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喘息可能跟肺炎有关,特别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导致肺部组织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入侵后,便有可能会出现这种症状,影响正常的生活。
要想使疾病尽快改善,需要遵医嘱合理使用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抑制炎症反应。必要时,也可以使用具有止咳作用的药物,比如右美沙芬颗粒等。
宝宝夜间咳嗽的原因很多,作为家长一定要多加注意,如果长期不见好转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当然也不能盲目用药,这样都会对宝宝的成长发育带来影响。最好让宝宝多喝水。
?卧位不当
卧位不当,引起肺或支气管呼吸不畅,憋气、流泪都是呼吸不畅的症状。
?咽喉炎症
孩子夜里咳嗽较多,与咽喉炎症,干痒刺激呼吸道粘膜有关。
?室内通风问题
室内通风的问题。为了不让宝宝着凉,家长可能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关门关窗,使得室内空气不好,宝宝在晚上就会咳嗽的厉害。
??室内温度原因
室内温度的原因,夏天天热,冬天天冷,很多人晚上睡觉也开着空调,导致宝宝晚上咳嗽。
?过敏性咳嗽
疾病导致夜间咳嗽,如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性的剧烈咳嗽,多呈阵发性发作,晨起较为明显,宝宝活动或哭闹时咳嗽加重,孩子遇到冷空气时爱打喷嚏、咳嗽,但痰很少。夜间咳嗽比白天严重,咳嗽时间长久,通常会持续3个月,以花粉季节较多。
宝宝在还比较小的时候,咳嗽等情况十分高发。一旦出现这个情况,家长感觉宝宝还小,不敢给宝宝吃药,怕影响到生长还有发育,因此比较焦急,不知道怎么会发生咳嗽的情况。
??炎症造成的
一般都是因为炎症造成的。小宝宝的肺部,或者是咽喉可能有一些炎症,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注意,帮助小宝宝进行消炎止咳,避免长期发展,对于小宝宝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多喝水
平时就要多给宝宝喝一些水,提高小宝宝的代谢,有助于消炎止咳。可以平时给小宝宝喝一些冰糖梨子水,有清肺止咳的作用,而且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对于小宝宝的健康有好处。
?药物治疗
宝宝晚上咳嗽,多是肺热引起的,小儿体质都是属阳性体质,易内生热,俗称上火,上火咳嗽就是中医所说的肺热咳嗽,一般伴有热、咳、痰、喘等症状。而此时最关键的是选择有宣肺化痰的药物,同时家长们也可以让宝宝服用一些药性温和的止咳药,及时止咳。
?及时就医
如果家长发现,小宝宝咳嗽的情况比较严重,而且总是不好,那么还是带宝宝去看一下比较好,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缓解。如果小宝宝总是咳嗽,对于肺部的发育有不良影响,因此还是要积极治疗。如果有必要,那么还是应该通过药物来治疗。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种以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为主的呼吸道慢性炎症,对易感儿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可逆性呼吸道阻塞症状。哮喘具有遗传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但多始发于4~5岁以前,占70%~80%,约50%始于3岁以前,10岁以下男孩多于女孩,接近2:1。
一、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小儿素体肺、脾、肾三不足,痰饮留伏,是发病的主要内因。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患病,易使三脏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而致痰湿内盛是发生本证的主因。外因如气候突变,寒温失调、接触异物、过食生冷酸咸等。本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在于痰饮久伏,一遇即发,反复不已。
发作时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蕴结,阻塞气道,肺管因而狭窄。
气机升降不利,以致呼吸困难,气息喘促。同时,气体的出入,又复引触停积之痰,产生哮鸣。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发病为急性或隐袭性,急性发作可有暴露于刺激物(如冷空气、有害气体、未干的油漆等)或接触过敏源(如室尘、螨、花粉等)
的病史。急者呼吸道梗阻征很快出现,可在数分钟内发生,主要是由于气道平滑肌痉挛所致。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发病较缓,数日内咳嗽、喘鸣次数和程度逐渐加重。易于夜间发作。哮喘的症状及体征包括咳嗽(早期干咳),喘鸣,呼吸急促,具有呼吸延长的困难,三凹征,发绀,肺部过度膨胀,心动过速及奇脉。有的患儿只有咳嗽而无喘鸣,或只有喘鸣而无咳嗽,呼吸急促亦可能不伴有喘鸣。
