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小儿猫叫综合征表现

时间: 阅读:11484
小儿猫叫综合征表现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04-09 12:15:44

小儿猫叫综合征的表现主要有:可能会表现为猫叫样哭声、特殊面容、听力出现障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还会表现为行为异常、营养不良,对小孩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出现了这种现象,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等。明确了病因后,可以遵医嘱口服营养神经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甲钴胺片等。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4-05-16 18:18:59

  • 木槿
    回复
    2024-05-16 18:18:59

    常染色体病
    21三体综合征
    又称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新生儿发病率为1/800,男女之比为3:2,占小儿染色体病的70%一80%,发病率随母亲生育年龄的增高而增高,尤当母亲大于35岁时发病率明显增高。染色体核型分三类:①标准型:47,+21,占22.5%;②嵌合型:46/47,+21,占2.7%;②易位型:46,-D,+t(Dq21q)或46,—G,+t(Gq21q),占4.8%,此型中约1/4是双亲之一为携带者,由遗传而得,其余大多人为新发生畸变而得。临床表现:智力低下,IQ为25~50;特殊面容:鼻梁低、眼距宽、外眦向上、常张口伸舌;腭弓高,头颅小而圆,枕部平坦,前囟大,新生儿期可有第三囟门;身材矮,四肢短;肌张力低下,关节松弛;男性隐睾、无生育力;50%有先天性心脏病,另可有胃肠道畸形、无肛、裂唇、裂腭、多指等;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易患白血病,常有通贯手、小指因第二节骨发育不全,智而内弯呈一条褶纹、10指尺箕、跖沟、足胫侧弓等。50%在5岁内死亡,8%可超过40岁。
    18三体综合征
    又称Edwrd综合征。新生儿发病率为1/3500~1/8000,男女之比为1:4,发病率与母生育年龄增高有关。核型:80%为47,+18,10%为46/47,+18,其余为各种易位。临床表现:宫内生长迟缓,胎动少,羊水过多。过期产,出生时低体重,发育如早产儿,吸吮差,反应弱,头面部和手足畸形,头长、枕部凸出,面圆,眼距宽,眼球小,嘴小,腭狭窄,耳低位、扁平、上部尖,形似“动物耳”,颌小,颈短;皮肤松弛,全身骨骼、肌肉发育异常;特殊握拳状:第4与3指并合、食指盖过第3指,第5指盖过第4指;摇椅状足:男性隐睾;心、肺、肾畸形;智力明显缺陷;通贯手,小指一条褶纹。由于患儿畸形严重,大多生后不久死亡,个别可活至儿童期,嵌合型存活期较长。
    13三体综合征
    又称Patau综合征。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2.5万。核型:80%为47,十13,余为易位型。临床表现:畸形较上两综合征更为严重。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出生低体重,小头,小眼或独眼、无眼,裂唇、裂腭,心、肾、胃肠、生殖系畸形,智力和生长发育严重落后。一般生后不久死亡。
    5P—综合征
    又称“猫叫综合征”(Cri du chat syndrome)。群体发病率为1/5万,在智能低下儿中约占1%一1.5%,在小儿染色体病中占1.3%(穆莹等,1986),在常染色体结构异常病人中居首位。核型:80%为5P15缺失,10%为不平衡易位引起,个别为环状染色体或嵌合体。临床表现:婴幼儿期哭声似小猫咪咪叫,小头,婴儿满月脸,少年长脸,眼距宽,外眦下斜,鼻梁低,下颌小,腭弓高,牙齿错位咬舌;手足小;骨骼、心、肾畸形;脑萎缩,婴儿期肌张力减退,成年肌张力亢进;通贯手。患儿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严重。大部分患儿可活到儿童期,少数可活到成年。
    Prade—Willi综合征
    为染色体上一小带缺失引起的微小缺失综合征中的一种,是较常见的畸形综合征。核型为15q11-q13缺失,缺失染色体来自父方。患儿智力低下,身材矮,肥胖,肌张力低,性腺发育低下,手足小。
    其他各种常染色体部分单体或部分三体也均有智力与生长发育落后、先天畸形及特殊肤纹,其异常严重程度与所涉及的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及其表达有关。 [1]

