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脐炎吃什么药好?

时间: 阅读:10334
脐炎吃什么药好?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5-10-13 20:11:41

你好,宝宝肚脐发炎应该用碘伏给宝宝的肚脐儿消毒,碘伏可以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建议应该用棉签儿涂抹宝宝肚脐的部位,不要用手去涂抹,因为手上的细菌多,会感染到。要注意宝宝肚脐部位的清洁和卫生,勤给宝宝换衣服。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不要把肚脐部位沾到水。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木槿
    回复
    2024-05-19 00:00:02

  • 龙葵
    回复
    2024-05-19 00:00:02

    肚脐眼处有味道是正常的一种情况,只不过平时一般人是不太注意此处的,或者说每个人平时很少用手去抠肝脐眼的,故自觉就没有味道了.肚脐眼有味,是因为此处是与腹腔内相通的,小儿在分娩前脐带与母体相连接,小儿在母体内通过肚脐吸收营养,分娩后小儿的肚脐眼处就自然封闭了,平时不会有特殊情况时,肚脐眼处不会有臭味或其它异味,如果局部经常用手去抠,或用其它物品乱动时,以及其它原因造成局部不卫生的话,肚脐眼处可以有臭味或其它异味,但这并非是什么大病,只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即可必免各种味道发生.现在局部有臭味,你也不必着急,可以用甲紫(俗称紫药水),用适量涂在肚脐眼及其周围就可以了,过不了多久局部即可恢复健康.如果局部有分泌物或情况较重时,可找点双氧水在局部清除一下,有条件的话,再用一些消毒剂如(75%的酒精或新洁尔来灭等)局部先消毒,而后再上点紫药水, 能吃些消炎药(如复方新诺明或阿莫西林等),局部好的就更快了,那你就可以彻底放心了.人的许多病症都反映在肚脐上,可以说,肚脐是人体第二张嘴。所以,它的语言,你一定要仔细聆听。肚脐也会亮起红黄绿灯,它的改变,提示着内脏寒热的变化:1、肚脐颜色发白,没有光泽,原因是气血两虚,需要补充温性的补品。2、肚脐颜色发红,表示心火重,体内藏有热毒,需要排毒性寒的食物来调和。3、肚脐颜色发黄,还会有油性分泌物渗出,发痒痒,则是胃部或肝脏内郁积着湿热的征兆。4、肚脐颜色发青或青蓝,是因为体内有积寒。5、肚脐颜色发紫,色泽黯淡,是因为体内有淤积。肚脐的形状和位置自然应该保持不变,一点小小的变化,就能够很容易觉察到,它的变化,也是身体的晴雨表。1、肚脐突出是水肿或卵巢囊肿的征兆,也是哮喘病的预兆。2、肚脐内陷,是脾脏和肾脏太虚弱的表现。3、肚脐下移,则是体内有瘀气。5、肚脐偏左:有可能是大肠粘膜发生了病变。6、肚脐偏右:则是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的表现。而肚脐的温度变化,则是预知内脏寒温最好的温度表:1、肚脐温度过高是因为大肠或小肠内有积热。2、肚脐温度过低,则是肾虚。

  • 空青
    回复
    2024-05-18 23:23:52

    首先,所有的患儿都要对巳经发炎的脐部实施换药。
    可以使用75%酒精、生理盐水、3%硼酸液、1∶1000新洁尔灭液、氯霉素眼药水等中的一种,以消毒棉棍或棉球蘸上述药液后,轻柔擦拭患处,祛除脓性分泌物。如果脐带残端尚未脱落,可一并清洁。每日1-2次。适用于单纯性脐炎或其它脐部感染。
    根椐医嘱在清洁脐部后,局部使用40%氧化锌油或氯霉素氧化锌油、脐带粉(含有依沙吖淀又名雷夫奴尔、氧化锌)、百多邦软膏、红霉素眼膏等中的一种。每曰1次。注意尽量不用紫药水、红药水,以免因染色影响病灶的观查。一般也不用碘酒,以免烧伤脐周围的皮肤。
    为减少患处红肿或促进化脓可分别使用喜疗妥、鱼石脂软膏、如意金黄散(中药)等外涂或外敷,适用于脐炎合并腹壁感染者。注意外敷药物时间勿过长,一般不超过6小时。
    凡形成脓肿者应积极引流脓液,脓量多或者脓稠需要切开引流,并坚持换药(更换引流条,保持引流通畅,促进脓腔愈合)。肝脓肿和镰状韧带处脓肿的引流手术需要住院后实施。
    形成脐肉芽者可通过药物(10%硝酸银)或激光烧灼去除。
    其次为抗生素,由于引起脐炎的化脓菌大多是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表皮葡萄球菌,所以一般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等效果不好,最好能在脓性分泌物培养基础上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此前,医生会根据经验选用适合于新生儿使用且药效好的药物。
    又由于新生儿对口服或者肌肉注射抗生素吸收差,所以一般选用静脉滴注给药。有些家长看着自已的宝宝头皮上扎点滴很心疼,总想改成口服用药,但当您知道上述的道理后,就会配合治疗了。如果诊断为败血症,可能需要静点抗生素数天。
    其它,如支持治疗(包括静脉高营养、输血、输血浆)等,将视病儿情况加以使用。总的来讲,脐炎预后满意,少数形成门静脉血栓者,应随诊观查。

染色体的检查有哪些?

新生儿肺炎如何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