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宝宝时喘时不喘

时间: 阅读:9395
宝宝时喘时不喘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5-09-18 09:45:54

宝宝时喘时不喘有可能和支气管哮喘有关。气管哮喘常会伴有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当宝宝出现时,喘时不喘的症状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一旦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做有针对性的治疗。

宝宝患了支气管哮喘后,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接触动物皮屑、花粉及尘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木槿
    回复
    2024-05-19 06:06:31

     呼吸的快慢受精神因素的影响很大,紧张时就会增快。所以数呼吸次数时必须让病儿安静,使呼吸处于自然状态。

     一般数病儿胸、腹起伏运动的次数就可以。呼吸与脉搏最好同时测量,因为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即一次呼吸的时间约为三至四次脉跳。测呼吸时不仅要数每分钟的次数,还要观察呼吸快慢是否一致,深浅是否均匀,有无呼吸困难的表现。正常呼吸是均匀、平衡、有规律的,吸气略长于呼气。新生儿呼吸可发生快慢、深浅不匀的情况,这也不一定是有病的表现。

     各个年龄期儿童呼吸次数也不一样,年龄越小呼吸次数越多。正常儿童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新生儿期刊35--45次,周岁左右为30--40次,2--4岁为25--30次,5--10岁为20--25次,11--14岁为18--20次。高烧、肺部有病、心脏病、贫血时呼吸加快;某些药物中毒、脑子有病时呼吸变慢。呼吸过速或过慢,深浅不匀,快慢不一致,都是病情加重的表现。

      三方法判断新生儿是否呼吸异常

     1、呼吸的频率

     妈妈可以观察宝宝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正常宝宝在出生后1个月内的呼吸频率约为35-45次/分钟,在初生2周内呼吸往往有波动,会有短暂的呼吸频率增快甚至超过80次/分,这是新生儿的正常现象。随着宝宝的成长,呼吸频率会慢慢下降,婴幼儿期呼吸频率降为20-30次/分。如果宝宝的呼吸频率超过以下次数,则为呼吸增快。

     2、两个月以内的宝宝,呼吸频率≥60次/分钟;2-12个月的宝宝,呼吸频率≥50次/分钟;1-5岁的宝宝,呼吸频率≥40次/分钟。

     当然,如果宝宝出现呼吸过慢,甚至呼吸暂停,这也属于呼吸异常。

     3、呼吸的节律和深度

     宝宝在安静的状态下,呼吸平顺而有规则,并且有一定的深度。如果看到宝宝呼吸不规则,呼吸费力,鼻翼扇动,喘息式呼吸,甚至看到宝宝的胸壁下部在吸气时出现凹陷,即为呼吸异常。

     呼吸的声音

     宝宝在正常情况下呼吸没有声音,宝宝出现呼吸异常时,呼吸的声音会变得很大、嘈杂,甚至可以听到喘鸣声、哮鸣声等。

      宝宝呼吸异常不同于打鼾

     1、宝宝仰睡(面向上)时易打鼾,因面部朝上而使舌头根部因重力关系向后倒,半阻塞了咽喉处的呼吸通道。改变睡姿这种情况并不是病态,但妈妈还是应该加以重视,长此以往就会对宝宝健康产生影响,排除问题的关键是试着给宝宝换一个姿势。平时宝宝睡觉时也一定要养成右侧睡觉的习惯。

     2、宝宝的呼吸通道,如鼻孔、鼻腔、口咽部比较狭窄,稍有分泌物或黏膜肿胀就易阻塞。故半岁内的宝宝常有鼻音、鼻塞或喉咙有杂痰音。

     3、当宝宝感冒造成喉咙部位肿胀、扁桃腺发炎、分泌物增多时,更易造成气流不顺而鼾声加重。

     4、小儿打鼾的预防与治疗

     儿童打鼾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平衡,保持作息时间有规律性。如果发现孩子睡眠过程中有打鼾,呼吸不畅,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情况,必要时带到医院专门做个检查。如果有必要,是可以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的,如扁桃体的摘除,腺体的刮除,上下颌的整形矫正,还有鼻腔的手术等,都是治疗儿童呼吸障碍的有效措施。

     预防儿童打鼾还要注意在营养方面要保持均衡,防止因营养过剩而出现肥胖,保证他们作息时间的规律性,减少夜间的剧烈活动。同时要注意增强小孩子身体素质,减少罹患各种急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几率,避免炎症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呼吸异常?

