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肚子大一般是正常现象,但也有可能是消化不良引发腹胀的情况。如果宝宝此时伴有哭闹或不吃饭的情况,则可能有消化不良引起肚子大。
宝宝消化不良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益生菌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平时饮食上也可以增加富含维生素的辅食,促进肠胃蠕动。
肚子胀的原因有很多,如:1.吃东西的速度太快、或是边吃饭边说话以致于吃进太多的空气。2.某些食物本身就易引起胀,如豆类、麦麸、苹果、桃子、洋葱、甘蓝菜、谷类、以及地瓜、马铃薯等的薯类食物等。还有一些胃肠道疾病也可以引起。
吃点帮助消化的,比如山查,也可以吃点顺气的白萝卜.1.少食高纤维食物。如土豆、面食、豆类以及卷心菜、花菜、洋葱等蔬菜 ,它们都很容易在肠胃内部制造气体 ,从而导致腹胀的出现。
2.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炒豆子、硬煎饼等硬性食物都不容易消化 ,因此在肠胃里滞留的时间会比较长 ,产生较多气体而引发腹胀。
3.改变狼吞虎咽的习惯。进食太快或边走边吃等不良习惯 ,会很容易吞进不少空气 ;此外 ,常用吸管喝饮料也会使大量空气潜入胃部 ,引起腹胀。
4.克服不良情绪。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也可能会使消化功能减弱 ,或刺激胃部造成过多的胃酸 ,其结果也会使胃内气体过多 ,造成腹胀加剧。
5.注意锻炼身体。每天应该坚持 1小时左右的适量运动 ,不仅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 ,而且可以帮助消化系统维持正常的功能。
6.适度补充纤维食物。高纤维食物并非只会导致腹胀 ,有时恰恰相反 ,在摄入高脂肪食物后 ,有时反而会有减轻腹胀的功效。原因在于 ,高脂肪食物难以被消化、吸收 ,因而在肠胃里逗留时间往往比较长 ,而一旦有纤维加入 ,受阻塞的消化系统很可能迅速得以疏通。
7.注意某些疾患。对某些疾病来说 ,腹胀或许就是先兆或是症状之一。它们包括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和膀胱瘤等。
腹胀是指腹部胀满的症状 ,多因胃肠道疾病、低血钾、肝胆与胰腺疾病、腹膜疾病和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中医认为腹胀多由酒伤、食伤、情志郁结、黄疸积聚等所致。有虚实之分。
虚证 :腹胀、大便溏泻、不思饮食、腹痛喜温喜按 ,按之腹较软。
1.砂仁、陈皮各 10克 ,广木香 6克。水煎取汁 ,分 2次服。
2.用冰片 0. 2克研末敷于脐上 ,盖上纱布 ,再用艾条灸 10~ 15分钟。
3.茯苓 15克 ,炒白术 10克 ,焦山楂 10克。水煎取汁 ,分 3次服。
4.党参 10克 ,扁豆 10克 ,茯苓 15克。水煎取汁 ,分 3次服。
实证 :便秘、腹胀、腹痛拒按、口渴心烦。
1.大黄、厚朴各 6克 ,芒硝 3克。水煎取汁 ,分 2次服。
2.枳实、厚朴各 6克 ,川黄连 3克。水煎取汁 ,分 2次服。
3.芒硝 3克 ,大黄 5克 ,甘草 3克。水煎取汁 ,分 2次服。
食积证 :胸腹满闷、嗳腐吞酸、腹满拒按、恶心呕吐、大便不通。
1.香橼片 6克 ,砂仁 3克。水煎取汁 ,放入适量白糖 ,分 2次服。
2.生白萝卜 500克。将白萝卜洗净、切片打烂取汁 ,饮之。
3.焦山楂 15克 ,炒菜菔子 10克。水煎取汁 ,分 2次服。
4.枳实 10克 ,炒白术 6克。水煎取汁 ,分2次服。
5.隔山撬 15克 ,鸡内金 6克 (焙焦研成细末 )。将隔山撬煎水 ,吞服鸡内金 3克。日 2次。
宝宝的身体健康是我们需要时刻注意的,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宝宝的肚子都鼓鼓的,看着比成人的肚子大,跟个皮球似的,这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
宝宝小肚子鼓鼓的是怎么回事
原因1:在腹肌没有足够力量承担的情况下,腹部会因此显得比较突出,特别是宝宝被抱着的时候,腹部会显得突出下垂。此外,宝宝身体前后是呈圆形的,不像大人那样略呈扁平状,这也是让肚子看起来胀鼓鼓的原因之一。
原因2:宝宝比大人更容易胀气。宝宝进食、吸吮太急促,会使腹中吸入空气;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空气也会通过奶嘴的缝隙进入宝宝体内;此外,宝宝过度哭闹吸入了空气;进食奶水或其他食物,在消化道内通过肠内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都会促使腹胀。
