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易惊醒怎么回事?

时间: 阅读:2923
新生儿易惊醒怎么回事?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5-04-20 08:11:02

你好,宝妈,小儿易惊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的原因导致的,可以给宝宝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滴剂,多晒太阳,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宝妈也注意饮食。再就是宝宝睡觉的时候不能有大的声音,大的声音可能刺激到宝宝引起惊吓导致的惊醒,宝宝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离亭燕
    回复
    2024-05-19 09:09:58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19 09:09:58

    宝宝睡眠不踏实,易惊醒,这是许多新手妈妈们都会遇到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帮助宝宝建立更安稳的睡眠环境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温度过高或过低
    宝宝对温度的感知非常敏感,过热或过冷都可能让他们从梦中惊醒。因此,妈妈们要注意调整宝宝的被子厚度,确保温度适宜。
    ?缺乏微量元素
    缺乏微量元素也是导致宝宝睡眠不踏实的原因之一。如果宝宝同时伴有枕秃或盗汗的情况,很可能是缺钙引起的。建议带宝宝去医院做个检查,以便及时补充所需的微量元素。
    ?生理原因
    生理原因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由于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宝宝易惊且睡眠时间较短。随着宝宝的成长,这种情况会逐渐改善。
    ?缺乏安全感
    宝宝缺乏安全感也是导致夜惊的重要原因。为了让宝宝更有安全感,可以让他们睡在较小的空间里,如摇篮或婴儿车。同时,保持稳定的睡眠环境也很重要,避免频繁变换宝宝的睡眠环境。
    ?白天受到惊吓
    如果宝宝白天受到惊吓,晚上也容易睡不安稳。对于这种情况,爸妈可以轻轻哄抱宝宝,情况严重的话可寻求医生的专业建议。
    ?过于兴奋
    睡前受到刺激或过于兴奋也可能导致宝宝夜惊。因此,在宝宝睡觉之前应避免玩得太疯或观看刺激紧张的节目影片。
    ?尿布湿了
    宝宝半夜哭闹,还要检查是不是要小便或者尿布已经湿了。及时更换尿布,让宝宝的小屁屁保持干爽舒适。
    ?过于安静
    安静过头反而会让宝宝更敏感,一有响声就惊醒。所以从宝宝出生开始,没必要给宝宝安排绝对安静的睡眠环境。
    ?健康问题
    寄生虫、消化不良、营养不足、贫血和佝偻病早期症状等也可能是导致宝宝易惊醒的原因。如果情况持续,建议寻求医生的帮助。

  • 南絮
    回复
    2024-05-19 09:09:58

    关于宝宝的睡眠,听到最多的抱怨是容易惊醒。为什么有那么多宝宝睡着的时候容易被吵醒呢?本文将为您解答。
    ?排除病理原因
    如果宝宝睡觉易惊醒,先要排除病理上的原因。如果宝宝在易惊的同时出现枕秃或盗汗的情况,就要怀疑是否缺钙,应该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
    ?缺乏安全感
    小宝宝特别是新生儿,刚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身边的一切都有或多或少的恐惧感。缺乏安全感也是宝宝惊醒的重要原凶之一。爸妈可以让他睡在比较小的空间里,比如摇篮、婴儿车,也可以在小床周围布置上床围、幔帐、靠垫等物。还应该注意一下睡眠环境,比如让宝宝睡固定的床、使用固定的寝具、听固定的音乐等。
    ?白天受过惊吓
    宝宝的神经系统比较脆弱,白天受了惊吓、被爸妈打骂过等,会导致晚上睡不安稳。轻度的话爸妈只需要在宝宝惊醒时抱起来柔声安慰即可,通常1~2天会自愈。情况严重的话,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吃一些小儿安神的中药。
    ?养护不当
    其实更多易惊醒的宝宝是由于家人养护不当造成的。玩得太疯、看了很紧张的影片或玩得太疯,晚上易惊醒和尿床。

  • 远志
    回复
    2024-05-19 08:08:48

    婴儿易醒是许多新手父母面临的问题。本文将从生理、进食和疾病三个方面,探讨婴儿易醒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生理因素
    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神经的兴奋与抑制功能尚未达到平衡。因此,轻微的外界刺激可能导致婴儿惊醒。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婴儿的成长,神经系统将逐步完善,这种生理现象将自然消失。
    ?进食过饱
    有些妈妈习惯在睡前给孩子加餐,这可能导致孩子感到不适,影响睡眠质量。特别是对于吃奶的婴儿,如果母亲在孩子入睡后继续喂奶,会导致孩子过度进食,引发腹胀和易醒的问题。而年轻的母亲往往会用奶来安抚孩子,这可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疾病因素
    寄生虫病是导致幼儿睡眠不稳的常见原因之一。患有寄生虫病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营养不足、贫血和易惊等症状。此外,早期佝偻病也可能导致孩子睡眠易醒。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治疗。

新生儿长小疙瘩怎么办?

怎样做染色体检查?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