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检验报告单怎么看?

时间: 阅读:8194
新生儿检验报告单怎么看?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七里香

七里香

2025-04-10 06:13:03

你好,做新生儿检查,医生说小孩身体还行,那表示您的孩子身体健康并没有任何问题,新生儿的检验报告单上面有很多世界,一般外行人是很难看懂的,如果有什么看不懂的也可以直接去问一下医生,他会根据你提的问题给你详细的解答,其实你也不用纠结报告单怎么看,只要没问题就行了。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8 03:03:48

    血红蛋白(Hb):男性 120~160 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红细胞(RBC):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白细胞(WBC): 成人 (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至2岁 (11.0~12.0)×10*9/L

    血小板:(100~300)×10*9/L

    网织红细胞计数: 0.5%-1.5%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百分率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0.70(50%~70%)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 0~0.001(0%~1%)

    淋巴细胞 0.20~0.40(20%~40%)

    单核细胞 0.03~0.08(3%~8%)

    绝对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0.04~0.5)×10*9/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2.0~7.0)×10*9/L

    嗜酸性粒细胞 (0.02~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 (0~0.1)×10*9/L

    淋巴细胞(0.8~4.0)×10*9/L

    单核细胞 (0.12~0.8)×10*9/L
    均红细胞体积(MCV):

    手工法 82~92fl

    血细胞分析仪法 80~10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

    手工法 27~31pg

    血细胞分析仪法 27~34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g/L(32%~36%)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RDW-CV 11.5%~14.5%
    ————————————————————————————
    WBC 白细胞总数
    LYMPH# 淋巴细胞总数
    MID# 单核细胞总数
    GRAN# 粒细胞总数
    LYMPH% 淋巴细胞百分比
    MID% 单核细胞百分比
    GRAN% 粒细胞百分比
    HGB 血细蛋白
    RBC 红细胞总数
    HCT 红细胞压积
    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含量
    MCHC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浓度
    RDW-CV 平均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变异系数表示)
    RDW-SD 平均红细胞分布宽度(以标准差表示)
    PLT 血小板总数
    MPV 平均血小板体积
    PDW 平均血小板分布宽度
    PCT 血小板压积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5-18 03:03:48

    检验报告单是检查所得出的客观数据记录。检验项目很多,这里只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概略地作一介绍。定性检验,是看送检的标本中有没有“待检物”(即想要查的东西)。一般来说,有待检物存在,报告为“阳性”,反之报告“阴性”。正常时不应有的待检物出现了,称为“阳性”,即为不正常。定量检验表示检验标本中待检物含量的多少。不同地区不同方法测出的检验参考值略有差异,参考值不等于正常值,只是一个正常范围。
      ⑴ 三大常规 即血、尿、粪常规检查。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
      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新生儿为6.0-7.0×1012/L。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脱水所致血液浓缩或慢性组织缺氧等;其减少则常见于各种贫血;
      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10×109/L,新生儿为15-20×109/L,8个月至2岁婴儿为11-12×109/L。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按百分比):白细胞分为5类,
      一是中性白细胞,正常为0.5-0.7,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二是淋巴细胞,正常为0.2-0.4,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075,临床意义不大;
      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1-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尿常规包括物理学检查、化学检查及显微镜检查三项。
      物理学检查主要是观察颜色、透明度、测尿比重。正常尿比重波动范围大,一般在1.015-1.020之间。比重增高,见于高热、糖尿病等;比重低,见于慢性肾炎以及肾功能严重损害等。
      化学检查主要看酸碱反应、蛋白定性和糖定性。正常尿呈弱酸性或碱性,无蛋白,无糖,常用阴性“─”表示。尿中有蛋白见于肾炎、心衰、发热性疾病和泌尿道感染等;有糖则是糖尿病。
      微镜检查主要看有无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各种管型及结晶等。正常尿中可有少量白细胞、上皮细胞及盐类结晶。如果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则有肾脏损害,如肾炎、泌尿系感染等。碱性尿常见磷酸盐结昌,服用磺胺药可见磺胺结晶。
      大便常规包括肉眼检查及镜检,肉眼主要观察颜色、性状和硬度。显微镜检查主要要看有无红细胞、脓球、吞噬细胞、虫卵等。
      ⑵ 肾功能有关的检验
      尿素氮(BUN):正常值为(3.2-7.1mmol/L)。尿素氮增高时,见于各种严重肾脏疾病所引起的肾功能不全,还可见于心力衰竭及休克、消化道出血后、严重烧伤等情况。在严重肝病时,尿素氮可降低。
      肌酐(cr):正常全血为88.4-177umol/L,血清为53.0-141umol/L。肌酐测定对尿毒症的预后判断很有价值,肌酐越高,说明肾功能损伤越严重,预后不良。
      尿酸(UA):正常男性149-416umol/L,女性89-357umol/L,尿酸增高常见于早期肾功能不全和痛风、结缔组织病等。
      ⑶ 血糖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一项主要指标。正常值为4.4-6.7mmol/L,高于此范围为糖尿病,低于此范围,可见于肝脏病、饥饿所致的低血糖、胰岛素分泌过多或甲状腺素不足等。
      ⑷ 血脂
      血中脂类的总称,它包括胆固醇、甘油三脂、磷脂和游离脂肪酸。血脂与年龄、性别、饮食成分和生理情况有关系。诊断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都需要检查血脂。我国正常人空腹时,血脂各项的参考值波动在:胆固醇(ch)成人2.8-6.0mmol/L;甘油三脂(TG)0.23-1.35mmol/L;磷脂(PL)1.94-3.55mmol/L;游离脂肪酸(FFA)176-586umol/L。
      ⑸ 微生物检查
      微生物检查包括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及病毒等。这对于查明致病原因和选择用药十分重要。但除细菌和真菌外,直接查找方法比较复杂。细菌培养,采集血、痰、咽试子、大便、小便、创面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培养,看有无致病菌生长,正常应为阴性或少量非致病菌;真菌检查,标本涂片或培养,检出真菌为不正常。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8 03:03:48

     宝宝呱呱落地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因为我们终于看到了我们的宝宝,可是我们发现宝宝的身上很黄,医生告诉我们这是小儿黄疸,轻微的小儿黄疸随着月数的增长就会慢慢消失,那么新生黄疸检查报告单怎么看呢?

