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该怎么治疗?

时间: 阅读:3317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该怎么治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5-09-19 15:31:07

宝妈,新生儿往往有这种视网膜早脱的病变,往往这种情况下就是定期监测,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的给予手术处理的,因为如果是不给予手术处理的话,那么孩子的视力是有所损伤的,所以这种情况下最好是能够给孩子及时的处理,才能够对症处理!。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南絮
    回复
    2024-05-20 03:03:36

    ?血管改变阶段
    动静脉均有迂曲扩张,静脉管径有时比正常的管径大于3~4倍且视网膜周边部血管末梢可见如毛刷状的毛细血管。
    ?视网膜病变阶段
    玻璃体出现混浊,眼底较前朦胧,视网膜新生血管增多,大多位于赤道部附近,也可见于赤道部之前或后极部,该区域视网膜明显隆起,其表面有血管爬行,常伴有大小不等的视网膜出血。
    ?早期增生阶段
    上述局限性视网膜隆起处出现增生的血管条索并向玻璃体内发展治疗,引起眼底周边部(大多数)或后极部(少数)视网膜小范围脱离。
    ?中度增生阶段
    脱离范围扩大至视网膜一半以上。
    ?极度增生阶段
    视网膜全脱离。有时还可见到玻璃腔内大量积血。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
    如果在宝宝出生之后4周至6周时发现就是治疗此病的最佳时机,治疗后宝宝的眼睛与平常人无异,但是可供治疗的只有两周时间,所以又被称为“时间窗”,如果“时间窗”一旦关上了宝宝就坠入永远的黑暗。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20 03:03:36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病程分为五期,第一、二期病变有一部分可不治自愈,在此期间观察即可。第四、五期是视网膜脱离期,病变程度已很严重,四期手术治疗,视力预后差,到第五期,目前国外报道的最好手术效果仅可使视力恢复到0.01,仅有光感,大部分孩子都会终生告别五彩世界。
    因此,病程一至三期是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最佳治疗时间段,第三期是治疗的关键期,决定病儿是否手术。特别要注意的是,从可治疗的三期到不可治疗的四期,病情变化非常快,只有短短的几周时间,而且从眼外观上看没有任何改变。这就要求儿科和眼科医生包括家长对疾病的变化有正确的了解。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20 03:03:36

    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又称为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是一种发生于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病变。胚胎时期眼球的视网膜血管会随着怀孕周数增加,而开始由视神经处向周边发育,一般要到胎儿36~40周大左右才会发育完全。

    假如提早出生的话,这个发育过程就会中断,而氧气的使用容易造成血管出现收缩反应、引起缺血现象,然后再诱发血管内皮增生因子释出,造成新生血管和瘢痕增生。

    而引起玻璃体出血、纤维化及视网膜剥离,最严重的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常常会影响双侧眼睛。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不会表达视力上的问题,因此需要透过儿科医师与眼科医师密切合作,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检以发现问题,并且给予适时的治疗。

    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区与分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可依其病变的部位、分期、侵犯范围加以评估,依血管的发育顺序可将病变的部位分为第一区到第三区。而依严重度可分为五期:

    (1)第一期:周边视网膜在有血管区及无血管区之间有明显的白色分界线。

    (2)第二期:分界处增厚,成脊状隆起加厚。

    (3)第三期:脊状隆起加厚,并有不正常血管的增生,可能合并有视网膜血管的扩张。

    (4)第四期:视网膜受玻璃体牵引产生部份之视网膜剥离。

    (5)第五期:视网膜全部剥离。

    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产生受许多因子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子是早产,目前在流行病学的统计报告中发现,出生当时的体重是最大的危险因子,周产数越小、出生体重越轻,罹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机会也越高。

    根据研究统计,出生体重小于1500公克者容易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其中出生体重在1000~1250公克者,发展出第三期以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机率有8.5%,出生体重在750~990公克者为21.9%,出生体重小于750公克者则高至37%。

    因此建议所有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或是怀孕周数小于32周的早产儿,在出生后4~6周时都应接受散瞳视网膜检查。而其他可能的危险因子还包括︰氧气的使用时间长短、氧气的使用浓度、合并有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疾病。

    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90%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会自行改善,若第一次检查时无病变,但血管尚未发育完成,则2~3周后再检查,直到血管发育完成。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则称为第一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须在视网膜周边无血管区施行雷射或冷冻治疗:

    (1)第一区出现任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且合并血管扩张。

    (2)第一区出现第三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但是无血管扩张。

    (3)第二区出现第二期或第三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且合并血管扩张。

    而第四、五期则需进行视网膜剥离手术,成功率约3成,但视力恢复不佳。

    过去治疗方式的主流,是使用冷冻或雷射破坏周边未成熟视网膜,以减少不正常血管内皮增生因子的产生。虽然成效不错,但对视网膜而言,仍是破坏性治疗,之后容易产生高度近视或斜视。

    目前较新的治疗方式是使用抗血管内皮增生因子的药物进行玻璃体内注射,其效果与雷射相当,对视网膜伤害更小,而且在局部麻醉下就可以进行,可以避免全身麻醉所要承担的风险。

    抗血管内皮增生因子药物会使部分不成熟的血管迅速回退,视网膜缺氧的现象改善,近9成病患接受治疗后视网膜上的新生血管会缓慢消失,但此药物的长期安全性仍有待更多的研究来了解。

  • 景天
    回复
    2024-05-20 02:02:26

    您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有:
    视野出现缺损,网膜有出血迹象,并且玻璃体有血迹,严重者会引起白内障,失明的症状。
    一般来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有:①早产儿体重过低。②怀孕期过短。③孕晚期孕妇暴露于高浓度氧环境。
    爱眼底之家建议:若诊断为Ⅰ到Ⅱ度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可以不做特殊的处理,只需要定期带宝宝复查,如果诊断为Ⅲ度以上的视网膜病变,需要行手术,切除增值的纤维血管组织,并且配合光凝治疗,挽救早产视力。
    个人经验仅供参考,针对具体病情,还请规范就医!

新生儿头上有血包怎么办?

新生儿出生13天,全身脱皮,正常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