患儿在极度呼吸困难时,一般常见的哮喘症状如喘息、喘鸣可能不出现,气道缓解梗阻缓解之后才出现喘鸣。呼吸困难可使患儿活动困难,甚至说话困难。严重梗阻时患儿表现为抬肩、端坐。
一般患儿呼气较吸气更为困难。在婴幼儿,呼气延长不明显,因此区别吸气性及呼气性呼吸困难不容易。一些小儿可出现腹痛,这是由于腹肌及膈肌过度用力之故。由于肺的过度膨胀,可能触及肝、脾。
哮喘持续状态:哮喘发作严重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吸氧后仍有发绀,应用氨茶碱类扩张支气管药物3次或用皮质激素,症状仍不见缓解,持续6小时以上者称为哮喘持续状态。
2.诊断根据询问病史及典型哮喘发作,诊断一般并无困难。
(1)肾上腺素试验:1‰肾上腺素每次0.01ml/kg(亦可用喘乐宁、博利康尼、氨哮素等定量气雾吸入试验)皮下注射,10~15分钟后哮喘鸣基本消失为4分,顺息症状消失为3分,喘息症状减退为2分,积分在6~8分者诊断为“疑似婴儿哮喘”;积分大于8分者诊断为婴幼儿哮喘。
(2)儿童哮喘:①年龄在3岁以上;②主要症状和体征:包括喘息、气短或胸闷,阵发性咳嗽;肺部有哮鸣音,必须反复发作3次以上;③喘息发作往往有一定好发季节、时间及相应的诱发原因;④使用平喘药物(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喘息症状减轻和缓解;⑤经0.5%舒喘灵雾化吸入后1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5%以上;⑥往往有个别或家族(指
一、二级亲属)过敏史。
其中第②、④条为必要条件,第③、⑥条为参考条件。第⑤条为辅助条件。
(3)过敏性咳嗽:某些哮喘患儿的临床表现极不典型,反复咳嗽为惟一的主诉,常被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而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症状却迁延不愈。其诊断标准:①小儿任何年龄皆可发病,但学龄前儿童多见;②咳嗽反复发作1个月以上,其特征为夜间或清晨发作,干咳少痰;③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长期应用抗生素无效;④使用平喘药物可使咳嗽发作缓解。
(4)辅助检查:小儿哮喘的诊断一般不需特殊实验室检查,但需进一步辨别属于外源性、内源性或混合性哮喘以及进一步了解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并考核疗效、评估预后,因此针对性地作一些实验室检查是必要的。
(5)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对估计哮喘严重程度及判断疗效有重要意义。一般包括肺容量、肺通气量、弥散功能、流速一容量图和呼吸力学测验,但均需较精密的仪器,也不能随时监测。
(6)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测量哮喘病情的重要实验室检查,特别对合并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严重病例,可用来指导治疗。
(7)其他实验室检查:包括吸入不同浓度的乙酰甲胆碱或组胺,对疑似哮喘而肺功能检查正常患儿可用运动试验,以及应用放射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组胺释放试验、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等体外试验来检测过敏原。有报告证实哮喘患儿存在微量元素锌的缺乏。
(8)鉴别诊断:应与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淋巴结核、支气管扩张症、呼吸道内异物、热带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相鉴别。此外,小儿支气管哮喘还需与先天性喉喘鸣,咽后壁脓肿,胃食道反流等相鉴别。
三、辨证施治
1.发作期
(1)热性哮喘型
【辨证】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声,胸高,气粗息促,咳呛阵作,痰浊稠黄胶黏,咳吐不利,胸膈满,烦闷不安,面赤口渴,口苦喜饮,身热汗出。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施治】清热宣肺,涤痰降逆。
【方药】越婢加半夏汤:麻黄6g,石膏15g,生姜3片,半夏9g,甘草3g,大枣5枚。
【加减】痰多者加胆南星9g,瓜蒌9g;发热者加金荞麦9g,板蓝根9g,鱼腥草15g;肺阴已伤,痰热未清者去麻黄加沙参9g,玉竹9g,川贝母6g。
(2)寒性哮喘型
【辨证】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声,痰清稀而少,色白呈泡沫状,胸膈满闷如窒,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白滑,脉象弦紧或弦滑。
【施治】温肺散寒,豁痰利窍。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麻黄6g,射干6g,生姜3片,细辛3g,紫菀9g,款冬花9g,五味子3g,半夏9g,大枣5枚。
【加减】痰多者加橘红9g,白芥子9g;吐痰少而喘甚者加三子养亲汤(苏子9g,白芥子9g,莱菔子12g)合葶苈子9g;肢冷脉弱者加制附子9g,干姜6g;咽痒打喷嚏严重者加辛夷9g,苍耳子9g;恶寒鼻塞流涕者加苏叶、桂枝、川芎各9g。