    性染色体
    克兰费尔特综合征
    又称小睾丸症、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克氏征、XXY综合征。新生男婴发病率为1/1000—2/1000,在身高180cm以上的男性中占l/260,在不育的男性中占1/10。核型:80%-90%为47,XXY,约10%一15%为嵌合型,常见有46,XY/47,XXY、46,XY/48,XXXY等,此外,有48,XXXY、49,XXXXY、48,XXYY等。临床表现:以高身材、小睾丸为特征。婴幼儿期大多无异常表现,睾丸大小正常,仅6%病例有尿道下裂、隐睾,但到青春期后睾丸小而硬,体积为正常人l/3,睾丸中曲精管玻璃样变和纤维化,无精子生成,间质细胞呈簇状。身材高于同胞,可达180cm以上,第二性征发育差,胡须、阴毛少,皮肤细,皮下脂肪多,喉节不明显,25%有乳房发育,无精子发生,血清睾酮低、FSH与LH增高。智力可正常,但低于同胞,或轻度低下。嵌合型临床表现可较轻。确诊后可于青春期用雄激素替代治疗,以改善第二性征。
    特纳综合征
    又称先天性性腺(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X单体综合征。新生女婴发病率为1/5000。核型:约55%为45,X,余为各种嵌合型,较常见有45,X/46,XX;45,X/46,XX/47,XXX等。临床表现:以身材矮(140cm左右)、性幼稚、肘外翻为特征。出生可低体重,新生儿可足背淋巴水肿;50%蹼颈,发际低,皮肤色素痣增多,第四、五掌骨短,青春期后外生殖器及乳房仍处幼稚型,性腺为纤维条索状,原发闭经,无生育力。患者常因儿童期身材过矮或青春期原发闭经就诊。约1/2患者伴心、肾畸形。智力可正常,但低于同胞,或轻度低下。青春期后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可改善第二性征。
    多Y综合征
    也称XYY综合征。新生男婴发病率为1/900。核型为47,XYY。患者表型一般正常,身材高大,常超过180cm,偶见尿道下裂、隐睾、睾丸发育不全及生育力下降,大多有生育力,可生育正常子代,个别生育XYY子代。XYY个体易于兴奋,易感到欲望不满足,厌学,自我克制力差,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X三体综合征
    又称多X综合征;“超雌”。新生女婴发病率为l/1000。核型:大多为47,XXX,少数为46,XX/47,XXX,极少为48,XXXX、49,XXXXX。外表可无明显异常,约70%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正常,并可生育;另30%病人卵巢功能低下,原发闭经或继发闭经,乳房发育不良等。智力可正常,但低于同胞,或稍低,有精神病倾向。
    X染色体结构异常
    核型有X染色体的各种缺失、易位和等臂。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取决于涉及X染色体上的哪些区段异常,因不同区段载有不同基因,缺失所导致的体征也不同。
    1.X短臂缺失(XXp-)Xp远端缺失病人有身材矮小等特纳综合征表型,但性腺功能正常。Xp整个缺失,则患者既有特纳综合征体征又有性腺发育不全。X染色体长臂等臂〔X,i(Xq)〕的临床表现与此类似,因为也缺失了整个短臂。
    2.X长臂缺失(XXq-)缺失在q22以远者,一般仅有性腺发育不全,原发闭经,不育,而无其他谙如身材矮小等Turner综合征体征。缺失范围较大,包括长臂近端者,除有性腺发育不全外,一些患者还有其他体征。
    Y染色体结构异常
    核型有Y的长臂、短臂缺失,等臂,环状,双着丝粒,倒位,易位等。Y短臂有睾丸决定因子(TDF)、长臂(Yq11,23)有无精子症因子(AZF)。当Y染色体结构畸变涉及Yp上TDF时会出现XY型女性,如涉及Yq11,23时则出现无精子症。
    混合性性腺发育不良症
    核型极大多数为45,X/46,XY,其他核型少见。患者一侧性腺为睾丸,可发育不良,同侧有输精管;另侧性腺为条索状,有子宫和输卵管。2/3患者按女性抚养。条索状性腺易恶变。
    XX/XY型两性畸形
    核型为46,XX/46,XY,系46,XX与46,XY异卵双生的嵌合休。此核型提示患者可能为真两性畸形,即同时具有男女两性的性腺,内、外生殖器及第二性征也可两性皆有而难以鉴别性别,约75%患儿按男性抚养。此外,也可为男性假两性畸形或不育的女性等。
    XX男性
    核型为女性的46,XX,但约2/3病例中可检出Yp上的SRY基因(见下文),临床发现类似克氏征。
    XY女性
    核型为男性的46,XY,但约15%病例检出Yp上:SRY基因有突变。患者性腺呈条索状,外生殖器呈女性,第二性征不发育,体型疲长或高大丰满,乳房不发育,原发闭经。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本病又称为Martin—Bell综合征。发病率仅次于先天愚型,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1250和1/2000,主要见于男性,在男性智力低下中占10%-20%。核型:Xq27,3有脆性位点。患者脆性X智力低下基因-1的5'端非翻译区有遗传不稳定性的CG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的异常扩增,即动态突变。临床表现:面容瘦长,前额突出;面中部发育不全,下颌大而前突,嘴大唇厚,腭弓高,头围大,招风耳或大耳朵;约80%男病人于青春期后出现大睾丸,多数患者性腺发育不良,精子少,但少数患者能生育后代。男性患者智力大多为中度至重度障碍,也有轻度;女性杂合子中约1/3可有轻度智力低下。[2]

