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双腿不能并拢怎么回事?

时间: 阅读:2892
新生儿双腿不能并拢怎么回事?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佩兰

佩兰

2025-10-14 21:00:34

你好,根据您描述的具体情况,新生儿双腿不能并拢很正常,因为小孩子刚生出来的时候,她的腿型是弯的,还没有完全舒展开,因为它在孕妇的肚子里都是蜷缩状态的。等三个月左右的时候应该就可以并拢了,现在属于正常现象,家长没必要担心。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半夏
    回复
    2024-05-20 00:00:56

    双脚并拢站立时双腿不一致,膝盖一前一后,可能是以下原因:
    1. 佝偻病:由于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缺乏足够的日晒时间,可能导致佝偻病,使骨骼发育受到影响,出现双腿并拢膝盖一高一低的情况。此外,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力下降等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 髋关节发育不良:可能与遗传、激素等因素有关,导致髋关节发育不良,出现双腿并拢膝盖一高一低的情况。还可能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石膏或夹板进行固定治疗。
    3. 缺钙:可能导致双腿并拢站立时腿不一致,膝盖一前一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选择服用小儿鱼肝油滴剂和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或服用迪巧钙等进行治疗。
    4. 其他原因:长时间不良的姿势、骨盆倾斜、肌肉力量不平衡等也可能导致这种情况。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以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20 00:00:56

    罗圈腿,在医学上也称为“膝内翻”,也就是我们平常所称的0型腿或者弓形腿。以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这种腿型一旦定型之后很难矫正,这种影响宝宝一生的事儿,妈妈们自然非常上心。

    宝宝为何会出现o型腿

    佝偻病引起的O型腿。佝偻病是由于钙、磷和(或)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钙磷代谢失常,造成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骨骼基质钙盐沉着障碍和(或)骨样组织过多积聚的代谢性骨病。

    其中我国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婴幼儿属于高发人群。临床症状为多汗、夜惊、有颅、颅骨软化、出牙迟、O型腿或X型腿等;针对该种情况引起的O型腿,一般需要结合医生建议补充维生素D、钙剂,合理均衡膳食,增加日晒机会和运动量逐渐改善。

    过早走路,由于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同,所以有些宝宝学会走路的时间会晚一些,这不等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比别人慢,只是因为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不同,比如有些宝宝说话会早一些,有些宝宝走路会早一点,有些宝宝出牙会早一些。

    同样的,有些宝宝走路会晚一些,此时部分妈妈会急于求成,让宝宝学走路,但如果长期这样就会导致宝宝过早负重,造成骨骼发育异常,进而造成O型腿。

    如何矫正宝宝o型腿

    调整走姿O型腿的人走路多为外八字,即行走的时候,双足尖向外分,在行走的时候,腿部会向外用力,膝关节受到向外分的力,久而久之,站立的时候膝关节就会无法并拢,变成O型腿。

    所以要先调整走姿,学会重心放腿内侧。良好的走姿应当身体直立、收腹直腰、两眼平视前方,双臂放松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脚尖微向外或向正前方伸出,跨步均匀。

    夹板固定,最好在晚上孩子入睡后实施。方法是:选择一块与孩子膝盖宽度相仿、长度可以包括足部至大腿中部以上的木板,外面先包裹上一层软布,以防压伤。

    根据孩子膝关节畸形的方向,将膝关节架空,如孩子是O 形腿,就将夹板置于腿内侧。先用绷带固定足部和膝盖上方,然后逐渐用力将膝盖固定在夹板上,开始时不可太紧,要让孩子有个适应过程。也可采用双侧夹板,但比较麻烦。

    怎么预防宝宝有o型腿

    适当地补充维生素D,很多家长以为给孩子补钙就可以了,往往忽略了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其实维生素D是促进钙、磷吸收贮存,也有预防佝偻病的作用。当然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孩子补充维生素D。

    避免让孩子使用学步车,由于学步车的构造会给孩子一些不适当的支撑,让孩子不能以正常的姿势学走路。而且学步车也会妨碍家长观察孩子学走路的姿势。

    家长发现孩子有O型腿的情况,建议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下,确定孩子是否是生理性的,如果不是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这样宝宝才能拥有漂亮的腿型。

    孩子成长过程,体检家长一定不可忽视,只有定期给孩子体检,时时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发育。

