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正常新生儿的体重是5斤以上,如果属于早产儿,大多体重是低于5斤的,这种情况就属于低体重儿,由于早产儿的肺发育不是很完善,所以这个阶段的新生儿的抵抗力免疫力比较低下,大多需要进入保温箱进行严密观察,如果孩子没有进入保温箱,大多说明体重是正常的,或者是已经接近足月,这种情况一般问题不大。
如果胎儿没有发育成熟就出来的就叫早产儿,一般早产儿的体重都会比足月儿轻,而且呼吸系统和免疫功能比较弱,需要细心的呵护,平时的照顾宝宝的时候有一定要注意饮食和营养的补充,那33周早产儿一般多重呢?
33周早产儿一般多重33周的早产儿的体重,如果B超报的小孩的大小和停经的月份互相符合,都是33周,这种小孩的体重一般是四斤左右,也可能会三斤多,有可能会稍微大一些,可能四斤多。一般小孩出生了还是最好转到新生儿科,因为这个月份的小孩肺容易发育不成熟,34周以后的小孩肺发育可能会好一些,33周还差一个星期,这时最好是用一些促进胎肺成熟的药物。另外小孩出来之后存活率是没有问题,但是并发症多、体质弱,所以33周时一定要注意,出现早产的症状,赶紧去医院找大夫。
孕妇怀孕到33周,也就是到了怀孕的后期,这个时期非常的重要,孕妇要注意饮食,不要过多的运动,不要熬夜劳累,不要生气,这些都会影响到到胎儿的正常发育,重者还回引起早产,家人一定要照顾好孕妇。孕晚期胎儿的营养需求达到了最高峰,你需要摄入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C、叶酸、B族维生素、铁质和钙质,每天大约需要200毫克的钙用于胎儿的骨骼发育。这时胎儿的骨骼、肌肉和肺部发育正日趋成熟。应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早产儿是什么样的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凡因胎盘功能不足等因素而出生体重减轻到该胎龄正常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较平均数低两个标准差以下者称为小于胎龄儿(小样儿,成熟不良儿)。亦把出生体重2500g以下的统称为低体重儿,把出生体重低于1500g者称为极低体重儿,其中都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者。
大部分早产婴儿肺和肝脏生长发育都还不成熟期,非常容易出现吸气不平稳、新陈代谢出现异常非常容易流血、对各种各样感染的抵抗能力极弱,即便轻度的感染也可酿出败血病等严重危害。
早产儿的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都比别的宝宝要弱,因此要给予他们特殊护理。早产儿要先在早产儿室接受特殊护理,这里要保持恒温、恒湿并有新鲜的空气。另外,早产儿最好要用母乳喂养。
很多人都知道早产儿,很多人都认为早产儿就是在预产期前出生胎儿,其实早产儿主要是指胎儿年龄小于37周但大于28周,出生体重比正常胎儿轻的新生儿。而且早产儿的身体器官都未发育完全,所以,早产儿正常体重是多少
?早产儿体重标准
早产儿出生时一般体重都在2500克以下,头围在33厘米以下。作为一般的标准,如果早产儿出生体重2000克以上,那么长到2700克。或者早产儿出生2000克以下,那么需要长到2500克左右,才可以出院回家。所以,早产儿正常体重2500-2700克之间。
?早产儿体重增长
如果早产儿出生体重在2000克以下,那么需要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甚至更长才能够长到2500克。而且,即便早产儿体重达到2500克,其抵抗能力也比正常宝宝要低很多,所以家长照顾宝宝时不能够疏忽大意,以免早产儿夭折死亡。
?早产儿喂养
早产儿出生后,家长需要让早产儿体重正常,那么早产儿更需要妈妈的母乳,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抗体和养分,能够保护早产儿身体。不过家长需要注意给早产儿的喂奶量、次数,因为早产儿消化功能差,大量喂养容易引起早产儿吐奶。
一、早产儿体重标准
? ? ? ??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头围低于33厘米。 少数体重2500g以上的早产儿,器官功能和适应性比足月儿差,仍应给予早产儿特殊照顾。 由于胎盘功能不全等因素,出生体重低于正常胎龄体重的百分之十或低于均值两个标准差的婴儿称为小于胎龄儿(样本量小、成熟度差)。 婴儿)。 此外,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统称为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的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
二、早产儿的正常体重是多少
? ? ? 1.作为一般标准,出生体重超过2000克的早产儿长到2700克; 出生体重不到2000克的早产儿长到2500克左右,没有多余的异常,就可以出院回家。
? ? ? 2.按时间计算,如果一个出生体重只有1500-2000克的早产儿长到2500克,一般需要一个半月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早产儿的体重已经长到了2500多克,但还是比足月儿弱,所以千万不能大意。
三、新生儿体重标准
? ? ? 1.体重是新生儿成熟度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体重越低,子宫越贫瘠,越不成熟,患病和死亡的风险就越大。
? ? ? 2.一个正常的足月婴儿出生时体重约为 2000-4000 克。 新生儿期体重增加应大于600克,满月时体重一般为4300-4450克。 满月体重不足 600 克的新生儿应纳入体弱婴儿的管理。 必须在医疗保健从业者的帮助下找出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
