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宝宝一夜发了两次烧

时间: 阅读:11580
宝宝一夜发了两次烧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5-10-13 23:54:16

宝宝一夜发了两次烧,可以通过退烧的药物进行辅助缓解,比如布洛芬混悬液等,可以达到一定的缓解效果。也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促进体内新陈代谢。

在平时生活中要多注意宝宝的体温变化,如果出现了突然升高现象,一定要及时就医诊断,不可拖延病情。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龙葵
    回复
    2024-05-17 02:02:04

    孩子反复发烧,要谨防孩子发生高热惊厥,小儿高热惊厥主要的症状表现就是抽搐,一般高热惊厥有两种,一种是简单的,一种是复杂的。单纯性的高热惊厥预后良好,只会出现1~2次,并且长大以后一般不会再次出现。而复杂性的高热惊厥会在发烧时反复出现,在对脑部神经元细胞造成伤害后,在不发烧的情况下还是会反复发作,还有可能继发癫痫疾病。所以说,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24小时脑电图的检查,及早的明确病情,防止再次惊厥带来伤害。

    宝宝高热是很常见的症状,几乎每个宝宝都出现过,当宝宝出现反复高热时,宝妈妈是很担心的,到底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需要怎样治疗?

    引起宝宝出现高热,目前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以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等而诱发的呼吸道疾病或者是肠胃疾病,从而引起的发热症状。除上述病原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以外,再就是不明原因的发热,也就是通过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发热。

    就目前来讲,引起宝宝出现反复高热最常见的原因和中枢性发热是有直接关系的。其原因主要是由中枢神经功能发生病变改变时,从而导致的体温调节中枢异常,而出现的发热症状。按医学角度分析,宝宝的情况和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是有直接关系。这种不明原因的发热,很容易出现高热或者是反复发热的。

    当宝宝出现反复高热时,需要怎样护理和治疗?

    宝宝在高热期间首先要注意环境温度变化和体温变化,多饮水,注意休息都有利于康复的。在没有伴随其他症状的情况下,体温超过38.5度以上时,是可以先口服退烧药物对症治疗的。如果口服退烧药物后,发热没有改善或者是间隔几小时又出现发热的症状的情况下,就需要住院观察了,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宝宝高烧三天,这个不算是反复高烧。小宝宝发烧一般烧三天很常见的。

    超过38.5度,要给宝宝药物退烧,间隔4小时,一天用药不超过4次。孩子喂退烧药后,及时补充热水,才好退烧。可以配合物理降温,比如,用温热的毛巾擦拭宝宝的腋窝、胳膊、腿等,睡觉的时候可以用毛巾包冰袋让孩子枕,孩子玩耍时可以让孩子小手泡在温水里等等。

    只要孩子精神状态好,不影响吃饭睡觉,可以不必太担心,多观察。如果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吃饭睡觉都哭闹不安,及时就医,及时检查孩子病情的发展。

    感冒发烧的宝宝,大人看着心疼,又无助,有力使不上,真是让人头疼。怎么预防宝宝感冒?

    1、穿着。在早晚温差大的时候,如果没有必要,最好在温度不低的下午2:00-3:00左右带宝宝出去玩。可以避免早上穿多,中午热,没有及时更换衣物引起的感冒。平时也要勤摸着宝宝是不是热了,有没有汗。

    2、饮食。除了均衡营养,对于小宝宝也要经常喝水。在易感冒的季节可以给宝宝经常吃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有效预防感冒。可以每天喝点蒲公英水,或者冰糖雪梨,做饭时加些润肺的食物,例如百合,去火的莲子,等等。

    3、在易感冒季节,家长切记带宝宝去人多,且封闭的环境。家里记得经常通风换空气。

    4、注意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是最好的!

