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宝宝胃的位置有个疙瘩

时间: 阅读:5055
宝宝胃的位置有个疙瘩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钱草

金钱草

2025-09-18 07:03:28

宝宝胃的位置有个疙瘩,这可能是局部有囊肿的原因所引起的。如果症状相对不是很严重,而且囊肿的体积相对比较小,一般不用进行任何治疗。如果囊肿的体积相对比较大,还可以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进行切除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发胃痛的情况。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20 01:01:48

    问题分析:
    会员朋友:您好!欢迎咨询。关于您“肚子里疼是有个疙瘩,还能跳动并且伴随干呕现象”的问题,它是这样的:胃的消化能力出了问题,助消化药, 根据您的描述,介绍几种助消化药,健胃消食片不错;还有,肚子胀,可配用吗丁啉;缺乏胃酸,可配用山查片或胃酶合剂;缺乏消化酶,可配用多酶片;烧心了,可配用西咪替丁;恶心呕吐,配阿托品、颠茄。总之要找出原因方可治愈。

    意见建议:
    建议:以上药物,1、选用前面的一种,针对病情配用其余两种;2、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还有,胃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原先平时没吃过没喝过的,千万别碰至少要少量试着用,尤其是现在这个状况(奉上于 2014年6月23日14:05:54)

  • 南絮
    回复
    2024-05-20 01:01:48

    肚子痛是指胃腔以下、脐之四旁以及耻骨(骨盆下部靠近外生殖器的骨头)以上部位发生疼痛的症状,因此又称腹痛。婴幼儿如果出现突然或阵发性反常哭闹、曲腰啼叫、时急时缓,或双手捧腹,起卧颠倒,烦躁不安,或屏气出汗,面色苍白,或精神委靡,曲腰蜷卧等症状时,常常就是肚子痛了。

    原因
    一般来说,孩子的腹痛经常是因为饮食不当、受寒等导致胃肠功能的失调而出现的功能性疾病。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孩子比较痛苦。

    中医将孩子腹痛按病因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主张分型治疗:

    一、腹部中寒

    表现

    腹部疼痛,阵阵发作,得温则舒,遇寒则加剧;面色苍白,痛得厉害则额出冷汗,甚至唇色紫暗,肢冷;或呕吐,腹泻,小便清长。

    治疗

    这时可以用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作用的中药,如木香、丁香、肉桂、当归、干姜等。也可以用含有以上中药的小儿中成药,如“启脾丸”,每次1丸,每日2次,或“小儿香橘丹”,每次1丸,每日2次。

    饮食调理

    孩子应多食健脾的食品,如大枣、粳米、薏米、山药、扁豆、莲子等,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和胃。

    吃一些温热性的,软的好消化的食物。也可以做一些药粥给孩子吃:

    1.生姜5克,醋适量。将生姜捣成细末,加适量水,急火煮片刻,放入食醋。趁热饮之,1次喝完。

    2.柿饼4只。将柿饼放置锅中蒸熟。每次1只,趁热吃,一日2次,连服2日。

    3.粳米50克,扁豆10克,红枣10个,山药30克。将扁豆、红枣放入锅中煎汤,去渣取汁,兑入粳米、山药,煮粥。每次100毫升,一日1次,连服7日。

    忌食油炸、油腻、不好消化的食物,冰镇、生冷的食物以及坚硬的果仁等食品。

    二、乳食积滞

    表现

    腹胀,腹痛,按之痛甚,嗳哕(打嗝呕吐)腐浊,口气酸臭,不思乳食,时转矢气(放屁),粪便秽臭,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时有呕吐,吐物酸馊,夜卧不安,时时啼哭。

    治疗

    用消食化滞,行气止痛的中药,如:陈皮、厚朴、枳壳、香附、山楂、神曲等。也可以给大些的孩子吃含有以上成分的“保和丸”,每次3_6克,日服3次;如果因过食肉食所引起,可加用“健脾消食丸”,每次1丸,一日2次;学龄前儿童可选用“化积口服液”,每次1支(10毫升),日服3次;婴幼儿可送服“小儿化食丸”,每次1丸,日服3次。

