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卡介苗会在出生24小时之内进行注射,基本上是在诸城的医院进行接种的,因为孩子出生时24小时左右会给孩子注射乙肝第一针疫苗以及卡介苗,所以如果孩子并没有在出生之后注射卡介苗,一定要及时的到正规的注射疫苗的接种机构去进行咨询,并且根据孩子的身体情况来注射免疫疫苗。
1 卡介苗出生后多久注射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高危人群尽可能在出生后即给予单剂量卡介苗,我国疫苗接种计划规定,胎龄大于等于三十七周,且出生体重大于等于2.5千克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进行接种,接种的部位是在左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一般是建议下在生后二十四小时内就接种卡介苗,没有接种卡介苗的婴儿,如果还不满三个月可以直接补种。如果是在三个月到三岁之间,则需要进行PPD的实验,如果结果是为阴性的,可以补种,四岁及其以上的儿童一般是不再补种卡介苗的。
2 卡介苗可以满月后打么卡介苗满月是可以接种的。一般我国的疫苗免疫接种计划,是出生胎龄大于等于三十七周,体重大于等于2.5千克的正常新生儿,是在二十四小时内接种,如果是有特殊原因,或者是有早产儿,不达到接种的标准,在三个月以内是可以直接接种的,三个月零到三岁接种,是需要做PPD实验,如果PPD实验是阴性的,才予以接种,PPD实验阳性是不予接种的,四岁以上的小孩是不予接种卡介苗的。所以卡介苗满月是可以直接去打的。
3 卡介苗最晚什么时候打我国的疫苗接种计划规定,健康状态下一般是在生后二十四小时内就进行接种,如果是没有接种卡介苗的婴儿,如果是月龄不满三个月的时候是可以直接补种的,但是如果是在三个月到三岁之间,则需要进行PPD实验,PPD实验为阴性可以补种,四岁及其以上的儿童不再补种。所以建议正常健康的新生儿,在三个月以内就直接接种卡介苗,如果是生病状态或者是有其他特殊原因,月龄超过三个月了,则需要进行PPD实验,阴性的话尽快去接种。
4 卡介苗成人可以补打吗卡介苗是成人不予以补种的,一般我国的疫苗接种计划,是在生后二十四小时内进行卡介苗的接种。如果是没有接种卡介苗的早产儿,在出生三个月内满足纠正胎龄和体重要求后,是可以直接接种的。一般没有接种卡介苗的其他的一些小孩子,是三个月的也是可以直接的补种。如果是年龄大于等于四岁以上的儿童,是不予补种卡介苗的,所以成人是也不可以补打卡介苗。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应在出生后24小时进行.
预防结核病的保护作用达70%.接种部位是左侧上臂,当接种后,一般2-3周孩子接种处有一个红肿的硬结,中间逐渐形成小脓疱,后形成结痂,结痂后留下一个永久性的圆形疤痕,局部反应可持续2-3月,一般接种后2月左右,做结核菌素实验(PPD)可呈阳性反应,说明接种效果良好.如果孩子在出生后因疾病影响或低体重不能接种卡介苗,应在疾病好转后或体重达到2500克以上,及时接种在出生3个月后接种卡介苗,应在接种前做结核菌素实验,阴性后方可接种.
接种卡介苗4周左右,开始在局部出现反应.要保持局部清因局部红肿,应注意勤换洗内衣,在洗澡时要用干净纱布包扎局部,以免水进入,不可用手将脓液挤出来,以防止其他细菌感染.接种卡介苗后一般不会发生全身反应,如有发热等全身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哇!哇!」一剂卡介苗疫苗针进体内,刚刚还在睡觉的新生儿突然嚎啕大哭,让陪在一旁的爸爸妈妈心揪了一下,不过,未来家长的心疼可以延迟一段时间了。疾病管制署宣布为了降低卡介苗的不良反应率,自明105年元旦起,现行出生24小时后的卡介苗接种年龄,将延长到宝宝5个月大再开始接种。
疾管署宣布自105年元旦起,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将延至宝宝5个月大后再开始。期望发挥疫苗最大效益 卡介苗接种时机延后
疾管署今17日宣布,自明105年1月1日起将卡介苗适合接种年龄由出生24小时后,调整为出生满5个月,建议接种时间为出生满5至8个月。
此政策的调整,是依据卡介苗不良反应主动监测资料,发现较严重之卡介苗不良反应(骨炎/骨髓炎)案例接种时的月龄较小,因此,调整卡介苗适合接种年龄,期望减少较严重之卡介苗不良反应案例,进而发挥卡介苗最大的效益。
幼童未接种卡介苗 结核性脑膜炎风险高16倍
接种卡介苗是为避免幼童发生结核性脑膜炎等所造成的死亡或终生残疾。研究显示,相较于接种卡介苗者,未接种卡介苗的幼童罹患结核性脑膜炎风险高16倍,可见卡介苗能有效保护幼童免于发生结核性脑膜炎,并间接降低幼童死亡率。目前日本、新加坡、南韩、泰国、越南等邻近国家,均实施全面性接种卡介苗。
疾管署表示,我国的结核病趋势尚未达到全面停止接种的标准,因此仍须借由卡介苗之保护,避免婴幼儿罹患结核性脑膜炎等严重疾病。提醒家长自明年起于出生满5个月后,携婴幼儿连同儿童健康手册及健保IC卡,至各地卫生所或预防接种合约医院诊所完成接种。
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常规注射时间()
A.出生后24小时内
B.出生后24小时后
C.出生后1月
D.出生后半年内
正确答案:出生后24小时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