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宝宝发烧一会没有药用

时间: 阅读:11463
宝宝发烧一会没有药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10-16 14:38:55

宝宝发烧一会没有药用,可以通过酒精擦拭皮肤或温水擦拭皮肤等污染防治进行降温,并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情况,注意保暖,多喝水。

宝宝如果出现发烧严重的情况,建议尽早去医院的小儿科进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针对病因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紫苏
    回复
    2024-05-16 08:08:36

    分类:生活 >> 育儿
    解析:

    你好,这里提供一些关于宝宝发烧的资料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发烧伴下列情况者应送医院治疗:

    (一)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烧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表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二)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三)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有颅脑病变的可能,应去医院。

    (四)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五)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如果孩子仅有高热,没有上述各种合并症出现,尽管退烧缓慢,或者时有反复,也不必担心,应该耐心在家中治疗、护理,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湿润,室内定时通风,成人不要吸烟。

    (二)发烧是机体对抗微生物入侵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因此,38.5℃以下的体温不必服退热药,只有体温超过38.5℃以上,才需采取退烧措施。

    {三)病儿的衣服不宜穿得过多,被子不要盖得太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温升得更高。

    (四)要鼓励孩子多喝开水,多吃水果。发热后孩子食欲减退,可准备一些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饭菜,选择孩子体温不高,或吃药退烧的时机进食,但不要吃得太饱。

    (五)保持大便通畅。

    怎样给发烧的宝宝退烧

    宝宝从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些发烧的症状发生,有的父母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求医问诊;有的父母,则只求孩子迅速退烧,吃的、塞的通通来,事实上,过与不及对孩子的健康都是一种负荷。

    哪些原因会引起发烧

    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外在因素:

    小儿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二、内在因素:

    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三、其他因素:

    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而不是全部。小儿科主任宋文举医师表示,医师对于发烧,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响及进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发烧、呕吐、咳嗽,就慌乱不已。殊不知医师治病,首重病因的发现及能完全治愈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只为退烧而已。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会让发烧症状持续表现出来,以探寻内在真正的病因。因此,他提醒爱子心切的爸妈,切记不要一味的要求医师退烧,去治疗发烧症状,而是应遵从医嘱,准确的找出引起发烧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

    发烧不会“烧坏脑子”

    宝宝一发烧,父母亲之所以会立即抓狂,不外乎是存在一个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小儿科主任丁绮文医师表示,发高烧本身,是不会使“脑筋变坏,智能变差”的,以往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医疗知识尚未普及,发高烧背后的原因没有区分清楚。

    其实,只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脑质本身受病毒破坏才会伤及智能或感官机能,而非发烧把人烧笨,烧聋了。她一步强调,婴幼儿体温控制中枢稳定性不如成人,轻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烧40℃,发烧时家长只要知道如何处理,至于诊断病因应该交给专业的医师,不必过份忧心。

    根据统计,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很少超过41℃,如果超过这个温度,罹患细菌性脑膜炎或败血症的可能性比较高,应特别警觉。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可能必须到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造成不可回复的损伤,这种极端的高温,很少伴随疾病发生,临床上惟有对麻醉过敏,引起恶性发烧才可能达到如此高温。

    丁绮文主任说,因为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长久以来一直有争议。主张不必退烧的学者认为,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分析发烧的型态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不过,多数医师和学者赞成适度的退烧。因为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内在的消耗,病人头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婴幼儿容易脱水,发烧造成水分蒸发,更是恶性循环,婴幼儿热性痉挛的比例较高,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

    药物退烧法

    退烧药的使用有技巧,有原则,了解它的用药原则,才能达到良好效果。一般退烧药有水剂、锭剂、栓剂和针剂,它们各有不同的使用原则--

    ●水剂较温和,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扑热息痛的糖浆,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

    ●阿司匹林锭剂退烧效果好。但阿斯匹灵可能会引发雷氏症候群,所以某些特定时期不能使用,例如宝宝患有水痘或流感时。

    ●栓剂是从 *** 塞入的药物,主要由直肠吸收,效果比较快速。如果孩子拒绝口服药物,退热栓就是最好的选择。使用时,宁愿少用一些,烧退得慢一些,也不要大量使用。如果密集使用,容易退烧过度,不仅会导致体温陡降,药物反复 *** *** 后,还易造成宝宝腹泻。