      方法一:数1分钟呼吸次数

     妈妈可以数出宝宝1分钟呼吸次数,来决定宝宝是否有呼吸增快或缓慢。可以在宝宝安静或睡眠状态时数宝宝的呼吸次数,因为如果宝宝害怕、咳嗽、哭闹或恼怒,都会影响他的呼吸,则无法正确地数出宝宝的呼吸次数。数呼吸的方法有:

     1、观察宝宝的腹部或胸部的起伏情况。宝宝的腹部或胸部的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一般情况下,即使宝宝穿着衣服,也可以看清他的腹部或胸部的起伏,如果看不清,家长可以掀起宝宝的衣服后再观察,还可以将一只手轻轻放在宝宝的腹部或胸部来感觉宝宝的起伏运动。

     2、观察棉花纤维的来回运动情况。用一根棉签,将棉签上的棉花抻出细细的棉纤维,将棉签放在宝宝的鼻孔处,计数棉纤维的来回运动,一个来回为一次呼吸。

     除以上两种方法外,如果家中有听诊器,妈妈也可以将听诊器直接放在宝宝胸部听呼吸音,计数呼吸次数。

      方法二:观察胸凹陷

     观察宝宝的胸壁的下部(靠下边的肋骨),如果宝宝在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下去,表明宝宝有胸凹陷。宝宝如果有胸凹陷,会一直存在,如果仅在宝宝哭闹或进食时见到胸凹陷,不能认为宝宝有胸凹陷。在观察胸凹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掀起宝宝的衣服后再观察。

     宝宝的身体必须伸直,如果宝宝没有伸直身体,很难看清胸壁下部的运动。

      方法三:听喉喘鸣

     当宝宝喉部、气管或会厌部出现水肿时,就会出现喉喘鸣。安静时就能听到喉喘鸣的宝宝病情严重应立即送宝宝到医院;如果宝宝只是在哭闹时才听到喉喘鸣声,表明宝宝的病情不是非常严重。听宝宝的喉喘鸣时,妈妈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吸气时听。在宝宝呼气时听到的喘鸣音不是喉喘鸣。

     耳朵要贴近宝宝的口腔部位听,因为听喉喘鸣比较困难。

     当宝宝鼻腔堵塞时,要清理鼻腔后再听,因为宝宝鼻腔堵塞时,会听到通气不畅的声音,可能掩盖喉喘鸣。

     妈妈在观察宝宝的呼吸时,还要注意观察宝宝呼吸节律是否规律,呼吸深度是否一致,胸廓两侧的呼吸活动度是否对称,呼吸时有无异常气味,有无烦躁不安、鼻翼扇动、口唇发青等。

      呼吸异常给宝宝带来的危险

     当宝宝出现呼吸异常的现象时,最可怕的是造成呼吸衰竭或是无法换气,进而缺氧,导致器官组织的伤害甚至死亡。这类危险可能会随病情恶化而发展成呼吸衰竭,也可能突发为呼吸道阻塞(例如痰阻塞),或是呼吸暂停而无法换气。如果在缺氧的过程中造成脑部伤害,将来的神经发展也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新生儿呼吸异常的三种现象

     1、呼吸困难。

     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早期表现为呼吸次数增加、呼吸浅表、急促,进而表现鼻翼翕动,再重时可以看到三凹征(即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肋间隙3个部位同时凹下),同时小儿出现面色及口击发青,严重时出现呻吟样呼吸,吭吭样呼吸或呼吸暂停,这些均表示病情进一步恶化。

     新生儿病情变化快,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遇病情恶化,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2、呼吸暂停。

     正常新生儿有时可以出现不规则的呼吸,有时两次呼吸间隔5~10秒钟,但不伴心率和面色改变,称周期性呼吸。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10~15秒钟甚至更久,同时心率减慢,每分钟少于100次,还出现紫绀和肌张力减低。呼吸暂停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因:早产儿易出现原发性呼吸暂停。因式胎龄小,呼吸中枢功能差,呼吸暂停发生率较高,胎龄愈小愈易发生。呼吸暂停与睡眠有关,常发生在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时;此外,新生儿面部与躯干温度感受器功能相反,当面部温度高于躯干时易发生呼吸暂停。当中枢神经对喉部肌肉运动控制失灵时,易出现吸气时梗阻,致梗阻性呼吸暂停。少数婴儿呼吸暂停为惊厥发作的一种表现。早产儿还可能由于低血钙、低血糖、颅内出血、颅内感染、败血症等发生呼吸暂停。继发性呼吸暂停原因很多,如颅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肺炎、窒息、冠心病、低血糖、低血钙、败血症等。

