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引起的双腿无力,走路颠脚考虑需要通过锻炼才能恢复。一般早产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就发育晚些,建议先观察一段时间,看他是否能康复,如果孩子行动有限,未有好转,建议最好去医院做个检查,排除是早产的原因还是脚部的问题,如果是早产的原因,最好到康复中心进行治疗。如果是脚部的问题,最好采用手术治疗。
很多宝宝在刚开始学会走路的时候都是采用踮脚走路的方式,这让妈妈们很是着急,特别怕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还有担心宝宝以后会一直这么走路影响美观,家长们没担心,我教你几招纠正宝宝踮脚走路。
宝宝踮脚走路怎么纠正
1、慢慢拉起坐立
常常趴着的宝宝比较快学会爬、坐和走,还未学爬阶段可以让宝宝多趴着。另外,如果宝宝躺在床上的话,可以用手轻轻将他拉起来坐着(像做仰卧起坐一般),这样可以锻炼脖子肌肉,以及上半部身体的肌肉。(不能太用力)
2、放在床上翻滚
把宝宝放在床中间,陪着他,鼓励他,让他在床上多翻滚,这也可以训练宝宝的肌肉,让他更有力。多跟他玩一些游戏,让他习惯手脚在移动的感觉。
3、蹬蹬腿脚
双手托住宝宝的腋下,托起宝宝,让他做蹬腿弹跳动作,练习宝宝腿部的伸展能力。
4、攀攀爬爬
当宝宝会站立后,可以训练他简单走路。将一些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与他差不多高的沙发或者茶几上,鼓励他站起来。
5、练习放手站立
刚学走路的宝宝肯定会害怕放手站立,爸爸妈妈可以用一些他喜欢的玩具来诱导他,然后不知不觉中放手。(注意安全保护)
6、扶走训练
学走路的宝宝经常会扶着墙面、沙发、茶几、小床、学步推车、椅子等慢慢走,爸爸妈妈可以跟在宝宝身后,看着他走;也可以扶着宝宝的胳膊,协助他走,然后慢慢过渡,直到一只手扶着胳膊也能走。
7、多训练宝宝走路
当宝宝开始对走路感兴趣后,不要经常抱着他,应该多让他尝试。刚开始可以蹲在宝宝前方,用玩具诱导,当宝宝走过来后,然后再向后退一些;对走路更熟练后,可以蹲在宝宝的前后两个方向,用他喜欢的玩具来诱导,来回走。宝宝跌倒后要给予安慰!
踮脚走路原因
用脚尖走路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足尖步态”,简称“尖足”,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即正常和异常的。
1、生理性尖足
学步阶段的宝宝往往腿肌肉紧张,走路时重心向前,身体协调度不够,脚丫缺乏触地感,于是踮着脚尖走路。踮脚走路现象一般会随着生长发育消失,如果2岁内宝宝只是偶尔踮脚走路就不必担心。但也有一小部分宝宝因为腿部发育异常,跟腱过短,导致踮脚走路。这种情况下,轻度的可以通过肌肉训练矫正,严重的就需要咨询专业医生了。
2、病理性尖足
如果是病理性尖足往往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在学会独站后或者下蹲时也常脚尖站立,而且踮脚走的频率很高,超过两岁了还经常踮脚走。同时伴有感知障碍:简单说就是视听反映不灵敏。这种情况宝爸宝妈们要赶紧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踮脚走路是脑瘫的信号吗
医院儿童脑病康复中心主任梁松表示,宝宝在学步时,偶尔出现踮着脚尖走路是正常现象,可能是好奇心使然,或是穿了大小不合适的鞋子,还有些家长给宝宝使用的学步车调整高度不合适,就会使宝宝的步行时重心前倾,养成踮脚走的习惯,这些情况都会慢慢恢复正常。宝宝学步时喜欢踮脚走路就是脑瘫前兆,这种说法并不科学。