    ●针剂是最不安全的退烧药物,不是非常必要时,一般不建议使用。

    注意

    不同退烧药最好不要并用,如果剂量控制不好,会有隐患。更不可为了加强退烧效果,为宝宝多服几次退烧药或将剂量增加。要知道退烧药的毒性反应之一,就是使体温重新升高。

    物理降温法

    物理降温适用于高热而循环良好的患儿。特点是方法简单,不良反应少。

    ●温水擦浴

    适用于高热宝宝。水温应略低于宝宝的皮肤温度(即32℃-34℃)。皮肤接受冷 *** 后,可使毛细血管收缩,继而又扩张,达到降温效果。擦浴时亦可用 *** 手法 *** 血管被动扩张,促进热的发散。注意擦浴时用力要均匀,轻轻 *** 几下,还可以促进血管扩张。擦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以助散热。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钟。温水擦浴后用大毛巾将宝宝包好,让宝宝舒适平卧,并多给宝宝喝些温开水。

    ●酒精擦浴

    使用酒精擦浴时要注意酒精的浓度,一般以30%-50%浓度为宜。酒精不要太凉,温度以32℃-35℃为宜。用纱布或毛巾浸蘸酒精后,有规律地擦拭。通常是先从患儿的颈部开始,自上而下地沿上臂外侧擦至手背。然后经腋窝沿上臂内侧擦至手心。上肢擦完后,自颈部向下擦试后背,擦浴的同时用另一只手轻轻 *** 拍打后背,以促进血液循环。最后自髂部开始擦拭下肢,方法与擦拭上肢相同。每个部位擦拭3分钟左右。擦拭腋下、肘部、掌心、腹股沟、足心等部位时停留时间应稍长些,以提高散热效果。

    宝宝皮肤娇嫩,擦浴时动作要轻,不可过度用力,以免损伤皮肤。酒精擦浴过程中应注意为宝宝保暖,身体暴露部位不要多,擦拭过的部位及时盖好衣被。擦浴时如发现宝宝寒战、面色苍白等异常情况,应停止擦浴,盖好衣被保温,并及时请医生诊治。对婴儿和体质虚弱的小儿不宜使用酒精擦浴。

    ●头部冷敷

    头部冷敷适合宝宝的一般发热,尤其适合低 *** 。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敷在宝宝前额部,每5-10分钟更换一次。也可将水袋中灌上凉水,枕在脑下。

    ●冷盐水灌肠

    冷盐水灌汤的降温效果显著,但不适合家庭中操作。

    提醒

    1、擦浴前最好先在患儿头部放置一个冰袋,这样既有助于降温,又可防止由于擦浴时表皮血管收缩,血液集中到头部引起充血。

    2、胸部、腹部及后颈部对 *** 非常敏感,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和腹泻等不良反应,不宜做温水、酒精擦浴。

    3、出疹的孩子不要用温水擦浴降温。

    儿童发烧使用抗生素要谨重

    目前,对许多常见的儿童疾病的临床治疗还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观点。最近,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公布了鉴别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指南,并推荐了针对一些常见儿科疾病的治疗新思维。

    用抗生素应有临床指征在儿科治疗新思维中,对抗生素的临床应用非常慎重。如对于耳道感染,当出现感染迹象时,2岁以下的儿童应立即进行治疗;但对于大于2岁的儿童,医生在处方抗生素前,应尽可能获得感染病因的准确临床证据。

    一般来说,细菌感染的儿童耳道有渗液、发烧、疼痛、耳部发红等症状。出现全身感觉不舒服或有其他症状并不表明一定是细菌感染。如果难以确定感染类型,专家建议,医生应在对疼痛进行治疗的同时静候观察。

    而对于剧烈的咽喉痛,CDC建议医生始终要进行喉咙提取物的链球菌培养检查,在结果没出来之前不能应用抗生素。支气管炎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感染。对于支气管炎,CDC推荐应用抗生素的指标是怀疑有肺炎或咳嗽持续超过10至14天且没有改善。

    医生指出,那些近期曾服用抗生素而今又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儿童,发生耐药感染的可能性是没有用抗生素者的三至九倍。

    退烧应以儿童舒适为目的纽约联合医院医学中心儿科主任JeffreyL.Brown医生说:“只有外源性儿童发烧,如大热天闷在车厢里引起中暑时的发烧,才与大脑损伤相关。内源性发烧一般不会造成大脑损害。”

    Brown医生指出,有关研究表明,过度治疗发烧并不能预防儿童惊厥,而且这种惊厥与大脑损伤和学习能力低下无关。但对于六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热可能意味着严重的问题,父母应立即带婴儿去就诊。