     怎么办: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吸高浓度氧气,人工呼吸,尽量避免可诱发呼吸暂停的动作,插胃管动作要轻,喂奶时注意奶量、吃奶的速度和姿势,以免胃液返流引起呼吸暂停。对频发的`呼吸暂停,可采取面罩给氧及采用机械辅助呼吸。同时应治疗原发病,纠正低血糖、低血钙等。

     3、窒息。

     胎儿娩出后,若1分钟无呼吸或仅有不规则、间歇性、浅表呼吸者,则可断定为新生儿窒息。

     原因: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是呼吸中枢抑制、损害,或呼吸道阻塞。宫内缺氧严重或时间过久可损害呼吸中枢;或滞产胎头受压过久,脑组织充血、水肿,颅内压升高;或颅内出血累及延髓生命中枢的氧供应;或分娩前不恰当的应用全麻或镇静药物,使胎儿呼吸中枢受阻;或在娩出过程中发生深呼吸动作将羊水、黏液和胎便吸入呼吸道等。这些均可便新生儿出生后原发性无呼吸或呼吸功能不全。

     怎么办: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做人工呼吸、供氧等。多数患儿处理后情况能迅速好转,呼吸转为正常,但仍应仔细观察其呼吸及一般状况,并注意保暖,大部分孩子日后发育不受影响;但如窒息程度严重,经抢救后面色仍苍白,并迟迟不能出现正常的呼吸,四肢松弛,这类小儿存活率低,存活者常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或智力障碍。

     预防新生儿窒息要做到孕妇定期接受产前检查,以及时发现异常并予以适当的治疗。胎儿音异常提示胎儿缺氧,应及时给产妇吸氧,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临产时产妇情绪要稳定,因过度换气后的呼吸暂停可使胎儿的氧分压降至危险水平。此外,产妇用麻醉剂、止痛剂、镇静剂时一定要严格掌握表征及剂量。

      如何预防呼吸异常?

     1、小心观察为上策

     呼吸是维持生命基本的能力,家长不需要像惊弓之鸟,但是把握小心观察的原则是绝对必要的。尤其是新生儿,了解异常状况并能发觉异常,做出及时的反应,这是许多父母必须学习的。

     2、怀孕期就开始预防

     在怀孕期间,注意过敏性食物要适当摄取,以减少宝宝发生气喘的几率。此外,不要随便使用药物,一定要戒烟。

     3、生产方式的考量

     选择到有能力处理新生儿急救的医院生产,在第一时间就给宝宝最好的保护。宝宝瓜熟蒂落是最好的自然过程,择日剖宫产反而可能弄巧成拙。在婴儿出生以后,妈妈要尽可能地哺喂母乳,给宝宝提供自然的抗体来源,以增加身体抵抗力,并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呼吸异常和婴儿猝死症

     婴儿猝死症是婴幼儿的一大杀手,一直是婴幼儿死亡(尤其是1岁以内)的3大原因之一。目前医学界仍然无法解释婴儿猝死症的具体发生原因,也无从得知为什么会莫名地呼吸暂停,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早产儿、低体重儿、趴睡、父母抽烟、感染等。

     因此,请高度注意和呼吸有关的2个主要临床表现,即睡眠动作异常和睡觉打鼾。如果婴儿睡眠时的呼吸时断时续,而且手脚乱动,就要及时保持警惕了。另外,睡眠时不要让婴儿吸吮乳头,要保持正确的睡姿,头略微侧偏。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19 06:06:31

    亲爱的家长们,你们的小宝贝最近有没有出现喘憋、肺部哮鸣音或者三凹征等症状呢?这些症状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或者支气管哮喘的征兆哦!这两种疾病对于1/6个月的小宝宝来说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措施,就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
    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是两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对于1-6个月的小宝宝来说尤其需要注意。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由呼吸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支气管哮喘则可能与家族哮喘史或过敏史有关,患儿通常是过敏体质。
    ?应对措施
    如果你发现宝宝有喘憋、肺部哮鸣音或者三凹征等症状,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哦!以下是一些建议:
    ??宝宝的健康是最重要的
    家长们,宝宝的健康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情。如果你发现宝宝有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哦!让我们一起为宝宝的健康努力吧!

