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母胎血型不合应该怎样治疗?

时间: 阅读:4601
母胎血型不合应该怎样治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七里香

七里香

2025-04-08 01:31:50

如果是非要不可的话,那么就得选择用蛋白来进行阻断,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最好是能够给孩子做一下羊水穿刺,看看他有没有基因染色体异常的情况,因为本身这个溶血就容易导致胎儿出现,水肿,然后甚至死亡的情况呢,所以这个不太好保胎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山亭柳
    回复
    2024-05-19 19:19:55

      溶血病主要是母婴间血型不合而产生血型免疫反应的遗传性疾病。那么,o型血和b型血的孩子有溶血应该怎么办?下面由我为大家详细介绍吧,欢迎阅读!

     o型血和b型血的孩子发生溶血病的分析

      由于母亲的血型与胎儿(或婴儿)的血型不合,如Rh血型不合或ABO血型不合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病,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常较ABO血型不合为严重。

      1、Rh血型不合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通常是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而血型不合,并引起溶血,一般第一胎不发病,而从第二胎起发病,但如果Rh阴性的母亲在第一胎前曾接受过Rh阳性的输血,则第一胎也可发病。

      2、ABO血型不合

      该病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其中最多见的是母亲为O型,胎儿(或婴儿)为A型或B型。第一胎即可发病,分娩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尚可见于母亲为A型,胎儿(或婴儿)为B型或AB型,母亲为B型,胎儿(或婴儿)>为B型或AB型,但少见。胎儿(或婴儿)为O型者,可排除该病。

     o型血和b型血的孩子溶血病的西药和中药疗法

      西药治疗

      1.血浆或白蛋白,供给与胆红素联结的白蛋白,可使游离的非结合胆红素减少,预防胆红素脑病。血浆25ml/次静脉注射(100ml血浆含白蛋白3g,1g白蛋白可联结非结合胆红素8.5mg)或白蛋白lg/kg加25%葡萄糖10~20ml静脉滴注,每天1~2次。

      2.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阻止抗原与抗体反应,减少溶血;并有促进肝细胞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对胆红素的结合能力。强的松每日1~2mg/kg分三次口服,或氢化考地松每日6~8mg/kg或地塞米松每日1~2mg加10%葡萄糖100~150ml静脉滴注。疑有感染者在有效抗感染药物控制下慎用。

      3.酶诱导剂,能诱导肝细胞滑面内质网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降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苯巴比妥尚能增加Y蛋白,促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苯巴比妥每日5~8mg/kg,尼可杀米每日100mg/kg,皆分3次口服。因需用药2~3天才出现疗效,故要及早用药。两药同用可提高疗效。

      4.葡萄糖及碱性溶液,葡萄糖可供给患儿热量,营养心、肝、脑等重要器官,减少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时,血脑屏障开放,可使胆红素进入脑组织的量增加,尚应及时输给碱性溶液纠正酸中毒,预防胆红素脑病。碳酸氢钠剂量(mEq)=碱剩余?体重(kg)?0.3。

      中药治疗

      中药可以退黄,体外试验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常用的方剂有:

      1.三黄汤黄芩4.5g,黄连1.5g,制大黄3g。

      2.茵陈蒿汤茵陈1.5g,栀子9g,制大黄3g,甘草1.5g。

      3.消黄利胆冲剂茵陈9g,栀子3g,大黄3g,茅根10g,金钱草6g,茯苓6g。

      以上三方可选其中之一,每日服1剂,分次在喂奶前服。亦有制成静脉输入剂应用者,其疗效较口服者为快。

     o型血和b型血的孩子溶血病的鉴别检查

      1、病史

      凡既往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输血史、新生儿重症黄疸史的的孕妇或生后早期出现进行性黄疸加深,即应作特异性抗体检查。送检标本要求为:①试管应清洁干燥,防止溶血发生。②产前血型血清学抗体检查,送产妇和其丈夫的血样;新生儿检验送新生儿血样为主,父、母血样为辅(如母血不能及时扣帽子取时,可只送新生儿血样)。③新生儿抽血3ml(不抗凝);产妇抽血5ml(不抗凝);丈夫抽血2ml(抗凝,使用一般抗凝剂)。④如当地不能检验,可将产妇血清分离后寄至附近检验单位,另抽取2ml抗凝血。天气炎热时可将血样瓶放入有冰块的大口瓶中,航空邮寄(存放空间必须注意无菌)。

