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溶血的症状

时间: 阅读:5736
新生儿溶血的症状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过山龙

过山龙

2025-08-18 20:38:15

新生儿溶血主要是会出现新生儿黄疸,贫血以及肝脾肿大,通常情况下发展是比较缓慢的,但是如果进入了严重的时期,进展的就会比较快。如果已经出现了早期的脑红素脑病,就需要换血治疗,如果出现了新生儿黄疸的状态,就需要进行抗蓝光治疗。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6 14:14:13

  • 紫苏
    回复
    2024-05-16 14:14:13

    疾病名称: 新生儿溶血病 (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
    疾病介绍: 新生儿溶血病又称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母亲对胎儿红细胞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引起的溶血性疾病,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引起新生儿胆红素的最重疾病,目前已发现20个血型系统,160种血型抗原,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生率最高,Rh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生较少,但Rh溶血临床表现比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重。
    发病机理: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胎儿红细胞具有从父亲遗传而来,而又为母亲红细胞所缺乏的抗原,此种红细胞血型抗原在胎儿时期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此种血型抗体中的IgG抗体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抗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破坏胎儿红细胞而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临床症状: 本病因其溶血的严重程度不同差异很大。
    1、胎儿水肿:由严重溶血所致,少数可致死胎,存活儿可全身水肿,皮肤苍白,胸腹腔积液,并有心力衰竭表现,如心率增快、心音低钝、呼吸困难等,此常发生在严重的Rh溶血病儿,ABO溶血发生较少。
    2、黄疸:最常见,多于出生后24小时出现,尤以Rh溶血出现早,多在生后6~12小时内出现,48小时迅速加重。
    3、贫血:轻者不易察觉,重者可因贫血引起心力衰竭,ABO溶血早期少有血红蛋白低于120g/L,而Rh溶血者出生后48小时内常降至120g/L以下,大部分Rh溶血及少数ABO溶血者可在出生后3~6周出现后期贫血。
    4、肝脾肿大:发生在较大量溶血时,由髓外造血增生所致,以Rh溶血较常见。
    5、全身表现:溶血重者可有精神萎靡、嗜睡、吃奶少、少哭。
    诊 断: 一、产前诊断:对既往不明原因的死胎、流产及曾分娩重度黄疸儿的孕妇均应进行产前检查。
    1、血型及血型抗体测定:先查孕妇,再查丈夫血型,如夫妻Rh血型不合成或有可能引起ABO溶血可能的ABO血型不合时,则应检测孕妇血型抗体,必要时再做特殊性抗体。如连续检查发现效价明显上升,提示胎儿常受累,如妊娠后期效价明显下降,提示胎儿已有严重溶血。
    2、羊水检查:测定羊水胆红素水平,估计胎儿溶血程度。
    3、B型超声检查:了解胎儿有无水肿。
    二、出生后诊断:
    1、新生儿溶血检查:外围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网织细胞及有核红细胞增高,血清胆红素增高,其中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
    2、新生儿血型及血型抗体检查:A、新生儿血型检查;B、新生儿血型抗体检查;C、新生儿红细胞致敏检查。
    3、检查母亲血中有无抗体存在:具有参考价值。
    辅助检验: 血清胆红素浓度上升每日超过85μmol/L(5mg/dl);Rh溶血早期常每小时超过8.5μmol/L(0.5mg/dl)。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05μmol/L(12mg/dl),未成熟儿>257μmol/L(15mg/dl);结合胆红素过高,超过26~34μmol/L(1.5~2.0mg/dl)。
    治 疗: 原则是纠正贫血,防治心力衰竭,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防治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一、光照方法: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变成水溶性异构体,随胆汁和尿排除体外,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时婴儿用黑布遮眼,除尿布外,全身皮肤裸露持续光照1~2天,少数可延长3~4天,可获得满意疗效。
    二、换血疗法:目的:
    1、换出新生儿体内致敏的红细胞及抗体,阻止溶血进一步发展;
    2、换出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
    3、纠正贫血,防止心衰发生。
    三、其他疗法:补充白蛋白、纠正酸中毒可减少血中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可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 景天
    回复
    2024-05-16 13:13:03

    新生儿溶血症是因为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者占多数,Rh不合者较少。症状:一般ABO血型不合者症状较Rh血型不合者轻。患儿常于出生后24小时以内或第二天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随黄疸加深可出现贫血,肝脾肿大,严重可发生胆红素脑病。Rh不合大量溶血者,出生时已有严重贫血,可导致心力衰竭,全身水肿,甚至死胎。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⑴西药。①血浆或白蛋白。②肾上腺皮质激素。③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尼可杀米,要及早用药。两药同用可提高疗效。④葡萄糖及碱性溶液。
    ⑵中药。
    中药可以退黄,体外试验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常用的方剂有:①三黄汤 黄芩4.5g,黄连1.5g,制大黄3g。②茵陈蒿汤 茵陈1.5g,栀子9g,制大黄3g,甘草1.5g。③消黄利胆冲剂 茵陈9g,桅子3g,大黄3g,茅根10g,金钱草6g,茯苓6g。以上三方可选其中之一,每日服1剂,分次在喂奶前服。
    2.光疗。
    3.换血输血。
    ⑴换血目的:换出血中已致敏红细胞及抗体,阻止进一步溶血;减少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浓度,预防发生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
    ⑵换血指征:①产前已经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出生时有贫血、水肿、肝脾肿大及心力衰竭,脐血血红蛋白 < 120g/L。②脐血胆红素 > 59.84~68.4μmol/L (3.5~4mg/dl),或生后6小时达102.6μmol/L(6mg/dl),12小时达205.2μmol/L (13mg/dl);③生后胆红素已达307.8~342μmol/L(18~20mg/dl)、早产儿胆红素达273.6μmol/L(16mg/dl)者;④已有早期胆红素脑病症状者。
    ⑶血清选择:ABO溶血症用AB型血浆,加O型红细胞混合后的血。Rh溶血症应有ABO同型(或O型),Rh阴性的肝素化血。血源应为3天内的新鲜血。

新生儿黄疸15.4严重吗

新生儿呼吸衰竭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