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主要多发新生儿,正常足月会完全消退下去,一般为皮肤黄染,建议去专业医院进行住院检查,根据结果,积极配合治疗,平时让宝宝多喝水,可以选择口服药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平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多补充钙和鱼肝油,多晒太阳,促进钙吸收。
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症状发展快,程度重且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不消退,早产儿3周不消退。本文将深入探究黄疸的症状和表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病症。
?婴儿症状
婴儿除黄疸外,可有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恐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状。
?四肢黄染
黄疸程度除面部、躯干外,还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黄染。
?黄疸颜色
黄疸颜色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桔黄或金黄色;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暗绿色或阴黄。
?伴随表现
伴随表现溶血性黄疸多伴有贫血、肝脾大、出血点、水肿、心衰。感染性黄疸多伴发热、感染中毒症状及体征。梗阻性黄疸多伴肝肿大,大便色发白,尿色黄。
?全身症状
全身症状重症黄疸时可发生,表现反应差、精神萎靡、厌食。肌张力低,继而易激怒、高声尖叫、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肌张力增高等。
新生儿抽搐是大脑功能暂时性紊乱的一种表现,新生儿的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所以四肢活动主要靠皮层下中枢来控制,因而会出现四肢不自主、无目的的抖动。随着大脑皮层发育的逐步成熟,孩子四肢活动的“控制权”也逐步由皮层下中枢转移到大脑皮层,四肢的这种不自主抖动亦逐渐消失。
?正常现象
如突然听到声音后,出现全身肌肉的抖动;由睡眠转为清醒时出现的突然惊动,这些都很正常。
?抽搐表现
除了全身或局部肌肉抽动外,更多见的如眼球震颤、双眼凝视、反复眨眼、高声尖叫、面肌颤动、前臂来回摆动等均是抽痉的表现。也有部分新生儿表现为呼吸暂停、面色紫绀。
?家长处理方法
这个时候,家长无需过于紧张,只要用手轻轻按住他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静。没有裹包被的新生儿,只要扶住他的双肩或抱在你的怀中,也可以使他安静下来。
?缺钙或脑损伤引起的抽搐
不过如果宝宝睡觉抽搐过于频繁,这可能是因为宝宝缺钙或者脑损伤引起的,家长需要引起注意,及时给宝宝补钙或去医院检查治疗。
病理性黄疸症状及表现
病理性黄疸症状及表现。新生儿最容易发生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的一天内,可以根据新生儿的体温和大小便以及医院检测,看看他有没有得病理性黄疸,如果发现,就要及早治疗。那病理性黄疸症状及表现有哪些呢?
病理性黄疸症状及表现1黄疸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症状发展快,程度重且长,足月儿2周不消退,早产儿3周不消退。长时间黄疸后消退,之后又重新出现。婴儿除黄疸外,可有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恐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状。
1、血内胆红素过多
某些原因(先天性代谢酶和红细胞遗传性缺陷)以及理化、生物及免疫因素所致的体内红细胞破坏过多,发生贫血、溶血,使血内胆红素原料过剩,均可造成肝前性黄疸。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等。
2、胆道梗阻
由于结石和肝、胆、胰肿瘤以及其他炎症,致使胆道梗阻,胆汁不能排入小肠,就可造成肝后性黄疸。常见疾病包括:化脓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胰头癌、胰腺炎、胆管或胆囊癌。
3、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吉尔伯特(Gilbert)病及Dubin—Johnson二氏综合征引起的.黄疸和新生霉素引起的黄疸,都是肝细胞内胆红素结合障碍、胆红素代谢功能缺陷所造成的。
4、严重心脏病
患者心力衰竭时,肝脏长期淤血肿大,可以发生黄疸。
5、药物性损害
有些药物,如氯丙嗪、吲哚美辛(消炎痛)、磺胺类、对氨水杨酸、卡巴胂等,可至中毒性肝炎。此时胃肠道症状不明显,黄疸出现之前无发热,血清转氨酶升高很明显,但絮浊反应正常等可资鉴别。
病理性黄疸症状及表现21、新生儿溶血症
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24小时内或第二天,持续一个月或更长,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为溶血性贫血,肝脾大,母婴血型不合,严重者并发胆红素脑病。
2、新生儿败血症
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3~4天或更晚,持续1~2周,或更长。早期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晚期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溶血性,晚期并肝细胞性,感染中毒症状。
3、母乳性黄疸
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4~7天,持续2个月左右,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无临床症状。
4、生理性黄疸
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2~3天,约持续1周,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溶血性及肝细胞性,无临床症状。
5、G—6—PD缺乏
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2~4天,12周或更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溶血性贫血,常有发病诱因。
6、新生儿肝炎
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数日~数周,持续4周或更长,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阻塞性及肝细胞性。黄疸和大便颜色有动态变化,GPT升高,激素可退黄。
新生儿惊厥具有典型的抽搐症状,有时只表现为:
(1)两眼凝视、震颤或不断眨眼。
(2)口部反复地作咀嚼、吸吮一类的动作。
(3)呼吸不规则、暂停并伴有皮肤青紫。
(4)面部肌肉抽动。
(5)少数新生儿表现为:全身或一侧肢体肌肉,一阵阵地抽颤或肌肉持续紧张。
惊厥是一种神经系统症状,但不一定都是脑子里有病,它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发高烧、水电解质紊乱、先天性心脏病引起脑缺氧、黄疸太重、败血症等,一旦发生,要查清原因,及时处理,切勿延误。
新生儿在睡眠时,出现手指、足趾小抽动,醒后又一切正常,这不要误认为惊厥。
婴幼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黄疸是因血清胆红素升高而引起皮肤及巩膜感染,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