    说说我们家孩子的情况,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家宝宝今年5岁了,很少发烧的,但这次流感也没能逃过,还是中招了,我们从周五的晚上开始发烧,一直烧到周日晚上,整整两天三晚,期间温度下来就是38度,上去就是39度。作为大人也是很心焦的,怕孩子烧坏脑子。


    周六一大早我们带去医院看,医生让查血,血象结果出来还好,是病毒感染,不是细菌感染,不用挂瓶,就开了一点鱼腥草和雾化的药,我们遵医嘱吃药,做雾化,到周二的时候就完全好了。


    所以你也不用太担心,温度烧到38.5以上,可以用栓剂退烧,间隔4-6小时可以用药一次,注意别给孩子捂太多,用温水擦拭脖颈、耳后、腋窝、腹股沟等,有助于宝宝散热。

    一般来说,发烧3-5天反复是正常的,如果持续一周还不见好转,需要找医生复诊,做进一步的检查,小医院查不出,一定要去大医院,不要耽误孩子治疗!

    宝宝高烧反复怎么办?

    宝宝高烧反复需要在退热的基础上,积极查明原因,然后对因治疗。

    本内容由山西省人民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贾俊松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宝宝发烧反反复复是正常的现像。相信每个家长都会经历过同样的问题。不用担心,注意不定时帮宝宝量体温。宝宝发烧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法,帮助宝宝治疗。物理降温有好多种方法,我选了几种有效的物理降温法分享给大家。

    第一种方法冰袋冷敷降温,这也是家长们最常用的,家长们在家中要常备冰袋,不使用时可放冰箱冷冻,拿出冰袋包上毛巾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反复使用。将冰袋置于高热孩子的前额、两侧颈部,以尽快降低头部温度,避免高热对大脑的影响,这是冰袋治疗法。

    第二种方法酒精擦浴,酒精可到药店购买。酒精的作用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

    第三种就是用热水给孩子泡脚,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

    发烧,是小孩的常见疾病,不管什么原因的发烧,作为家长都非常着急,希望能够快速退烧,殊不知退的太快,也不是什么好事。

    为了给小孩退烧,很多家长甚至会采取一些江湖上流传的退烧方法,比如姜糖水发汗法,大量维生素C水法,喝大量果汁法,搓酒法等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是针对不太严重的情况,而且万一用不好的话,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不但不能缓解发烧,反而会加重病情。

    比如说,风热证用姜糖水,咽喉立马疼痛加剧,甚至失声。风寒证用大量果汁法,几乎是百分百加重咳嗽。

    在临床这么多年来,我自己总结了这么几种小方法,应用范围非常广,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都可以应用,而且应用效果也非常好,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

    医疗背景

    第一种:藿香正气液贴脐

    具体步骤:准备干棉球或者小布团,花生米那么大就行,如果都没有,用卫生纸也行,但是卫生纸容易泡烂了。

    把市售藿香正气液(不含酒精的那种)打开,倒在干棉球上,不要太湿,会弄得全身和衣服上都是,也不要太干,太干没效果。

    以棉球湿润为准,然后放在肚脐眼上,外面用胶布或者伤湿止痛膏固定。

    如果干了,可以再换一块,大约八个小时后取下,如果过敏,可以提前取下,第二天可以重复使用这个方法。

    适用范围:所有人,只要不过敏都可以用。

    不管什么原因的发烧,都可以用,有时候在吃药都不能退烧的时候,加用这种方法,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另外,对于夏天受凉或者不明原因的腹泻,这个方法也有很好的效果。

    医生医疗

    第二种:芦根水

    具体步骤:药房所售中药芦根,成年人一天的用量为200--300克效果就很好(我自己吃用过500克)。7岁以下小儿100--150克,3岁以下小儿用50--100克,1岁以下用30克。