    美国儿科学会药物委员会主任RichardGorman医生指出,发烧的治疗应严格限制为以儿童舒适为目的。但经常在临床上见到的情况是,当孩子已经舒适时,医生还进行过度的治疗。他认为,如果儿童体温达38·8摄氏度,但舒适地躺在沙发椅上,那么无需对其发烧进行治疗;如果儿童呈痛苦、烦躁、激惹表现,那么,医生建议在温度超过38·3摄氏度时应予以治疗。多项研究表明,不治疗低烧实际上可能有助于儿童更快地消除感染。体温升高是身体防御机制的一部分,它使身体成为一个不利于病毒或细菌生存的宿主。

  • 离亭燕
    回复
    2024-05-16 08:08:36

    孩子在增长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发烧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孩子足够高,让父母匆忙,父母最好了解多少方法可以快速和退款,我会介绍一些回报方法。如果我的孩子不付钱,我该怎么办?儿科医生几个技巧,父母必须记住

    第一。如何解决孩子高烧

    1,温水浴池可以帮助减少孩子的体温,可以减少对孩子的身体的伤害,最好在孩子身上包裹在孩子的身体上洗澡,避开孩子的身体,通过温水,可以帮助带孩子过热的身体可以加速孩子的体温,帮助你的孩子更快的解热。

    2,学龄前儿童可以使用退热贴纸来使用解热贴纸,将贴在儿童的额头或大血液中,这有利于人体的散热,可以在身体中拿走大量的热量,这样可以防止局部冷却的效果。避免损坏孩子的大脑,高温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脑损伤,所以有必要帮助大脑归属。

    3,温水可以帮助孩子出汗,让他们可以减轻体温,注意饮用更多温水给儿童,及时补充所需的水分,身体也可以在体内排出大量的热量和毒素。在发烧时不要穿太多,否则会影响你孩子的身体散热。

    第二。儿童高热保健措施

    1.孩子是高喂养的,症状治疗可以控制孩子的体温,避免孩子的体温过高,不要穿太多衣服给孩子们,尽量选择棉质软透气的衣服,这是有益的孩子的身体热量,儿童发烧在此期间注意更多的休息,不要让你的孩子会剧烈运动,身体可以帮助身体汗水。

    2,孩子应注意调整室内温度的热量,注意室内空气窗口通风,保持室内空气,帮助治疗疾病,帮助孩子的体温,饮用更多温水热量,发烧会导致热量在大量的水中丢失,并且易于水解脱水。

    3,父母应该为儿童选择正确的退化学,一旦孩子的体温达到38.5摄氏度,就要采取安脱赛,高烧会对孩子的大脑造成损害,所以家总是又站在毒品上,孩子发烧,要关注及时,妈妈,妈妈试图做相应的护理工作,发烧出汗,你应该及时更换衣服。孩子必须发烧,并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帮助孩子通过身体的热量。不要穿太多的衣服给你的孩子,否则会导致孩子的身体散发出来,给孩子一些温水,及时补充水分,还要注意孩子的衣服,尽量选择软吸水。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6 08:08:36

    如果孩子是小于3个月的婴儿,只要有发热,就要抓紧去看医生。其次,孩子发热,不能以体温高低来判断孩子病情轻重,而是看孩子精神状态,如果孩子精神萎靡、少哭懒动、或激惹哭闹,就应该去看医生了。

    为什么小婴儿发热要及时就医?

    往往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越小的婴儿,身体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及免疫调节能力差,看似一个简单的发热,或者哺乳困难、或者不哭不动,也许就意味着病情较重,甚至不发热,但是喂奶困难,或许已经严重感染甚至败血症或是化脓性脑膜炎。

    小婴儿病情变化快:小婴儿心肺功能较差,对严重感染,所表现症状体征不典型,不容易早期发现病情,病情变化非常迅速,特别容易引起感染中毒表现,甚至心衰、呼吸困难甚至神经系统改变。

    为什么小儿病情轻重不能以体温是否高低来判断?

    体温高低是由体温中枢调节的:人的体温高低是体温调节中枢决定,并不是由感染程度决定,小婴儿往往感染非常严重,但是不一定发热,有些早产儿甚至体温不升。有些孩子体温39℃-40℃,该玩还在玩,该吃还吃,精神状态较好,比如幼儿急疹。

    往往精神状态是小儿病情轻重的风向标:孩子是不懂得装病的,而且小孩子哪里不舒服说不清,因此只要孩子发热,家长感觉孩子体温与精神状态不符,即体温未必很高,但是精神萎靡、少哭懒动、或者激惹、哭闹,伴有尿少、出汗少,就预示表情严重,家长不要犹豫,即使三更半夜也得上医院看病处理。因为你们不是医生。

    那么孩子发热家长究竟应该怎么做?