? ? ?3.前3个月,宝宝每周增重180-200克,4-6个月,每周150-180克,6-9个月,每周900-120克,9-12个月。 每周增长60-90克。
? ? 4.根据体重增长速度,宝宝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左右3倍左右,2岁左右4倍左右,3岁左右4.6倍左右。
? ? 5.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加2500-3000克。
? ? 6.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加2000克左右,一直持续到青春期。
四、不同阶段宝宝体重的计算公式
? ?6个月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 ?7-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2-7岁体重=年龄×2+8000克
五、影响早产儿体重的因素
? 1.初生年龄
? 初产妇年龄在30岁以下,新生儿出生体重随着产妇年龄的增加而增加,31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 2.孕妇健康
? 孕妇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疾病,新生儿出生体重偏低。 如感染病毒或其他微生物,也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 3.孕妇的爱好
? 孕妇吸烟会导致出生体重低于正常水平。
? 4.妊娠周
? 胎儿在母亲体内的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新生儿的出生体重。 孕35~39周,随着周数的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增加:孕40~43周,体重增加较慢; 怀孕44周后,体重反而下降了。
? 5.胎次和多胞胎
? 与一胎相比,二胎和五胎的出生体重有所增加,多胞胎的出生体重普遍较低。
? 6.营养状况
? 饮食、偏食和挑食会导致营养不足并导致低出生体重。
? 7.正常因素
? 婴儿每次称重的体重通常与他们在称重之前吃东西和排尿的时间有关。 这可以属于误差范围。 当前后两个月的宝宝体重相差比较远时,就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了。
? 8.疾病因素
? ?宝宝4个月大后,从妈妈那里带来的各种免疫物质和营养物质(铁、锌等)已经基本耗尽。 因此,6个月后的孩子容易生病。 腹泻和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影响孩子 6 个月后体重不增加的原因之一。 因此,为了减少孩子六个月后生病的机会,有必要增加孩子的户外运动和营养摄入。
? 9.摄食因子
? ? 喂养不当是六个月后儿童体重增加不足的主要原因。 孩子满六个月后,如果辅食不及时补充或不足,会导致孩子进食困难,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导致体重增长缓慢。 辅食添加方法不当,如过早添加某类食物或首次添加过多辅食,也会使孩子的胃肠道难以适应,导致消化不良。 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就会导致孩子体重增长缓慢,甚至不增不减。 因此,添加辅食时,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这是确保您的孩子正常饮食并获得营养的必要方法。
? 10.心理因素
? ?有的孩子吃得好,吃得好,睡得好,不生病,但体重仍然不理想。 这时要考虑孩子是否缺乏母性的爱抚和适当的刺激,如抚摸、亲吻、戏弄、玩耍、说话等,这些都是孩子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环境的寂静常常让孩子感到无聊,有的孩子会哭。 从出生就习惯这种环境的孩子往往体重增加不佳。 另外,父母过分关注孩子,会让孩子的心灵紧张、疲劳,也可能导致孩子体重异常增加。
六、早产儿体重增长缓慢怎么办
? 1.母乳喂养的婴儿
? ?早产儿体重增长缓慢,即使奶水不足,也建议妈妈们尽量母乳喂养。 事实上,母乳是早产儿最理想的天然营养食品。 早产儿的生理机能还不是很发达,要千方百计地用母乳(尤其是初乳)来喂养。 母乳中的蛋白质含有较多的乳清蛋白,其氨基酸易于促进婴儿的生长,而初乳中含有多种抗体,对早产儿尤其有价值。 母乳喂养的早产儿不太可能出现消化不良和其他感染,而且婴儿体重会逐渐增加。
? 2.早产儿的喂奶量和频率
? ?早产儿的吸吮能力和胃容量有限,摄入量是否充足并不像足月新生儿的表现那么明显,所以一定要根据宝宝的体重给予适量的喂养。 母乳喂养的早产儿要经常称重,观察早产儿的体重增加情况,这是判断喂养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
? 3.少量多餐喂养
? ?由于早产儿口腔和舌部肌肉较弱,消化能力差,胃容量小,日常能量需求较多,可采用少食多餐的喂养方式。 如果采用人工喂养,体重1500-2000克的早产儿一般每天喂食12次,每2小时一次; 体重2000-2500克的宝宝一天喂8次,每3小时喂一次。 每天的母乳喂养量因婴儿而异,新生儿期每天的母乳喂养量为 10-60 毫升。 如果宝宝长得好,晚上可以适当延长间隔,在保证摄入的基础上,逐渐养成晚上不喂奶的习惯。
七、早产儿如何增加体重
? ? 由于早产儿身体发育不完全,吸吮和吞咽能力差,容易呕吐,新生儿体重增加对新妈妈来说是个麻烦事。 我们怎样才能增加早产儿的体重?
