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宝宝学走路用脚尖出力

时间: 阅读:5607
宝宝学走路用脚尖出力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5-09-18 02:08:20

宝宝学走路用脚尖出力跟下列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孩子的运动神经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运动的协调性不好,所以产生这样的症状。还有可能是下肢的肌肉以及骨骼的发育也比较差。

可以适当补充钙元素,多吃钙元素比较丰富的食物。红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症状会自然得到缓解。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冉冉云
    回复
    2024-05-17 10:10:10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17 10:10:10

     一般宝宝到10个月以后都不会满足于翻身和爬行,而会有学走路的强烈意愿。但是宝宝学步期间会遇到不少令人头疼的实际问题, 宝宝为什么喜欢用脚尖走路?

    宝宝为什么喜欢用脚尖走路

     如果宝宝在学步完成后,偶尔出现踮着脚尖走路,是正常的。这可能是因为宝宝学会走路后想要学习更高级的技巧,比如小跑、跳等。如果宝宝从学站到学走期间一直踮着脚,那就要特别警惕,这可能表示宝宝的曲肌张力高(脑瘫的表现之一),最好带他去医院检查。还有极少数宝宝因为过早使用学步车,导致学步阶段踮脚走路,但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宝宝不再使用学步车后的一周左右,就不再踮脚走路。正常宝宝学走路时,都是双脚平稳着地。

    ? ? 尖足,并不行怕,只需早发现并进行前期干涉,大多数宝宝是可以康复正常的。可是假如宝宝呈现这种做法,而家长没能及时纠正,那么长时刻的踮脚尖走路就会致使宝宝的脚底受力不均匀,压力会集在脚尖,其小腿肌肉长时刻处于严重状态,然后恶性循环,养成踮脚尖走路的坏习气,严峻者不只影响站立坐姿,还也许致使关节变形,呈现剪刀步态,或许轻度的X型腿。

    宝宝学走路不敢自己迈步怎么办

     要让逗逗学走路了,可每到这个时候,他总是畏畏缩缩的躲在我的身后,偶尔向前伸出一只脚,但立马又缩了回去,所以我在想他其实是想尝试走路,可就是不敢迈出自己的步子,怎么办呢?

     我解答:可以按照宝宝学步的五个不同阶段给他帮助。

     第一阶段:你可利用学步用的推车,协助宝宝忘记走路的恐惧感觉学习行走。

     第二阶段:训练宝宝学习蹲??将玩具丢在地上,让宝宝自己捡起来。

     第三阶段:父母可以各自站在两头,让宝宝慢慢从爸爸的这一头走到妈妈的那一头。

     第四阶段:让宝宝练习爬楼梯,如果家中没有楼梯可利用家中的小椅子,让宝宝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练习。

     第五阶段:可利用木板放置成一边高、一边低的斜坡,但倾斜度不要太大,让宝宝从高处走向低处,或由低处走向高处,此时你要在一旁牵扶,以防止宝宝跌下来。

    精彩推荐:

    母乳喂养早产儿婴儿吐奶乙肝疫苗婴儿湿疹母乳放冰箱能保存多久宝宝吐奶带粘液怎么办香蕉宝宝牙胶怎么样宝宝第一次吃米粉吃多少

    ?

  • 空青
    回复
    2024-05-17 10:10:10

    宝宝学步期是成长中的重要阶段,但家长们常常会对孩子踮脚尖的现象感到困惑。本文将为您揭秘踮脚尖的真相,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宝宝的成长。
    ?正常现象
    宝宝学步期偶尔踮脚尖是正常现象,这是宝宝想要学习更高级技巧的表现,如小跑、跳跃等。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平衡能力,还能加强脚部肌肉力量。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这种现象不会持续太久。
    ?好奇心驱使
    家中的摆设对孩子来说总是充满好奇。他们为了触摸茶几上的新奇物品或沙发上的靠垫,可能会踮起脚尖。这其实是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体现。但请注意,频繁踮脚尖可能导致跌倒和肌肉拉伤。建议家长将玩具放置在孩子易于触及的地方。
    ?学步车隐患
    许多家长为孩子选择学步车辅助学步,但有些学步车高度设计不合理,导致孩子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长期如此,孩子可能养成踮脚走路的不良习惯。建议摆脱学步车,大约半个月后,孩子会自然恢复正常步态。
    ?警惕脑瘫风险
    如果宝宝从学站到学走期间一直踮着脚,可能是曲肌张力过高,这是脑瘫的表现之一。脑瘫可能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

  • 远志
    回复
    2024-05-17 09:09:00

    1、学步期的宝宝为什么会用足尖走路  

      一岁左右正常学步的婴儿,在生长发育阶段出现尖足,是属正常的。因为宝宝刚学走路时重心往前,小腿肌肉往往也会出现紧张,身体的协调度不够,对不同的地面还没适应,缺乏触地感,从而产生了踮脚尖这种走路方式,同时外部的一些因素也可能影响到宝宝走路,比如说不合脚的鞋子、给宝宝穿了袜子摩擦力小,没有方便ta走路等刚学走路的宝宝。
      2、那如何判别足尖走路是正常的

      用脚尖走路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足尖步态”,简称“尖足,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即正常的和异常的。
      生理性尖足:
      一岁以内正常婴儿,在生长发育阶段会出现“过性尖足”,主要在4个月左右扶站立位蹦跳阶段和10个月左右开始持续站立阶段,随着生长发育尖足会消失。(当然也需要家长密切观察)
      病理性尖足:
      由于病理性尖足往往提示宝宝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需要引起家长足够重视。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现象需要提高警惕:
      1、足尖长期存在不消退;
      2、足尖伴有运动发育落后;
      3、小于4个月即出现尖足;
      4、足尖程度比较明显;
      5、足尖伴视听反映不灵敏;
      6、足尖伴其他异常姿势。
      所以,针对最初妈妈的提问,给出的建议是:
      注意观察孩子垫脚走的情况
      孩子如果走得比较快,像小跑一样时常会表现踮着脚尖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此外如果鞋不合适也可能会影响走路姿势,妈妈也要注意排除外因。如果孩子在学会独站后或者下蹲的时候也常表现脚尖站立,而且平时走路表现为垫脚走的频率很高,建议可以去医院查看下。
      不避免有些宝宝是正常的,但可能有足尖走路习惯,那妈妈就要注意纠正了。因为如果宝宝长时间踮脚尖走路会,脚底受力不均匀,压力集中在脚尖,会出现不正确的步姿,严重者不仅影响站立坐姿,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出现剪刀步态,或者轻度的X型腿
      帮助宝宝纠正长时间的习惯性尖足,可以这样做:
      1、可多和宝宝在木板或柔软的地毯上赤足行走,多增加宝宝的触地感和抓地感,培养其平衡力;
      2、也可让宝宝在斜波上行走以及用后跟走路,锻炼宝宝的小腿肌肉;
      3、另外宝宝步态尚不稳定,应教会宝宝正确的步行轨迹,如脚跟落地,平足,推送;
      4、另外,建议妈妈们为宝宝选择前掌比较容易弯曲的鞋子,有利于起步,更好地培养正确的走路姿势。
      总之关于宝宝学步,妈妈不可操之过急,也要随时注意观察,一般学步期的踮脚走路是正常的,不必惊慌哦~

夜晚小儿发烧

婴儿能吃小黄米粥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