    孩子发热家长多半比较焦虑,这种心情非常理解,但是,任何发热性疾病都有一定的热程和规律。

    而且体温高低也有个体差异,不同年龄、身体素质、环境等都会影响孩子的体温,所以家长不要一味的考虑怎么降温,有些疾病即使你采取降温措施,体温下来也只是暂时的。

    孩子发热我们要观察病情和监测体温:观察病情就是注意孩子精神状态、一般情况,包括吃喝拉撒睡好不好。

    体温一般2小时测一次,高热时可以半小时到1小时测一次,如果你测的太密集,只能增加你的焦虑心情,体温波动是有时间规律的。

    多喝水:家长明白,孩子发热会增加代谢,出汗多,因此水分就会损失,因此多喝水。如果发热,孩子尿液比较黄或少,那就是缺水了。

    加强护理:要勤给孩子换洗衣服,尤其发热出汗,随时更换,要勤洗脸、脖子、手和脚。保持室内清洁干净,空气流通,每日一次空气消毒。

    补充热量:发热时孩子损失热量多,因此家长要给孩子补充营养食餐,尤其要清淡营养,比如营养粥等,要多吃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

    物理降温:家长在孩子开始发热还是以物理降温为主,用温湿毛巾敷腋窝及腹股沟,如果连续体温不降反升,T:38.5℃才考虑用退热药,当然这也是在医生指导下用。不要擅自去药店给孩子买复方感冒药。

    总而言之,孩子发热有一定的热程,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病情,监测体温。凡是3个月以下婴儿及发热精神状态不好,就要及时去医院看医生。

  • 紫苏
    回复
    2024-05-16 07:07:26

    宝宝发烧的问题可大可小,最怕高烧不退。一般来说,宝宝发烧不要轻易使用退烧药,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比如贴退热贴、温水擦身、温水沐浴、保持室内通风。当物理降温不见效并且体温超过38度5才考虑服用退烧药。

    所以建议每个有宝宝的家庭都准备好退烧药,必要时给宝宝服用。可以说退烧药就是家庭护理措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是吃了退烧药不退烧的宝宝也很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排除其他因素,主要是因为家长护理不到位,看完本文你就明白了!

    宝宝吃了退烧药不退烧的原因

    1、吃了退烧药后没有给孩子喝足够的水

    孩子发热时因为体内代谢会消耗掉大量水分,而同时又没有补充足够的水分,孩子体内就会缺少水分。而退烧药退烧是需要许多水分参与的,所以缺水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体温不降或下降缓慢。

    2、家长给孩子“捂汗”

    家长觉得孩子发热怕冷,给孩子盖厚被子穿很多衣服捂出一身汗出来就好了,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孩子和大人有点不同,他们的汗腺还没发育完全,体表散热就成为了孩子散热降温的重要途径,捂的太严实只会造成反效果。家长只需要按平时的穿盖就好了。

    宝宝吃了退烧药该怎么做

    1、服用退烧药后要保证孩子喝足够的水,孩子不配合也需要强迫补充水分,特别是晚上,家长更应该多注意。

    2、家长可以用些物理降温的方法帮助孩子退热。比如洗温水浴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3、如果孩子服用一种退烧药后,不到可下次服药的时间孩子体温有上升了,家长可以考虑服用另一种退热药。比如服用A药后,需要间隔5小时才能再次服用,但孩子还不到5小时又继续高烧了,就可服用B药退烧。两种药交替使用。错开药物作用的时间。

    只要家长处理得当,大部分的烧都是可以退下来的。有些疾病致病能力较强,或者一些相对较重的病症,如果该做的都做了,还是不退烧,而且精神很萎靡,家长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宝宝吃完退烧药出汗正常吗

    一般小孩吃了退烧药后5至10分钟内会出汗,这是退烧的表现,是正常现象,家长不必太过担心。 但如果出汗过多的话可能会引起体温过低,要注意监测体温。 退烧药的效果是将大脑内体温中枢(体温调定点)下移,增加散热,而散热需通过皮肤水分蒸发、排尿等生理过程而达到退烧的效果。

    温馨提示:

    宝宝吃了退烧药后一定要给宝宝喝足够的水,因为退烧药的功效发挥是需要很多水分参与的。一般吃了退烧药后几分钟就会出汗,出汗就是一个宝宝体温下降的标志,宝妈多关注一下。总之,宝宝发烧要勤测体温,时刻关注宝宝体温变化,必要时送医院。

宝宝痰液粘稠了咋办

青春期早熟怎么办儿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