  • 远志
    回复
    2024-05-20 00:00:56

    这是谣言。其次,因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弯曲的状态,所以当宝宝出生后,宝宝的腿部是有一些弯度的,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弯度,不影响宝宝正常发育,宝爸宝妈们不要太过担心。新生儿的四肢屈曲是正常现象,这是健康新生儿肌张力正常的表现,而罗圈腿则是由于佝偻病所致的骨骼变形引起的,与新生儿四肢屈曲毫无关系,如果强行宝宝绑腿,会影响宝宝骨骼发育。

    适当的外力矫正是一个方式,不同孩子处于幼儿时期,生长发育很快,刚出生的宝宝都基本会有些现象,不用急着矫正,观察一段到孩子五岁之后看看有没有变化。或许慢慢会改变现状的捆腿是我们前几辈人的做法,我们认为是不科学的,因为在子宫里宝宝就是四肢屈曲的一种状态,所以出生以后会觉得腿不直,如果是用捆绑的方式,会让宝宝很不舒服,而且影响他的自由活动。

    不建议给那么小的宝宝捆绑腿,那都是老一辈的育儿经,现在讲究科学育儿,宝宝的腿被束缚着,会不舒服,还影响宝宝的大运动细胞发育,宝宝那么小就应该无拘无束的成长。很正常,千万不要给孩子捆起来,孩子多难受啊。在一些小视频上看到给孩子绑起来的,孩子一动也不能动,让人心疼。你可以想一下,如果把你自己绑起来,你累不累。

    可以每天给宝宝做并腿操。就是用双手握住宝宝的双腿使其并拢,然后从上往下捋直,宝宝感觉是在伸懒腰很舒服。这样每天重复的做两次,坚持一段时间,宝宝的腿自然就直了。活着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腿部就是这样的,捆绑会影响孩子血液流通,刚刚出生的孩子骨骼都是很软的,捆绑反而影响以后的正常发展,孩子长大了慢慢就会直了,我儿子刚刚生出来也是不直的。

  • 木槿
    回复
    2024-05-19 23:23:46

    新手妈妈总是对孩子有很多的担心和顾虑,例如:宝宝的双腿总是并不拢,宝宝总是蜷着,孩子是“罗圈腿”吗?

    那么,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罗圈腿”呢?

    当孩子睡着或完全放松地躺在床上时,把他的裤子和(或)纸尿裤脱掉,轻轻拉直宝宝的双腿,让其脚跟处并拢,看两个膝关节之间的距离。

    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膝盖和踝关节也是并拢的。如果这个距离小于3cm,说明宝宝是正常的;如果这个距离在3~6cm之间,需要继续观察;倘若膝盖分开超过了6厘米以上,家长就应该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以尽早确诊是不是罗圈腿。

    “罗圈腿”该怎么纠正?

    1、压腿运动:通常采用对小孩子进行直压腿和侧压腿。

    2、踢腿运动:看小孩是患了什么样的罗圈腿。O型腿采用小腿外踢法;X型腿采用小腿内踢法。

    3、夹腿运动:让小孩的双脚、踝、膝同时靠拢夹紧,坚持数分钟后再放松。然后重复平时走路,注意他们的姿势。

    如果宝宝的罗圈腿,两足跟并拢,两膝关节距离超过6公分的,那就需要到医院骨科求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关于“罗圈腿”的误区

    误区一:穿纸尿裤会引起罗圈腿

    比如说有些人看到宝宝穿着纸尿裤,两条小腿儿弯弯的跑来跑去,就直截了当地说:“看,这孩子是罗圈腿,一看就是穿纸尿裤穿的!”
    首先,小宝宝腿有点弯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会随着长大自然消失。其次,罗圈腿是因为膝关节出现了问题,但是纸尿裤是在大腿儿根儿穿着,这都不是一个地方,赖不着人家纸尿裤。

    误区二:绑腿能让腿变直

    对于大宝宝甚至成人来说,绑腿会不会管用另说,但是如果是小宝宝,绑腿是不会让宝宝的腿变直的。并且绑的过紧血流不畅还可能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即便你绑的不紧,那如果长时间受到这种不良外力的影响,很可能导致宝宝髋关节发育不良。宝妈们千万不要给孩子绑腿呀,如果情况严重还是建议去医院咨询相关医生,保证孩子健康美丽的长大。

怀孕多长时间生产算早产儿呢?

新生儿眼疾要怎么办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