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在婴儿出生后2到5天时进行的。当宝宝紧张时,会导致听力下降,一些听力受损的症状也可能是先天遗传因素造成的。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照顾宝宝,在宝宝护理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做检查时要注意孩子身体的保暖,避免孩子着凉。请及时给宝宝换纸尿裤。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新生儿听力损失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有效手段。听力障碍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出生缺陷疾病,可引起患儿言语-语言、智力发育迟缓及缺陷,造成 社会 适应能力低下,如能对明确诊断为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婴幼儿在出生6个月内进行科学干预和康复训练,绝大多数可以回归主流 社会 。
新生儿听力筛查怎么做
一般在宝宝睡眠安或静状态下,将大小合适的探头或耳罩放置在宝宝的一侧耳朵开始进行测试,做完一侧耳朵再做另外一侧耳朵。
筛查方法:耳声发射(OAE)。要求测试环境安静,噪声控制在45-50dB以下,可以加快测试速度。筛查快速而无创伤,测试时时将探头紧密的置于外耳道的1/3处,无须安放电极,对新生儿不造成任何损伤。
筛查受外耳、中耳状态的影响。例如新生儿外耳道的胎儿皮脂、残渣、中耳渗液会使传入的刺激声和传出的反应信号衰减,导致耳声发射的信号在某个频带的信号减弱或消失。
新生儿听力筛查什么时候做
新生儿生后3-5天,在住院的期间就应该进行初步筛查过程(初筛)。
如果是出生42天内的婴儿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可疑”;甚至初筛已经“ 通过”,但属于听力损失高危儿如重症监护病房患儿,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好处
之所以会设立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因为有时候宝宝刚出生,包括视力、听力很多方面都没发育完全,而且无法凭借自身感觉去判断宝宝内在的发育。新生儿做听力筛查有利于清楚了解到宝宝的听力情况,以及发现宝宝是否有听力问题。
除此之外,从小就认知到听力的情况,也有利于宝宝以后的 健康 成长,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的发展。如果筛查出了结果是不理想的,还可以及早采取措施,对症下药。以免遗留的问题越发展越不可收拾。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怎么办
未通过复筛的婴幼儿,都应在3月龄接受听力学和医学评估,确保在6月龄内确定是否存在先天性或永久性听力损失,以便实施干预。即复筛未通过的患儿应由听力检测机构进行耳鼻咽喉科检查及声导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测、行为测听及其它相关检查,必要时并进行医学和影像学评估,做出诊断。
对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儿童,应根据可能发生的迟发性听力损失状况,制定个体化的听力再评估的时间和次数。对于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但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婴幼儿,至少3岁内每6个月进行1次听力随访,若可疑有听力损失,应及时进行听力学评估。
新生儿听力发育指标
0-7天宝宝宝宝听力发展状况
宝宝已有了听觉,大部分的宝宝在出生24小时后对听刺激1-2次就能引起反应,对大人说话的声音也很敏感。大人在宝宝身旁轻声说话,观察宝宝是否会随声音变化有不同反应。
8-30天宝宝宝宝听力发展状况
听力发育完全成熟,他会密切注意人类的声音,也会对噪音敏感。在宝宝身旁说话,宝宝将头转向熟悉的声音和语言。
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宝宝,都是妈妈怀胎十月、辛辛苦苦孕育出来的礼物,宝宝对于每一位家长来说,都是无比珍贵的。为了确保宝宝是健康的,有必要在宝宝出生后,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来判断宝宝的健康程度,那么新生儿听力筛查做几次
?国家统一检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这个是国家统一的检查,这是检查宝宝在听力方面有没有问题,及时检查及时发现,不必担心对宝宝有影响。
?出生一周后检查
一般在医院生完孩子后,宝宝出生一周之后都要检查的,是特别有必要做的一项检查,为了宝宝健康,家长还是给宝宝做一下比较好。
??时间灵活
这个检查并不是强制式的检查,只是说为了宝宝的健康,建议家长在医院做一下,宝宝是健康的,家长才能够真正的放心。一般出生后第二天就可以进行筛查,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做筛查的时间。
??地区规定不同
每个地方城市的规定是不一样的,具体宝宝出生几天就可以做,一般时候做医生会告诉家属,家属可以在医生的意见下来考虑。
?健康正常一次足够
同时,如果宝宝的听力是健康正常的,只需要做一次就足够了。
您好,这种情况先不着急,宝宝可能听力系统正在发育,等到宝宝出生后42天还有一次复查,先看看情况怎么样,以后再做打算。一般儿童听力筛查流程如下:
1.初筛,出生后48小时之内进行,DP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筛查型),初筛未通过进行复筛。初筛通过进入1-3岁随访组。
2.复筛,出生后42天,与产妇复查同时进行,同样用耳声发射,复筛未通过者进行听力初步诊断。
3.三个月之内进行听力学诊断,看是否存在听力力损失,做的检查有ABR(听性脑干反应),声导抗,耳声发射等。
4.确定有永久性听力损失,6月之内选配助听器,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