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宝宝高烧后老点头耸肩

时间: 阅读:7210
宝宝高烧后老点头耸肩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5-04-19 17:31:05

宝宝高烧后老点头耸肩造成这种症状的原因,具体如下:1、可能是由于宝宝身体的免疫力较低,造成有细菌感染,并且体内有细菌的滋生,因此会导致出现有高烧或老点头耸肩的现象出现。2、有可能是由于着凉后所引起出现的高热惊厥这种病症,从而会造成出现有老点头耸肩的现象出现。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冉冉云
    回复
    2024-05-19 20:20:36

    孩子有耸肩、吸鼻子的小动作,这些行为习惯就是抽动症吗?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抽动症的表现。抽动症的表现一般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生性抽动。
    图片来源:网络
    小儿抽动症有哪些症状小儿抽动症有哪些症状
    1、运动行抽动
    运动性抽动是临床最常见的。一般都表现在面部和颈部、躯干及四肢不自主的动作。
    简单运动抽动:眨眼、咧嘴、斜颈、耸肩等。
    复杂运动抽动:蹦跳、打自己等。
    儿童抽动症的症状儿童抽动症的症状,尤其是孩子耸肩不同于频繁眨眼,其他一些疾病会引起眨眼,但是对于耸肩是抽动症独有的行为表现,孩子如果出现一定频率的重复耸肩的行为,则有可能是抽动症的征兆。
    2、发声性抽动
    发声性抽动实际上是累及呼吸肌、咽肌、喉肌、鼻肌的抽动,这些部位的肌肉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产生发声。
    简单发声:清咽、吼叫、吸鼻。
    复杂发声:重复语言、模仿语言、秽语。
    抽动症的主要症状抽动症的主要症状
    抽动症有非常突出的特点:短时间内可以受意志控制。
    图片来源:网络
    临床上医生会问孩子:你控制十几秒或者半分钟,你能不能控制不做那些动作?孩子往往说他能做到。但是控制了十秒或半分钟左右,让孩子放松,可能会短暂地不自主动作的加重。
    儿童抽动症怎么治儿童抽动症怎么治
    所以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经常耸肩、吸鼻子,或者症状逐渐加重,可以初步考虑为抽动症,建议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的评估,及时对孩子有针对性地诊治。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9 20:20:36