    用芦根和水放在一起,水比芦根高3cm就行,煮20分钟,去掉芦根不用,只用水,一天当中,不论次数,当水喝完就行,或者用这个水煮稀饭,做饭都可以。

    适用范围:所有人,所有发烧类型。

    这个水有芦苇的清香,味道有点甜,如果再加点糖,就非常好喝,小朋友都能接受。

    而且在退烧的同时,可以大量补充水分,不容易出现病后阴虚津伤的情况,一举两得,退热效果比西药稍弱,但是效果很好,只要退下来,几乎不会出现反复发烧。

    医疗背景

    第三种:热水泡脚

    具体步骤:苏叶20克,香附20克,枳壳15克,生姜30克,甘草10克。用水大火烧开换小火15分钟。

    温度适宜后,泡脚大约20--30分钟。

    适用范围:所有人群,但是太小的小孩会不太配合,家长视情况自行选用。这个方法不只是退烧,对简单风寒感冒,不吃药单泡脚效果就很好。

    这几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确切,没有副作用,各位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使用,这几种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

    另外还是药治疗原发病,病好了自然就不烧了

    我家孩子一岁半的时候,跟题主说的情况很像,诊断是支气管肺炎,一开始呼吸粗,后来咳嗽有痰,医生建议住院输液,当时我看儿子精神状态挺好,并且真的不忍心这么小就给他输抗生素,就选择了口服抗生素治疗。连着三天,也是反复高烧,后来就慢慢降下来,从确诊到恢复,病程一共两周左右吧。

    总结了一下,发烧只是表面症状,有多种疾病都可能导致发烧,常见的有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轮状病毒等),或者细菌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反复发烧是体内病情和自身免疫对抗的反映,如果没有找到病因进行控制,只是物理或者药物退烧,随着病情的进展就会出现高烧反复。

    病情是一步一步进展的,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在发烧一到两天后,有些症状才会一步一步表现出来,如呼吸道感染会出现呼吸声音粗,慢慢咳嗽加剧,咽峡炎会出现嗓子红肿、咳嗽加重或者幼儿急疹会在身上起疹子等。

    发烧期间,家长的护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细心留意孩子的状态,采取降温措施,防止高烧惊厥.

    2.及时补水,如果不喝,可以用稀释的鲜榨果汁哄孩子喝点,有利于抵抗疾病。

    3.细心观察孩子的症状如咳嗽,呼吸,皮肤有无疹子,嗓子是否有疱疹。

    4.遵医嘱,按时俺俩按量服药。抗生素要按体重用药,认真按照次数服用。

    5.家长要细心,冷静且有耐心。病情发展是需要时间的,物极必反,发展到最高峰,自然就有好转了,不可能今天吃药明天就能好。孩子发烧也是自身免疫在和疾病抗争,我们能做的就是助他一臂之力,帮他打赢这场仗。

    以上,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小宝贝发烧家长都很心烦意乱。但是发烧不是坏事,像你说的有炎症。发烧是宝宝体内正在与病毒细菌抗争的一个过程,发烧可以刺激体内的防御力,是抵御细菌的积极行为。

    那么,粑粑麻麻要注意的是:实时检测孩子体温,控制体温。退热贴,温水擦拭孩子的手心脚心,前心后背,腹股沟。给孩子多喂点水!只要孩子精神状态好,就没什么问题。小孩子的免疫功能发展的不够完善,体内抵御力时强时弱是很正常的。不必过于担心

    最后,祝宝宝早日康复

  • 空青
    回复
    2024-05-17 02:02:04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提问。临床上小孩子体温反复这个多考虑是因为感冒后病菌感染的原因所导致,请问孩子具体有哪些临床症状出现?体温高的时候具体是多少?
    意见建议:如果临床上孩子的体温没有超过38.5℃,不建议马上使用退烧药物,可以使用一些物理降温,给孩子贴退热贴,大量喝水,注意监测孩子的体温。