      2、血型

      孕期由羊水测定胎儿ABO血型,若证实母胎同型者就可免患病之忧,但Rh血型无血型物质需取到胎儿血才能定型。新生儿O型者可排除ABO溶血病,而不能排除其它血型系统的溶血病。

      3、特异性抗体检查

      包括母、婴、父血型、抗体效价、抗人球蛋白试验(产前做间接法、生后做直接法)、释放试验和游离试验,这是诊断该病的主依据。

      抗人球蛋白间接试验是用已知抗原的红细胞去检查受检者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抗人球蛋白直接试验是检测婴儿红细胞是否被不完全抗体致敏。释放试验若阳性,诊断即可成立,因致敏红细胞通过加热将抗体释放出来,而释放液中抗体的特异性可用标准红细胞来确定。游离试验是在新生儿血清中检测是否存在能与红细胞结合的尚未致敏红细胞的不完全抗体,结果阳性表明可能受害。

      在孕期诊断可能为该病者,应争取在妊娠6个月内每月检验抗体效介一次,7~8月每半月一次,8个月以后每周一次或根据需要决定。抗体效价由低到高,起伏颇大或突然由高转低均提示病情不稳定,有加重可能,效价维持不变提示病情稳定或母婴血型相合,该抗体仅属以前遗留所致。排除遗留因素后,一般发病轻重与抗体效价成正比,但ABO系统受自然界存在类似抗A(B)物质关系,有的未婚女子效价已达1024。通常ABO溶血病的效价64作为疑似病例,但个别效价为8时也有发病的报道。

      4、羊水检查胆红素含量

      它不象抗体效价受前一胎遗留下来的影响,故羊水胆红素含量对估计病情和考虑终止妊娠时间有指导意义,正常羊水透明无色,重症溶血病时凌晨水呈黄色。

      Liley发现450mm处光密度的升高与胎儿溶血病的严重程度呈一定比例。由于正常胎儿羊水中胆红素的浓度随孕周增加而降低,故在不同孕周所测得的450mm处光密度的升高数,有不同的意义。Liley从101名Rh免疫妇女羊水中所得结果,以450mm的光密度增加数为纵坐标,孕周为横坐标,绘成一经验图,分三个区,羊水中450mm处光密度的增加数在上区者,病情严重,一般即将死亡。在中区者,中度病重,在下区者,可能为Rh阴性儿或为贫血极轻的Rh阳性儿,仅10%需要换血。

      5、影像检查

      全身水肿胎儿在X光摄片可见软组织增宽的透明带四肢弯曲度较差。B超检查更为清晰,肝脾肿大,胸腹腔积液都能反映于荧光屏。

      6、其它实验室检查

  • 祝由师
    回复
    2024-05-19 19:19:55

    母儿血型不合是妊娠期的一种并发症,血型系统常见的分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另外是比较少见的还包括M血型系统等等。比较常见的母儿血型不合多见于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母儿血型不合常常会出现的较晚,另外症状较轻不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但是Rh血型不合很可能造成新生儿溶血,或者是胎死宫内等严重的并发症。

    除黄疸外,ABO溶血无明显变化。RH溶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甚至心力衰竭。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和心力衰竭可导致全身水肿。胎儿水肿可能发生在母亲的胃部,因此这种情况仍然非常严重。

    大多数RH溶血病患儿在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恶化,而大多数ABO溶血病患儿在出生后第二天和第三天出现黄疸。一般来说,从父亲那里遗传的胎儿红细胞血型抗原正是母亲所缺乏的。当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时,它刺激母体血液循环并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LGG。再次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后,与红细胞表面的相应抗原结合,导致红细胞致敏,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造成红细胞破坏和溶血。

    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占新生儿溶血病的85.3%,较常见。普通母亲的血型为O型,婴儿的血型为A型或B型。当抗体在第一次怀孕时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时,会引起溶血,约1/5的儿童会引起该疾病。应高度重视尽快到儿童医院进行治疗,如血浆置换、光疗、免疫球蛋白注射等。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帮助新生儿健康成长,避免疾病恶化和神经系统后遗症。? ? ? ? ? ? ? ? ?