2.缓解期
(1)肺气虚弱型
【辨证】面色白光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倦怠乏力,自汗怕冷,四肢不温。苔薄质淡,脉细无力。
【施治】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方药】黄芪12g,防风6g,白术9g,桂枝6g,白芍9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5枚。
【加减】咳喘反复者加当归9g,诃子6g;白痰咯吐欠爽者加半夏9g,陈皮9g,苏子9g;短气汗出加人参9g,麦冬9g,五味子9g;心悸少寐者加百合9g,茯苓9g,远志6g;哮喘稳定时可服参蛤散6g(人参、蛤蚧)益气养肺以扶正。
(2)脾气虚弱型
【辨证】咳嗽痰多,食少脘痞,面黄无华,大便不实,肌肉消瘦,倦怠乏力。苔少色淡,脉缓无力。
【施治】健脾益气,肃肺化痰。
【方药】党参、白术、茯苓、半夏各9g,陈皮6g,甘草3g。
【加减】便溏形寒肢冷者加肉桂6g,干姜6g,淮山药9g,肉豆蔻6g;腹胀胸闷纳呆者加木香9g,白芥子9g,干姜6g;少气而面色白光白乏力者加黄芪12g,当归9g,白芍9g,龙眼肉6g。
(3)肾虚不纳型
【辨证】面色咣白,形寒怯冷,下肢不温,脚软无力,动则心悸气促,大便澄清,或夜间遗尿。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施治】温肾纳气。
【方药】熟地黄24g,山茱萸、淮山药各12g,茯苓、丹皮、泽泻、胡桃肉、补骨脂各9g,紫河车粉3g(吞服),附子、肉桂蛤蚧各3g。
【加减】形寒肢冷,动辄喘甚加紫云英15g;喘甚则遗尿加五味子6g,益智仁9g,泽泻9g,煅龙骨15g,煅牡蛎30g;大便溏薄加干姜6g,肉豆蔻9g,白术9g,茯苓9g;喘甚汗出如油者加人参6g,五味子9g,代赭石15g。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
(1)散剂:紫蛤散、芍药甘草散、降气定喘散。
(2)丸膏剂:曼陀罗丸、寒喘丸、牡荆子丸、珠贝定喘丸、消喘膏、治喘固本糖浆。
(3)片剂:哮灵片、喘嗽宁片、温阳片、海珠喘息定片。
2.验方
(1)人参(党参加倍),蛤蚧(去头足)等份研末,日服15g,白蜜调服。
(2)紫河车2具烘干,研末装胶囊,日服1~2g,开水送服。
(3)炙麻黄3~6g,杏仁6~9g,生甘草3~4g,生姜3~5片,水煎服。
(4)白果4~6g,炙麻黄3~4g,杏仁6~9g,甘草3~4g,苏子6~9g,桑白皮6~12g,黄芩6~9g,半夏6~9g,款冬花6~9g,水煎服。
(5)半夏25g,黄芪、柴胡、黄芩各20g,桂枝、白芍、五味子、苦参、蝉衣各15g,麻黄、甘草、川细辛、地龙各10g,干姜6g,水煎服。
3.外治方
(1)白芥子12g,延胡索12g,细辛21g,甘遂12g,麝香0.15g,共研细末,用生姜汁调和做成小圆饼外贴,分3次用,在夏季伏天,中午前后贴敷肺俞、膏肓俞、大椎三穴,约2小时撕去,3次为1个疗程,坚持数年有效。
(2)白芥子、延胡索各30g,甘遂、细辛各15g,制成药饼,纳入丁香、肉桂,敷于定喘、肺俞、膏肓三对穴位,每次贴敷2小时,在患儿发病期间敷贴,隔5天贴1次,共3次。
五、调护
(1)居室宜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季暖和,夏季要凉爽通风。
避免接触特殊气味。
(2)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酸甜以及海鲜鱼虾等容易过敏食物,以免诱发哮喘。
(3)注意心率、脉象变化,防止哮喘大发作产生。
(4)重视预防复发,避免各种诱发因素,适当进行锻炼,增强体质。
(5)注意气候影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冬季外出应戴口罩。
尤其气候转变或换季时,要预防感冒诱发哮喘。有外感病证要及时治疗。
(6)防止活动过度和情绪激动,以免诱发哮喘。
正常情况下,咳嗽仅是孩子正常的生理防御反射,是人体自行清理呼吸道的办法。各种病原体入侵后引起鼻咽部、扁桃体、气管支气管以至肺部的感染,都是小孩咳嗽的常见原因。
?上呼吸道感染
这是引起咳嗽比较常见的一个原因,病毒在空气中由人的鼻腔或咽喉进入体内,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发炎。小儿一旦感冒,一般会出现咳嗽的症状。
??支气管炎
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及时,就会出现支气管炎,也会引发咳嗽。开始的时候是干咳,后来逐渐变为咳嗽、咳痰等,严重时可因呼吸困难而出现缺氧症状,嘴唇呈青紫色。
?肺炎
2岁以下的小儿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而引起。一般会有干咳,还会出现气促、口唇发绀、鼻翼扇动等现象。
??急性喉炎
病原体或细菌经过喉部,容易引发喉部感染,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无声。
?异物进入咽喉或气管
小儿先前并没有咳嗽、流涕、打喷嚏或发烧等症状,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同时出现呼吸困难,脸色不好,特别是较小的孩子,很可能是异物不小心进入孩子的咽喉和气管所致。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