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宝宝小腹水肿怎么回事

时间: 阅读:4609
宝宝小腹水肿怎么回事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10-18 07:40:28

宝宝小腹水肿,有可能是由于腱鞘积液导致的,但是也有可能是由于腹股沟疝等疾病导致的。

患儿出现这种情况时,是可以及时的通过肠镜检查以及彩超等方式来明确疾病的具体病因,然后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性的治疗。在疾病治疗期间可以用热水袋热敷腹部部位,以减少腹部的不适感。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龙葵
    回复
    2024-05-19 22:22:42

    昨天,妈妈群里讨论“宝宝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这个话题。巧了,小编正在读幼儿园的儿子也经常发生这个毛病。

    一开始是经常叫肚子疼,隔三差五就有这样的情况,有时候会痛得一头汗,蜷缩在沙发上大哭大闹,痛过一会又说不疼了,跟没事人一样跑去玩了。这到底是在闹哪样?

    自己也寻思了好久: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儿子反复腹痛呢?有寄生虫了?检查了没有啊!是有肠炎吗?不拉不吐,食欲和排便都正常!难道是在装病?看样子也不像啊!

    于是,夫妻两个前前后后带孩子跑了好几个医院,所有医院腹部B超检查结果都说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这个“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到底是个什么鬼?

    从医生处了解到,宝宝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被很多人形容为一种“生长痛”,与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关。

    小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机体发育尚不完善,各种刺激因素都可能刺激淋巴结肿大。宝宝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也不需要特别使用抗生素治疗。

    那么,很多爸妈们一样存在疑惑:宝宝出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情况,爸妈们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护理才能让宝宝少受到外界的各种刺激呢?

    营养均衡

    家长们在保证孩子生长发育需要的同时使他们饮食秉持“食物多样化”原则。

    饮食要清淡合理,多吃新鲜瓜果和蔬菜,保证宝宝摄入充分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饮食规律

    爸妈们应该合理安排宝宝每天吃饭的时间、次数和食量。

    在饮食上要及时纠正孩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喂养,避免暴饮暴食,一餐不能太多,可以适当地让宝宝少食多餐。

    调节肠胃

    宝宝肠胃功能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鼓励宝宝充分咀嚼,减轻胃肠道消化负担,促进营养素的充分吸收和利用。

    妈咪还可以给宝宝服用益生菌饮品,为肠胃健康打下基础。

    减少刺激

    妈咪们要让宝宝少吃容易产气、过热、过硬、过冷的食物。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腹部保暖,以免孩子娇弱的肠胃受到刺激,会诱发消化不良、功能紊乱。

    妈咪们还要养成宝宝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适当运动

    家长们要保证孩子每天都有适当的运动,一来,运动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二来,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强孩子的肠道蠕动,促进胃肠道内食物的消化吸收。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9 22:22:42

    当宝宝肚脐周围的皮肤变得红肿,用手轻触时能感到皮肤表面轻微发热,脐窝里出现脓性分泌物,并带臭味,同时宝宝还出现厌食、呕吐、发热的症状,说明宝宝的脐部可能已经化脓。应该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引起脐炎的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大肠杆菌等。对新生儿来说它们都是致命的细菌,必须应用抗生素治疗才行。

    观察

    一般而言,如果说宝宝肚脐的周围皮肤发红,但是不肿,那么一般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只需要让发红的部位保持干燥,或者用医用酒精消毒即可。但是,如果说宝宝的肚脐周围变得红肿,宝宝有发烧的症状,并且宝宝的饮食等还受到了影响,那么,就不要自行处理了,这个时候需要去医院,结合医生的建议进行专业的治疗。

    如果宝宝的肚脐有了红肿并且伴有腥臭,家长还在家里自行治疗,那么,宝宝非常有可能会引发腹膜炎或者说败血症。这两种病症,对于宝宝而言都是非常危险的,切莫大意!

    原因

    为何宝宝不哭不闹不喊不叫,宝宝的肚脐就会发展到红肿的程度呢?这是因为肚脐上是没有神经末梢的,正是因为如此,即便是肚脐有异常,宝宝也不会感觉到有不适的感觉,也不会哭闹。而作为宝宝的爸爸妈妈就不要以宝宝不闹来作为不必去医院的依据,红肿的这种程度,已经不是消毒就能消肿的程度了。

    护理肚脐的时候,要小心谨慎,干燥是必要条件。在护理的时候要每天用医用酒精消毒,消毒过后盖上干燥的纱布,若是发现纱布有渗液就要极其注意了。

    照顾宝宝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即便是辛苦,也要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不可在护理宝宝的时候马虎,要按部就班的做好每一个护理步骤。