? 1.早产儿需要更多的母乳
? ? 母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和营养物质,可以保护婴儿免受早产儿更容易感染的许多感染。 母乳更容易消化,不会像配方奶粉那样给宝宝已经脆弱的胃带来额外负担。 与配方奶相比,婴儿在使用母乳中的脂肪和蛋白质方面效率更高。 而对于早产儿来说,母乳喂养的劳动强度低于配方奶喂养,母乳喂养的早产儿比配方奶喂养的早产儿长得更好,呼吸暂停(窒息)现象明显减少。
? 2.控制母乳喂养的数量和频率
? ? 由于早产儿消化能力差,胃容量小,但每天所需的热能不能少,只能采取分次喂养的方式。 例如:体重不足1500克的早产儿,每2小时喂一次,起始量为4毫升。 如果喂食后反应良好,每次可增加2毫升,但每天最多增加16毫升; 如果体重为1500克以上早产儿,每3小时喂一次,酌情增减。 白天喂食之间,应喂少量葡萄糖水。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喂奶后,最好让宝宝侧卧,以免吐奶时窒息。
? ? 早产儿摄食量计算公式为早产儿出生后10天内每天的母乳喂养量(ml)=(婴儿实际出生天数+10)×体重(克)/100? 10天后的哺乳量(ml)=1/5~1 /4体重(g)
? 3.及时补充营养
? ? ?早产儿也应在早期补充维生素E。 半个月后,每天可以使用5滴浓缩维生素A和D制剂。如果早产儿没有自己吸吮的能力,可以使用滴管喂养,即用滴管吸完牛奶或牛奶后,沿着孩子的舌根慢慢滴下。 但滴奶时不要用力填满喉咙,以免呛到气管。 另外,牛奶的温度要适宜,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 一般来说,建议将牛奶滴在手背上,不要感觉冷或热。
? 4.添加辅食时,要从少到多,稍微适应一下
? ? 虽然是早产儿,但是添加辅食的时间应该从出生日期算起。 而且添加的时候一定要从少到多,种类要一点一点的尝试,多观察孩子的大便情况。 小贴士:早产儿的营养要求。 卡路里:一般认为早产儿的热量需求比足月儿高,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110到150大卡的热量。 因为早产儿的静息代谢率(指肺呼吸的功)比足月儿高,但吸收能力比足月儿低,最好从稍低一点的开始 供热。
? ? (1)蛋白质:足月母乳中蛋白质摄入量占总热量的6%~7%,早产儿蛋白质摄入量占总热量的10.2%,高于正常婴儿。
? ?(2)氨基酸:足月婴儿有 9 种必需氨基酸,早产儿有 11 种必需氨基酸。 由于早产儿缺乏相关的转化酶,不能将蛋氨酸转化为胱氨酸,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因此必须从母乳中获取。 或在配方奶粉中。
? ?(3)无机盐:早产儿比足月儿需要更多,因为胎儿的最后阶段是无机盐增加的阶段,如钙、磷、铁。
? ?(4)维生素:早产儿缺乏维生素E,容易发生溶血性贫血,脂肪吸收率不如足月婴儿,还可能缺乏脂溶性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5.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喂养
? ? ?现在,我国早产儿的发病率正在缓慢上升。 在一些地区,早产儿的发生率已达到10%。 很多妈妈都会想方设法给早产儿补充营养,但这往往会使早产儿发胖、超重。 那么,适当的喂养如何让这些早产儿在不肥胖的情况下茁壮成长呢?
