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惊厥是什么原因?

时间: 阅读:6293
新生儿惊厥是什么原因?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5-10-13 09:57:06

引起新生儿惊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低血糖。或者是颅内出血。或是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引起的惊厥。如果发生了新生儿惊厥,一定要及时的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阳阳因为纠结的时间越长,新生儿可能有神经损害,如脑瘫,脑发育迟缓等并发症。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木槿
    回复
    2024-05-19 22:22:20

    你的宝贝在出生后数周内反复出现癫痫样抽搐吗?这可能是新生儿频繁惊厥的信号,暗示着潜在的健康危机。本文将为你介绍新生儿惊厥的原因、检查和治疗方法,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守护宝贝的健康。
    ?多种原因
    惊厥背后的原因可能五花八门:缺氧性脑损伤、代谢紊乱、感染,还有其他未知因素。医生会进行一系列检查,如神经系统检查、血液检查和头部CT扫描,来揪出真凶。
    ?因病因而异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因病因而异。代谢紊乱?调节血糖水平。感染?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来帮忙。严重情况?住院治疗和监护,我们一路陪伴。
    ?及时就医
    记住,新生儿频繁惊厥不容忽视!一旦发现,立刻联系医生,为宝贝争取最佳治疗时机。健康宝贝,幸福家庭,我们一起守护!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19 22:22:20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生活中有很多的父母发现自己家的宝宝有时会出现惊厥的现象,导致新生儿惊厥的原因有非常的多,当新生儿发生惊厥的时候,父母不要感到慌张,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新生儿惊厥的'原因。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1

      一、病因

      1、围产期窒息

     围产期严重窒息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见于足月儿,其临床特点是意识障碍、张力减低和惊厥。惊厥多在生后12小时左右出现,开始为微小型发作,以后可出现强直性或多灶性阵挛性惊厥。此时常有颅压增高,窒息更为严重的后果是颅内出血。

      2、产伤性颅内出血

     由于接生技术提高近年来已逐渐少见产伤性颅内出血。因难产或产程延长而致头部物理性损伤使小脑幕或大脑镰撕裂,引起大量硬脑膜下腔出血,多见于体重较大的足月儿。通常在生后12~24小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生后第2~3天出现限局性或多灶性阵挛型惊厥。

      3、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主要由于室管膜下胚胎生发基质尚未退化,具有丰富毛细血管,对缺氧、酸中毒极为敏感,易出血。在一次严重窒息或缺氧后2~3天,临床症状突然恶化,神经系统症状在数分钟及数小时内迅速进展,表现为意识障碍、肌张力低下和呼吸节律不整,随着前囟膨隆或紧张,很快出现强制性或多灶性阵挛性惊厥,出血量多者在1~2天内死亡。

      4、感染

     以化脓性脑膜炎最多见,大多为生后感染,发病在生后1周以后。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惊厥在开始为微小型,以后变为强直性或多灶阵挛性。胎儿在宫内感染风疹、弓形虫和巨细胞病毒,可引起胎儿脑炎,若胎内病变持续至出生时,则生后即可出现惊厥。不合并脑膜炎的败血症也可引起惊厥,可能和心血管功能衰竭、血中电解质和葡萄糖代谢紊乱有关。

      5、代谢异常

      (1)低血糖

     血糖<2.2mmol/L(40mg/dl)为低血糖。常见于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小于胎龄儿、早产儿和有缺血缺氧及其他应激的新生儿。低血糖多发生在生后3天内,常同时有原发病存在,除惊厥外尚可表现为呼吸暂停、意识迟钝、肌张力低下和哺乳困难等。低血糖也可由于遗传代谢病,如:果糖不耐受症、枫糖尿病等引起。

      (2)低血钙

     定义为血清钙水平<1.8mmol/L。生后3天内起病的低血钙与低出生体重、窒息、母亲糖尿病等有关。生后1~2周发病的低血钙通常不伴有其他疾病,可能由于母亲维生素D不足、新生儿肾脏和甲状旁腺功能不完善以及牛奶喂养所引起的。

      (3)低血镁

     常与低血钙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发生。低血钙婴儿用足量钙剂治疗后惊厥仍持续存在时应考虑低血镁。

      (4)高钠或低钠血症

     高钠血症常因钠的过度负荷或脱水引起,低钠血症通常由于窒息、颅内出血或脑膜炎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

      (5)先天性代谢紊乱

     为少见的遗传代谢病,包括枫糖尿病、苯丙酮尿症、尿素循环障碍等。

      (6)维生素B6 依赖症

     为遗传性犬尿氨酸酶缺乏,其维生素B6需要量为正常婴儿的5~10倍。

      二、其他原因

     撤药综合征、核黄疸、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色素失禁症等均可在新生儿期出现惊厥。