  • 祝由师
    回复
    2024-05-19 06:06:31

    婴幼儿支气管炎多因为先有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婴幼儿支气管炎有着咳嗽的症状。本文将介绍婴幼儿支气管炎的常见症状,帮助家长及时发现病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咳嗽不止
    宝宝咳嗽主要是干咳、反复咳嗽、有时咳嗽甚至会咳出奶。晚上咳嗽比白天严重,晚上咳嗽频繁,因为晚上气温降低,常见于换季以及秋冬季因为天气变化会引起小孩支气管炎。
    ?频繁呕吐
    小孩支气管炎有着呕吐的症状,咳嗽严重时会导致呕吐,支气管炎的宝宝有着频繁呕吐特别是喝奶后、喝水后直接呕吐出来的情况。
    ?突然发烧
    小孩支气管炎会引起婴幼儿发烧,因为小孩不会咳痰,痰一直吞咽下去,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小孩发热,当误病情以及治疗不当会引起肺炎。
    ?喘气呼吸不动
    小孩支气管炎会出现喘气,一般是咳嗽伴有喘气的情况,宝宝支气管炎会出现支气管痉挛有着喘气,发出呼呼呼的音,家长感觉孩子仿佛呼吸不动一般。
    ?消化道异常
    小孩支气管炎有着消化道的症状,因为小孩支气管炎会导致小孩消化不良,出现拒奶、欧奶、腹胀、便秘或者腹泻。小孩每天吃的少,甚至什么都不想吃,水都不想喝,孩子一天吃的还没平时的一半多,晚上更是喂奶艰难、拒绝喝奶。

  • 景天
    回复
    2024-05-19 05:05:21

    为什么新生儿呼吸急促又停一会

    为什么新生儿呼吸急促又停一会,新生儿的任何异常表现都会引起家长们的注意,有很多新生儿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现象,新生儿呼吸急促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家长朋友们一定要仔细的寻找原因,进行调理,下面是为什么新生儿呼吸急促又停一会。

    为什么新生儿呼吸急促又停一会1

    1、生理性呼吸急促:由于新生儿刚离开母体,各方面发育并不完善,尤其是呼吸中枢,新生儿对呼吸的控制并不熟练,有时可能会出现间歇性呼吸增快的现象。但通常状态较好,不需要过多干预,随着中枢系统发育,以及呼吸中枢调节能力逐渐增强,呼吸急促的症状可能会自行缓解,属于正常的生理性反应;

    2、急性间歇性呼吸急促:同时伴有口周发干、精神反应差、面色较差等,可能出现呼吸道或心脏疾病,造成间歇性呼吸急促的现象。通常可能出现缺氧反应,应及时改善缺氧状态,同时根据是否存在其他临床症状,进行相关检查后综合进行判断,及时对症处理。

    足月的新生儿在安静的状况下,呼吸频率是40次/分。早产儿的呼吸频率偏快,呼吸频率是60次/分。宝宝出现间歇性的呼吸急促原因,主要是由于宝宝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非常不完善,对呼吸中枢的调节也是很不稳定。

    所以宝宝会出现间歇性的呼吸急促,这是正常的生理原因。如果宝宝出现间歇性的呼吸急促,要注意观察宝宝在呼吸快的时候,有没有出现颜面以及口周的发青。如果没有这些情况,说明是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造成不规律的情况。

    如果出现呼吸偏快的时候,孩子明显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口周发青,或者明显的喘气粗,这时候宝宝可能出现呼吸道感染,或者心血管出现问题。如果出现面色发绀、口周发青或者呼吸困难的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孩子呼吸急促的原因。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呼吸频率是不一样的,越小的孩子呼吸频率越快。新生儿的呼吸频率为40~45次/分;1个月~1岁儿童的呼吸频率为30~40次/分;1~3岁儿童的呼吸频率为25~30次/分;4~7岁儿童的呼吸频率为20~25次/分;8~14岁儿童的呼吸频率为18~20次/分。