  • 木槿
    回复
    2024-05-19 19:19:55

    新生儿溶血症,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使胎儿在宫内或生后发生大量红血球破坏,出现一系列溶血性贫血、黄疸以及其它多种临床表现的疾病。
    ?血型不合
    母胎血型不合的新生儿可出现早发性黄疸,发生心力衰竭或黄疸后遗症,抢救不及时,则造成脑性瘫痪、呆傻甚至死亡。
    ????孕妇血型检查
    妇女怀孕后应到产科检查血型,检查主要包括孕妇血中抗a(或抗b)抗体的浓度,如果大于1:32,就应引起重视。
    ?综合治疗
    要治疗新生儿溶血症应根据病情轻重采取综合措施以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及纠正贫血。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及光疗,必要时换血输血。

  • 龙葵
    回复
    2024-05-19 18:18:45

    母儿血型不合实质上是血型抗原体之间的同种免疫反应,引起血型不合溶血病最常见的血型有Rh血型和ABO血型。

    母儿血型不合

    母儿血型不合指的是孕妇和胎儿之间的血型不合。胎儿从父母亲处各接受一般的基因成分,胎儿的红细胞可能携带来自父体的抗原,表现为胎儿血型与母体不同。当胎儿的红细胞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后,母体的免疫系统会对这种血型抗原产生抗体,然后通过胎儿血液循环系统,结合胎儿红细胞,使胎儿红细胞被破坏,从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出现血型不合溶血病。

    常见的血型不合有ABO血型不合以及Rh血型不合两种。

    什么是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

    血型不合溶血病是一种同种血型免疫疾病,发生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人类红细胞血型中能引起母儿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的血型主要以Rh血型和ABO血型最为常见。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胎儿红细胞正常不能通过胎盘,仅在妊娠或分娩胎盘有破损时,绒毛血管内胎儿红细胞才能进入母体,并根据进入的量、致敏次数,影响到抗体产生的多少及最后引起胎婴儿溶血的轻重等。

    得了血型不合溶血病的胎儿或新生儿可因严重贫血、心衰而死亡,或因大量胆红素渗入脑细胞引起核黄疸而死亡,即使幸存,其神经细胞和智力发育以及运动功能等,都将受到影响。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的原因

    1、Rh血型不合溶血

    Rh血型中有6个抗原,分别为C、c、D、d、E、e,其中以D抗原性较强,致溶血率最高。故临床上以抗D血清来检验,D抗原阳性者称为Rh阳性,无D抗原者称为Rh阴性。由于机体初次被抗原致敏的时间较长,而且自然界中极少存在Rh的抗原,所以Rh血型不合溶血病很少发生在第一胎。极少数发生在第一胎的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原因有:

    (1)孕妇在妊娠前曾经输入Rh血型不合的血液或血制品;

    (2)当孕妇在胎儿期,街错过Rh血型不合的母亲的血液,在胎儿期或新生儿期就已经致敏。

    2、ABO血型不合

    ABO血型不合是我国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原因,其中孕妇为O型血的发生几率高。ABO血型不合导致溶血往往在第一胎就可发生。主要原因与孕妇在妊娠前就有机会接触到ABO血型抗原有关。

    (1)肠道寄生虫中有血型抗原;

    (2)某些免疫疫苗中含有ABO抗原,如伤寒疫苗等;

    (3)自然界中的植物或动物中有ABO血型抗原存在。

    母儿血型不合的症状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在妊娠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可表现为羊水过多。

    1、Rh血型不合溶血

    母体产生大量抗胎儿红细胞的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后,破坏胎儿红细胞,使胎儿贫血,严重的还会导致血红蛋白严重减少。严重贫血会使心脏负荷增加,发生心衰;使肝脏缺氧损伤,导致胎儿水肿,表现为全身水肿、胸水、腹水等。新生儿期,由于产生的大量胆红素不能及时从肝脏中排除,导致新生儿黄疸加重,并且最早在出生后12小时内出现,多在24小时内出现。

    2、ABO血型不合

    ABO血型不合发生率高,但是,真正发生溶血的比例不多,即使有溶血,症状也相对较轻,黄疸程度不明显,似生理性黄疸,也无明显的贫血现象。

    母儿血型不合诊断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的诊断一般根据以下几种方法判断,最终根据新生儿期的检查进行确诊。

    1、妊娠期诊断

    (1)病史。母亲过去有分娩过黄疸或水肿新生儿史,有流产、早产、胎死宫内史,曾接受过输血的都需要再妊娠前,夫妻双方接受血型和血型抗体的检查,以便排除存在母儿血型不合。

    (2)夫妇血型检查。有不良分娩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要进行血型检查;无高危因素的孕妇初次怀孕时要进行血型检查;血型为O型或Rh阴性的孕妇要进行配偶的血型检查。

    (3)血型抗体检查。血型抗体检查一般在孕前和初诊时各检查一次,后每隔2~4周复查,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调节复查时间间隔。