  • 景天
    回复
    2024-05-17 02:02:04

    宝宝发烧主要以吃能够快速提升免疫力的流质食物为主,像含有维生素C的代餐奶昔或者是新鲜的蔬菜水果汁就非常不错。宝宝发烧尽量不要用药物来降烧,这样做就是直接降低孩子的免疫力,以后更加容易反反复复发烧。除非出现重症才需要用到药物。
    发烧是身体的一种免疫反应,就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对抗细菌病毒的一种反应。身体把体温提高起来,为的就是控制细菌病毒的繁殖,这需要消耗身体很多的能量。发烧不超过39度都是低烧,不要随便用药降烧,只有体温升高到39.2度以上才能控制细菌病毒的繁殖,也才能好得快,即使体温升高超过39度,如果没有出现重症,都可以自己处理。只有出现重症才去找白大褂。没有重症可以吃以下的食物,有助于免疫力的提升,才能恢复得快。
    1、吃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高蛋白质食物,像酸牛奶,鲜牛奶,鸡蛋等等。蛋白质是制造抗体的主要成分,只有身体有充足的蛋白质,免疫力才提升得快。对于发烧后身体很虚弱的人,就要吃那种含有50多种营养成分的代餐奶昔,才能快速补充能量,恢复得也会更快。
    2、吃一些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比如猕猴桃,鲜枣,山楂,樱桃,草莓等。维生素C能够激活身体的免疫系统,提高免疫水平。如果身体的反应比较大,就要想办法额外的做维生素C的营养补充,每次200—500毫克,两个小时用一次,我们已经运用了十多年了,效果很不错。同时也可以用蔬菜水果榨汁喝补充水分和矿物质,可以用胡萝卜,莴笋,柠檬,青瓜组合榨汁喝,每一个小时榨一杯喝。
    3、用一些生姜,大蒜,葱头来煮水喝,也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因为这些食物当中也含有很多提升免疫力的植物因子。也可以用这些食材加上鸡蛋做成蛋花汤来喝,有增加能量,祛寒散热的作用。如果想做得更好一点,就直接全部补充能够快速提高免疫力的营养素,我们经常用到的就是蛋白质粉,多种营养素片,维生素C,松果菊。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17 01:01:54

      小孩发烧通常都是在夜晚,夜晚气温低,小孩就会比较容易着凉,而导致发烧的情况发生,那么小孩半夜发烧这么办呢,小宝宝发烧怎么办呢,发烧怎么退烧好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当我们夜里发现小孩的体温比较高,的时候,不要惊慌,这样反而对于宝宝及时治疗没有好处,可以及时的送往医院就诊。

      当惊觉小朋友的体温稍为有点高时,千万别胡乱退烧,急着带宝宝去医院,或是要求医师施打退烧针哦!

      宝宝体温好象有点高,看样子宝宝是发烧了!小朋友发烧时只要精神及活动力尚佳,其实并不需要立即送医,家长只需随时帮宝宝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即可。

      在观察多宝宝身体之后,再找儿科的医生进行检查,就针对引起小孩发烧,流鼻涕达到原因来治疗。

       小孩半夜发烧处理

      当身体体温大于38℃时(肛温、耳温),可称为发烧。它是人类身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也是一种身体的警讯,提醒我们 “宝宝可能生病了。”许多家长会误以为发烧都是有害的,烧太久可能会把小宝宝的脑子烧坏掉。但一般来说,41℃以下的发烧,并不会对脑神经组织直接造成伤害,因此,就不必过分紧张。

      民间有一种说法叫“烧坏脑袋”,其实烧坏脑袋的并不是单纯的发烧,而是由于小宝宝罹患了脑炎、脑膜炎等疾病所引起。就一般来说,小孩发烧也只是一些疾病的症状而已,真正能够影响到小孩脑部的是严重的感染疾病。

      发烧是孩子生病的警讯,也是身体要提高抵抗力的一种自动反应,发烧处理的重点是:先探讨是什么疾病引起的,再来治疗,而不是马上退烧到正常体温。虽然适度地给予退烧药,可以减轻发烧生病的不舒服,但无法缩减病程,轻度的发烧反而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因此,发烧不完全是坏事!

