有点着急的,所以会挣扎的,其实就是在抗议,怎么没有奶了呢,这时候很容易吸入空气的,宝宝就容易吐奶的。建议每次要吃奶的时候先用手按摩乳房。
2、饿急了:宝宝没吃饱,吃得急就会挣扎的!要多安慰宝宝,给他讲故事,转移注意力,等有奶了宝宝继续吃!
3、想便便或放屁屁:因为宝宝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较宽,关闭作用差,连接小肠处的幽门较紧,所以容易想便便,或鼓劲放屁屁。
4、闹觉:有时是宝宝困了,在闹觉呢,此时妈妈就应该抱抱宝宝或用其他方法带宝宝睡觉才行。
5、宝宝不舒服:比如说是不是鼻子堵塞了啊!宝宝就曾经这样喝奶的时候哭闹!有时就是因为鼻子堵塞呼吸不通畅!
6、不想吃或不饿:吃奶使劲挣扎是因为他还不想吃,你不必要强求他吃,如果你一直要强迫他吃他当然会哭。
扩展资料
哺乳注意
1、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有利于刺激排乳反射。
2、切忌用肥皂或洒精之类物品,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皲裂.如需要,只许用含有清洁水的写揩奶布清洁乳头和乳晕。
3、哺乳中应注意婴儿是否将大部分乳晕也吸吮住,如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或母亲感到乳头疼痛,应重新吸吮,予以纠正。
4、哺乳结束时、不要强行用力拉出乳头,因在口腔负压消况下拉出乳头,引起局部疼痛或皮损.应让婴儿自己张口乳头自然地从口中脱出。
5、每次哺乳,应两侧乳房交替进行,并挤空剩余乳汁.这样可促使乳汁分泌增多预防乳管阻塞及两则乳房大小不等。
6、指导每位母亲手工挤奶和恰当使用奶泵,避免因手法与吸力不当引起乳房疼痛和损伤。
7、哺乳期间乳母应戴上合适的棉制制胸罩,以起支托乳房和改善乳房血液循环的作用。
哺乳护理建议
1、不要互相比较。每一对妈妈和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人的母乳一开始就会很充足,而有些妈妈要经过一段很痛苦的努力才能跟孩子达成“供需”平衡。
2、 相信自己。先给自己一段时间(6~8周)来适应自己哺乳,不要只尝试几天,感觉不顺利,就决定放弃。
3、随时补充水分。准备一个有吸管的水瓶,并时刻装满水。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口渴。吸管会让你喝起水来很方便,即使在哺乳的过程中也可以随时补充水分。
4、准备个哺乳用的护理枕。专门为妈妈哺乳时设计的护理枕,妈妈们可以在哺乳时放在膝盖上,把孩子托高到与乳房平齐的高度,可以在哺乳的过程中解放妈妈的手臂,让哺乳更轻松一些。
5、 吸奶器可以帮你解决问题。如果你的乳头有些内陷,可以用吸奶器吸几分钟就能把它们吸出来。也可以自己用10毫升的注射器自制一个拉伸乳头的工具。
6、就算感冒了也要坚持给孩子喂奶.。你的乳汁中含有抗体,能够防止你把感冒传染给孩子。必要的时候,可以在母乳的时候带上口罩。
参考资料:-哺乳
宝宝吃奶时总“扭来扭去”可能有下面这些原因。
原因一、宝宝“肠胀气”
小宝宝发生肠胀气很常见,大部分家长都遇到过,尤其是每次吃奶后不拍嗝的宝宝、喝奶粉的宝宝,会更多见。
这是因为宝宝在吃奶时同时把空气吃进了肚子里,有胀气的宝宝大多肚子鼓鼓的、会哭闹、还总是放臭屁,有时候宝宝自己也会尝试“扭动”身体来缓解不适。
支招:
这种情况,家长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揉肚子、帮宝宝做排气操、飞机抱、听白噪音(哭闹时)等来缓解;
另外,生活护理中也要做好预防,比如每次吃奶后给宝宝拍嗝,喂奶的姿势要正确,喝奶粉的宝宝奶瓶奶嘴尺寸要和月龄一致等。
