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宝宝可以混吃水果么

时间: 阅读:9200
宝宝可以混吃水果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食养人

食养人

2025-04-19 15:13:23

宝宝不可以混吃水果,因为宝宝年龄比较小,胃肠道粘膜发育不是特别完善,在混吃水果的过程当中,就有可能会导致肠胃道粘膜受到一定刺激,通话就会出现拉肚子,甚至还会出现腹部疼痛,所以在孩子年龄比较小时候,尽量不要混吃水果。

在给宝宝吃水果时候,也是需要严格好量,尽量不要给孩子吃太多。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7 06:06:40

  • 半夏
    回复
    2024-05-17 06:06:40

    苹果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水果,以其口味佳、拥有人体所需的大量营养物质备受到人们的喜欢。其实,苹果也是一种低卡路里的食物,并且也属于低过敏性的食物。大家在食用过程中可以降低很多担心,对于大多数体质还是很好的。也有一句关于苹果的佳话,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

    而对于即将添加辅食的宝宝来说,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把苹果打成泥给宝宝吃是可以的。

    一、苹果泥添加时间

    通常是宝宝可以添加辅食了,并且在适应了含铁米粉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给自家宝宝喂食一点的苹果泥。这时的苹果泥是可以单独喂给宝宝吃,也可以是把苹果泥混在米粉中一起进食。

    在添加泥状的食物后,也要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逐步把泥状的食物改为片状、条状、块状或更大的形状。具体的讲,6~8月龄,宝宝可以吃果泥状食物,8~12月龄,就可以慢慢改为片状、条状、块状。

    但是,要切记!虽然苹果泥是对宝宝较好的食物,也要多留心自家宝宝的接受情况,不可以强迫宝宝去吃。选择权要多交给宝宝,由宝宝决定吃什么、吃的时间。在添加水果泥时,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每次加一种,观察2~3天后再加另一种。

    宝宝在添加辅食、并可以吃水果后,需要丰富小宝宝的餐桌食物种类了。还有什么食物建议呢?(在排除对某种食物存在过敏的情况),不挑食、营养均衡。

    那么在众多的食物王国里,宝宝都需要多吃哪些水果呢?今天我就例举水果世界里的一些代表吧,希望能帮助小宝宝的家长们提供更多选择参考。

    二、丰富的水果代表

    1、草莓。草莓中含有的维生素C是橘子的2倍还多,也被称为“水果中的维生素之王”。根据科学研究报道,糅花酸也大量存在于草莓中,而这种物质对于细胞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桑葚。食物中所拥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但对宝宝们的免疫细胞的形成功不可没,而且还对于完善免疫系统作用巨大。可以说是宝宝免疫系统维护、建设的一枚大将。

    3、樱桃。樱桃在水果家族里,为数不多的含铁丰富的食物。同时,樱桃里维生素A含量也是其他水果不及的,如苹果等。另外,樱桃里还含有其他维生素B、C、钙、磷等矿物元素。

    4、菠萝。菠萝中有对人的皮肤、口腔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的物质生物甙。加上菠萝中还具有的菠萝蛋白酶是一种蛋白质水解酶,具有较强的分解纤维蛋白和血凝快的作用,因此会有一小部分的人对这些产生过敏现象。尽管菠萝在营养价值上有人体所需的多种优质物质,也以其低糖水果一列,但在给宝宝喂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初次尝试喂食时,可以只吃饼干大小的一块。如果宝宝食用菠萝后没有不良反应又比较喜欢,下次可以在适当地加量。

    5、芒果。芒果也是水果家族里具有多种人体所需优质的营养,但同时对于过敏体质的宝宝也会say NO。在第一次给宝宝食用时,要多加注意。应该少量地喂食,无不良反应,以后再加量。同时,在吃芒果时,应将其果肉切成小块,直接就送到宝宝的嘴里。不要让芒果接触到面部皮肤。吃完后,家长们也要给宝宝及时地漱口、洗脸,不要让果汁的残留物都留在皮肤上。

    重点提示:随着宝宝们一天天地长大,小可爱们可以享用到的食物越来越丰富,家长朋友们可以多留心观察自家宝贝的变化,及时提供不同的食物。在喂养过程中一定要按着科学喂养的原则,只有合理的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可以有助于孩子们免疫系统的增强。同时,也不要宝宝能吃水果,就不吃蔬菜,拿水果来替代蔬菜,或者不爱吃水果便将其打成果汁当水喝。这样不但营养价值被破坏、含糖量高、改变良好的饮食结构、习惯,也容易造成宝宝龋齿。

    只要各位家长朋友们在自家宝宝喂养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多去学习、了解,一定会喂养出体质棒棒的宝宝。从而为宝宝一生拥有优良的体制打下坚实地基础。

  • 半夏
    回复
    2024-05-17 06:06:40

    八个宝宝鸡肉泥里可以加点苹果泥吗?