      三、临床表现

     新生儿惊厥常见的是局灶性的,可能难以辨认。游走性阵挛性肢体抽动,交替性半侧肢体惊厥或原发性大脑皮质下惊厥(呼吸骤停,咀嚼运动,持续性眼偏斜,肌张力发作性改变)都是常见的。很少有癫痫大发作。

     阵挛性肌肉活动伴肌张力增高和烦躁不安必须与真性惊厥相区别,烦躁不安只有在刺激后才会产生阵挛,握住肢体不动可制止阵挛。而惊厥是自发产生的,握住肢体时仍感觉到肢体的抖动。

      四、治疗

     首先是针对原发病变,其次是治疗惊厥。病因治疗比抗痉治疗更重要。患儿应维持正常的通气、换气功能。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2

      新生儿惊厥主要表现

      1、姿势的改变。

     正常的新生儿肢体常呈屈曲状态,但又非过分曲屈,腕、膝、肘、踝等关节的角度一般不小于90°,打开包被四肢常有不规则的舞动。如四肢各关节角度小于90°,说明肌张力增高,若四肢松软、伸直,全身成大字形,说明肌张力低下。

      2、面色改变。

     新生儿出现严重惊厥时,常伴有短时间的面色发白或青紫,有时可同时伴有口吐白沫。这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把握好最佳就医时机。

      3、眼神的改变。

     新生儿惊厥时,大部分会伴有短时间的意识丧失,表现为失神、瞪眼或斜视等。总之,新生儿惊厥时除肢体或肌肉抽动外,还会伴有神志、面色、肌张力等等的改变,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9 22:22:20

    小孩惊厥是小儿科普遍的急危重症,都是小孩普遍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症。临床症状为身体有规律活动、抽搐、晕厥等临床症状,又被称为抽搐,别名抽搐或月经风,可在一切时节产生,常见于婴儿。年纪越小,患病率越大,有一些抽搐有不确定性的生命威胁。一般短暂性惊厥对人的大脑影响不大,但长期性惊厥,特别是癫痫持续状态,可对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永久危害。

    确保宝宝呼吸顺畅,宝宝惊厥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呼吸阻塞的情况,惊厥的宝宝假如嘴中伴随分必物,必须应用正确的方法把分必物拍出来,防止分必物进到喉咙呛着宝宝,阻塞呼吸道,危害宝宝正常的的呼吸,最好是那样情况在医师的指导下解决。恰当的摆好宝宝,恰当放置部位也可以减轻情况,把宝宝放到床边或是平整的地区,姿态为侧方位置放这样可以降低宝宝想呕吐的感觉,衣服裤子过紧的要把宝宝的衣服扣子解除一点,让他们的喉咙换气畅顺,最好不要再随意挪动宝宝,确保宝宝的气体一般,开启窗门,

    群体不要太拥堵,给宝宝呼吸的室内空间,确实很严重的情况就必须按时送至医院门诊,让技术专业医生治疗。当宝宝发生惊厥时,要合理的置放患者,将孩子放到床边侧睡,那样还可以避免排泄物吸进到支气管,此外也需要解除领口,松掉裤腰带,不可以乱挪动宝宝,维持镇静,假如孩子与此同时伴随突然晕厥等情况时,也需要预防宝宝发生舌头咬伤,能够在上下牙中间放一块底垫。

    发生惊厥了,父母不要慌,一般惊厥三到五分钟就自身以往,一般情况下非常少超出半小时的。这三五分钟什么措施都不能止惊,仅仅大家要靠一些应急解决的对策,不能让孩子伤着自身。例如你让孩子侧躺着,呼吸顺畅,衣服裤子不必过紧,此外抽的情况下肌肉紧张,孩子会咬紧牙,不能让他咬到舌头,此刻你能为他上下牙齿中间垫一个东西,例如薄薄的纯棉毛巾垫上,不让他咬到牙自虐。

  • 山亭柳
    回复
    2024-05-19 21:21:10

    新生儿惊厥,听起来让人担忧。但你知道它的真正原因吗?本文将为你深入解析新生儿惊厥的成因,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神经系统尚未成熟
    胎儿期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正在飞速成长,但有时可能会遇到阻碍。基因突变、母体疾病等都可能干扰这一过程,导致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不稳定,从而引发惊厥。
    ?代谢异常
    低血糖、低钙血症等,听起来并不陌生吧?这些都可能使神经元变得过于兴奋,导致惊厥。更有些遗传性疾病,悄悄影响着代谢,成为惊厥的幕后黑手。
    ?感染
    脑膜炎、脑炎... 这些听起来就让人头疼的疾病,都可能由感染引起。当感染严重到影响神经系统,惊厥就可能随之而来。
    ?缺氧
    新生儿窒息、呼吸系统问题,都可能导致缺氧。缺氧会让脑细胞功能受损,神经元兴奋性增加,惊厥的风险也随之上升。

肺透明膜病怎么治疗呢?

小孩红屁股并破皮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