原因3:消化不良及便秘使肠道因粪便堆积,促使产气的坏菌增生,或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肠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易产生大量的气体。
原因4:腹腔内器官肿大或长了肿瘤,宝宝下肠道阻塞也是以腹胀为主。如果宝宝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现象、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活动力良好、排气正常、体重正常增加,这一类腹胀大多属于功能性腹胀,无需特别治疗,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可以了。但如果有任何不正常的表现都应就医。
宝宝肚子总是鼓鼓的
1、吞食过多空气——对于奶粉喂养的宝宝,如果宝宝吮吸过急、奶嘴流速过快或是瓶身倾斜角度不对,空气进入奶嘴,均会导致宝宝吸入较多空气。人工喂养的宝宝在喝母乳的时候,由于妈妈的乳头凹陷或者没有完全含接乳头,也会使宝宝吞食进一些空气。另外,宝宝长时间的哭闹也会导致吸入大量空气,进而引发腹胀。
2、消化不良及便秘——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如果吃了像地瓜、土豆、豆类等淀粉多、不易消化且易引起胀气的食物,或是由牛奶过敏、乳糖不耐等而引起消化不良时,肠道内容易产生大量气体。如果宝宝便秘,肠道排泄物堆积会使产生气体的有害菌滋生,也会导致胀气的发生。
3、生理性因素——宝宝的身体前后呈圆形,而非成人那样略呈扁平状,是宝宝肚子看起来“气鼓鼓”的原因之一。此外,宝宝的小肚子要容纳和成人一样多的内脏器官,而宝宝的腹壁肌肉尚未发育成熟,并没有足够的力量收纳这些腹部器官,从而导致腹部异常突出。
4、其他病理因素——腹腔内器官肿大、肠阻塞、腹水等疾病也会引起腹胀气。严重的婴幼儿肠阻塞,多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因症状明显而被发现。如果宝宝只是胀气,吃、喝、玩等活动能力均正常,精神状态良好,家长则不必过多担心。
缓解宝宝胀气小妙招
1、及时喂宝宝,并拍拍嗝
不要让宝宝饿得太久后才喂奶。宝宝饿的时间太长,吸吮时就会过于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气。所以要按时给宝宝喂奶,并且在喂奶之后,轻轻拍打宝宝背部来促进打嗝,使肠胃的气体由食道排出。喂奶中途也可以趁着换边,或宝宝自己松开乳头/奶嘴时给他拍一拍。
2、减少宝宝哭的时间
当宝宝哭的时候很容易胀气,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多给予安慰,或是拥抱他,通过调整他的情绪来避免胀气的加重程度。
3、多趴趴
宝宝多趴趴,好处多到爆!不仅可以预防扁头,还能让跑进宝宝肚里的空气乖乖溜出去呢。如果宝宝有肠绞痛,也能有效缓解,还能增加宝宝脖颈的力量。
4、动动腿,多按摩
让宝宝仰卧平躺着,握住他的腿,两腿屈膝或帮他像骑自行车一样转动双腿。多给宝宝的腹部进行按摩,可顺时针按摩5分钟。注意动作要轻哦!如果宝宝的脐带没有掉,按摩时要避开肚脐。
5、挑对奶嘴
喝奶瓶通常会吞入更多空气。要注意奶嘴孔的大小。孔太小,宝宝需要用力吸,容易吞入大量空气。太大,又可能呛奶。你可以把奶瓶倒过来,奶嘴朝下,如果奶以每秒1滴左右的速度流出,且几秒后停止滴奶,就是最合适的速度。
6、母乳妈妈注意饮食
母乳妈妈也可以留意下,是否吃了容易胀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卷心菜等。含糖量高的食物也要注意,如果母乳中含的糖分过多,糖分在宝宝的肚子里过度发酵,也容易使宝宝出现肠胀气,容易拉泡沫便。不过,食物并不是引起胀气的唯一原因,不必一下把这些食物都打入冷宫。哺乳期营养均衡很重要。
7、母乳喂养注意喂奶姿势
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在宝宝吃奶的时候,宝宝的嘴与母亲乳房的位置摆放不适当的话,那么,宝宝就有可能吸进过多的空气,以至于打嗝或腹胀。正确的姿势是最好让宝宝的脸正对妈妈的乳房以保证他的嘴将乳头和乳晕全都含住。
宝宝肚子胀气怎么办
喂奶以后,轻轻拍打宝宝后背促进打嗝,促使肠胃气体排出,有些宝宝会通过排气把气体排出来。依靠肠壁的吸收,也能缓解腹胀的现象。 另外,腹腔内器官肿大、肠阻塞、腹水等疾病也会引起腹胀气。严重的婴幼儿肠阻塞,多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因症状明显而被发现。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