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临床上针对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方式比较有限。如果确实精子质量或者数量特别严重,一般的时候,可以考虑进行试管婴儿。由人类精子库提供一些比较健康的精子,进行人工授精。这是一个表普遍的现象。目前已经被很多人接受。如果有这方面的需求,可以到当地医院去咨询一下。
死精症可以被治好。死精症主要指精子成活率明显下降。诱发这种疾病的因素有内分泌异常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两大类。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中医治疗为主。
原因:
1、内分泌失常。对于男性来说,长期忙于工作,经常加班熬夜,再加上饮食上不规律,经常抽烟喝酒,这样就会导致内分泌发生异常。生精功能会依赖于下丘脑、垂体和性腺轴功能,当患者发生内分泌异常之后,这样就会导致其中一个环节发生障碍,从而就会出现死精症。
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会导致死精症的发生,尤其是精索静脉曲张久治不愈的患者,因为其导致睾丸的温度升高,从而就会引起生精功能障碍,导致死精症的发生。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死精症治疗首先采取药物治疗,比如雄性激素、肉碱以及中成药的治疗,还有维生素E、维生素C、乙酰半胱氨酸等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2、手术治疗。若药物治疗不能很好的改善精子的活性,建议患者及时通过手术治疗。如果是因为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一般采取精索静脉结扎术。如果是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引起的死精症,可以做经尿道射精管切开术。可行经尿道射精管切开解除梗阻,改善质量。
3、中医治疗。中医外治疗法,包括体针疗法、艾灸疗法、天灸疗法。
常用的西药治疗方法:
1. 对内分泌功能异常引起的无精、少精子症,一部分患者服克罗米芬可提高精子数量,每日25毫克,每月服25日,停5日,6--12个月为一疗程。有报道长期服用可降低形态正常精子的百分率,故目前推荐用低剂量疗法,即隔日25毫克。
2. 也可以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u,每周肌肉注射2次,8--10周为一疗程;同时可每日内服维生素E100--200毫克,连服3--4个月。
3. 对于睾酮低下者,也可试用丙酸睾丸酮50毫克,每周肌肉注射3次,共3个月,用药时精子数减少或消失,停药后出现反跳现象,但据报道疗效不佳。
4. 近来报道用酮替芬(甲哌噻庚酮)1毫克,每日2次,连用3个月,精子密度和活动率得到显著改善。己酮可可碱加入到精液中或口服后可使特发性少精子症活力不足的精子增加活力。
对于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无精、无精、少精子症,也是很常见的不育原因,有的报告高达39%,如果不严重,或者病程比较短,可以使用中药化瘀通管胶囊加促精宝胶囊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可作精索静脉结扎术,一般在术后1年精子密度升高者约50--80%以上。对于手术后恢复速度不理想者,可以使用促精宝胶囊治疗。
对于没有明显病因的精子活力低下,要检查微量元素,比如锌元素等。补锌对无精、少精和死精症有一定疗效,服药后精子数量明显增加。由于锌和铜的拮抗作用,补锌同时治疗高铜。一般每次口服葡萄糖酸锌50--100毫克,每日2次,3个月为一疗程,也有采用硫酸锌治疗的。当然,也可以服用促精宝胶囊,这对于提高性功能,改善症状也有一定的好处。
在必要时,也可以补充精氨酸。精氨酸是生成精子的必要成分,无精、少精子症患者的精液中,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男性。补充精氨酸,每日口服4克,连续10周,可以使精子计数提高、活力上升。
死精症是引起男子不育的重要原因,根据病因的不同选择针对性治疗。对于精囊、前列腺和附睾炎等附属性腺炎症引起的需要积极抗炎治疗,使用敏感抗生素;因缺乏维生素C、E等引起的抗活性氧功能低下患者需要补充维生素C、E等;检查发现精索静脉曲张,则需要积极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必要时手术治疗。平时需要注意避免睾丸、附睾接触温度环境,戒烟酒,避免接触化学性、放射性物质。对于保守治疗不能自然怀孕的患者可以考虑辅助生殖。
“死精症是由于精子成活率下降。死了的精子超过百分之40,影响受孕,造成不孕不育。引起死精症的病因很多,包括尿道炎、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根据不同的病因,死精的治疗方法也不同。死精对应的治疗方法如下。1、尿道炎、附睾炎等引起的精子质量下降,在治疗好相关感染后,精子质量可以慢慢恢复。2、精索静脉曲张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改善精子质量。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辅助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精子治疗,例如左卡尼汀、维生素E,药物在改善精子质量上,还是有很重要意义的。3、还有的情况是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比如甲亢、肾上腺功能减退,这些情况会导致内分泌代谢的异常,从而导致精子重要的蛋白以及原料合成障碍,也会出现死精的情况。可以吃生精胶囊,锌硒宝等药物来进行调理治疗,然后定期复查精液分析。死精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补肾的食物,比如枸杞,核桃,黑豆等。平时一定要多加锻炼,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亲,只吸烟喝酒,保持愉悦的心情。”
”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