原因二、宝宝“闹觉觉”
除了宝宝肚子不舒服,还可能是宝宝犯困了,想要睡觉觉,那宝宝也会表现为有些烦躁、吃奶时扭来扭去的、可能揉眼睛等,这些小信号都说明宝宝困了。
支招:
当宝宝出现这样的情形时,妈妈要耐心地给宝宝喂奶,同时可以轻声给宝宝哼唱歌谣,安抚宝宝;当宝宝吃奶睡着后,可以斜着(45°角)抱一会儿,也可以把宝宝放下睡,但是最好先侧躺一会,防止宝宝溢奶和吐奶。
原因三、宝宝“很八卦”
4个月左右的宝宝已经Get很多技能了,也越来越像个大宝宝了,那宝宝吃奶时就可能会分心,东张西望的到处看,那颗好奇的“小八卦心”也会越来越强,不仅会关注妈妈的表情和眼神,还会关注周围一切的事物和声音,这样就可能会造成宝宝吃奶时不专心,不仅身体转来转去的,小手小腿可能也不安分。
支招:
给宝宝喂奶时尽量营造一个吃奶的氛围,让宝宝安心的吃奶,不然妈妈也不好判断宝宝到底吃没吃饱,而焦虑;
平时宝宝清醒的时候,家长可以多陪宝宝玩,抱着宝宝在家里到处转悠看看,还可以边看边给宝宝讲一讲:这是什么,有什么用,是什么颜色等等,促进宝宝认知的发育。
原因四、宝宝“厌奶期”
宝宝到4~6个月,可能会进入一个厌奶期,也是因为随着宝宝长大,开始对周围的一切越来越感兴趣,那就可能会不专心的吃奶,甚至出现抗拒吃奶的表现。这种表现可能持续几天,也可能会持续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支招:
很多家长可能会担心宝宝这样吃不饱,影响生长,但只要宝宝生长发育指标正常、其他也都正常,家长就不用担心。
原因五、宝宝“拉臭臭”
还有最后一种情况,宝宝身体扭来扭去后,会登着眼睛再憋劲儿,有可能是想要“拉臭臭”,或者正在拉臭臭。因为宝宝月龄小,排泄不受控制,可能吃了就会拉,还可能边吃边拉。
支招:
宝宝拉了臭臭后,会很不舒服,因为妈妈如果发现宝宝可能是在拉臭臭要去看一下,有时候也会有臭臭的味道散发出来,这时候妈妈要尽快帮宝宝清理,并换掉尿不湿,让宝宝舒服地玩或睡觉;但切记要动作轻柔一些,以免把宝宝弄得吐奶。
为什么宝宝吃奶时,总是扭来扭去的?因为喂奶姿势不对;宝妈妈在给宝宝喂母乳,会一直怀着小宝宝,宝宝长期处在一种情况,人体会难受便会晃动人体。并且小宝宝不断晃动,会危害喝奶的品质,因此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要适度的更改小宝宝喂奶的姿态。此外给宝宝喂奶时,要留意哺乳衣不可以遮挡住小宝宝的鼻部,会影响到小宝宝吸气。为了防止小宝宝呼吸不畅,宝妈妈在喂奶时,要当心
肚子有胀气;小宝宝饿的十分快,在挨饿的状况他会喝奶十分急,小宝宝大结巴奶会让肚子里吸入的气体增加。胃肠中的气体过多,小宝宝便会涨肚,涨肚后小宝宝的腹部十分不舒服,只有根据晃动人体减轻人体的不适,因而提议父母在宝宝吃奶后,先给宝宝拍一拍嗝,将身体过多的气体排出来身体之外。
进到厌奶期;小宝宝在4-6个月的时候会发生厌奶期,厌奶期的小宝宝食欲下降,喝奶时吃点玩下,会常常晃动人体,也有小宝宝会十分抵触喝奶,不肯相互配合宝妈妈喂奶。但是小宝宝的厌奶期一般十分短,几日的时间就会更好,宝妈妈不用太多担忧。
宝宝要睡觉碰;小宝宝的睡觉时间长,在喝奶时,会常常的发困,假如小宝宝的睡意扑面而来,心态也会变的十分心烦,小宝宝会根据晃动人体赶跑困意,喝奶也会不老实。提议父母在小宝宝发困时,不必马上切断宝宝吃奶,小宝宝尽管发困了但很有可能还没吃饱了,宝妈妈可以让小宝宝多吃一会儿,吃着吃着宝宝便会入睡。
.不必运动后喂母乳;健身运动后代感受造成乳酸,少许乳酸进到奶水中对宝宝不可能有不良影响,但乳酸会造成奶水口味产生变化,小宝宝有可能因而厌食乃至恶心呕吐。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