    (4)羊水光密度彻底。正常羊水呈无色透明或混有少许乳白色胎脂;当胎儿溶血后羊水变黄,且溶血程度越严重,羊水越黄。

    (5)B超检查。通过观察胎儿、胎盘、羊水情况,可对胎儿溶血严重程度作出判断。

    (6)胎心监护。妊娠32周开始实行电子胎心监护,可提示胎儿可能出现贫血缺氧。

    (7)脐带血管穿刺。具有一定风险。

    2、新生儿期诊断

    溶血症的胎儿出生后皮肤苍白,并且迅速变黄,易发生窒息,心率快,呼吸急促,接着会口周青紫,心力衰竭。全身皮肤水肿,有苍白迅速出现黄疸,肝脾肿大,有腹水。黄疸多在24~48小时内达到高峰。

    母儿血型不合治疗

    1、一般治疗

    针对孕期出现的症状给予对症处理。为了提高胎儿抵抗力,于孕早、中、晚期(即孕24、30、33周左右)各进行10天的综合治疗。包括25%葡萄糖溶液及维生素C,每日静注一次;维生素E,每日一次;氧吸入每日1次,每次20分钟。于预产期前两周开始服苯巴比妥,以加强胎儿肝细胞葡萄醛酸酶与胆红质结合的能力,减少新生儿核黄疸的发生。

    2、中医治疗

    茵陈蒿汤(茵陈30g、制大黄6g、黄芩15g,甘草3g),自抗体效价升高时,每天一剂煎服,直至分娩。此方有抑制抗体的作用。

    3、胎儿宫内监护

    定期B超检查,观察胎儿发育情况及有无水肿。如疑为溶血病或水肿胎儿,更需密切行B超检查,并在B超监护下行羊膜腔穿刺,进行诊断与治疗。

    4、胎儿宫内输血

    宫内输血可以挽救一部分严重溶血且胎龄过小的胎儿,藉以延长胎龄,甚至胎肺成熟再进行终止妊娠。

    5、血浆换置术

    Rh血型不合孕妇,在孕中期(24~26孕周),胎儿水肿未出现前,可进行血浆换置术。300ml血浆可降低一个比数的滴定度。此法比直接胎儿宫内输血,或新生儿换血安全,但需血量较多。

    6、终止妊娠

    妊娠越近预产期,抗体产生越多,对胎婴儿的危害也越大。原则为既防止死胎,又防止因过早终止妊娠而致早产死亡。抗体效价滴定度,胎儿胎盘功能,以及参照羊水中胆红质含量及L/S比等加以综合考虑,以选择恰当的终止妊娠日期及方法。

    7、产时处理

    孕妇于预产期前二周提前入院。有产科指征才行刮宫产。一般以自然分娩为原则。临产后缩短第二产程。分娩后立即断脐以减少抗体进入新生儿体内。保留脐带7~10cm以1:5000呋喃西林纱布包裹,以备插管换血用。Rh血型不合者,于产后72小时给产妇肌注抗D丙种球蛋白300μg,以防下一胎发生婴儿溶血病。

    母儿血型不合影响

    Rh溶血的影响

    Rh血型不合溶血病往往起病早,病情重,病程长,容易发生胎儿贫血,水肿、心衰等,新生儿则会发生晚期贫血(产后2~6周),溶血性黄疸和核黄疸等,严重的还会发生死胎或新生儿死亡。

    ABO溶血的影响

    ABO血型不合发生率高,但真正发生溶血的比例不多,即使有溶血,症状也相对较轻,黄疸程度不明显,似生理性黄疸,也无明显的贫血现象。只有极少数的ABO溶血病会导致溶血性黄疸、核黄疸和水肿,需进行换血治疗。

    大部分新生儿都会发生新生儿黄疸,但是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孩子出生3天左右出现,一个星期左右最为明显,2周左右则会自动消退,孩子的精神状态等也比较好,不影响正常的生活。但是病理性黄疸则一般在出生24小时内出现,并且发展迅速,黄疸可能突然加重,并且消退过迟,反复出现。而ABO溶血是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的原因之一,患溶血的新生儿不仅有黄疸还可能伴随有贫血。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预防

    Rh血型不合母亲,可分别于妊娠28、34、产后72小时内,肌肉注射抗体D免疫球蛋白。如果条件不允许,可在产后注射一次。进行羊水穿刺或流产、早产后也应该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这样能保护母亲和下一次妊娠。

    为了防止母儿血型溶血病的发生,夫妻双方孕前一定要重视产前血型检查,高危妊娠孕妇一定要重视孕期检查。

新生儿乙肝问题怎么治疗?

新生儿橄榄油能用来擦脸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