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喂药窒息,主要是药物进入支气管,引起了呼吸道的部分梗阻有关。需要立即停止喂药,除了你说的方法之外,还可以将孩子竖抱,趴在肩上,另一个人辅助拍背,由下至上,鼓掌拍,一直持续到孩子面色缓解,由青紫转为红润状态,并尽早医院急诊就诊,表示胸片检查,同时警惕吸入性肺炎
前段时间
又出了一个
让人心痛的热搜
广东佛山一名女童
误服奶奶的降压药
两个多小时后送医
抢救无效身亡
2岁女宝误吃奶奶降压药
紧急洗胃但没能救过来
2岁的佛山女童小月(化名),乘奶奶不注意时,误服了放在桌面上的半瓶降压药。
当时,小月的父母上班去了,奶奶发现后大吃一惊。不过,老人家并不知道事态严重,没有及时叫120,而是拨打了小月妈妈的电话,让她赶紧回来看看。
几经周折后,小月被送到医院时,已经“吃药”2个小时了。
这时,她的血压已经降到很低,出现了 心脏骤停 。接诊医生马上展开抢救,给她洗胃。在孩子的胃里,发现大量白色药物碎片。
遗憾的是,由于误食药物量大,且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这个孩子最终没能救过来。
得知噩耗,一家人痛哭失声,奶奶更是崩溃地自责,“都怪我!”
医生介绍,小月误食的降压药为“硝苯地平”,因其表面有糖衣,容易被儿童当作糖来食用。
对于小孩来说,即使吃很小剂量的降压药,都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更何况,小月一次吃了三四十粒!
近期
还有一个孩子
因为误吃了大人的药
进了ICU
今年10月,广东梅州一名1岁半的女童,误服了成人的降血糖药。
当天,3岁的哥哥在家里翻出了一个药瓶。打开瓶盖时,不小心把药撒了出来。捡药片时,妹妹好奇地就把药片往嘴巴里塞。
外婆看见后,赶紧上前去抠。但是,没抠出来。
老人也没当回事。不料,当晚孩子就出现了咬紧牙关抽搐的症状。当时,家人还以为孩子只是受了惊吓。
直到第二天早上,家人才发现不对劲,赶紧送到医院就诊。
此后近10天,孩子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被送往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经过全力抢救,孩子终于能睁开眼睛,但仍然不能说话。
医院诊断意见显示,孩子可能会 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双肺炎症 ,预判为 脑瘫 ,影响智力发育。
看着病床上遭罪的孩子,心情真是沉重。
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却被一次失误,改变了命运。天堂与地狱之间,不一定隔山隔海。也许,只隔着一两片小小的药丸!
儿童误服药物的悲剧
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儿童误服药物,当然不是个例。
据统计,2013年全年,北京儿童医院共收治中毒病例369起, 平均一天就有一起儿童中毒事故发生 。其中,有56例重症,4例经抢救无效死亡。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曾对上海、北京4家医院的儿童中毒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中毒病例中,药物中毒的比例高达55%。其中, 79.2%都是因为儿童自己误服导致中毒 。
01
哪些孩子,容易误服?
有统计数据显示, 1岁至4岁的儿童多见 , 1岁多最为高发 ,且男孩多于女孩。
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好动,对新事物感兴趣,喜欢 探索 ,还喜欢模仿,如吃药、倒水等动作。但是缺乏判断力,药物或毒物保管不严就会造成小儿误服而致中毒。
02
药物误服,何时高发?
统计显示,三餐期间最为高发,特别是
?7:00-8:30
?11:00-13:00
?17:00-19:00
临近就餐时间,儿童饥饿感最强烈,容易四处寻找食物导致误服药物。其次,这个时间段大人忙于做饭而疏于看护。
03
什么药物,误服最多?
误服药品种类中,感冒药、降压药、降糖药、抗抑郁药等最多。
这是因为,这些药物较为常见,患者众多,且有不少为老年常见病药物。
在很多家庭,幼儿日常主要监管人为老年人,其文化层次相对较低,且多有长期服药史。如果缺乏日常安全宣教和防范意识,幼儿容易出现模仿服药行为。
孩子误服药物
别乱操作, 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孩子误服药物,家长该怎么办?
首先,即使慌得像狗,也要蛋定!蛋定!蛋定!
