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母乳性黄疸怎么治?

时间: 阅读:11024
母乳性黄疸怎么治?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过山龙

过山龙

2025-04-17 20:22:45

你好。母乳性黄疸需要母亲停一段时间的母乳。一般停一周左右就会有消退的迹象的。母乳性黄疸一般就必须要停一段时间的母乳,没有别的特殊办法。停母乳的时候可以喂一段时间的配方奶粉。但是一定要注意喝奶粉的同时要多喝水,预防上火的现象发生。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9 01:01:53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但通常不会伴随严重症状,预后良好,无需特殊药物治疗。本文将为家长们介绍母乳性黄疸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进行正确的喂养和护理。
    ?母乳性黄疸的预后良好
    母乳性黄疸的预后通常是良好的,通常不会伴随严重症状,也无需特殊药物治疗。一旦通过化验确认为母乳性黄疸,你们就不必频繁带宝宝去医院了。
    ?正确的喂养方式
    对于母乳性黄疸,轻度情况下,宝宝可以继续享用母乳。但在黄疸较重时,建议暂停母乳喂养,改用其他配方奶。母乳是宝宝最佳的营养来源,为了让宝宝获得必要的营养,可以尝试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方式。暂停期间,请使用吸奶器保持乳汁分泌,待宝宝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重新母乳喂养。
    ?注意事项
    即使宝宝有轻度黄疸,也不必再停母乳。随着月龄的增长,黄疸会逐渐消退,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影响有限。但如果停用母乳后黄疸没有减轻,甚至加重,请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母乳喂养的宝宝如何处理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在两个多月时仍出现皮肤黄染,首先要考虑的是母乳性黄疸。为了明确诊断,可以在不确定是否为母乳性黄疸的情况下,暂停母乳喂养三天,改用奶粉喂养。如果皮肤黄染明显减轻,那么母乳性黄疸的可能性就很大了。此时,即使再次母乳喂养,大多数宝宝的黄疸也不会像以前那么严重了。
    ?注意事项
    但请注意,少数宝宝的黄疸可能会再次出现,对于这部分宝宝,建议延长暂停母乳喂养的时间。同时,建议检查宝宝的肝功能,了解胆红素水平。即使不停母乳,母乳性黄疸的消退时间可能会更长一些。

  • 木槿
    回复
    2024-05-19 01:01:53

    现代医学认为有两种原因:(1)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增加,致使未结合的胆红素在肠道内的吸收增加。(2)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较牛奶中多且活性强,使肠道未结合胆红素吸收增加,引起黄疸。本文将介绍母乳性黄疸的处理方法。
    ?停喂母乳48小时
    停喂母乳48小时,观察孩子皮肤黄染程度。如果减轻,你可以继续喂母乳,因为再次黄疸比以前轻。
    ?加热母乳
    将母乳吸出来后,在装有56℃水的容器中加热15分钟——当酶被破坏后,未结合胆红素吸收减少,必然可减轻黄疸。
    ?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性黄疸的孩子一般情况好,肝功能正常,不影响生长发育,不用停喂母乳。要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远远高于皮肤黄疸这一缺点。
    ?不要停喂母乳
    有的保健医生或临床医生一见到孩子有黄疸就让停喂母乳,这是不对的;还有的医生上来就让母亲停喂母乳3~5天,这样做不利于保持母乳量,也是不合适的。
    ????重度黄疸需停喂母乳
    极少数母乳性黄疸的孩子属于重度。这时应停喂母乳,改用配方奶并及时用药物和蓝光治疗。

  • 紫苏
    回复
    2024-05-19 01:01:53

    母乳喂养虽好,但宝宝出现皮肤偏黄和眼白发黄的情况并不少见,这就是母乳性黄疸。面对这样的状况,新手妈妈们难免会感到焦虑。那么,如何应对母乳性黄疸呢
    ?就医检查
    如果母乳性黄疸持续了2-3周仍未消退,建议带宝宝去医院接受检查。在这期间,可以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用人工喂养,这样能更准确地测量宝宝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如果胆红素确实有所减少,那引发黄疸的原因很可能就是母乳。这时,完全可以继续母乳喂养,无需因黄疸而停止。
    ?增加喂养次数
    对于早发型母乳黄疸,主要原因是宝宝摄入母乳量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增加喂养次数,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母乳。同时,妈妈也需要学习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技巧,这样能促进宝宝排便,加快胆红素的排出。
    ?暂停母乳喂养
    暂停母乳喂养期间,要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这样能维持乳汁的正常分泌。一旦确认是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母乳喂养。通常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母乳性黄疸会逐渐消退,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不会产生影响。
    ?补充肠道菌群
    为了改善母乳性黄疸,可以给宝宝补充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促进其肠蠕动,加速胆红素的排出。这样能有效治疗宝宝的母乳性黄疸。
    ?黄疸消退时间
    一般来说,随着宝宝自身能生成促进胆红素代谢的酶,母乳性黄疸会在出生后的三个月左右逐渐消失。如果三个月后或超过这个时间宝宝的黄疸仍未消退,应带宝宝去看儿科医生,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此外,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水分、增加母乳喂养的频率等也有助于缓解黄疸症状。

  • 空青
    回复
    2024-05-19 00:00:43

    如胆红素超过生理性黄疸范围,应给予干预,可继续母乳喂养,同时光疗。根据不同类型,治疗上应采用不同方法。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
    鼓励少量多次喂哺母乳,保证足够乳量及能量摄入。注意避免错误摄入糖水,使哺乳次数减少,不利于母乳分泌。
    ?晚发型母乳性黄疸
    主要为暂停母乳喂养。
    ?干预标准
    TSB273.6-307.8umol/L(16-18mg/dl)暂停母乳喂养。TSB307.8-376.2umol/L(18-22mg/dl)暂停母乳喂养,加用光疗。TSB376.2-495.9umol/L(22-29mg/dl),出现嗜睡、拒奶,换血治疗。
    ?光疗治疗
    近年来通过临床观察认为:TSB256.5-342umol/L(15-20mg/dl)或更高时,可采用光疗,仍可继续母乳喂养,同样能取得治疗效果。实际临床中要结合日龄、胎龄等具体情况,密切监测胆红素变化。
    ?注意事项
    胎龄、日龄越小,治疗宜越积极。

新生儿多长时间喂一次奶?

如何判断新生儿肺炎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