    饮食调理

    宜食消导行气化滞的食物。如:带壳或不带壳的谷(小米)、稻(大米)和麦,把它们炒黄或炒焦服用,要根据腹痛或舌苔薄厚程度而定。舌苔越厚,炒得越焦,将炒焦的谷米煎水热饮。
    山楂生食、煮熟均可。舌苔厚,大便秘者,可用炒焦的山楂煮水喝。

    乌梅煮水,或用陈皮、苏叶、梅子,加少许红茶,沏茶喝。

    宜吃清淡食物,如牛奶、米粥、烂面条,稍加调味佐料(味精、姜、葱、蒜末)等。

    1.山楂100克,麦芽50克,厚朴10克。将山楂、麦芽分别炒焦,与厚朴同煎,去渣取汁。每次饮服15毫升,一日2次,连服2日。

    2.小米50克。洗净,煮粥,多加水,煮烂。每次50毫升,一日1次,连服5日。

    3.莱菔子20克。加水适量,煎汤。以汤代茶,频频饮之。

    4.生山楂10克,槟榔10克。先将槟榔打碎,山楂去核,加水适量同煎,煎至30分钟,去渣取汁,凉后加入白糖少许。以之代水,频频饮服,不拘时。

    忌食生食、冰镇食物及肥肉、煎炸油腻、糯米黏食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三、脏腑虚冷

    表现

    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处喜按,得温则舒,得食则缓。面色苍白,精神倦怠,四肢清冷,饮食较少,或食后作胀,大便稀溏。

    治疗

    可以用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中药治疗,如“附子理中丸”'每次1/2_1丸,日服2次。

    饮食调理

    多食健脾和胃的食物,如羊肉、山药、核桃、栗子等温性食物。

    1.粳米50克,核桃肉15克。将粳米用清水洗净,核桃肉捣碎,与粳米同煮成粥。每次100毫升,早晚各1次,连服3日。

    2.生姜50克,韭菜500克,牛奶或奶粉250毫升。将韭菜、生姜洗净,切碎捣烂,用洁净纱布绞取汁液,放入锅中,再将牛奶或奶粉兑入汁中,慢火煮沸。每次20毫升,趁热饮服,一日2次,连服3日。

    忌食煎、炸、烤、熏、油腻的食物,如油饼、煎鸡蛋、煎饼、麻花、烤羊肉串等。另外也要拒绝冰镇生冷食物。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有“肚子痛”的经历,由于不知道在哪个科就诊,从而延误了病情,对此,提醒人们,要根据“肚子痛”的性质、部位不同,有针对性的选择就诊科室。

    临床医生介绍,所谓“肚子痛”就是临床医学所称的“腹痛”。“腹痛”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疼痛范围很广,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只有胃、肠、肝、胆、胰才会疼痛,还包括腹腔里的其它器官、组织以及腹壁的肌肉等,稍微出现一些小问题都会引起所谓的“肚子痛”。

    由于人们“肚子痛”的性质、部位不同,大体可分为七类疼痛:

    一是胀痛:常与气相伴,胃或肠里有很多空气感觉很胀,多为机能性肠胃障碍。

    二是绞痛:多是痉挛在捣乱,好像在把东西绞转的痛,多为结石、肠梗阻、急性肠炎。

    三是刺痛:好像用针刺般地疼痛,多为消化性溃疡。

    四是烧灼痛:往往是胃酸多,像胃里有团火在燃烧,多为消化性溃疡或其前兆。

    五是隐隐作痛:可以忍住,轻微的痛感。

    六是闷痛:像有重物压着,或肚子里有东西而不舒服。

    七是咬痛: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里面啃咬的痛。

    同时,临床医学根据疼痛程度差别分为两类:

    一是剧痛:是指痛到令人受不了的程度,不排除胃或十二指肠穿孔、胆囊(道)结石、阑尾炎及肠梗阻、输尿管结石、嵌顿疝等,女性有下腹部疼痛时,应特别注意宫外孕或妇科其他急症。

    二是轻痛: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附件炎、慢性盆腔炎等疾病。

    临床医生提醒人们,在腹痛时,可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不同,到医院里按轻重缓急顺序就诊:

    一是普通外科。发生在右上腹和右下腹的急性腹痛,一般首次就诊应挂普通外科。腹部胀痛、伴呕吐、不排气、不排便的病人,应除外肠梗阻,均应去普通外科就诊。

    二是消化内科。发生在中上腹、左上腹、左下腹的急性腹痛,或者慢性上腹痛伴反酸或呕吐、腹泻的病人,应去消化内科就诊。

    三是泌尿外科。急慢性左、右腰腹痛,伴血尿的,应确诊有无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肥大造成的尿潴留等。

    四是妇科。女性病人,在行经期、月经中期或者有停经史的,突发急性腹痛,应去妇科就诊。确诊是痛经还是宫外孕等疾病。

    五是儿科。14岁以下的儿童,应该去看儿科。同时,提醒大家,如果是剧烈疼痛,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儿童肚子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有的是由蛔虫引起的,如肠蛔虫症、胆道蛔虫症等;有的肚子痛则可能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如阑尾炎、胰腺炎以及肠道的感染和消化不良等。可见,孩子肚子痛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因此也就不能给孩子随便服用止痛药。
    因此,当孩子闹肚子痛时,首先应当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腹痛,最好是带孩子上医院检查,以便对症吃药,得到及时的治疗。家长切不可给孩子滥用止痛药或止痛针,以免误诊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儿童肚子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有的是由蛔虫引起的,如肠蛔虫症、胆道蛔虫症等; 有的肚子痛则可能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如阑尾炎、胰腺炎以及肠道的感染和消化不良等。 可见,孩子肚子痛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因此建议你尽早带她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小儿肚子痛两种极端

    小儿肚子痛很常见,但不能以为是小病而不加理会。按中医医理分析,肚痛可以分为「热积滞型」和「脾胃虚弱型」两类。前者皆因燥热引起,越按腹部越痛;后者则与体质弱有关,按摩腹部会感到很舒服,不愿停止。

    个案1 内热积聚肚子痛

    五岁的明仔,平日活泼好动,最爱吃东西。最近几天,却嚷著肚子痛,但又不让妈妈触摸。妈妈拿他没法,惟有带他来看我。

    明仔的问题,许多小朋友其实都有。不信?不妨来核对一下!
    脾气大,易生气动怒。

    睡眠不安稳,夜来多梦。

    平时总是口不停吃东西,尤其爱吃香口零食(如薯片、虾条等)。

    大便一粒粒,硬硬的。

    小孩子肚子痛多数会上厕所,但他却例外。

    肚子痛之后,不但没大便,更减少上厕所的频率(少於一日一次)。

    肚子痛的时候,不愿意让他人按摩腹部。
    目标:清肝消滞

    如果你的小宝贝中了以上三、四条,可能也和明仔一样,有肝热的毛病。明仔的情况,属於肝热积聚,起因是平日吃得过多之故。要解除他的肚子痛,必须清肝热,消积滞,畅通大便。

    我给他开的「处方」包括:
    戒口:平日至爱的炸鸡髀、薯片、鲜奶、鱿鱼丝等,通通暂停。

    喝五花茶:旨在清湿热。

    服药:用灯芯花、腊梅花(患酵素缺乏症忌用)、素馨花、玫瑰花、布渣叶加白芍煮水饮。可加蜜糖调味。

    食疗:用谷芽、麦芽、山渣、鸡内金煮水饮,帮助消化。
    只要事事做足,明仔的肚子痛,很快就可以解决。

  • 紫苏
    回复
    2024-05-20 01:01:48

    1、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胃溃疡的主要病因,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补充相应的功能性益生菌;
    2、注意饮食: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以清淡、对胃黏膜刺激性小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生冷、坚硬、过酸等刺激性大的食物。
    3、戒烟戒酒:烟酒会对胃黏膜有损伤,引起粘膜糜烂、充血,从而加重病情,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4、慎用药物:有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可刺激胃黏膜,引起疾病反复发作。应慎用或者尽量避免。

  • 山亭柳
    回复
    2024-05-20 00:00:38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情况,出现从外面摸胃里面有个很硬的疙瘩的症状,可能考虑因为胃炎、胃溃疡的可能。
    意见建议:建议你可以查一下胃镜明确诊断,同时避免辛辣油炸食物,如辣椒、葱蒜等少吃,多喝水,多运动,不要熬夜,用奥美拉唑胶囊,希望帮到你。

一岁一个月宝宝便秘

宝宝走路踮着脚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