      小宝宝如果发烧,可能会有很多不舒服的症状,如:脸红、咳嗽、全身倦怠无力、酸痛、头晕、头痛、呕吐、腹痛、嗜睡、活动力差、食欲不振、吵闹、不安、哭泣等,让妈咪感到很心疼。不过,也有些宝宝发烧时并无任何异状,有的宝宝发烧会被长辈误认为是在长牙,而遭到忽略。

      遇到宝宝体温偏高,建议妈咪不妨先做客观的评估,如小宝宝是否刚洗完热水澡,或是天气太热、穿太多、室内通风不良、刚喝完热的饮料等,约待半个小时后再帮孩子量一次体温,通常会有1℃~1.5℃的落差。排除上述的原因之后,再来考虑是否需要送医院的问题。

      通常来说,如果小朋友体温在38℃~38.5℃左右,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样吃、照样睡及照样玩,就不必着急地送孩子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但若有热性痉挛病史的宝宝(4%幼童)则需积极的治疗。

      大部份儿科医师认为,发烧在38.5℃~39°C以上时,可适度地使用退烧药,以减轻小孩的不舒服及减轻父母亲的焦虑,并防止小孩热痉挛发生。但如果出现40.1℃以上的高温,就得紧急治疗才行。当怀疑小朋友发烧时,就应该替宝宝量量体温。此外,当宝宝出现下列情况时,也要考虑是否该给宝宝测量体温了。

       宝宝发烧的症状

      1、过度流汗。

      2、皮肤干热。

      3、脸色非常苍白,或不寻常的潮红。

      4、呼吸异常过快、过慢或暂停。

      5、感冒症状,流鼻涕、鼻塞、咳嗽、声音沙哑,或喉咙痛。

      6、情绪改变,焦躁不安或注意力不集中、无精打采。

      7、宝宝自己抱怨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舒服或疼痛。如宝宝自己说“妈妈,我觉得我生病了”。

      8、宝宝呕吐或拉肚子。

      宝宝发烧了,先不必急着退烧。由于发烧是一种抵抗病毒的自然现象,所以如果家长硬要替孩子退烧,反而削弱了孩子的抵抗力。

      一般来说体温在38℃~38.5℃以下,且精神不错,都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为了减少宝宝的`不舒服感,家长在照顾上要特别留心。

      1、不建议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退烧药。

      2、一天使用退烧药不要超过五次以上。

      3、不宜在半夜叫醒小孩服用退烧药,除非可能因发烧导致抽筋时。

      4、不要给小朋友覆盖湿毛巾,应尽量保持干爽。

      5、尽量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等。

      6、注意水份及电解质的补充,以免小便过于浓黄。

      7、要多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在适当的处置后,应观察小朋友的精神状态及食欲等,并于就医前记录发烧的天数(需精准计算发烧满几日)、间隔时间、温度变化及其它不适症状,以供医师参考。由于发烧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因此找出产生发烧的原因,才是首要的目的,如果确定孩子是感冒,且高烧至40.1℃则建议紧急就医。

       其它需紧急就医的情况还包括:

      1、小于两个月以下的婴儿。

      2、宝宝哭得很惨,且无法安慰的哭,不断呜咽。

      3、移动或父母接触时会哭。

      4、幼儿不易叫醒且脖子僵硬。

      5、出现皮肤紫斑。

      6、排除鼻口影响呼吸之障碍物后仍感觉呼吸困难。

      7、幼儿流口水且无法吞咽任何东西。

      8、痉挛发生,而且感觉很疲倦。

      除此之外,如果宝宝发烧超过40℃(尤其是三岁以下幼儿),而且是2~4个月大的宝宝,不是由于三合一疫苗引起发烧;小便有烧灼感;烧退超过24小时,又反复烧起来;且发烧超过72 小时,则建议在24小时内立刻就医,以确保孩子的安全。

