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孩子在一周岁之前尽量不要把尿,一周岁以后可以适当的把尿,因为婴儿身体和各方面器官都没有发育完善,如果过早把屎把尿的话,对婴儿的肛肠和腰部都有很不好的影响,而且时间长了容易让孩子养成不把尿就不尿,有尿会憋着的情况,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发育。
宝宝把屎把尿最好在1岁之后进行。
宝宝1~2岁进入“肛欲期”。“肛欲期”是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殊时期,宝宝通过“憋住大小便”和“排出大小便”来获得快感和自我认同,从而建立健全的人格。
宝宝1岁之后随着尿道和肛门括约肌的发育逐渐完善,宝宝能自主控制大小便的释放,大小便通过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和刺激,让孩子产生难受或快乐的情绪。
把尿太早影响孩子心理发展如果“肛欲期”的孩子出现发展障碍,将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比如有一些孩子长大之后表现出特别执拗、叛逆甚至有强迫症,这往往被称为他具有“肛欲性格”。
比如说“憋着”代表对抗,而“排出”代表同意或者做贡献(1~2岁正处于孩子认识自我的阶段,宝宝认为大小便是自己身上很珍贵的东西,所以当他接受主动排出大小便实际上是孩子自我肯定和接受自我的过程)。
把尿和把屎过早,往往带有强迫性,因为这不是宝宝主动行为,而是被动的。比如说有的宝宝身体扭来扭去,或者哭闹不止,实际上这就表示宝宝不愿意。
宝宝“肛欲期”很短,通常只有2个月左右。当过早地对宝宝把尿把屎会引导孩子“被迫服从”,从而将肛欲期延长。比如说有的孩子到三五岁还尿湿裤子或者把大便拉到裤子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当然孩子紧张、害怕也可能会出现以上表现)。
判断宝宝什么时候适合把屎把尿的方法1.宝宝间隔4个小时以上不尿湿裤子。
2.宝宝喜欢自主如厕,并对大小便产生兴趣,比如观察或用手触摸大小便(这是孩子认知发展的过程,没必要紧张)。
3.宝宝具备直立行走的能力,并能够在马桶上坐稳。
4.宝宝自主意识开始萌芽,比如开始向爸爸妈妈说“不”(这是孩子独立的开始)。
总之:请选择在孩子1岁之后开始锻炼孩子自主如厕。如厕看似是一件小事,实际上涉及到孩子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康。
给宝宝把尿最好时间是在宝宝1岁半到2岁之间。不可过早把尿。
一般来说,1岁半至2岁时,宝宝的膀胱具备控制能力,具备了训练大小便的基础,能够听懂和配合家长的抱姿与口语提示(如尿尿、嘘嘘声等),家长可以给宝宝儿把尿。
首先,要观察宝宝本身的排尿反应,一般排尿时会有眼睛凝视、左右摆动、腿扭动等,并记录一天中大概的排尿时间。当接到反应信号时,应立即拿便盆,发出“嘘、嘘"的声音,诱导排便。注意时间不能太长,如果排不出来,可以过一会儿再把,坚持下来就会习惯的。
宝宝太小脊柱太软,一个月内不敢把。
孩子两个月时可训练排尿习惯。在孩子睡前睡后,饭前饭后,出去回来时可以把尿。给孩子把尿时妈妈发出“嘘嘘”声,使孩子对排尿形成条件反射,以后妈妈再发出这种声音时,孩子便有尿意。训练一段时间后,白天就不用尿布了,睡前尿一次,夜里再把一次,慢慢的夜里就不会尿床了。
从孩子两个月起就应该训练良好的排便习惯,使他按时排便,排便最好在清晨或晚上临睡前,早晨排便最好,晚上大便则可使孩子夜里睡得踏实。饭前大便可使孩子吃得好,但不要饭后大便。妈妈先观察孩子排便的情况,然后根据孩子的情况,有意识的定时排便。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