“宝宝学走路踮脚的情况家长不必过分担忧,但也不可掉以轻心,需要仔细观察。”梁松提醒,当宝宝走路踮脚情况长期不消失,特别是学站到学走期间一直都踮着脚,就可能是宝宝的肌张力较高并出现肢体运动障碍,需警惕脑瘫。当宝宝走路踮脚情况长期不消失,并伴随发育落后、视听反应不灵敏等情况时,就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检查。
2岁之后还踮脚走需看医生
但如果宝宝踮脚走路的情况超过几个月,或者在2-3岁之后,还基本采取踮脚走路的方式,家长需要提高注意了。先看看宝宝的鞋子是否合适,是不是因为鞋子的问题导致走路不舒服。
在家中学步的时候,最好不穿鞋子,这样对宝宝脚的发育更好。出门需要鞋子保护的时候,选择舒适防滑的鞋子,有助于宝宝走的更稳更好。此外,不要忘了,宝宝脚长的很快,每个月都要试试看孩子鞋的大小是否合适,前脚趾和鞋前端是否有约一指宽的空间。太紧的鞋会让宝宝走路很难受,还不如不穿。
绝大部分宝宝踮脚的现象会正常消失,但也有一些人会一直保持这样走路,直到成年之后。这可能和宝宝的神经肌肉发育情况有关,所以如果宝宝2岁之后还主要用踮着脚尖走路的方式,或者有其他运动方面的困难,建议还是跟儿科医生沟通,进行检查,确认是否需要干涉。
导读:婴儿学走路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性发展,但如果孩子出现了垫脚尖走路的情形,很容易让爸妈担心。其实很多幼儿垫脚尖走路只是一种习惯,大约2岁左右就会停止,但如果有肌肉僵硬、无法伸直,最好尽速就医。
一、宝宝垫脚尖走路的原因 1 、宝宝有扁平足如果宝宝的阿基里斯腱比较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扁平足,他有可能在站立部分有困难,因此更容易使用脚趾头走路。
2 、腿部痉挛僵硬有些脑性麻痹的小孩会使用脚尖走路,这是因为他们的腿部肌肉僵硬,不能伸展,所以他们会使用脚趾头来走路。
有些宝宝在学走路阶段出现垫脚尖走路的现象。 3 、早产儿的关系异常的早产儿常会有脑出血的问题,这可能会损坏大脑中控制移动的部分神经,因此才会表现出垫脚尖走路的情形。
4 、怀孕期间感染妈妈如果在怀孕期间感染,有可能会引起婴儿的大脑受伤,所以导致宝宝换了脑性麻痹,以及垫脚尖走路。
延伸阅读:婴幼儿垫脚尖走路原因治疗办法
5 、脑室白质软化有些早产儿发展了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的婴儿,通常也会出现垫脚尖走路的问题。
6 、半身不遂偏瘫另一种半身不遂或是轻偏瘫的脑性麻痹患者,也会出现垫脚尖,使用脚趾头走路的问题,情形和脑性麻痹类似。
7 、自闭症的儿童自闭症的儿童通常也会使用脚趾头来走路,它是一种孤独症带来的多血症症状,这部分需要使用心理治疗。
延伸阅读:训练宝宝走路避免垫脚尖危害
二、如何治疗垫脚尖走路的儿童 1 、何时应该就医大部分的垫脚尖是良性的,2岁左右会停止,但如果宝宝出现了肌肉僵硬、不协调、经常绊倒、双脚无法承重、失去原有的运动能力,此时应就医检查。
2 、非手术的治疗拉伸、矫正器,以及肉毒杆菌毒素的化学去神经,都是一些非手术性的治疗方式,针对特发性脚尖走路,它们只能提供一些有限的成功效果。
3 、手术治疗方式如果垫脚尖走路是因为一个很严重的疾病所引起的症状,那手术就是必要性的。当然一开始医生会先使用非手术的方式来治疗,真的没有效果才会使用手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