    婴儿呼吸停顿首先要确定孩子是不是真的存在呼吸急促,还是就是正常的呼吸频率,只是家长认为孩子呼吸频率增快而已。如果孩子处于体温升高期,也会出现呼吸急促的表现。呼吸急促也是疾病的表现,如果孩子出现剧烈的咳嗽、呼吸困难难以安抚,需要立即就近就诊。

    为什么新生儿呼吸急促又停一会2

    新生儿呼吸急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新生儿体温的变化。新生儿降生后,周围的环境以及温度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一些粗心的家长没能够及时调节室内的温度,有可能室内温度会偏高,宝宝就会浑身发热出汗,体温在升高后就会导致新生儿呼吸急促。家长要随时关注宝宝身体的保暖,不要给宝宝穿的衣服过厚或者过薄。

    2、新生儿疾病,新生儿身体免疫力特别低,家长护理不当就有可能使新生儿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呼吸道感染疾病会使宝宝出现咳嗽、有痰、鼻孔堵塞等症,会严重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呼吸,从而使宝宝出现呼吸急促的现象。当新生儿出现疾病后,家长们们一定要做好护理,防止新生儿疾病的加重。

    3、发育异常。发育异常也是导致心脏儿呼吸急促的一个重要原因,新生儿血管结构异常、器官先天性异常、压迫呼吸道等都会造成新生儿呼吸急促,发育异常所导致的呼吸急促,家长朋友们要重视起来,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检查,并且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防止发育异常引发其它严重的疾病。

    新生儿在出生后,家长要随时观察新生儿的身体变化,经常给新生儿测量体温,注意新生儿的保暖,当新生儿出现新生儿呼吸急促的现象后,应当及时的检查身体,若出现异常应,当及时的进行检查和治疗。在治疗期间也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

    为什么新生儿呼吸急促又停一会3

    新生儿呼吸急促是怎么回事

    1、先天性肺部没有发展成熟:要是宝宝提前出世,因为他们的肺部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因此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现象。一般情况下,等到肺部发展成熟过后,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2、上呼吸道感染:婴儿要是喉骨发育不完整、上呼吸道阻塞等,都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状况。此外,宝宝要是受到病毒性感染,又或者是喉头水肿,也会存在这种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喉头水肿基本上都是由于海鲜、蜜蜂叮咬等造成的,跟他们自身的身体状况没有多少关系,只要消除过敏原,这种症状表现也就会跟着消失。

    3、下呼吸道感染:导致刚出生的婴儿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非常多,比如说:早产儿呼吸道窘迫症,要是宝宝在34周之内就出世,因为肺部发育不成熟,就会患上这种疾病。宝宝要是得了新生儿肺炎引发败血症,就会导致他们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另外,倘若宝宝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导致无法供给足够的氧气,他们就需要依靠喘气来增加含氧量。

    通过上文的介绍,现在大家对“刚出生的婴儿呼吸急促为什么”应该都了解的差不多了吧。专家提醒:各位家长朋友要是发现自己的宝宝出现呼吸速度太快、呼吸深度明显以及呼吸声音有杂音等症状表现,就要意识到宝宝呼吸比较急促,需要尽快去医院治疗,避免病情变得越来越严重。

    1、新生儿出现呼吸急促时,在排除先天性肺部还未发育成熟外,首先要判断是否为呼吸道感染了。这可能是因为新生儿喉头喉骨发育不完善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呼吸道夏装、阻塞、异物干扰造成,还有可能是病毒性感染所致。

    2、喉头水肿。这是一种急性、过敏性的声带水肿,多半是因海鲜、药物或是蜜蜂叮咬引起的,与体质没什么关联,且多合并有呼吸道水肿。

    3、早产儿呼吸道窘迫症,如果宝宝于34周以内出生,那么肺部的发育可能尚未成熟,就有可能有早产儿呼吸道窘迫症。

    4、新生儿肺炎引起败血症,使呼吸窘迫。

    5、先天性结构异常:如因血管结构异常,压迫到呼吸道,使食道阻塞;或是气管先天性异常。

    6、横隔膜疾病:如肺部发育不良引起的横隔膜疝气。

夜里吃奶吐了

10个月宝宝又吐又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