    我是想不明白,为什么都喜欢把好多东西混合起来,吃原味的不好吗

    第一口果泥:苹果泥或香蕉泥

    第一口果泥应该是苹果泥或者香蕉泥,因为这两类水果味道不酸,属于温性水果,更适合宝宝的口味。而且不易引起腹泻。

    苹果泥和香蕉泥的做法基本上和胡萝卜泥是一样的,洗净蒸熟后搅拌成糊状即可。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蒸熟的苹果会相对酸一些,妈妈们需要先品尝一下,再喂给宝宝吃。

    最后需要提醒各位妈妈的是,每次给宝宝尝试一种新的食物时,第一次都不要给宝宝吃太多,注意观察宝宝的消化情况,并看看有无过敏反应。如果消化得好,可以适当慢慢增加。如果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添加此种食物或者等到宝宝再大一些的时候再尝试。

    宝宝吃苹果泥有什么好处

      1、更聪明 苹果内富含锌,锌是人体中许多重要酶的组成成分,是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尤其是构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核酸及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常常吃苹果可以增强记忆力,具有健脑益智的功效。

      2、预防佝偻病 苹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婴儿常吃苹果,可预防佝偻病。

      3、补血 小宝宝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而铁质必须在酸性条件下和在维生素C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被吸收,所以吃苹果对婴儿的缺铁性贫血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4、减轻腹泻 苹果可促进消化系统健康,减轻腹泻现象。

      5、预防便秘?将苹果和胡萝卜放入水中同煮,熟后与水同服,宝宝的大便会重新变得柔软、通畅。

      6、保养肌肤 苹果中富含镁,镁可以使皮肤红润光泽、有弹性。

      7、清洁口腔 如果一个苹果用15分钟吃完的话,苹果中的有机酸和果酸质就可以把口腔中的细菌杀死,起到保护牙齿防止蛀牙和发生牙龈炎的作用。

      8、保护心脏 苹果的纤维、果胶、抗氧化物等能降低体内坏胆固醇并提高好胆固醇含量,所以每天吃一两个苹果不容易得心脏病。苹果还含硼,硼是一种有助于保持骨密度和保护心脏免得心脏病的矿物质。

  • 泠青沼
    回复
    2024-05-17 05:05:30

    宝宝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各项身体机能的发育都需要多种营养素的协同作用,缺一不可。营养均衡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每种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有所差别,所以宝宝饮食多样化是被提倡的。既然提倡宝宝饮食多元化,那是不是饮食种类越多越好,可以随意搭配?不是的。宝宝饮食的多元化也要讲究科学搭配,这样才能确保食品中各种营养素的有效吸收。

    水果泥&鱼肉泥

    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对调节宝宝体内代谢,增强宝宝免疫力有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易于消化吸收,所以各种果泥、果蔬汁成了宝宝的辅食常客。鱼肉优质蛋白丰富,含有DHA等有益于宝宝大脑发育和视觉发育的营养素,在宝宝的辅食清单中也占了一席之地。鱼虾、藻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而多种水果中含鞣质,像柿子,葡萄,石榴,山楂,橄榄,酸枣,鸡爪梨等水果中鞣质的含量都很高。含有丰富蛋白的鱼肉泥与含有鞣质的水果泥不宜同吃,因为这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甚至会使海味中蛋白质与鞣质结合。这种物质可刺激粘膜,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使宝宝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

    妈妈们在给宝宝喂这两类辅食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间隔时间,最好不要在同一顿中同时出现这两种食物,防止营养补充不成反倒带来身体不适。

    猪肝泥和番茄泥

    猪肝富含铜、铁等矿物质具有补肝养血、明目的作用。番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在宝宝体内氧化还原代谢反应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两种食物都有益于宝宝的健康,但“混搭”起来营养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在受热受光时易被破坏,在酸性溶液中较为稳定(pH<4),在中性及碱性溶液中极不稳定。特别在有微量金属离子(如铜离子、铁离子等)存在时更易被氧化分解,即使是微量的铜离子也能使维生素c氧化速度加快1000倍。猪肝中含铜、铁元素丰富,每100克猪肝中含铜2.5克,铁25毫克,能使维生素c氧化为脱氢维生素C而失去原来的功能,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妈妈在给宝宝喂养辅食的时候,要注意错开这两种辅食的食用时间,不要让这两款营养丰富的辅食丧失了其原有的功能。

    自制辅食苹果汁 记得要去籽

    苹果核和籽,这两种物质所含的氰化物有关。其所含的天然的氰化物会降解生成氢氰酸。氢氰酸大量沉积在身体,会导致头晕、头痛、呼吸速率加快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

    但其实,苹果汁中能释放出氢氰酸的量非常少,对于一般的成年人来说,苹果核和籽所生成的氢氰酸不会大量到导致中毒,但是对身体还是有一定的影 响。但是对于小朋友来说,他们的肠胃功能较薄弱,身体系统功能发育还未完善,要排出体内的毒素较为困难,尤其是婴幼儿的小朋友,所以要给孩子榨汁或者吃果 肉,最好是先把籽去掉。

小孩平时偏食怎么办

宝宝摔后变得易怒好哭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