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脚背起小疙瘩很痒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过敏引起的。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长期穿袜子不洗脚或脚上接触了引起过敏的物质,比如花粉等,就容易引起过敏,从而出现脚背起小疙瘩并伴有瘙痒的现象。
此时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使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进行局部涂抹。
1 湿疹 这可能是宝宝得了湿疹,宝宝得湿疹的病因比较多,与宝宝的自身免疫力差,过敏等因素有关的。病情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一些抗过敏药以及外用药治疗,注意预防感染。?
找到病因,并将致病因素去除掉;可以通过母乳喂养缓解湿疹,给宝宝的辅食中多添加一些蛋白质高的食物,比如鸡蛋、鱼类等;情况比较严重的,可在医生的知道下是用一些皮质类固醇激素乳膏。
?2 痱子 宝宝手背脚背起小红点也可能是局部起了痱子的现象,多是出汗潮湿引起的。所以不要担心,可以适当使用痱子粉来涂抹患处,保持手背脚背干爽,就可以有所缓解。 在宝宝患处擦上痱子粉或止痒剂进行止痒;脓型痱子则需要去医院进行抗生素治疗;在生活上,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环境,给宝宝穿夸大些的衣物,以免出汗让宝宝的皮肤变得潮湿且黏黏的。?
3 丘疹样荨麻疹 尽量不要让宝宝去抓挠患处,避免感染;适当给宝宝吃一些抗过敏的药物,注意要在医生的叮嘱下服用;平时注意宝宝的饮食,以清淡为主。
?4 宝宝过敏 找出致敏的原因,让宝宝不再接触致敏物质,以免宝宝再次过敏。给宝宝勤换衣物、床单被套。 如果宝宝年龄适合吃药,也可以去医院给宝宝开一些药物配合治疗。
?5 如何预防宝宝手背脚背起小红点
?1、宝宝之所以会手背脚背起小红点,多数跟室内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不妨通过空调来调节。吹空调时,建议定格在26度上下,湿度要小于60%,此外,要经常给屋子开开窗,透透气,让新鲜的空气环绕在宝贝的周围。?
2、 大多数宝宝都喜欢运动与玩耍,极易出汗,妈妈要记得时不时给孩子擦拭身体,或者给孩子佩戴吸汗巾。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妈妈不要一直抱着不放,也不要让宝宝猛烈哭泣,否则容易大汗淋漓,致使痱子更加肆意疯长。
除了注意宝宝身体有没有长一些奇怪的痕迹,关注肌肤健康外,选用适合低敏柔和的母婴品牌也极为重要,要细致的保护宝宝的每一寸娇嫩肌肤
您好!您这种情况有可能是过敏原因引起的荨麻疹。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病因复杂,常见的病因如食物、药物、感染、精神因素、动植物因素、物理因素、内脏和全身性疾病等等,治疗主要是积极寻找病因,中西医结合药物、中医中药等方法进行治疗,必要时可以进行过敏原的检测。
注意事项:
1,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及刺激性食物.
2,保持心情愉快,学会自我调节,快乐生活.
3,戒掉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
4,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养成每天排大便的习惯.
祝早日康复!
估计是足癣
足癣是指发生在趾掌面的霉菌性皮肤病。
发病原因是由于表皮鲜菌、毛癣菌或足趾毛癣菌侵犯趾。红色毛癣菌抵抗力强,不易控制,与卫气津液博结。聚而不散,导致皮肤干燥湿润所致。足癣是引角质层厚、皮脂缺乏、汗腺丰富、出汗较多、足部潮湿,利于霉菌生长繁殖而起,使用公共浴池、公用拖鞋、脚盆、毛巾时也易相互感染。
足癣的临床表现(1)分水疱性:多发生在夏季,症状是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庖壁较厚,内容清彻,不易破裂。数日后干燥脱屑,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庖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2)糜烂性: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3.4.5趾缝间。常见于多汉者。(3)鳞屑角化型:症状是足底、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冬季趾缝间皮肤发生裂隙,夏季产生水疱,有痛感。常因搔抓引起继发性感染,并发脓包疮、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丹毒、败血症等疾患。
民间治愈本病的绝招有:
1:治脚癣
处方:鲜鸡蛋一个,第二次掏米水1000毫升。
用法:掏米水洗换脚10分钟,将蛋壳内薄膜取下,贴敷患处。
疗效:保留1---2小时。日一次。
2:治脚癣:
处方:乌梅100克,白芨、苦楝皮、苍术、黄柏、苦参各20克,丁香、吴茱萸各15克,乌头、冰片各10克
用法:先煎乌头、白芨、次加乌梅、苦参、1小时候再加丁香、吴茱萸。浓煎后加75%酒精200毫升,去渣取液,加冰片混匀,用棉球沾药涂搽患脚,日2次
疗效:用药1剂,有效率达94.5%
脚面起一片片的小疙瘩微痒,考虑是由皮肤过敏反应导致的湿疹引起的疙瘩等症状。
平时要注意观察对什么东西过敏避免再次接触。
指导意见: 建议外用:派瑞松软膏涂抹一下,最好在服用一些抗过敏药治疗比如: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和赛庚啶片等。配合使用药物皮疹症状很快就会消退的。保持皮肤清洁与卫生,避免搔抓摩擦,不易使用肥皂热水洗烫,期间饮食宜清淡为宜,不可以吃鱼虾牛羊肉,辣椒,大蒜,鱿鱼等辛辣燥热食物。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