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疫苗一般主要是注射两针,一般主要是在八个月以后注射第1针,一般第2针需要选择在孩子两周岁注射,一般以后就不需要再注射,现在孩子如果两周岁,正常情况下,如果按照预约时间及时的接种疫苗,一般就不需要额外的注射乙脑疫苗,建议可以遵从当地医生的指导,按照预约时间,及时接种疫苗,才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病情分析:女 2岁 黑龙江 伊春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我家宝宝一周岁的时候打了乙脑减毒活疫苗第一针,现在要打第二针,可防疫站的工作人员说不用打。不打有没有关系啊,会不会第二针不打有副作用啊?
意见建议:两针灭活打过就已足够,没必要打减毒活疫苗了。有高热惊厥史者,是流脑和乙脑疫苗的禁忌症。且乙型脑炎发病率已经很低,现在计划免疫工作做的很好,人群免疫屏障可以为你的小孩子提供保护。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蚊虫叮咬。不用担心,你的小孩子已经不需要打乙脑疫苗了。不管是灭活还是减毒活疫苗。
接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接种剂量:见表1,初免针次间隔7~10日。
表1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次数和剂量
年龄组初 免加 强 针
第1针 第2针 (初免后1年、4年、6年)
6个月~7周岁0.5ml0.5ml 0.5ml
>7周岁 1.0ml1.0ml1ml
3.免疫效果
地鼠肾组织培养灭活疫苗经2针基础免疫后中和抗体阳转率在60%~85%。次年加强注射后中和抗体滴度上升明显,阳转率可达到90%以上,且可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流行病学效果经大量人群调查,其保护率一般在80%左右。
4.接种反应及禁忌症
⑴接种反应 大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有发热,一般均在38℃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此类接种反应多见于反复加强注射的对象,尤以7岁以上儿童加强注射较为多见。
⑵禁忌症
①发热及急性疾病。
②严重慢性病。
③脑及神经系统疾病。
④过敏性疾病,既往对抗生素、疫苗有过敏史者。
5.注意事项
⑴疫苗混浊、变色〈变黄〉、安瓿有裂纹、有异物者均不可使用。
⑵为减少注射时疼痛,在疫苗中加入适量亚硫酸氢钠,疫苗由橘红色变为黄色,即可注射。
⑶疫苗注射后在现场休息片刻,以防副反应发生。
⑷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以供偶发休克时急救用。
⑸我国大部分地区为乙脑流行区,人群隐性感染率很高。10岁以上人群已普遍因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故无必要再接种疫苗。
6.贮存方法
流行性乙脑灭活疫苗于2℃~8℃贮运,自效力检定合格之日起有效期2年。
三、减毒活疫苗
系将乙脑病毒经人工减毒使之失去致病性仍保留免疫原性的SA14-14-2株,接种于原代地鼠肾细胞,经培育繁殖后收获病毒,加入保护剂冻干制成。
1.接种对象
乙脑流行区1周岁以上健康儿童。
2.使用方法
⑴每安瓿内加入疫苗中附带的稀释液(灭菌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2.5ml时,待完全溶解后使用。
⑵初免儿童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用75%乙醇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0.5ml。
⑶2岁、7岁加强免疫时各注射1针0.5ml,以后可不再免疫。
3.免疫效果
本疫苗经1针注射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80%以上,次年加强1针,阳转率可达90%以上。
4.接种反应及禁忌症
⑴接种反应 注射后一般无反应,少数人局部红肿,偶有发热和过敏性皮疹。
⑵禁忌症
①发热。
②急性传染病。
③中耳炎。
④心、肾及肝脏等疾病。
⑤活动性结核病。
⑥有过敏史或抽风史者。
⑦已知有免疫系统缺陷,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者。
5.注意事项
⑴启开安瓿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⑵本疫苗溶解后有摇不散的凝块,安瓿有裂纹,不可使用。
⑶疫苗溶解前变色(红),不可使用。
⑷疫苗溶解后应在1小时内用完,用不完者应废弃。
⑸1岁以内儿童慎用。
6.贮运条件和有效期
乙脑活疫苗于8℃以下贮运,有效期在8℃以下保存为1年半;在-20℃保存为2年
在网上查到的,中国育婴网,专家回复:小儿乙脑疫苗接种:满一岁 乙脑疫苗(基础两针,间隔10天);1岁半 流脑疫苗加强;二岁 乙脑疫苗加强剂,一般乙脑疫苗的第一针与第二针间隔时间为七到十天。——乙脑疫苗 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脑疫苗为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其中灭活乙脑疫苗的接种对象为乙脑流行地区6个月以上到10岁以下儿童,以及由非疫区进入——乙脑疫苗,接种的疫苗不同所接种的次数也不同。乙脑灭活疫苗需要接种4次,在孩子8个月时接种第一针,间隔7~10天后再接种一针,此后分别于18~24个月龄和满6岁时再进行加强。如果孩子接种的是乙脑减毒活疫苗就只用接种3次,于8个月时进行初免,——乙脑预防针一般在一周岁开始注射,实际上8个月甚至半月时就可注射了,一般没有不良反应。第一年基础免疫为两针,两次注射间隔7-10天。均在每年的5月份左右,注射完毕。这是由于乙型脑炎的发生和流行有明显季节性。多流行在7、8、9三个月,北方各省6-7三个月出现病人,每年5-6月就要注射完大脑炎疫苗。南方各省4-5月就开始出现病人,注射乙型脑炎疫苗应提前,在3-4月以前注射完。第一年注射完毕后,以后二岁、三岁、七岁、十三岁时再各注射一针。乙脑疫苗及其接种程序:
——乙脑灭活疫苗: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基础免疫共注射两针,出生后满6月龄的宝宝开始接种第一针,7-10天后接种第二针,1岁半至2岁龄(18月龄至24月龄)及4岁时各加强免疫一针,6岁时再加强免疫一针。对于流行地区的宝宝,应对于6岁以下乙脑免疫史不详或未按免疫程序全程接种的宝宝进行应急接种。国内还使用减毒活疫苗:1岁龄时接种第1针,2岁龄时加强免疫一针,7岁龄时再加强免疫一针。
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各口服脊灰疫苗(液体)1剂次,4周岁口服脊灰疫苗(糖丸)1剂次。
4、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疹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8月龄时接种
7、麻腮风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24月龄时接种。
8、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9、A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6—18月龄时接种2剂次,接种间隔为3个月。
10、A+C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3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11、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时接种。在部分试点地区使用甲肝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
扩展资料:以下为2008年政府公布国家免疫规划(节选):
关于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监管局):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经国务院批准,从2007年起,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范围。
在现行全国范围使用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并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在流行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端螺旋体疫苗接种。
-国家免疫规划
中国政府网-关于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通知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