一味地责备孩子,Ta 受到惊吓,反而不利于说出真相,耽误治疗。
第一步要做的是, 弄清孩子误食的是什么药、大概吃了多少、什么时候吃的 。
误服普通药物
如果误服的是 普通滋补类药物 , 一般不必特殊处理 ,只要多喝水,使药物稀释,从尿中排出。
如果 误服普通药物 (比如VC、止咳糖浆),且 孩子意识清醒 ,家长可以 第一时间帮助孩子催吐 。
先让孩子喝200毫升左右的水,将孩子腹部顶住救护者的膝盖,让头部放低,然后用牙刷柄、筷子之类不尖锐的东西,用纱布包住,刺激宝宝舌根(用勺子压住宝宝的舌头根)。
反复进行,直至呕吐为止,进行催吐。这样,能迅速排出孩子胃里的毒物。
催吐之后,要赶快送医院。
特别提醒
误食泡腾片,一定不要喝水 ,泡腾片加水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很容易导致窒息死亡。
如果 误服了洁厕灵、泡泡水 这样的碱性物质,也 千万别给孩子用水漱口或催吐 ,以免使孩子的咽喉、食管和胃二次受到伤害。正确的做法是:赶快就医。
误服非普通药物
如果怀疑孩子误服安眠药、降压药、降糖药等其他药品,建议在催吐的同时,尽快就近送医院。
千万不要犹豫,以免错过最佳排除毒物的时间。
针对误服的不同药物,还应注意不同的处理方法:
① 剧毒药、大量避孕药、安眠药、具有腐蚀性的药物
应及时送往医院,切勿耽误时间。如果情况紧急,来不及送医院,必须迅速催吐,然后让孩子喝杯牛奶和蛋清养胃解毒。
②碘酒
应赶紧给孩子喝米汤,面糊等淀粉类流质食物,阻止机体对碘的吸收。
③强碱、强酸类药物
不宜采用催吐法,以免使孩子的食管和咽喉再次受到损害。可先让其喝冷牛奶、豆浆等。
对于误服强碱类药物,还可以服用食醋、柠檬水、桔汁等;误服强酸,则应使用肥皂水、生蛋清等以保护胃黏膜。
④药物不明
可使用木炭或馒头烧成碳研碎加浓茶水灌服,以吸附毒物,起到解毒作用。
⑤有机磷农药
可让其喝下肥皂水反复催吐解毒,同时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去医院之前
还有一点很重要
去医院时,要带上孩子误服的剩余药品及其包装。
这样,可以帮助医生迅速明确药品成分,为抢救争取时间。在救命的关键时刻,节省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决定性作用。
当然了,说到底,家长们平时还要做好预防工作,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防止儿童误服药物
这6点一定要做到
为了避免孩子误吞药物,家长还应该这么做:
一旦孩子误食药品
家长要保持冷静
及时送医!
广东电视台触电新闻、澎湃新闻、潍坊日报
专业指导:
深圳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王朝霞
宝宝吃药呛到了怎么办
? 如果您的宝宝因药物窒息,请将他放在大人的腿上或床上,然后用力拍打他的背部,让他咳出来。 如果宝宝因为咳嗽而呕吐,要迅速将宝宝的脸转向一边,防止吐回喉咙和气管。 然后将手帕缠在手指上,放入口中甚至咽喉,迅速清理吐出的口水、溢出的牛奶和食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用小棉签清洁鼻孔,避免呼吸阻塞。
? 怎么给宝宝吃药不呛? 滴管喂料
? 滴管式喂药器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吸管设计,可以很好的控制吸入的药量,宝宝不会被药液呛到。 使用此喂食器时,父母应注意不要将其放入宝宝的嘴中太深。 如果滴管喂奶器用得太快,很容易把宝宝噎住,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慢慢来。 放入宝宝口中,用推柄或挤压或按压将药物送入宝宝口中。 这个过程不能太快。
??
? 如果我被药物呛到了怎么办?? 目前常见的婴儿用药主要分为药水和片剂。 药水的喂食比较简单。 孩子可以躺下,也可以抱在父母的怀里,让孩子的头稍微偏向一边。 梁国祥建议家长可以使用滴管或注射器式喂药器完成操作,操作简单,不易发生意外。 如果没有喂药器,也可以用小勺子搅拌溶化的药物。 家长用一只手轻轻捏住孩子的脸颊,另一只手将勺子放入孩子的嘴里,用力按压下牙,使药物。 液体顺着嘴角缓缓流进嘴里。 将勺子压在下牙上,直到吞下所有药物。 然后取出勺子,倒入少许糖水,与勺子里的残药混合,再喂一次。
? 孩子因药物窒息需要急救? 1.鼓励咳嗽,引起窒息的异物大多卡在喉咙里,特别是薄膜、果冻等异物,通常只有一部分被吸入喉腔,一部分在声门外。 这时,鼓励宝宝大声咳嗽,有时可以把异物咳出来。 出去。
? 2、俯身拍背,如果怀疑有异物吸入宝宝气道,应让宝宝上身前倾60度,俯卧于施救者肘部,头部下垂。 重力将异物推出。
宝宝窒息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家长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危及宝宝的生命。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宝宝窒息急救方法,供家长参考。
?手拎住宝宝的脚或颈部
对于较小的宝宝,父母可以用手拎住宝宝的脚使其倒挂,同时使劲往下拍打宝宝的背部;或者用手托住宝宝的颈部,让宝宝往下靠在家长的手臂上,另一只手拍打宝宝的背部。
?头朝下趴在家长的腿上
还可以让宝宝头朝下趴在家长的腿上,并且将宝宝的头部放置于较低的位置,同时使劲向下拍打宝宝的背部。
?腹部快速挤压
对于较大的宝宝来说,家长应该立即站到宝宝身后,进行腹部快速挤压,以排出异物。具体方式是用一个拳头大拇指的一侧顶住宝宝肚脐以上、胸骨中间的位置,另一只手抓住拳头,用力往上挤压,直到异物被排出。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