    新生儿黄疸检查报告单怎么看?

     新生儿是很容易有黄疸的,而黄疸一般不会对宝宝造成生命危险,因为在早期的时候黄疸就能够检查出来了,而检查出来以后就能够很快的治疗了,有些家人没有检查黄疸,结果宝宝真的有黄疸了,等到发现的时候就比较严重了,那么新生黄疸检查报告单怎么看呢?

     新生儿的黄疸其实不叫指数,应该叫黄疸的测量值,而临床上常用的就是经皮肤测量胆红素,叫皮肤胆红素的数值,其按照孩子的出生胎龄、出生日龄、有没有高危因素,然后有一张曲线,接着用这个曲线去评估,当孩子的胆红素水平超过曲线上的第九十五百分位的时候,就定义为高胆红素血症,所以正常值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可能是随着日龄会有变化,但是胎龄大于35周的孩子,如果血清胆红素高于20毫克每分升,是重度胆红素血症,高于25毫克每分升,是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高于30毫克每分升,就是危险性高胆红素血症,非常容易发生胆红素脑病。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正常新生儿脐血胆红素最高约51.3μmol/L(3mg/dl);出生后4天<171~205μmol/L(10~12mg/dl);早产儿<256.5μmol/L(15mg/dl)。而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

     通常60%-80%的新生儿从出生2天开始就会出现黄疸,在出生后的5-7天达到最高峰,7-10天宝宝的肝脏开始工作,黄疸会逐渐消退,消退的顺序和发生黄疸的顺序相反,从手心慢慢退到眼白,再到消失。如宝宝黄疸指数高,可以根据医嘱让宝宝口服茵栀黄颗粒,每天要多喝水多吃母乳等。

    溶血性黄疸怎么检查?

     黄疸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从眼睛观察起。如果不知如何看,专家建议可以按压身体任何部位,只要按压的皮肤处呈现白色就没有关系,是黄色就要注意了。

     溶血性黄疸,主要是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或红细胞受外源性因素损伤,使红细胞遭到大量破坏,释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致使血浆中非脂型胆红素含量增多,超过肝细胞的处理能力则出现黄疸。

     另外,脾脏机能亢进时,使红细胞破坏破坏,由于大量红细胞的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性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的水平而出现黄疸.

     溶血性黄疸的皮肤与猪膜黄染常为轻度呈浅柠檬黄色,且常因贫血而伴有皮肤苍白。溶血性黄疸原因是:

     ①红细胞本身内在缺陷;

     ②红细胞受外在因素所损害。受损红细胞可在网状内皮系统内提早破坏,或直接在血管内破坏。

     溶血性黄疸的诊断主要靠下列实验室检查:

     ①粪胆原及尿胆原含量增加;

     ②血清胆红素增加,凡登伯试验呈间接反应;

     ③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

     ④血清铁含量增加;

     ⑤骨髓红系统增生旺盛。详见溶血性贫血节。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18 02:02:38

    你好,孩子目前有α地中海贫血的风险,正常胎儿体内不会出现Hb Barts,只有HbA、HbF和HbA2三种珠蛋白。人体的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1分子珠蛋白有4个肽链(两种肽链类型,α和非α,前者由16号染色体表达——同源染色体表达,每个染色体均有两个α基因位点,后者由11号染色体表达),每个肽链有个血红素,每个血红素可以携带1分子氧气,故一个血红蛋白可携带4分子氧气;正常人体内珠蛋白为HbA(α2β2,占95%)、HbA2(占2%-3%)及胎儿血红蛋白(HbF,占1%)三种类型;对正常胎儿来说HbA 值为25.0%;Hb F 值为75%,Hb A2 <1%,不会出现Hb Barts;
    α地中海贫血按照基因缺失,对出生几天的胎儿采血电泳检测,可分为以下几种(从轻到重):1、静止型(1个α基因异常,HbBarts<2%); 2、标准型(2个α基因异常,Hb Barts在2%-10%);3、HbH病(3个α基因异常,Hb Barts在2%-30%);4、Hb Barts病(4个α基因异常,HbBarts在80%以上),前面两种基本无临床症状,血红蛋白电泳基本无异常,而最后这种是最严重的α地中海贫血,导致胎儿血红蛋白无法载氧,组织严重缺氧。胎儿苍白,全身水肿伴腹水,多数宫内死亡。
    目前从电泳图谱比例中发现,您孩子的Hb Barts含量较低,所以相对来说风险较低,有可能是α地中海贫血中最轻微的静止型,该型即贫血携带者,一般无临床症状,我的建议也是对其进行α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以便明确其贫血类型。
    参考文献:《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八版 第六章溶血性贫血,第四节 血红蛋白病

新生儿黄疸严重吗?

新生儿鼻子塌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