  • 远志
    回复
    2024-05-16 17:17:49

    病因

    猫叫综合征,患者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故又名5p—综合征,为最常见的缺失综合征,因婴儿时有猫叫样啼哭而得名,其原因在于患儿的喉部发育不良或未分化所致。细胞遗传学特征是第5号染色体短臂远端部分缺失(5p—)。导致染色体畸变的原因有:

    1、物理因素: X射线、电离辐射等。

    2、化学因素: 化学药物如抗代谢、抗癫痫药物等,农药、毒物如苯、甲苯、砷等。

    3、生物因素: 一些微生物如弓形虫、风疹病毒、钜细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的感染。

    4、高龄孕妇。

    发病机制

    细胞遗传学研究证实,多数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是由于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的2次断裂所致,如果断裂发生在短臂,就是一种中间缺失,如果断裂分别发生在短臂和长臂上,则形成环状的染色体。还有些患儿的第5号染色体易位到C、D或G组染色体上,形成嵌合体或臂间倒位等。

    临牀表现程度与5p缺失所处的部位有关,而与缺失长度无明显相关性,因而有人提出根据患儿的临牀表现(猫叫样哭声及典型面部特征)来确定关键区域。据此,人们将猫叫综合征的关键区域定位于5p15.2,位于DNA标记D5S713和D5S18两个遗传标记之间,该区域约占5p总长度的10%,含400~600kbDNA,为研究该病提供了遗传学资料。

    诊断依据

    1、患儿出生后有猫叫样哭声,随年龄增长而渐消失,2岁后不再存在。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2、小头、枕部扁平,圆脸,眼距宽,耳位低,下颔小,腭弓高,内眦赘皮,眼睑外侧向下斜。肌张力低或增强,或有耳道、脊椎及四肢的畸形。 *** 、睾丸小。少数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3、手纹明显异常。

    4、严重的智力低下,智商多在25%以下。

    5、染色体核型:可有单纯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5号染色与其他染色体易位,或环形5号染色体等。

    治疗注意事项

    1、患有猫叫综合症的婴幼儿脾胃功能还在发展之中,胃喜暖而恶溼寒,要保护好脾胃,就要在食物上注意保暖,少吃甜冷冰冻的食品和凉的饭菜。

    2、平时适当的让宝宝多做点运动。

    3、小儿猫叫综合征,染色体异常,不能治愈,目前存在心脏疾患,主要对症支持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改善。

    4、患有猫哭症的小儿可以接受言语治疗、声音治疗和职业治疗,如有先天性心脏缺陷,则通常需要接受手术。

    5、猫叫综合症通过适合的教育训练,中度的也可以到庇护工场工作,但因行走、语言等方面的特异情况,轻度者也难以在社区竞争就业。

    相关文章

    [小儿尿路感染是什么引起的]

    [小儿休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儿骨硬化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儿偏食应该如何调节

偏食改如何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