       幼儿发烧怎么办

      幼儿发烧应该怎么办呢?相信这个每一位爸爸妈妈都关心的问题。毕竟孩子是爸爸妈妈生命中最珍贵的。那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幼儿发烧应该怎么办的方法吧。

       1、冷敷法

      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较用冷毛巾敷前额要好。

       2、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

      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

       3、以凉毛巾擦拭

      幼儿发烧的时候可以用冷毛巾为孩子进行脸部,额部等部位擦拭,不过要记住,冷毛巾的温度不能太低,大改25~30度左右最好。

       4、多喝水

      有助发汗,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流失的水份。

       5、使用冷水枕

      肛温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乃利用较低的温度作局部散热。现在市面上的软冷水枕甚为方便,冷度也不会太冷。

       6、适当增减衣物

      如果宝宝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畏寒),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如果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则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7、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

      幼儿发烧的时候,爸爸妈妈们也可以适当的调节一下室内的温度,温度大概为25~27度之间。这个可以放孩子感觉更加的舒适。

       8、脱掉过多的衣物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9、温水拭浴

      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10、用退热贴

      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宝宝发烧的日常饮食

       1、发烧时以流质、半流质为主

      大孩子发烧时的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常用的流质有牛奶、米汤、绿豆汤、少油的荤汤及各种鲜果汁等。

      夏季喝些绿豆汤加少量糖,既清凉解暑又有利于补充水分。发烧伴有腹泻、呕吐,但症状较轻的,可以让其少量、多次服用自制的口服糖盐水。

      配制比例为500毫升水或米汤中加一平匙糖及半啤酒瓶盖食盐。1岁左右的小儿,4小时内可服500毫升。

      同时还可适当进食一些补充电解质的食物,比如柑橘、香蕉等水果含钾、钠较多,奶类与豆浆等含钙丰富,米汤或面食含镁较多。症状较重者,应暂时禁食,以减轻胃肠道负担,同时请医生诊治。

       2、好转时可改半流质饮食

      孩子体温下降,食欲好转时,可改半流质饮食,如藕粉、代乳粉、粥、鸡蛋羹、面片汤等。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少量多餐。

      不必盲目忌口,以防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伴有咳嗽、多痰的儿童,由于不会咳痰,往往咽到胃里,剧烈咳嗽还会引起胃部不适,若进食过多,容易出现呕吐。

      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不宜让孩子过量进食,不宜给孩子吃海鲜或过咸、过油腻的菜肴,以防引起过敏或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状。

       小儿发烧吃什么好

       1、鲜苹果汁

      你可能不知道,在发烧吃什么的问题中,鲜苹果汁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是由于在苹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它可以补充体内营养的需要,同时还能中和体内的毒素。

      家长在面对宝宝发烧吃什么食物的问题上,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尽量不强迫孩子吃食,有时候食欲不振是宝宝发烧时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

       2、西瓜汁

      宝宝在发烧的时候,补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感冒发烧期间,不妨适量的饮用一些西瓜汁。它不仅仅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同时还能有效的促进毒素的排泄。

       3、补充水分

      在孩子发烧期间,应该保证充足的水分,以免小孩出现脱水的情况。同时还要给孩子补充大量的维生素以及无机盐,并且供给孩子足够的蛋白质以及热量,这样才有利于宝宝病情的恢复。

      并且在发烧期间家长还要注意,应该给孩子吃一些流质或者是半流质的食物,这样也有利于宝宝吸收到食物中的营养。

      通过上文的描述,想必大家对于小孩半夜发烧怎么办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 小孩的身体状况不比大人,无法使用大人的那种治疗方法来给小孩治疗,对于小孩发烧,要使用温和的方式来治疗比较好。

宝宝便便带鲜红色血液

2岁宝宝眼睛干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