    宝宝摇头晃脑的情形有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觉得摇头晃脑是件有趣事,可以引起别人注意,或神经肌肉尚未发育完全,所产生的动作;另外则可能是病态的,如婴儿点头式痉挛或委瑞氏症,此时,最好到医院请专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PART1 门诊常见宝宝摇头晃脑案例 个案一 8个月大的男婴,最近时常在睡醒以后有点头的动作,就好像大人在同意别人意见时的那种上下点头的样子,但是比较用力的感觉。点头的动作持续时间并不久,有时不到一分钟,刚开始时不注意还不会发现。不一定每次睡醒都有,没有一定的出现时间,因此拖了约十多天才来看医生,宝宝没有其他发烧或感冒生病的样子,辅食吃的不太好,到现在还不会坐。 说明: 在诊间并没有当场看到宝宝出现点头的动作。在经过肌肉与神经发育的理学检查后,发现宝宝的发育有明显的迟缓现象,怀疑有脑部问题,因此安排了脑波的检查,最后诊断为婴儿点头性痉挛。 这种疾病大多发作在3到9个月大的宝宝,算是癫痫的一种,除了点头外,有时还会伴随手部与躯干的动作。此病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脑部受伤、出血、感染,更早为怀孕过程中的母亲感染、缺氧等等,可以药物治疗,但效果因人而异,时常合并发育迟缓或智力问题。 个案二 10个月大的男婴,感冒好几天了,咳嗽、流鼻水都有,平常都在保母家,周末才接回来,回来后就觉得宝宝不断的摇头、抓耳朵,没有特定的时间,好像是想到就摇头或抓抓耳朵,食欲变得很不好,还有轻微的发烧。 说明: 在诊间观察宝宝的动作,就可以发现他一副躁动不安的样子,时而摇头、时而抓耳朵,脾报导变的很不好,还很爱哭。经过检查以后,除了原本的上呼吸道感染喉咙发炎以外,二侧耳朵都有中耳炎的现象。 中耳炎有时会合并感冒出现,尤其是对耳咽管功能还不太好的婴幼儿,更容易发生。治疗只要使用适当的抗生素一段时间,便可以痊愈,但下次还是有可能会再发生。因此曾有过中耳炎的孩子感冒时耳朵的检查是不可省略的步骤,该名男婴在经过药物治疗后,就不再有摇头的动作,且恢复以前的可爱活泼。 个案三 一岁大的男婴,妈妈说最近开始出现摇头晃脑的动作,有时还会出现怪怪的眨肯睛,时好时坏,有时都没有,有时又很密集的出现,动作好像是无法受控制。看他摇头晃脑时,拿玩具吸引他,还是照摇,似乎转移注意力也没有用。男婴除了摇头晃脑以外,吃喝玩睡都很平常没两样,与其他孩子看起来也没有不同。 说明: 在诊间并没有看到宝宝摇头晃脑的动作,经过检查,似乎又都很健康,建议家长继续追踪。经过一段时间的追踪之后诊断为妥瑞氏症,这是以不自主运动为症状的疾病,不一定是摇头晃脑,也可以是眨眼睛、耸肩、扮鬼脸、发出怪声等,发生在18岁以前,较多在6岁左右,时常在压力大时出现症状和变化,有时会合并如过动或强迫行为等问题,药物的控制有一定的效果,大多会随着年纪增加而改善。 是正常?还是生病了? 宝宝摇头晃脑代表什么呢?有可能是健康的摇头晃脑或病态的摇头晃脑。宝宝本身对四周的人事物本来就充满高度的兴趣,并不断的在学习与模仿,因此他可能见到周遭的人有这样的动作便把它学起来;也有可能是他发现摇头晃脑是一件有趣的事,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者神经肌肉尚未完全发育所产生的动作,这些都是属于健康的行为。 相反的,病态的便有很多的可能性,最常见的便是中耳炎或外耳炎,由于耳朵不舒服,便会让宝宝想要用摇晃脑来改善,时常还会伴随着抓耳朵的动作,有时脸部的异位性皮肤炎或 湿疹,也可能让宝宝痒的不舒服而摆动头部,或尝试把脸拿去磨擦东西。其他的可能疾病便是一些神经学上的问题,例如个案中所提到的婴儿点头式痉挛或妥瑞式症等。 照顾者的观察重点 事实上,如果单从摇头晃脑的动作,要判定是哪一种的状况并不容易,还需要配合其他的观察与进一步的身体检查。照顾者提供的讯息很重要,因为宝宝到 医院后,未必会当场表演摇头晃脑给医生看,因此很多的描述都须要照顾者观察,观察重点包括: 1.几个月大才开始有这种现象?发作的频率如何?越来越频繁吗? 2.有没有特定的发作时间?一次可以摇多久? 3.摇头时如果尝试跟宝宝玩,他有没有反应?有没有可能中断摇头的动作? 4.宝宝周遭的人会不会摇头逗弄他?宝宝常看电视吗? 5.宝宝几个月可以开始坐或爬?以前常生病吗? 诸如此类的问题,父母一定要先知道,否则就无法提供给医生有用的线索。当然,如果能够以摄影机录下摇头晃脑的动作给医师看,那会更好。有些问题,有经验的医生一看就能大概分辨,这样才可以知道宝宝为何摇头晃脑了。 PART2宝宝摇头晃脑原因——婴儿点头痉挛 婴儿点头痉挛好发于两岁前的婴儿,以四至六个月大为发作高峰,属于癫痫的一种。患婴儿点头痉挛多伴有脑部病变,智能较差,动作和语言发展也比一般孩子慢。药物为治疗方式,如果治疗效果不彰,可尝试做脑部癫痫手术,来控制病情。 小宝宝慢慢长大了,抱着宝宝坐着,看他摇头晃脑煞是可爱。在三、四个月大时,头颈部的肌肉会较有力量,假如这时还是常常出现摇头晃脑的动作,很有可能是肌肉张力不足,甚至是罹患了严重的婴儿点头痉挛。 好发于两岁前婴儿 婴儿点头痉挛(Infantilespasme),又称“韦氏症候群”(Westsyndrome)。好发于两岁的婴儿,百分之九十于周岁前发作,其中四至六个月大时为发作高峰。发生的型态为密集的反覆点头,这种中断过程头是前后点,不是左右晃动,有时甚至会合并手脚的伸展与躯干的弯曲。大多在刚睡醒后没多久时发作,几乎不会在睡眠时发生。罹思婴儿点头痉挛多伴有脑部病变,智能较差,动作与语言的发展也比一般孩子慢。而点头动作、特殊的脑电波波型与智能障碍是这个疾病的三大特征。 婴儿点头痉挛属于癫痫的一种,不算罕见疾病,但是点头的动作不太像常人所认定的痉挛,所以常被家长延误诊断的时间。点头动作常常成群出现,有时一天就有六十岁次发作,而每次发作由一百五十次点头动作作串联而成,发作时与发作后常有哭闹与躁动不安的表现。 婴儿点头痉挛原因 常见婴儿点头痉挛发生原因: 1.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结节性硬化症病患中,有四成会表现出婴儿点头痉挛;反之,婴儿点头痉挛的病患中,有百分之四至二十五可诊断为结节性硬化症。到底什么是结节性硬化症呢?这是发生率三万分之一的自体愿性遗传疾病,脑部会有结节,幼儿时皮肤易有白斑,四到六岁时就有类似青春痘的表现,很容易合并智能障碍。当宝宝有婴儿点头痉挛合并皮肤病变时,要做脑部电脑断层摄影或核磁共振检查,确定是否为结节性硬化症。 2. aicardi症候群(aicardi’s syndrome):女性,数月大时就开始抽筋,并且很难用抗癫痫药物控制。脑部影像检查可以发现缺乏大脑胼胝体。患者严重智障,脊椎骨和眼睛也会有异常。 3.百日咳疫苗:有人认为施打百日咳预防针,可能会使某些宝宝产生婴儿点头痉挛。事实上打百日咳疫苗的时间是二、四、六个月大的宝宝,和婴儿点头痉挛出现的年纪(四个月起)雷同,容易引起家长的恐慌,事实上这两者的因果关系非常低,担心的爸妈也可以选择新型的非细胞百日咳疫苗,以减少预防针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千万不要因噎废食而不去打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合一预防针喔! 4.其它原因:产前与生产过程中有缺氧—缺血性脑病变、先天性感染、遗传性代谢异常、大有离畸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头部外伤等(详见表一)。产前产中产后水脑,小脑症,脑裂畸形,唐氏症,结节性硬化症,Aicardi症候群,缺氧—缺血性脑病变,先天性感染与外伤等。缺氧—缺血性脑病变,脑膜脑炎,颅内出血与外伤等。 脑膜脑炎,粒腺体疾病,退化性疾病,枫糖浆尿症等代谢性疾病。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19 20:20:36