  • 龙葵
    回复
    2024-05-19 22:22:42

    宝宝从出生后,肚脐在一定的时间会自己脱落。在这个期间内,一定要对宝宝精心照顾,不能让肚脐见水,始终保持肚脐的干燥,不然就会发炎的。那么,1岁宝宝肚脐红肿怎么办
    ?及时就诊
    家长发现后立刻采取措施,赶紧去医院就诊。一般是肚脐潮湿,发炎感染,刚好有助于的细菌生长。轻度的发炎肚脐处会有黄色或者混浊的液体就出,还伴有异味。严重的话细菌进去血液循环,造成败血症。
    ?消毒杀菌
    一般情况下是用棉签和酒精对红肿的部位进行消毒,从里向外转圈轻轻擦。坚持每天2至3次,保持肚脐的干燥。红肿消失后还得继续消毒,防止二次反复发炎。要是肚脐有化脓性的的液体是要看医生,配合使用抗生素治疗。更严重的直接去医院进行处理
    ?提高警惕
    宝宝肚脐发生红肿,家长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消毒杀菌,防止炎症的继续严重。做好预防措施,防止宝宝肚脐发炎红肿要做好宝宝卫生清洁,防止宝宝好奇乱抓肚脐眼。宝宝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细心照顾,多学习科学的小儿的护理方法。

  • 泠青沼
    回复
    2024-05-19 21:21:32

    一些妈咪在孕中期可能会出现水肿问题,比较多的方法可以治疗孕期水肿。但是有一种水肿影响却是很恶劣的,那就是胎儿水肿。胎儿水肿发生在胎儿和婴儿早期,宝宝全身软组织会高度水肿,胸腔和腹腔会积聚大量的液体。较严重的情况下宝宝有可能会被引产。胎儿水肿不仅对宝宝造成危害,也会伤害到孕妈咪。导致胎儿水肿的原因是什么,当胎儿水肿的时候孕妈咪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胎儿水肿是什么

    胎儿水肿是一种非常容易至死的胎儿出现异常。发生在胎儿和宝宝初期,主要表现为全身皮下组织高宽比水肿,小宝宝胸骨和腹部很多液态堆积,肺胃肝会扩大,小宝宝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生存的概率很低,很容易造成婴幼儿死亡。或是出世后小宝宝会出现溶血症、核黄疸等病症。

    溶血症就是指妈妈和宝宝的血型不合,那样的话孩子的血细胞会由于和妈妈造成抗原抗体反应而被毁坏,引起的相同处于被动免疫系统疾病。核黄疸就是指有一部分总胆红素没有和蛋白融合而立即根据血管壁进来脑部里将神经中枢细胞质染上淡黄色,如此一来神经元细胞便不可以开展能量消耗,最终形变死亡。这两类病症,听起来让人恐怖,如果发生在小宝宝的身上,妈妈该有多悲痛。

    胎儿水肿的分类

    胎儿水肿是件十分可怕的事儿,并未生长发育进行的宝宝却要遭受这等罪,让人悲痛。胎儿水很有可能肿会造成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死亡,假如凑合活下来出来也会出现溶血症、核黄疸等病症。胎儿水肿不但会危害小宝宝,也会拖累妈妈,胎儿水肿、胚胎极大等非常容易孕妈妈妊娠期高血压病症或是是产后出血等明显的并发症。

    胎儿水肿分为两类,一是免疫性胎儿水肿,二是是非非免疫性胎儿水肿。免疫性胎儿水肿就是指孕妈妈和胎宝宝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或是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症,是一种同祖血形免疫系统疾病。为了更好地避免出现不太好的问题,孕妈妈要按时搞好产检。胚胎出现异常、染色体变异、血液的缘故、心力衰竭、大动静脉畸形等都是引起非免疫性水肿。因而,按时照B超十分必要,因为B超下能够看见胎儿乳房和小腹是不是有大批量的溶液堆积,或是胎儿是不是有肝脏肿大,头皮有哪些问题等。

    胎儿水肿的症状

    胎儿水肿主要表现为全身皮下组织高宽比水肿,胸骨和腹部有很多液态堆积,并且心肝脾扩大。胎儿皮下组织水肿就是指肌肤、肌肤组织、肌肉组织、肌腱、肌腱、神经系统、毛细血管等都出现水肿问题,宝宝似乎是置身杜青林当中,被水淹没全身水肿。这比孕妈妈孕妇水肿的危害更加极端,比较严重的会引起胎儿死亡。

    胎儿水肿,相对于全身的全部作用大部分都缺失,小宝宝尽管有抵御的工作能力,可是在强悍的病症眼前,小宝宝也是十分的敏感,在某种情形下,根据羊水穿刺检查或是可以医治胎儿水肿的,可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尚柔弱的小宝宝的身上,十分的可怕,因而妈妈们能保证便是照顾自己,按时去医院检查,一旦出现问题,直接采用好治疗措施。

    胎儿水肿的原因

    胎儿水肿是一宗很容易致胎儿死亡的胎儿出现异常,小宝宝的全身皮下组织高宽比水肿,性命的特点应该是比较弱的,如果不及早医治小宝宝很有可能不可以安全性的赶到这世界了。

    胎儿水肿分为两类,一是免疫性胎儿水肿,二是是非非免疫性胎儿水肿。造成免疫性浮肿的原因是宝妈和胎儿的血型不合,那样妈妈和宝宝中间便会发生抗原和抗体对决,那样的结果是造成小宝宝的血细胞被毁坏,引起的相同处于被动免疫系统疾病。非免疫性浮肿的原因是胚胎出现异常、染色体变异、血液的缘故、心力衰竭、大动静脉畸形等。不论是哪一种,胎儿或是是刚出生的婴儿都十分的风险,只有根据诊疗方式开展医治。

宝宝3周岁拉臭臭不说

宝宝睡觉会哭~~~~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