? 6.继续母乳喂养
? ? ?与坐了十个月的妈妈的母乳相比,早产儿妈妈的母乳中含有非常大量的蛋白质、营养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抗体等,可以满足早产儿的需要。 为追赶增长。 但由于早产儿一出生就被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导致早产儿妈妈的乳房无法被宝宝及时吸吮,经常出现奶水不足甚至没有奶水的情况。 对此,王伟建议,早产儿妈妈可以从产后第一天开始以正确的方式挤奶,以刺激乳汁分泌。 如果可能,可以将挤出的母乳储存在干净的奶瓶中,并在重症监护室给婴儿喂食。
? 7.按需哺乳
? ? ?早产儿的妈妈们总是认为自己的宝宝吃不饱,往往会频繁地给孩子喂奶。 事实上,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 王伟说,刚出生的婴儿饿了会哭。 吃饱之后,就算是面对美味的食物,他也不会多吃,甚至会吐出来。 它是工作中的饱腹感中心。 如果妈妈总是担心宝宝吃不饱,经常母乳喂养到宝宝吃不饱,久而久之,就会破坏宝宝的饱腹中心,导致宝宝不知道是饿了还是饱了。 只要妈妈母乳喂养,他就会吃,然后摄入过多的热量和脂肪,就会导致肥胖。
? 8.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
? ? ?一般来说,健康的宝宝在来世4个月左右就可以吃一些辅食了,但是对于早产儿来说,最好等到出生后6个月。 一方面,早产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消化酶活性低。 过早添加辅食,容易增加宝宝肠胃的负担,可能导致腹泻等疾病; 另一方面,宝宝很容易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热量。? 、糖等,可能导致肥胖。
?八、总结
? ? ?妈妈总是担心宝宝吃不饱。 她经常母乳喂养,直到宝宝不能吃为止。 久而久之,它会破坏宝宝的饱腹感,让他不知道自己是饿了还是饱了。 以后只要妈妈在喂奶,他就吃,这反过来又导致热量和脂肪摄入过多,导致肥胖。 早产儿应在 6 个月大后给予辅食。
早产儿体重标准:早产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少数早产儿体重超过2,500g,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比足月儿差,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
早产儿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将胎龄小于37周但大于28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由于宝宝在母体内发育时间过短,其各脏器器官的发育和功能并未成熟,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再加上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差以及出生时可能导致的缺氧等原因,容易导致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以及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等健康问题。
早产儿体重标准
早产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少数早产儿体重超过2,500g,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仍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凡因胎盘功能不足等因素而出生体重减轻到该胎龄正常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较平均数低两个标准差以下者称为小于胎龄儿(小样儿,成熟不良儿)。亦把出生体重2,500g以下的统称为低体重儿,把出生体重低于1,500g者称为极低体重儿,其中都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者。
早产儿体重多少算正常
作为一般的标准,出生时体重2000克以上的早产儿长到2700克;出生时体重2000克以下的早产儿长到2500克左右,又没有格外的异常时,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按时间算,如果出生时体重只有1500—2000克的早产儿,体重长到2500克,一般需要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早产儿体重已长到2500克以上,但还是比足月儿的抵抗力弱,所以绝不能疏忽大意。
新生儿体重标准
体重是反映新生儿成熟程度和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体重越轻说明在宫内发育越差,越不成熟,患病和死亡的危险也就越大。
我国男童出生体重为3.21±0.37公斤、女童出生体重为3.12±0.34公斤。在新生儿期体重增长应大于600克,一般满月时体重为4.60—4.90公斤。满月时增重不足600克的新生儿应被列入体弱儿管理。必须在保健医协助下找出原因,采取针对性处置。
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外环境的改变,加之出生前几天入量较少,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下降不会超过出生体重的8%,且7—10天即可恢复。之后就是一生中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日增重可大于50克。
低出生体重儿、正常体重儿、巨大儿
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新生儿,孕28周到不满37周分娩的早产儿大多属于这一类。个别足月儿由于在母体内发育迟缓也可导致低体重。正常体重儿指出生体重2500—4000克的新生儿。通常孕满37—不满42周出生的足月儿多属于此范畴。巨大儿指出生体重大于4000克的新生儿。多见于孕母有糖尿病或孕末期过食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