    你好,你的孩子可初步考虑是抽动症,抽动症的常见症状有耸肩,撅嘴,点头等行为,不及时治疗会逐渐发展到颈部、肩部、躯干和四肢,出现扭颈、耸肩、甩手、跺脚等动作。这种不由自主的动作是突发的、短暂的、毫无目的性的。
    以上这些症状在人多、情绪紧张时加剧,情绪松弛时减轻。给孩子一个愉快的康复环境还是很重要的

  • 景天
    回复
    2024-05-19 19:19:26

    6岁的小雄活泼可爱,可较近妈妈发现他老喜欢眨眼睛、做“鬼脸”,后来还常常耸肩、撅嘴,喉间发出“咳咳”的声音。刚开始妈妈以为小雄是调皮捣蛋,故意扮怪相,就说了他几次。谁知道,不说还好,说了以后小雄的症状还更加明显和频繁了。妈妈这才意识到不妥,带小雄到医院检查,结果小雄被诊断为儿童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多发性不自主运动和(或)伴有异常发音为特征的儿童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运动性抽动如眨眼、耸鼻、撅嘴、做鬼脸、点头、耸肩等,发声性抽动如吸鼻、清嗓、咳嗽、尖叫、呕吐声、犬吠声、秽语等,这些症状可单一出现,也可以混合出现。特别是在感到紧张、焦虑、感冒发烧或者玩电脑、看电视时间过长后更加明显,若患儿专心于其他事情或在睡眠时,症状则消失。
    儿童抽动症为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由自主抽动,表现为频繁眨眼、皱额、吸鼻、撅嘴、伸舌、摇头、点头、耸肩、动臂等。往往在情绪激动或感冒过后症状加重,有的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常声音,如公鸡打鸣声,少数患儿控制不住地说脏话。患儿性格上多急躁、任性、易怒。小儿抽动症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有些与孩子平时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有些与链球菌感染等有关。
    抽动症专家张连舫医师表示,儿童抽动症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喉肌抽动所致的干咳容易被误诊为慢性咽炎、气管炎,眨眼容易被误诊为咽结膜炎,耸鼻容易被误诊为鼻炎等,还有一些家长经常把孩子的这种频繁眨眼、耸肩等小动作误以为是不良习惯。张连舫医生建议,家长平时要多留意孩子的举动,怀疑有抽动症时,应尽早带其到医院检查,一般可以通过脑电图、微量元素等项目检查,确定孩子是否患病。
    张连舫医生特别指出,精神压力过大也是孩子患上此病的诱因。一些家长把自己没能实现的人生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学习上要求很高,业余时间全都安排了课外辅导培训,孩子每天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造成抽动症的发生发展。因此,对于学龄期的儿童,不应该给予过重的课业负担。

猫叫综合征的显著特征

宝宝发烧不吃饭精神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