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出现惊厥,家长不要过多紧张,一定要冷静下来,第一时间将孩子的衣服解开,避免因为呼吸不畅从而出现窒息的情况发生,如果口鼻内有分泌物排出,一定要第一时间将口鼻分泌物清理干净,避免影响呼吸。因为惊厥,有可能会牙关紧闭伤到舌头,所以家长可以将毛巾塞入患者口部,以防损伤舌头。
小儿发烧很常见,但是如果是高烧的话,就很容易使孩子出现惊厥的现象,爸爸妈妈在这时千万不要慌乱,要冷静下来沉着应对,用自己掌握的急救常识来对孩子进行救治,缓解惊厥的症状。
?填充手巾
立即用手巾填在上下牙齿之间,以防咬伤舌。
?扶持保护
当肢体抽动时,要用力扶持保护。注意不要强力阻止抽动,以免发生骨折、脱臼等。
??侧卧清理口腔
去掉枕头让患儿侧卧或侧头及时清理口腔中的唾液和异物,防止吸入性肺炎。
?解开衣服
解开孩子衣服扣子,让孩子呼吸通畅。然后用大拇指按压孩子的“人中”穴,较强刺激持续1~3分钟,直到患儿发出哭声为止。
??促使呼吸恢复
轻拍孩子背部或挤压胸部,促使呼吸恢复。一般情况下,小儿高热惊厥会在3—5分钟即能自行缓解,家长应该等孩子恢复意识后再前往医院,若患儿持续抽搐10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必须紧急送往医院。
当小儿发烧到39℃,并出现牙关紧咬、双眼上翻、身体痉挛、意识变弱等情况时,说明宝宝已经出现“热性惊厥”症状了。此时,家长们应该这样处理:
?头部处理
将宝宝的头稍微后仰,并侧向一边,不要给宝宝枕枕头,让宝宝的下颏略微向前突。
?衣物处理
将宝宝的衣领解开,筷子用软布包好,放在宝宝上、下磨牙之间,将宝宝口鼻的分泌物清理掉。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宝宝因呼吸不顺畅而导致窒息。
?穴位按压
家长按压宝宝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这样可以控制惊厥。在整个过程中,要避免将宝宝移动。
??降温方法
采用一些适当的降温方法帮助宝宝将身体的温度降下去,比如冷敷宝宝额头、脖子、腹股沟处,用温水给宝宝擦拭身体等。
?就医治疗
上面这些方式只是能缓解小儿发烧惊厥的症状,并不能完全将宝宝的惊厥治好,最好的方式是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并治疗。
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需要及时的护理和治疗。本文将从一般到特殊,全方位呵护,为您介绍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措施。
?紧急处理
对于惊厥的患儿,应立即就地抢救。使其平卧,头部偏向一侧,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放置于上下齿之间,防止舌咬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解开衣物,清除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及时吸痰,以防止吸入性肺炎。
??安全防护
保持患儿安静,减少刺激,注意安全,防止坠床。
?急救准备
备好各种急救物品及药品,并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以便随时用药。
?高热处理
对高热患儿立即进行物理降温,并根据医嘱给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专人守护
对反复惊厥的患儿,应有专人守护,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窒息处理
当有窒息或呼吸暂停时,应立即清理呼吸道,行人工呼吸,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必要时给予强心剂或呼吸兴奋剂。
?营养饮食
给予高热惊厥患儿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鱼、虾、黄豆、瘦肉、青菜等。
?鼻饲饮食
对于不能进食的患儿,可采用鼻饲方式给予高营养物质,以保证热量供应。
?正确处理
不应用力摇晃孩子、强行控制肢体抽动、捂汗退热等方法。这些做法可能加重病情。
?及时就医
如果抽搐不能平息,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然后通知急救车或自行送往医院诊治。切勿延误。
?记录观察
记录抽搐的次数、部位、程度及诱发因素等,以便医生了解疾病过程及脑损伤程度。
?避免自行奔跑
如有气管内异物吸入,会加重窒息程度。家长不要自行抱宝宝奔跑。
小儿惊厥是大脑神经元暂时性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发作时,孩子会失去知觉,全身抽动发挺、两眼上翻、牙关紧咬、头向后抑,甚至大小便失禁。一旦碰到孩子惊厥抽筋,宝妈们往往惊恐万分、束手无策。所以惊厥时的急救要点你一定要学会。
?平卧解松领扣
出现惊厥时,应立即将患儿平卧,解松领扣,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易于流出,以免引起窒息。
?压舌板防咬伤
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入口腔内上、下齿之间(如没有压舌松可用铝匙柄外面裹以手帕),以防舌被咬伤。
?保持安静
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惊厥发作不可将患儿的刺激,惊厥发作不可将患儿抱起或高声呼叫。
?禁食
惊厥发作时,禁忌任何饮食,包括饮水。待惊厥停止、神志清醒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以流质或半流质。
?送医就医
待惊厥症状停止因迅速送医院就医,如惊厥发作时间>5分钟、孩子呼吸情况不正常、意识恢复慢、出现季度嗜睡、剧烈呕吐、脖子僵硬强直的迹象,须立即拨打120前往医院就医。并向医生反映抽痉开始时间、抽痉次数、持续时间、抽搐部位、两眼有否凝视或斜视、大小便有无失禁以及解痉后有无嗜睡现象等。以便诊断和处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